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瓶子里装着的自然是药酒,前头的老郎中说过卫奚的脚最好还是要用药酒揉一揉。
昨天晚上沈翠和劳不语都问过他的伤,他只说不怎么疼,今天卫奚更是说修养过一夜,脚已经不疼了,而且看起来行走如常的模样。但前头他已经成为了系统认可的2号培养对象,沈翠可以看到他的相关信息了,才知道他说谎了———
他身体素质那一栏里只有55分,且括号里还写到身体受伤且有严重趋势,若疏于照顾,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果然是个身体底子差,但是又倔强要强的崽子。
沈翠没有直接拆穿他,而是从系统商城里花10购物点买了一瓶药酒。
系统产出的药酒,瓶子外形和眼下这个时代的产物无甚区别,但里头的东西却是高级文明的产物,描述中说虽然只有一次的用量,但能大大缓解挫伤或者拉伤、扭伤。
“这是我夫君在家时准备的,放着也是浪费,前头听郎中说你那脚伤最好要用药油、药酒揉一揉,就从家里好不容易翻找出来的,唉,可惜你已经好了,是不是送来不是时候?”
卫奚自小身子骨弱,最怕的就是看见旁人过于关切或者悲悯的眼神,但他此刻却不忍心让救过自己的恩人失望,便立刻道:“夫人不说还好,说了我脚还真有些不适。”
说着沈翠直接从窗户里把药酒瓶子塞了进去,“那你自己歇着吧,我们先回去换身衣裳,回头再过来。”
母子俩说着就一起同他挥挥手。
卫奚拿过药酒瓶,拔出塞子,不禁就想到了方才卫恕同他说的话——
“你当我为何不告诉你劳夫子的下落?你知道这是谁家?这是穆家,穆云川的继母和弟弟的家!”
“他那弟弟我前头见过一次,品性倒还算不错。但她那继母,做过多少恶事,你问问书院里谁人不知?”
“穆云川那般的人,她都舍得狠心对待。在她眼皮底下,你能讨到好?我看你真是被猪油蒙了心,别回头让人卖了还帮着人数钱!”
药酒的味道很是特别,但并不算难闻,他坐到炕上,将药酒倒在手中,缓缓在脚踝处揉开。
很快脚踝处就伸起一点暖意,舒服了不少。
“我偏要教你知道,这世上不是旁人说什么,真相就是什么的。”卫奚轻声地自言自语道。
沈翠这边送完药酒后就回家了。
系统奖励的那个书院图纸还没看呢!
打发了穆二胖回他自己屋里换衣裳,沈翠先去看系统里的文字介绍。
【物品名称:书院图纸。】
【物品介绍:根据图纸建成书院,在书院内读书可享受随机增益,包括但不限于‘宁心静气’、‘心志坚定’等令读书事半功倍的状态,亦或是资质或者身体素质值、心情值增长。且宿主随时可以看到书院全景,监督培养对象认真学习。】
这相当于从以前的单体增益,变成群体增益了!
但是沈翠想着建设这个书院肯定价格不便宜。
这可是个一套桌椅要500,一根特制蜡烛要200的系统啊!
这一个书院得要多少钱?不得好几万?
系统还说一旦激活图纸,十日内就会发布建设任务。难道是十天内让她做好几万购物点的任务?现在她跨级了,一个任务也才给300啊!
系统无奈笑道:【宿主不要把我想的这么坏,这是主线任务的一环,和前头的任务一样,并不需要宿主在系统里花费购物点,只需要付出现实的努力就成。只不过是因为建设书院需要提前部署,所以系统先把图纸当成上一个任务的奖励发给宿主,让宿主早做安排。】
沈翠呼出一口长气,【早说嘛,害我白操心,原来类似系统教具的免费东西。】
说着,沈翠就打开了图纸。
【书院图纸:1级(等级由书院总人数决定,由宿主手动升级)。】
【使用方法:照着图纸建设即可。】
而后便是建设要求,因为是一级图纸,所以这一级书院也并不讲究什么大气豪迈,需要建出一间教室、一间学生宿舍、一间教师宿舍、一个休闲活动区……
穆家那老宅还算宽敞,沈翠飞快地开始计划,最宽敞的堂屋就用来当教室,现如今穆二胖的书桌就是摆在那里的,只要把其他杂物撤走就成。
宿舍也不用特地去建,劳不语和卫奚本来就是分开睡在东西两间屋的。
休闲活动区的话,沈大沈二说好下次休沐的时候一起来帮着把老宅修葺一番,到时候让他们搭把手把院子洒扫一下,扔掉一些旧的家伙什,腾出一片空地,就可以当休闲活动区了。
这任务不是白给吗?
