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研发部,他只所以表现比较木讷,主要是他就没打算在秦威长久发展下去。
但是这段时间观察,特别是颜苿的看重,让他觉得应该改变一下想法了,也许秦威是个不错的地方?
抱着这样的想法,他就决定主动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来帮助部门度过一些难关吧。
以后的事,再说了。
而他这样的行事态度,反而让麦文舟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这样的人才,秦威还是需要的,土生土长的秦威人很多,但是大多比较单纯,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毒打和锤炼。
倒是像郑好玩、程鹏、董泽星这样的人,由于见过世面,所以在处理事情方面游刃有余,是可用的人才。
所谓劝天公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过如此了。
因此,麦文舟对董泽星真正认可了,决定完全按照颜苿的想法来进行培养,研发部的确不能只是闷头搞研究,也需要有人站出来进行沟通。
颜苿是聪明,但本性不喜欢热闹社交,魏寒和陈翔这些年轻人还是太嫩稚了,而其他一些技术员都只是专精一面的人才,这位董泽星以后至少可以成为研发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协调的人才。
这些年,生产部门与颜苿之间的沟通,纯粹是基于对她的尊重,实际上很多时候也是有些意见的,毕竟这工厂,虽然有制度,但也是个社会,人情世故什么的还是要讲的,颜苿对这些不太在意,不代表所有人都不在意。
别的不说,谁家都有一些红白喜事,除了秦小枪的婚礼,颜苿参加过谁家的宴席啊,倒不是她怕随礼,只是她性子使然,就不爱去,别人也不请她,毕竟到时候大家都很尴尬。
而颜苿本人的形象就代表了研发部的形象,过于清高也不是好事,来了董泽星这样的油腻人士倒也是大家喜闻乐见的。
至少研发部去生产部门谈事情送资料,大家就能很心情放松地讨论。若是颜苿来这里,一言而定,无人敢驳。让一肚子苦水想倒的生产部门,容易憋出内伤。
辉通公司方面发了一通火后,也收敛了,由于秦威方面态度好,总经理还真带着设计人员露面道歉了,让他们想发的火也不需要继续撒了。而秦威方面,速度很快,在颜苿带领下,修正版的车桥样品很快送了过来。
这次试车,试车司机,反复折腾,甚至走了一些不寻常路,结果证明,除了车桥,其它方面倒是发现了一堆毛病,也就不再折腾秦威了,算是默认了秦威车桥的性能,忘掉了最初的不愉快。
没多久,一笔1500套车桥和1500套零部件的订单就从辉通下了过来,这份订单来之不易,让秦威很是兴奋,要知道,这只是第一阶段的订单,后面只要对方的车卖得好,这样的订单还会源源不断地下过来的。
秦威又将多一个稳定的生产对象和收入来源。
这对于当前愈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而言,是殊为不易的。
此时的颜苿,终于经过反复调整修改,确定了概念设计的基本蓝图,在上次魏寒提交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少修订和更正,上面再没有什么低级错误了,总体来看,大家完成的工作基本达到了颜苿的最初设想。
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要知道,工程设计和工艺制作完全不是一回事,工程只追求最优方案,追求最高性能,在设计中可以天马行空,只要专业能力足够、设计巧妙,怎么都能在纸面上达到想要的目的,但是工艺制作,就完全不同了,他们得考虑图纸的可行性。
这不同于斯太尔桥的设计,那是有基础的,甚至有现成可供参考用的零配件。
而现在则是完全不同的设计,与斯太尔的设计已经完全不同,颜苿这些年不断修改改进,已经有了自己的全新想法,现在她就把这套想法融入进来,而其他人包括这段时间,包括董泽星开始全力贡献各自的经验智慧,不断修正,不断微调,才终于搞出来了这份全新的蓝图。
而工艺试制方面的难题则是巨大的,那些图中巧妙的设计,能否达成?能否制作出来?材料是否合格,最后设计性能是否达标,那都需要一步步实践摸索的,而这个过程才是最熬人的。
