所以当外国媒体,外国企业开始高度重视秦威“汉”系列全新设计车桥的消息传出来,国内的很多企业都极为震撼。
还有同样参展的一些国内企业,他们回来后也在反复述说秦威的故事,认为秦威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在慕尼黑把更老牌的欧洲专业车桥企业打得几无还手之力,这事,不是现场看到,他们都没法相信。
行业内迅速刮起了汉风,整机厂也好,车桥企业也好,还是其它零配件、售后维修公司都在打听秦威“汉”系列车桥的事。
除了一些一直在盯着秦威动作的企业,很多同行这才发现“汉”系列已经悄无声息上市了,客车在用,矿山车在用,还有西汽的重卡都在用了,而且风评极佳,大家普遍认为,这是下一代即将成为主流的产品。
很多以前没有和秦威有过合作的车企都纷纷上门咨询,都提到了试用或者订购的意向。程鹏的销售部忙得不可开交,他们还要对接在慕尼黑光辉展会上达成合作意向的各种车企,比如康拉德先生的罗尼公司,他们的技术对接非常积极,双方不仅商务对接,还和技术中心做了大量技术性对接,显然,他们已经铁了心,要采购中国产车桥了。而阿文尔先生那边同样对定制产品很上心,他对利润的渴求,让他一刻也等不下去了,他已经在办签证了,想下个月就来中国长宁市考察秦威,显然,只要他考察满意了,那么订单也不会跑掉。
光是这些意向性的对接就让程鹏的整个销售部的人都忙得快飞起来,人人走路带风。那么多外贸业务对接,懂外语的人才很快不够用了,没办法,只能到处找外语人才临时来凑数,技术方面,魏寒就被借调了过来,还从生产线上又调了一批人来帮忙。
甚至还有俄罗斯的客户,慕名联系,是的,你没看错,就是俄罗斯,他们的重卡技术可以说是中国重卡初代技术的模仿对象,而且,在研发方面有极强的实力,但是奈何这些年不断受到制裁,一些技术也开始落后,从2000年左右随着欧2欧3实施,技术进步就彻底断代了,无以为继,他们从欧美得不到想要的,从中国进口也是可选项,以前还是有些不大情愿 ,但现在已经彻底接受了中国产品,看到秦威有新桥,立即发出了询问。
秦威上上下下的士气都被激发了。
坚持三年,研发新桥,终于到了收获成果的时候了,那么多的付出,还有颜苿的牺牲,终于换来了秦威的辉煌再现,不,已经不能叫再现了,应该说是打开了全新的局面,即将到来的辉煌将远胜往昔。
很快,订单就像雪片一样飞来。
国内西汽的订单量一直在保持,而其它各种整机厂家,经过考察也认可了汉系列的优异性能,好东西谁不想要,生怕慢了一步,让西汽专美了,也不怕西汽作为总公司占便宜,只要你肯卖,我还不能买么?
赶上国内基建大爆发,需求量爆增,整车厂们大多数不缺订单,不差钱。
2013年的上半年中,秦威的订单量就超过了2012年全年,眼看还在不停地增加。
麦文舟从慕尼黑回来后,对这种情况的出现,有所预料,已经在五分厂之外,又扩建了一个新的六厂,准备承接更多的订单。设备引进更加不惜血本,现在他们要用钱,就很容易了,银行更乐意发放贷款,各家主机厂在付款方式上,也被迫作出了让步,秦威的资金流更加充裕,在2012年底就终于发放了年终福利和奖金,已经三年没有见过年终奖的工人们欣喜不已。而秦威全厂的人数,也破纪录地达到了三千人,甚至还在不停地进行扩招。
就这样,才勉强承接了那么多的订单,2013年中,秦威的产能扩张到了一个极限。接下来,甚至不得不限制接受一些付款条件不那么好、合作性不强的客户订单。
不管怎么说,原本在红海里,靠低价同质化竞争的很多竞争对手慌了。
他们想方设法地开始分析解剖秦威的汉系列车桥,有真本事的,立即就准备着手改进自己的车桥技术,借鉴学习模仿,什么都干。
而有些技术不扎实的,吹牛很大,但是吹了半天,只听见楼梯响,没见人下来。
就这样,很多人就开始动起了歪脑筋,高价从秦威挖人呗,于是秦威厂周边的旅馆里,一天到晚住着各种厂家的人员,他们八仙过海,各想奇招,从秦威挖人。
有来挖销售的,有来挖技术员的,有来挖生产线的,只要肯从秦威走,就给高价钱。
但是普通生产线工人挖去用处并不大,而技术中心的人员,十分稳固,外界根本不懂得颜苿留下的技术中心有多团结,虽然她已经离开了,但是她的精神却依然在激励、鼓舞着所有人,核心骨干力量,因为颜苿,对秦威的感情很深,归属感极强,比如董泽星,刚来的时候就琢磨着过渡哪天跳槽,但是现在却像生了根一样,无论谁花多大价钱来请他,都被他一口拒绝。
