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今天在翠微吃饭时的场景——一共五个菜,一道烧春鸡,一道清蒸草鱼,一道白菜炒鸡蛋,还有一道家常豆腐,一道炒时蔬。
沈翠还和他抱歉,说不知道他今天来,而那个时辰,外头的摊贩大多都收了,也无从买起,所以饭食粗陋。
崔斐忙说没事儿的,为了表示自己真不在意,他在用饭的时候还特地把色香味都只能算平平的烧鸡和草鱼夸了又夸。
一直夸到穆二胖忍不住笑出了声,他一头雾水,不解地询问后,才知道烧鸡和草鱼都是从外头饭馆买的现成的,而那个水叽叽、无甚滋味的白菜炒鸡蛋,碎成渣、没眼看的家常豆腐,还有那个炒成墨绿色、老的让人咬不动的时蔬,才是沈翠做的。
夸人夸到了马蹄上,崔斐臊得恨不能躲进饭桌下头。
但是好在沈翠并不介意,抄起馒头堵住穆二胖咧开直笑的嘴,让崔斐别理他。
所以崔斐还是笑,“那翠微的饭可能跟‘色香味’都不大沾边,不过若是论吃完让人心情愉悦这点,那今遭在翠微吃的这餐就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饭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
前一天沈翠才想着找机会和崔五娘好好聊聊,但崔五娘贵人事忙,约她不容易,沈翠就先写好帖子,准备第二天使人送到崔家去。
没成想第二日崔五娘就从百忙之中抽出空儿来,亲自上门来拜访了。
她雷厉风行,跟沈翠也算熟稔了,两人坐到一处说话后,崔五娘开门见山道:“我那弟弟昨儿个从你家回去后,就对你家的饭食赞不绝口,说是他吃过最好吃的饭。”
沈翠已经知道崔斐心性纯良,但没想到他回家后会这么夸自己的厨艺。
这话她听了都有些脸红,崔五娘接着笑道:“我今儿来就是为了问你一遭,方不方便他日后都过来用饭?你放心,咱们的交情归交情,这饭钱我肯定是要另外给的。当然若不方便也无甚。”
崔五娘并不知道崔斐在府学里头答应了训导,往后并不会随意再请假,就还是担心穆云川走后,崔斐又变成从前那样躲在家里足不出户。
若是每日过来翠微吃饭,那么他就有由头每天都跟卫恕他们三人结伴,不至于形单影只。
也好让他有动力日日去府学报到。
她既然先提起了,沈翠便顺势提议道:“难得孩子们处得来,不如让你家阿斐直接入我们书院?”
崔五娘面上一喜,她特地过来提了这桩事,其实也有这方面的想头。
但翠微的学生无一不是通文达礼、勤学好问、一表人才,有了这么些珠玉在前,无形中就让人以为翠微收学生的标准一定很高!
虽然崔斐在崔五娘心里肯定也是很出色的,但论外表,他确实和翠微的其他学生格格不入。
而且他在府学里的表现也瞒不过也已入了府学的翠微学生,怕是已经给人留下了厌学不上进的印象,是以崔五娘有了这个想头却没好意思直接提,只说让崔斐来这里用饭。
沈翠看她神情,就知道她也是有这个想法的。
她便接着道:“不过我们书院虽小,也有规矩,学生刚入学得在这里住下。期间你若不放心,可以来瞧,但他非必要不得外出。等时间久了,方可以自由一些。”
这个‘规矩’当然是沈翠编的,但是没办法,系统说药物需要书院里头的增益加持,最好像前头卫奚在书院里足不出户,药效能达到顶峰。
崔斐白日要去府学,不可能足不出户,所以沈翠也并不确定他心疾痊愈到底需要多久,就没说具体时间。
而且昨儿个晚上她给崔斐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仔细跟系统商量了一番。
系统出品的食物当然能阻隔法则对崔斐的‘设定’,但光靠一餐半餐的效果太慢了,而整个书院都超脱在位面法则外的,在这里长留,其实比给他餐餐吃系统食材还管用些。
这倒是崔五娘没想到的,因为她还想着两家离得不远,府城宵禁的时间又晚,崔斐完全来得及在翠微用过晚饭、写完功课后再回家去。
但也好理解,不少出名的书院都有自己的规矩,听说有的开设在深山里的书院甚至要求学生三五年内不得归家,为的就是让他们斩断尘缘,一心读书。
翠微这边大概也是那个意思?