由于保密设计的安排,现在能够拥有、看到整本蓝图的人,哪怕在研发部也不超过五个人,包括魏寒和陈翔。
此时,他们集中在总师办公室,讨论着这份蓝图怎么推动实现。
“都说说吧!蓝图是出来了,按照步骤怎么做那是程序,但是我们得考虑一下,有哪些设计,现在有问题,怎么解决?”颜苿问道。
一位从生产部调过来的搞工艺的老技术员老丁,翻着手中的部分蓝图,直言道,“颜工,这份设计,实在是太过理想化了,很多东西我们现在是实现不了的。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颜苿点头,“所以才需要大家群策群力。”
另外一位是已经人到中年的中级工程师,名叫余锦图,他为人老成稳重,手艺不错,是少数从西汽那边调派过来的人员之一,是麦文舟当初从林超涵那里死磨硬泡调过来的。已经在秦威呆了三年了,颜苿在考虑车桥设计时,讨论最多的人其实就是他,原因就是因为他对卡车装配工艺最熟悉,他能够从更高的维度和层次提出对车桥的要求,指引着颜苿的研究。
此时的他,翻看着整份蓝图,心中暗自点头,确实从设计角度来说,是比较完美的,设计的结构理念与斯太尔完全不同了,但是又与那种激进的设想又有所不同,还是比较中庸,可行性也比较高,想着,便谈了几点自己的看法,先是进行了表扬,后面就提出了比较尖锐的问题。
“刚才老丁说的对,这份设计要过的难关很多。第一关,便是这减壳的材料,咱们现在还真是没有办法解决。”
他说的言简意赅一语中的。
颜苿默然,前段时间,她出去了一两周,到全国市场上都走了一遍,想寻找合格的材料,都难以如愿。
过了一会儿,她才道,“咱们这次选择模块化,这条路就意味着各个方面都是挑战。都是预料中的事,这块我已经把情况向麦总进行了汇报,他答应尽快推动解决。”
她的意思大家都明白,因为模块化为了适应多种工况,势必在某些方面做出一定性能牺牲,所以,如何设计出优秀的模块积木,才是搭配出优秀产品的唯一出路。
在这方面,遇到的问题绝不会少。
余锦图接着道,“就产这个减壳的问题吧,其实之前的弊端大家也都清楚,但是都没有办法解决。传统用ht300这种灰铁铸铁,自重大,铸造缺陷较多,废品率相对较高。而且传统铸造用木模,普通砂,为了留出足够的加工余量,以及铸造工艺必须的流道和厚度,所以这种铸造方式铸出的零件表面粗糙度差,而且料肥,加工量大。这次,很好,设计中决意要解决这个问题,要减重,可是,材料问题就算是麦总亲自去抓,也不知道怎么解决。”
陈翔苦恼地抓了抓头皮,这方面的工作,颜苿也把任务派给了他,看着魏寒还有点懵懂的样子,他低声解释了一下,这方面,传统的铸造方式是无解的。
“魏寒,你有什么想法吗?”颜苿问,她注意到了,这段时间魏寒有些沉默寡言,上次设计失误对她的打击有点严重,到现在还没有缓过劲来,做事都有些迟钝了,这才是颜苿后悔把项目交给她的原因,犯错不要紧,怕的是一蹶不振。
“啊,没有,我没什么想法。”魏寒像是吃了一惊,连连摆手,她现在也不像从前那样抢着说话了,失掉了自信。
“小寒,人呢,都会犯错,不犯错的那不是人才,是庸才,因为都没有犯错的机会,只有能犯错的,犯过大错的人,才是人才,这是属于你的成长机会。这个道理,你懂吗?”颜苿像是漫不经心地说着,点醒魏寒。
魏寒点了点头,她还是年轻了,道理都懂,就是一时没法从情绪里调整过来。
颜苿在心里叹了口气,还是欠缺锻炼,如果不能自我调整过来,就算是废了。
陈翔倒是在旁边小心翼翼地道,“传统的铸造方式不同,那我们可不可以改变一下铸造模式呢?”
“怎么改变呢?”
“这个,我也没有想得太明白,就是觉得我们不应该单纯只考虑从一方面解决问题,材料问题要解决,铸造工艺也要解决,两条技术路线一起走,才能实现目标,眼下吧,我们老只是目光盯在一个地方,我觉得恐怕很难成功。”陈翔说这话的时候,声音愈发低小。他觉得自己有点异想天开了,平白又把难度提升了一个档次。
然而,余锦图和颜苿听后,对视了一眼,他们之前还真是如陈翔所言,总想着通过一个方面来解决问题,但恐怕还真得通盘考虑了。
这个难度,不提高都不行。
看着颜苿难看的脸色,陈翔连忙道歉,“我只是瞎说的,你们别想太多。”
余锦图叹气,“没想多,你可能是对的,这事啊,就得往复杂里想了。”他的脸上也显出了难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