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翠把她到门口,见她脚步挪的极慢,便劝慰道:“左右不管后头的境况如何,这半年我都是在这儿的,等你得闲了随时来看我都成。”
周氏顺从地点点头,刚要走出屋子,突然又恍然道:“忘了把这个给娘了,也是我自己挣的。”
她从袖子里掏出一个鼓鼓囊囊的荷包。
不用说,里头自然也是她这些年攒下的体己。
沈翠这就不肯收了,一边说自己身边银钱够用,一边按住她袖子下的手腕。
这一按之下,沈翠变了脸色,“你怎么瘦了这么多?”
周氏忙要缩回自己的手,但沈翠拉着她没放,把袖子捋开一截,就见到了周氏瘦弱的手腕。
真的是瘦弱,皮包骨的那种瘦,沈翠又上手捏了捏她的肩胛,确定眼前的周氏比早前吃不饱、穿不暖,独自在家做这缝补浆洗活计时还瘦弱了好几分。
周氏嗫喏着没有回答,沈翠就看向她身边的丫鬟。
那丫鬟确实是个实心眼,红着眼睛回答道:“回老太太的话,我们太太最近半年无缘无故就瘦了好多,老爷请了很多大夫来看,连京中最负盛名的黄大夫都请来了……大夫们都说太太身体无碍,脉象上看不出半分不妥。但她就是……”
沈翠后槽牙咬的咯吱作响,一众大夫都看不出来任何不妥,人却无缘无故地瘦成这样,这还用问?肯定又是那个该死的法则搞鬼!
第一百八十七章
沈翠沉着一张脸的时候,五官的凌厉美一览无余,整个人看起来就显得非常不好相与了。
那答话的丫鬟吓得顿时止住了话头,眼睛不由都红了。
周氏忙道:“娘别气恼,我是觉得跟您说了,也是让您白跟着操心。尤其马上又是二胖没几个月就要参加会试,这样的档口……”
见把她们都吓着了,沈翠和缓了脸色道:“我知道,都知道,不是冲你们恼的。”
就像她前头水土不服,也不会想着要知会周氏,周氏又不是大夫,知道了也只是白担心。
同理,沈翠在周氏眼里也不是大夫,京城名医都束手无策的怪症,跟她说了,同样也是白让她操心。
沈翠没跟周氏再推送那一荷包银子了,直接拿过道:“这银子我收了。还有前头你说想跟我住一阵,今天回去就收拾行李。明天我们一道去牙行,直接把书院新址给定下来。至于云川那边……”
她当了这么些年山长,书院里的人都比她马首是瞻,而且周氏也素来听她的话,所以尽管话题调转的有些快,周氏立刻下意识地点头应下了,还接话道:“夫君那边我会和他说的,他想来是会同意的。”
若是从前,周氏是不会替穆云川做主什么的,会说自己去和他商量。
眼下有自信这般说了,可见是她境况确实不好,所以穆云川在这种小事上都是依着她的。
沈翠点点头,也不再多说什么,亲自把周氏送出了驿站。
等他们走后,方才没怎么吱声的穆二胖叹了口气,同样是一脸担忧。
沈翠朝他摆摆手,“你嫂嫂说得对,你会试也是关乎终身的大事儿,眼下莫想别的。她的身体……我来想办法。”
眼下的办法自然是立刻把书院这‘法则屏蔽器’规制出来,像早前那般,把周氏作为杂工录入书院系统——周氏不是走科举路子的人,所以不能成为培养对象。
当然了,书院只能屏蔽一部分法则,不能完全消弭法则对周氏的影响,只能说先减缓周氏暴瘦的速度。想要让周氏彻底挣脱法则的桎梏,还得靠通关之后的【洗髓丹】。
所以最好的情况,还是得先保证穆二胖考上,书院里其他人同样名次不俗,这样购物点富裕的情况下,沈翠可以匀出一部分来给周氏先买一颗【洗髓丹】保命。
穆二胖对亲娘是无条件的信任,抚着胸口呼出长气道:“娘既这么说了,那我也就不瞎操心了。我回屋接着看书去。”