这么想着,崔五娘道:“让阿斐长留在外,那就不是我一个人可以做主的了。得回去问问我爷爷的意思。”
崔家老爷子也就是上一代家主了,崔五娘再能干,到底也只是崔斐的平辈姐姐。
崔家长辈平时并不约束小辈外出交际,但有一条,不能夜不归宿。
回头崔老爷子在家里见不到崔斐,肯定要过问的。所以这事儿还是得禀报老爷子。
大户人家规矩重,前头沈翠想着得到崔五娘这家主的同意就行,没想到这一层,便理解地点头道:“那你回去和老爷子好好商量,便是不成也不碍事,就让阿斐像你说的那般,先日常过来用饭。”
崔五娘笑着点头应下,转头又接着道:“还有一桩事儿呢,我还是听阿斐说了才知道,你大儿媳妇走后,家里一直没招到帮工。我这儿有个人正好适合你用。”
昨儿个用饭,穆二胖看到沈翠忙的一头汗,就提了一嘴,心疼地问说:“娘今天还没招到帮工吗?”
沈翠说还没,“没事儿,你嫂嫂走了才几日,娘顶得住。”
也就这么两句话,没想到让安静吃饭的崔斐给听到了,回去后还特地告诉了崔五娘,让她来帮忙。
崔五娘话音落下,一个三十来岁、容貌普通的妇人上前福了福身。
崔五娘就给她介绍,说这妇人唤作阿姚,不算是崔家下人,而是她收在崔家的帮工。
阿姚本来就厨艺尚佳,前头跟着擅治药膳的师傅学了几年,也算半只脚入了门,崔斐在家里的吃食也是她负责。
正好沈翠身边缺人,而往后崔斐日常到这边来吃饭,阿姚挪到翠微来上工,也是一样。
“这会不会太委屈阿姚了?”沈翠招的是杂工,而这阿姚……崔五娘都能放心让她来负责崔斐的饮食了,显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厨娘。
这样有一技之长的人,不论是留在崔家这样的高门大户,或者去酒楼掌勺,亦或是自立门户,自己做点小买卖,都比来翠微当杂工有前途的多。
崔五娘笑看阿姚一眼,阿姚便自己开口道:“五娘子抬举我,其实小公子在家里的吃食,主要是治药膳的大师傅负责,我就是个打下手的。我这手艺其实并没有很好,在您家书院做工,我如何也称不上委屈!”
后头沈翠才知道,这阿姚早年也是苦命人,爹娘早逝后,叔伯做主了她的婚事,让她嫁了个烂赌鬼丈夫。
赌到家财散尽,连她所生的一双儿女生病了都没钱请大夫,先后去了。
阿姚心如死灰,存了死志,但几次都没死成——他那丈夫并不肯让她死,还想着把她卖进窑子里。
正好那时候刚掌家的崔五娘下乡巡视家中产业,顺手把她救了,还打发了十两银子给那个烂赌鬼,让他顺利签下了和离书,还了阿姚一个自由身。
后头阿姚便想为奴为婢报答崔五娘。
但崔家又不缺下人,且阿姚是良民,没得让她因为恩情就入了贱籍。
崔五娘见她无处可去,便让她入崔家当了帮工。
因为知道崔五娘最挂心的就是亲弟弟崔斐,所以阿姚便努力学治膳。
今儿个崔五娘点了家里几个麻利人出来,问他们愿不愿意去翠微做工?
除了阿姚外,这几人都是崔家签了卖身契的下人,其实崔五娘吩咐一句,她们也必须去。
但若是心不甘情不愿的,离开崔府无人监管,想来也不会好好办差。
崔五娘是为了向沈翠示好才决定派自家的能干人去帮忙的,万一派了个不尽心的去,反而不好。
这一询问之下,其他人都不愿意。
一来崔家这样的高门大户,能在崔五娘跟前效力的,大多都是有关系的家生子,费心费力地才到了眼下这个位置,这被派出去,谁知道会不会生出变故?万一自己在崔家的差事让人顶了怎么办?再则就也和牙行那边招不到人的原因一样,翠微在的那地方可是‘凶宅’!谁平白无故愿意往那儿跑?
