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颜苿的摇控指挥下,秦威的技术中心进行了任务细分、组织调整,组织人员分阶段进行任务攻坚。
在第一个阶段,花了接近一个月的时间,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在颜苿提醒下,秦威众人很快意识到,要对具体工况进行研究,掌握一手数据后才能开始后续的新桥改进工作。
他们在和行业进行大量沟通了解后,这才意识到50吨这个级别的超级矿山车,其实还是属于比较小型的,大型国有矿不会用,小型国有矿也不会用,民营的更不用说,只有少数国有中型高价值矿用,比如金矿,钨矿。这些矿的特点就是属于是贵重金属,在具体开采的过程中,不至于像什么铁矿、煤矿那样量级特别大,量要小多了,贵精不贵多,所以50吨 级别的就够用了。
而这些矿山的位置也大多数比普通矿山要隐秘,路况也更复杂,工作要求也完全不同,虽然说载荷要求不是特别高,但技术难度却是更高的。
但让人崩溃的在于,这些矿都不是普通矿,都是属于战略级别的矿,管理特别严格,当时都是属于部队看管范围内的。
普通矿山联系一下人就能进去观摩了,但是这些矿山基本上进不去,这个很难办啊,秦威众人反复折腾后,发现靠自己的力量根本不够用,于是就只好联系了西汽,麦文舟找上了林超涵,林超涵自知理亏,没有把真相告知秦威,这是相当影响进度的事情,而麦文舟讲了一通颜苿对矿山桥的认知后,他立即意识到,秦威的做法是对的,于是他便联系了部队,要知道,西汽可是军用重卡生产的重要装备厂家,与部队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于是他亲自出面与部队沟通、申请,好不容易才说服了部队批准同意,办了调研证之后才让秦威一众技术员近距离观摩矿山作业。
而且,要求还特别严苛,其中一条就是必须要在部队派人随时跟行监管,并且所有的记录数据都得审核过关才予以放行。
通过连续观测,秦威众人特别感慨颜苿的先进之明,正如她所料,虽然轮胎变大,但是车轮的垂直载荷,桥壳的纵向载荷,还有主减速器齿轮的扭转载荷,确实都比普通卡车高很多很多。
而这些,如果不是她提醒,再加实际观测测量,真的会直接忽略,到时候做出来的东西,可想而知。
磨刀不误砍柴工,从申请到实观调研观测,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但是收获却让秦威少走无数弯路。
第二阶段,他们就在近距离观测的基础上,开始进行设计修改,具体来说,是准备借用qw-i-x客车桥的主减速器,设计了新的铸钢桥壳,重型轮边减速器和楔块制动器,载荷达到25吨的专门用在50吨级超级矿山车上用的专用车桥,其中的重点是后几部分的设计,和主减速器的参数匹配。
首先力学分析上就遇到了困难,因为以前设计的车桥虽然也有越野车桥,对于各类工况比较熟悉,但是矿山车的应用虽然也是越野,但是由于车型结构差异巨大,动力匹配差异巨大,路况和路基情况差异巨大,加载在桥壳上的力是完全不同的,好在通过近距离观摩作业情况和车辆实际结构,初步解决了这个问题。
而另一个方面,在要不要轮间差速锁这个问题上,又提出了问题。按照使用自卸车的经验,轮间差速锁是必备的,否则泥泞路面上很容易打滑陷车,而矿山车轮胎宽度非常大,而且路况泥泞路面非常少,基本以碎石路为主,所以在要不要差速锁这个问题上,秦威众人纠结了很久,这已经不是纯技术问题了,就是应用问题。问西汽,西汽也拿不定主意,让秦威自己拿主意,麦文舟反复权衡利弊,最后决定不装,先做减法,减少可能的故障点,再看实际应用情况决定是否加上。
此外,他们还遇到了重型轮边减速器和楔块制动器了。轮边减速器,不用问,肯定还是行星减速器结构,但是速比远高于斯太尔的2.1,达到了3.7,这也就意味着太阳轮齿面上的载荷远高于斯太尔,所以不能仅仅放大设计了事,需要重新设计每一个零件,而且需要改变结构。5个行星轮改为7个,直齿轮改为斜齿轮,虽然制造和装配难度直线上升,但是这样一来扭矩承载能力也直线上升,所以这个主要还是在制造工艺和装配工艺上下的功夫多,反倒是设计的问题少。
楔块制动器,斯太尔也好,qw新客车卡车桥也好,用的都是s凸轮轴制动器,制动力矩大,制动行程小,但是用在矿山车上,制动力和制动响应速度都偏低,所以除了放大设计,还要重新设计响应速度更快,制动力更大的制动方式,这个最后是某天,设计人员看到国外一款楔块制动器设计,突然找到了灵感,重新画了自己的,效果不错。