从颜苿开始,秦威就已经花大力气培养了自己的创新团队,成果丰硕,比如培养了自己的仿真技术团队,由王明翰带领,用上了最先进的软件技术,甚至还与高校全作开发自主的新软件;又比如专攻材料技术,这里面除了钢材(铁碳合金)、合金钢、不锈钢材料之外,铝基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芳纶纤维材料都进入了秦威的研究领域,除此之外,铜基材料在润滑轴承、垫片方面也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仅仅一个半轴齿轮球面青铜垫片的润滑油凹坑分布专利技术,就让秦威的差速器寿命比竞争对手长了三分之一。
整个技术中心,底子都是颜苿打下的,上下同欲,可以说是铁板一块。
但是毕竟还是有人出了意外,出意外的在销售部门,程鹏当初从生产部门挖了一批人过去,其中有一位,就是200开米开车去买饮料,特别拉风的那位绿瓶哥,他去销售部后,很是受到重用,因为人脑子特别活,出手大方,跟客户动不动就能割头换颈地处关系。
居然被梁州重配挖走了,梁州重配这几年靠着吞并行业厂家,又搞到了一个续命产品,那便是挂车桥,它是用在牵引车后面的挂车上的无动力桥,技术含量低,技术要求也低,但是用量极大,所以用户对价格十分敏感,而梁州重配,在这一块迅速扩产,搞得风生水起,但在得知秦威新桥优异性能后,决心把这个技术搞到手,绿瓶歌喝多了一顿海吹,说自己懂生产,又懂技术,还懂销售,样样行,他成功地把马银生等人忽悠了,当即工资一万给挖了过去。
绿瓶哥过去之后,第二年就被开除了,因为梁州重配的人发现,这家伙就是个大嘴巴子,什么技术没带来,什么业务也没干成。
同时被开除的还有马银生,在刘连看来,马银生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有他没他一个样。
马银生只好去其它厂家混日子,再也难以重现辉煌,靠点老关系勉强在行业混。
有一天,在长宁市的茶馆里,那家他第一次见到麦文舟的茶馆里,三人又一次坐下见面了,因为马银生有一个业务要和秦威合作,对方愿意通过他作为第三方代理车桥采购业务,他无可奈何只好重新联系。
那一天,三人在茶馆喝了一下午茶,冰释了前嫌。
对于他连续伤害秦威的事,麦文舟当然在意,但是马银生真诚地道歉了,在外面闯荡这些年,他深深地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无比怀念在秦威的日子,虽然现在无法再互相信任做同事了,但是合作做点生意还行。
同时,马银生还透露了一个消息,当初也是刘连找人去和lsa谈的,让他们去找秦威的麻烦,直到这时,麦文舟才恍然大悟,怪不得lsa当时主动找麻烦,原来背后还有人挑唆啊,真是丢人丢到了国外。
但是刘连也没有什么好下场,就在他们喝茶后不久,新闻报道,在中央高压反腐政策下,银龙集团被查出爆发了腐败窝案,包括刘连等人在内一大批银龙集团的高层全被送进了看守所,等待着法律的审判。他处心积虑地使绊子,终于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小丑角色,在浩荡的历史大潮中,成了一个浪花消失不见。
2016年,西汽参加了重卡界的卡车拉力赛 ,这次赛况极其复杂,路程极其遥远,对重卡的性能考量极为全面。有二十多个国家的队伍参加了这次拉力赛 。
在这一次大赛中,西汽参赛的重卡,装配了秦威的“唐”系列第二代全新车桥。这三年,他们一刻没有闲着,陈翔等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继承颜苿的遗志,经过三年不懈的努力,再次将“汉”系列设计潜能发掘出来,车桥性能再次出现巨大的提升,命名为“唐”系列。
西汽的重卡在赛程中的优异表现,引起了外界高度关注。
秦威的车桥再次备受瞩目,这三年中,国内外一些企业通过挖潜和借鉴,逐步开发出了与秦威“汉”系列车桥差不多性能的车桥,没想到,才刚刚成功,秦威又向前迈了一步,这种差距让人有些绝望。
秦威这三年,真正树立起了行业的龙头地位,无可撼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