沈翠不禁弯了弯唇,然后下一刻她看到了图纸要求的最后一样——一个带有书院名字的牌匾(普通能让人看清的尺寸即可)。
这……这还要把招牌挂出去!
她还当是偷偷自己规划好就成。这做出招牌挂出去不等于公告天下,她开了个书院嘛!
村里那个学塾里,老秀才带着二十来个小孩一道念书,人家都没敢说自己家是书院呢。
她这倒好,一个夫子、两个学生,加上一个陪读家长组成的书院,实在是太羞耻了!
系统就说:【宿主为难的话,需不要需要我帮你……】
沈翠立刻说不!
当然不,这任务抛开羞耻心不谈,难度低,花钱少,还不要购物点,回到却称得上丰厚。
而且这书院还能升级,且还是手动升级,系统既然标注了这一点,想来以后并不会通过任务来强制她升级。若她以后有能力扩大规模,应该会享受到更多福利。
这任务不做是傻子!
【好啦,不逗宿主了,这个任务并不能跳过。所以宿主也别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对他们的提供的帮助,难道还能比其他书院小了去?】
还别说,系统这话说到了点子上,沈翠顿觉理直气壮了起来。
是啊,书院又不是人多了才能叫书院,教书育人的地方难道因为人少,就不能称之为书院了吗?
他这里不止有劳不语这系统认证的名师,更有系统作为后勤保障,提供领先于这个世界几千年的高科技产物来辅助他们学习。
建个书院,完全有资格!
后头沈翠再陪着穆二胖就旧宅,先把穆二胖支开,让他去屋里看卫奚,而后就对着劳不语开门见山道:“我想请夫子帮我起个名字,适用于书院的。最好夫子直接写了大字来,我拿去请人来做。”
这种类似给人起名、或者给店起名的事,从前没钱的劳不语常做,俨然已经是个熟手。
他直接走到桌前,抽出一张宣纸,询问沈翠道:“那书院的山长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大概说一下他的要求,我现想一个。”
沈翠摸了摸鼻子,道:“那山长……大概就是我这样的人吧。”
劳不语手里的毛笔,啪嗒一声掉在了纸上。
第三十四章 (修)
两人无言地对视半晌,劳不语把笔捡了起来,再把被晕染的那张纸给揉了,试探着问道:“夫人的话……是我想的那个意思吗?”
沈翠点头道:“应该就是你想的那个意思。”
劳不语眼珠子一转,想了一下,指着沈翠笑道:“好啊穆夫人,我就说你是有些家底的。嗯,办书院也很不错,不怕你笑话,早些时候看我师兄的书院办的那么红火,我也有些眼热。无奈我那官还没当上,就让朝廷捋了,半点俸禄没捞着。实在拿不出那些本钱来……不知夫人准备聘请多少先生,收多少学生,又准备将书院开在何处?”
沈翠又摸上自己的鼻子了,但想到系统说的,咱也是有底气的!
她把手放下来,理直气壮道:“暂时不准备另外再聘请先生和收学生,就还咱们几个。所以就还在这老宅子里,且也不准备大改,就是把宅子里的东西归置归置,然后挂个牌匾就成。”
就这还书院?村口的学塾都比这光鲜热闹!这草台班子也能叫书院?