整个项目组遇水搭桥,逢山开路,一一都攻克了难关。
其间的艰辛不言而喻。
麦文舟在公司多半的时间,都照旧泡在了技术中心那里,厂里其它的事,只要不是大事,一般都见不着他出面。有了西汽的照拂、程鹏等人的努力,秦威的业务线虽然还不如巅峰时刻那样繁忙,但已经接近那时候的水平了。
而且,大家都心里有数,随着新桥的上线,更多适应不同车型的新桥源源断地将开发出来,到那天,秦威不仅回重回巅峰,还会大大地超越。
这也是所有人心头干劲十足的原因,当然,目前除了五厂生产新桥以外,其它四个厂都完全与新桥不搭界,搞的他们很有点牢骚,对此,麦文舟懒得理他们,一句话,等到新桥系列都开发成熟,到时候有他们忙的,谁敢他叫苦谁是孙子。这才堵住了众人的嘴。
因为麦文舟特别忙累,思念丈夫心切的周之雅周末只要有时间,索性就到秦威来看望麦文舟。
第一次回厂,她开着车来到了厂外大门,保安一看是她,想都没想直接开门敬了个礼,站得笔直,生怕周之雅不高兴了,直到周之雅点点头,朝他嫣然一笑,保安反倒吓了一跳,很少看到周总对人这么客气温柔的啊,直到进去了很久,他才突然想起来,不对啊,周总不是已经离开了秦威了?不过,她现在更狠,是麦总的夫人,放进去也不会有问题。现在的保安基本上都是以前周之雅亲自挑选面试的,因为她认为,秦威的安保工作很重要,人不可靠坚决不能要。
最低标准不能低于当年的保安牛师傅吧,牛师傅是年龄大了一点,但忠诚和负责任是不必质疑的,随着顾大婶的离开,牛师傅也告老还乡了,想想,周之雅突然有些怀念当初的那帮老人了。
她来到车间,引起了轰动,很多人一阵鸡飞狗跳,周总下来视察纪律那绝对不是小事,哪怕这些人都突然想到周总已经不在秦威干了,也不敢怠慢半分。
周之雅热情地和大家打着招呼,秦威好像自己的家里一样,她没有半分不自在的,一些熟悉的干部笑着和她打招呼聊天,史大姐看到她来了,开心地双手一拍,抱着她聊了半天,最后才领着她到了技术中心。
到了这里,她就进不去了,因为她没有证件,哪怕那些保卫都是她招的也没有招,但是连忙通知了麦文舟,麦文舟听到周之雅来了,开心地跑了出来,但很快又被周之雅推回去工作。
随后周之雅去看了看其他人,再然后主要时间就用来帮麦文舟整理宿舍房间、打扫、整理衣物,晚上等着他回宿舍,就这样相处了两天,就自己离开。
周之雅的到来,又给麦文舟带来了无穷的奋斗动力。
他的斗志更加高昂,看得众人心里发怵,以前觉得颜苿是在燃烧生命绽放光彩,现在麦总明显是热情多得没处放。
但是当项目进行到大半的时候,到了第三个阶段前,又还是如期出现了大麻烦。
项目组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王明翰这边给出的主减速器承载载荷的纸面计算值和实际工况差距巨大,经过反复测算,最后依然还得这个结果。
本来他们以为最初就解决了,但是没有想到变成了拦路虎。
秦威众人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加载在主动齿轮上的载荷,和作为设计基本依据的纸面计算结果有比较大的差距,输入扭矩和冲击载荷比预设值要高接近20%,而作为轻量化设计的主减速器,在设计冗余上预留裕度比较低,能否承受着附加的20%,都是问题。最后的计算结果是,轴承扛不住,齿轮齿面要加硬到高速钢以上,齿轮本体的材料弹性模量要加大5%,否则在极端情况下会打齿。原本认为最没问题的部分,反倒成了最棘手的麻烦,突然变成了整个项目当中最艰难的部分。
这个问题牵涉到设计和材料多个方面,几乎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
要是解决不了,搞不明白,这项目就算是废了。
当听到相关的汇报后,麦文舟都傻眼了,整个技术中心一筹莫展,陷入了暂时性的停滞。
王明翰现在与高校的合作进入了正轨,他自己也学习了相关的仿真技术,因此在仿真计算这块出差错的概率比较小,麦文舟在反复求证后,对他这块的工作无话可说。
陈翔这边负责整体设计,他的结论也是,以现有的技术,暂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除非材料方面出现大的突破,看看有没戏。但是材料方面,突破有多难,那是比设计创新要更难的活。
整个项目组差点因此陷入绝望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