等他也走了,沈翠的脸又沉了下来,拿起床上的枕头捶了两拳,咬牙切齿地在脑子里跟系统说:【原书剧情里周氏不是在这会子没的,那狗屁法则这是又把剧情提前了?】
原书剧情里,穆云川在翰林院熬资历的时候,周氏可正被困在穆家的后宅里,被原身沈氏磋磨呢。
也是早先知道这个,沈翠才安心让周氏待在穆云川身边。
毕竟照着自家胖儿子的考试进度,等周氏在原书里‘大限’到了,穆二胖也早把任务给通关了。
系统跟着叹了口气,说是的,【把旱灾提前,也把周氏的去世剧情提前,这样明年穆云川就会被派出去赈灾,回来时周氏人已经病没了,旁人自然不会指摘穆云川什么,只会说是周氏自己没福气。到时候再给他安排一门好亲事。这样就算咱们的培养对象全部考中,在会试、殿试中大放异彩,也是拍马都赶不上穆云川的升迁速度的。】
沈翠闷闷地‘嗯’了一声,说:【早先帮着小奚熬药那次,你不是问我当时想什么呢?我说稍后告诉你,我眼下说给你听。】
半晌之后,系统一阵语塞,憋了半天,也只憋出一句劳不语从前的口头禅,【宿主,你是真敢想啊!】
【别管我敢不敢想,就说行不行吧!】
【现在肯定是不行的,但是等1号培养对象考过殿试并且榜上有名,即通关之后,宿主的权限到达最高级,我获取的能量也足够了,那会儿肯定是行的。】
【早先还说系统是凌驾法则之上的呢。】因为心情不好,沈翠凉凉的吐槽了一句。
【毕竟我是外来意识,还是得搜集够本位面的能量,才能跟本位面的法则正面对抗。】
不过到底这事儿也不赖系统,沈翠呼出一口气道:【那会儿行就行!那就还是先等学生们考完,然后再那样。】
…………
天黑之前,周氏赶在城门关闭之前回到了家中,立刻便开始收拾行李。
这简单的小事就不需要丫鬟帮手了,而且她们还要去准备晚饭。
穆云川下值归家的时候,两个丫鬟刚把晚饭准备好,端进了堂屋。
见他回来,两个丫鬟一个去灶房把晚饭端过来,另一个则去端了热水给他擦脸和洗手。
穆云川绞了热巾子擦过了脸,脸上也显出了几分疲态,一边擦手一边问起道:“太太呢?”
丫鬟就道:“老太太邀请太太过去跟她住一阵。太太正在屋里收拾行李。”
自己那继母跟周氏是真的处出了感情的,所以穆云川并不惊讶,微微颔首后接着问道:“太太心情如何?”
“自打见了老太太和二老爷,太太脸上的笑就未断过,刚我们从屋里退出来的时候,还听太太一边收拾行李一边哼小调。”
穆云川脸上的神色不由柔和了几分。
早些时候,他和周氏成婚不久便聚少离多,分隔两地,自然谈不上什么感情,更多的是感激周氏对他的无私付出。
但人非草木,这三年朝夕相处,相携相伴,两人的感情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穆云川本以为日子会接着这样无风无浪的过下去,没想到半年前周氏得了怪症,肉眼可见的一天一天瘦下去。
虽大夫们都说周氏身体无碍,她身上没有其他任何病痛,但她自然是能感觉到自己的日渐虚弱的。
她不想穆云川操心,不管是人前人后,她都装作浑不在意的模样,还笑着说:“京中以瘦为美,上次各家翰林夫人聚会,她们还跟我打听我的‘瘦身秘方’呢,知道我根本没什么‘秘方’,吃喝还不比普通人少,可把她们羡慕坏了。”
说是这么说,但她脸上的笑却开始不达眼底。
也是为了让她高兴一些,顺带提醒一下沈翠需要注意外头的风向,穆云川在知道翠微一行人到达城外驿站之后,便立刻告诉了周氏。
他跟丫鬟交谈的声音并不大,但他素来归家的时辰都是固定的,所以周氏在屋里忙活了一阵,想着他该回来了,便自己出了来。
出来后,周氏看到穆云川回来了,丫鬟也正站在一边,她就笑着问:“阿桃都跟你说了?”