劳不语又一次狠狠噎住,再一次,他就差把“你他娘的是真敢想啊”写在脸上。
但这几日接触多了,双方对彼此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劳不语很快自己消化了一下,而后道:“我明白了。”
沈翠也不知道他明白个啥,他总不可能明白到她身怀一个科举养崽系统,为着做任务吧。
“穆夫人是因为要收小肥羊吃住的银钱,怕一年几十两的价格,让人说嘴,便弄出个书院的名头来。这学生入书院读书、吃住,束脩交的贵一点,那便是很正常的事儿了。”
想通之后,劳不语再看沈翠,那目光中就不是惺惺相惜忘年交的意味了,反而似乎对她多了几分尊重和几分自愧不如!
原来还可以这样!这个由头真的很不错,不论对内对外都很有道理的样子!
沈翠茅塞顿开,但面上没显出来,一副“还是夫子懂我”的模样,老神在在地点头道:“是这个意思。”
劳不语就开始认真想了起来,道:“我师兄他名字里有个‘青’字,所以他所建的书院便叫‘青竹书院’。之前宴席之上,我偶然听过老太太唤夫人的名字,咱们不妨便用了‘翠’字,叫‘翠微书院’如何?且翠微乃是兰花的一种,兰花更是高洁品性的象征。”
还有一点劳不语没说,‘翠微’对‘青竹’,这不是还能别别苗头嘛,万一将来卫奚和穆二胖出息了。
人家一问前头在哪儿读的呀?
一听翠微书院这个名字,联想到同城的青竹书院,下意识地就会觉得这翠微书院一定也是个可以和青竹书院比肩,很有规模、很气派的书院!
到时候大家都脸上有光!
名字确实是个好名字,而且农家人也不讲究什么女子闺名不能让外人知道的说法,全村都知道原身的名字,但就是……有亿点点羞耻!
人家山长敢这么起名,是因为人家本来就是名士!简直就是活招牌。
她沈翠算哪根葱呢?要真有教书育人的本事便也罢了,但是她没有啊。
这么想着,沈翠尴尬的头皮发麻,所以她摸着发红的脸没应。
正好卫家的下人把卫奚的东西都收拾的差不多了,穆二胖搀着卫奚也出了来。
沈翠和劳不语对了个眼神,两人默契地不再言语。
后头管家又把下人安置的东西仔细看过,这才准备放心离开。
临走之前,管家将沈翠和劳不语请到一边,从怀中摸出两个红封,道:“这是家中按着章程给二位准备的一点心意。夫子这份是束脩,夫人这份是二少爷往后要在此处吃住的花销。往后每个月,或由大少爷,或由小的,还会再送花销过来。”
这边一般的学塾或者书院,收取束脩和杂费都是按年计算的。卫家的意思也很明显,他们要按月来交。
往后按月来送银钱,自然能每个月都能名正言顺地来探望卫奚。
其实也隐隐含着不相信他们的意思,怕他们怠慢了卫奚。
沈翠和劳不语倒不在乎这个,本就是草台班子,没那么多讲究,卫奚身体弱,家人不放心,要每个月来探望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本来沈翠还以为卫家会留一两个下人来服侍卫奚的,看样子是卫奚没让。
两人便不多说什么,道了一声谢,伸手接过。
那红封里头不是沉甸甸的银子,只软软的一层,自然是银票。
那管家办完这桩事后也没多留,转头再给卫奚行个礼,叮嘱他要按时擦家里带来的药酒,便带着人去了。
一屋子的下人再次鱼贯而出,屋子里总算是恢复了本来的样子。
卫奚赧然地给他们几人拱手,“对不住劳夫子,对不住穆夫人,也对不住穆师兄……我没想到家里后头还会来人,你们若是不想让他们月月过来,我找机会一定和他们说。”
沈翠和劳不语同时不以为意地摆摆手,一个说这是他家人对他的关切嘛,很正常。另一个道左右也就耽搁了半个多时辰,不碍什么事儿——
说完两人又很同步地背过身去,拆自己手里的红封。
卫家确实是不差钱的人家,两人红封里都是十两的小额银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