然后阿姚就站出来了,她就是来报恩的,崔五娘哪里缺人,她就愿意去哪里,并不去想那些。
看她确实没有丝毫不情愿的,沈翠就接着问:“那阿姚的工钱……”
虽然她知道崔五娘是一番好意,但她手里确实没有富裕到可以照着崔家给工钱的地步。
崔五娘大手一挥,“她每天只在你家做半天工,晚上还要回崔家住的。她的工钱你不用管,兹当是抵阿斐在这处的饭钱了。”
那这还真挺好,这阿姚知根知底的,自然比外头雇来的让人放心。而且有她这熟人在翠微做工,每日回去告诉崔五娘一些崔斐的消息,也能安崔五娘这当家长的心。
崔五娘快人快语,沈翠也不是爱客套的人,便说了从明日起阿姚开始来翠微做半天工,崔斐开始来这边用饭。
前后也就略坐了两三刻钟,崔五娘的丫鬟又来寻人了,她也不方便久留,和沈翠致歉一声,又一阵风似的刮走去处理家中生意。
这日事务确实繁忙,崔五娘一直忙到晚饭时辰都过了才回到崔府。
回到家之后她便想着找老爷子禀告一声入学的事儿。若成,则让崔斐留在翠微,若不成,便只让崔斐去用饭,听到了结果她还再去知会崔斐。
没想到不用她两头传话,下人说崔斐正在崔老爷子跟前受训呢。
第一百二十三章
崔老爷子已过了古稀之年,满头华发丛生。
他白手起家,经历了改朝换代的风风雨雨,一辈子都在为家中事业打拼,十多年前中风后把家中重担交给了崔五娘,这才清闲下来。
这二年他身子恢复了许多,但仍然不能劳累,便日常约着一些老友叙叙旧、喝喝茶,钓钓鱼,日子清闲的很。
平时这会儿他回到府上,问一句孩子们都回来没,便该准备歇下了。
今儿个他特特招了崔斐到跟前,显然是有事儿。
崔五娘过去的时候,就听到崔老爷子在里头问:“下午我钓鱼的时候遇到了李老头,我怎么听他的意思是你最近又没去府学?”
崔老爷子卸下崔家重担许多年了,但身上积威尤在,除了崔五娘就没人不怕他的。
更别说崔斐小时候在他身边经受过‘教养’,被问责也不敢辩驳。
他身边的书童虽然未跟着他进府学,但日常都要和其他下人帮着他上下马车,就瞅准时机解释道:“老太爷明鉴,小少爷昨日和今日去了的!”
崔老爷子一拍桌子,“昨日和今日都去了,那就是前日,大前日……都没去了?”
崔斐垂头丧气不敢吱声。
看他这样,崔老爷子越发来气。要搁十来年前他年轻一些,身子骨硬朗些的时候,孙辈这般不知上进,他可能直接对崔斐动手了。
崔五娘就敲门进去,解释道:“爷爷莫恼,前头是我给阿斐去请的假,您有火儿就发在我身上,没得气坏了自己的身子。”
崔老爷子当然知道是崔五娘在做崔斐的主儿,崔斐的母亲早几年就去了,崔五娘是真把这弟弟当儿子养。
但崔五娘如今是家主,而且除开对崔斐偏疼一些,没有半点错处,崔老爷子不舍得说她,便直接来说崔斐。
“你别以为这样是对他好!”崔老爷子气哼哼道,“他十八了!不是八岁!”
崔五娘站到崔老爷子身后,给他捋背顺气,“爷爷莫恼,咱们来捋捋今天这桩事儿。李家老爷子同您素来不对付,平时见面你俩都不带互相搭理的,他特地到您跟前说阿斐的事儿,是不是就是想着让您生气动怒呢?”
崔老爷子顺着她的话一想还真是,崔李两家同开书局,崔家书局是他年轻时创办的,而李家是前朝时就留下来的家中产业。
那李老头同他斗了半辈子,李家书局逐渐干不过崔家,等到崔五娘掌家之后,府城书生更是只知道崔家书局,而不知道他们李家了。
那李老头看到崔家子孙不上进,应该高兴才是,怎么还会好心来提醒?
他蹙着眉头想了半晌,没想明白,便下意识地看向崔五娘。
其实崔五娘虽然察觉其中有蹊跷,但一时间也没想通其中关窍。
最后还是崔斐出声道:“好像是因为今日在府学里的事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