穆云川见了她,神色不由又柔和了几分。
“娘想让我搬过去住几日,你看……”
穆云川朝着她伸手,周氏便把手交到他手里,两人牵着手到桌前坐定。
如周氏所想,穆云川并未阻止,只道:“你去吧,左右你不是也想母亲和二胖吗?三年未见了,去住几日又不碍什么。”
夫妻二人说着话,周氏又转达了沈翠让他晚些得空了再去请安的话,很快便用完了晚饭。
这天晚些时候,周氏因为出去了半日,就比平时睡得还早些。
穆云川看完公文从书房回屋,她已经睡过去了,并未像平时那样等着他。
他也并不恼,只是看着周氏越发瘦削的面庞,替她掖了掖被角,目光幽深,若有所思。
在床前坐了大概两刻钟,穆云川也上床入睡。
他做了一个梦。
他梦到了新年伊始,他被朝廷派出去赈灾,一去半年,回来后才知道周氏已经没了。
他在梦中面无表情的为周氏治了丧,没过多久,皇帝就给他指了婚。
他是本朝开国以来第一个连中六元的奇才,又赈灾有功,但到底寒门出身,于朝中没有任何根基。
而那门婚事,恰恰就把他出身这短板被补了上来,不过几年,他便入直文渊阁,成了当朝第一新贵。
寒窗苦读半生,为的也不过是出人头地,青史留名。
那场景让他心头狂跳。
梦境虚虚实实,半梦半醒的时候,穆云川更依稀听到一个声音在他耳边说:别让周氏离家,这一切都会成为真的!
穆云川大汗淋漓的从梦中醒来,睁开眼便对上了一脸担忧的周氏。
天光已经大亮,周氏早就起了身,穿戴整齐,“今日是夫君休沐,我本想让你多睡会儿的。但是眼看着到了和娘约好的时间,就想跟你知会一声。但方才怎么喊你都不醒,可是被梦魇着了?”
穆云川点点头,撑着身子坐起身。
通常来说,人在睡醒之后,便会逐渐忘记自己做的梦。
但此时他闭目回忆梦中情景,却依旧是历历在目。真实的让他有些心惊。
见他面色惨白,额头更是起了一层细密的汗,周氏一边拿着帕子给他拭汗,一边心疼道:“可是公务累着了?那我今日还是……”
见穆云川沉默不语,似乎状况是真的不大好,所以周氏一边说,一边就喊了两个丫鬟进来,让他们一个负责去请大夫,另一个则去一趟城门口,帮她跟沈翠告罪一声,说暂时先不过去书院了。而周氏自己,则自然是要在家中照顾‘生病’的穆云川。
她这一通安排尚未说完,穆云川开口道:“不!你今日就得离家!”
第一百八十八章
两个丫鬟正要按着周氏的吩咐分头行动,被穆云川喝住之后便都站住了脚。
穆云川素来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即便是当时他高中状元的喜报传来,他神情也是淡淡,远不如此时激动。
因此见他这般,周氏脸上的神情越发担忧起来。
穆云川也意识到自己过于激动了,复又闭了闭眼,平复了情绪后,与平时一般无二道:“我无事,只是做了个梦而已。你既已经和母亲约好,便不用再更改计划。”
周氏自来也是听他的话,但还是让丫鬟去请了大夫,另一个丫鬟去跟沈翠告饶一声,说她会晚些过去驿站。
穆家的宅子并不大,但地段还算不错,附近就有医馆。
所以也就一刻钟,大夫就被丫鬟请过来了。
这大夫也是最早被请过来给周氏医治的,今遭丫鬟来请人,他以为周氏又不大好了,虽知道自己还是没本事治好周氏身上奇症,但穆云川是京中声名鹊起的新贵翰林,他这寻常百姓可得罪不起,便还是一边心中忐忑一边跟着丫鬟来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