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曦[快穿]

0565(1/2)

    上天同云, 雨雪雰雰, 益之以霡霂。
    苏碧曦在开满梅花的庭院里, 看着缓缓飘下的大学,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
    冬季遭逢洪水,黄河沿岸的人光是过冬就不知要死多少人。
    她无数次想自己去到濮阳, 跟公孙弘一起抢险救人。
    至少有她在,可以多救一些人, 还可以帮着想办法, 如何才能堵住决口。
    但是她不能去。
    真正的历史上,刘彻竟然听信了田蚡之说, 自瓠子决口之后, 屡屡不能堵住决口,便不再管黄河泛滥。
    田蚡因为避免自己在黄河北岸的封地遭排洪之危,便假称黄河改道是天意, 让十六郡之百姓苦于黄河泛滥二十三年之久。
    无论是田蚡还是刘彻, 皆在历史上留下了千古骂名。
    尽管苏碧曦千方百计地将田蚡跟王太后在黄河北岸的封地拿了过来, 甚至将黄河南岸的土地给了王氏, 就是希望他们能够站在灾民一边,为了汉室的江山社稷, 捐弃前嫌,能够助刘彻一臂之力。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退一万步说, 把这些会被黄河淹没的土地给了王氏田氏, 总比给他人要好。
    此次黄河泛滥尽管已经没有波及到十六郡, 但是仍然是中原最为富庶,人口聚集的十郡。
    且不说黄河改道带来的洪水侵袭,单是这些汉室最富饶的土地俱被黄河淹没,从此朝廷将会失去多少人口,失去多少粮食,从而影响到征兵,赋税。
    举凡国有大灾,则是外敌内患兴起之时。
    匈奴从未有一天停止过扰边,诸侯王日夜窥伺九鼎。
    刘彻设置内外朝,将所有权力都集中到自己手上,削弱丞相的权力。
    这固然可以让刘彻彻底掌控内政外交,成为真正的汉室天子。
    但同时,一旦刘彻出了任何岔子,行差踏错一步,将会带来难以挽回的灾祸。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连圣贤都可能犯错,有谁能够一辈子都不犯错。
    刘彻是一个凡人,而且刘氏家族素来崇信鬼神。
    连秦始皇这样经天纬地之千古一帝,都能做出让徐福带着三千童男童女前往海外仙山,寻求长生不老之方的事。
    没有哪个皇帝是不想长生不老的,没有哪个人是不想长生不老的。
    假如有这么一个机会,没有人能够抵抗得了这样的诱惑。
    所以他们对于方士总是有隐秘的期望,晦涩的信任。
    而在古代,人力在自然面前太过渺小,面对黄河改道这样可怕的灾难,太容易让人心生绝望,开始崇奉鬼神。
    仅在濮阳一地,在灾民中就兴起了众多神仙神婆,在各地广发神仙水万金丹,骗取灾民手中最后一点财物跟粮食。
    公孙弘命令救灾的士卒将这些人抓紧大牢,灾民竟然成群结队地在太守府邸前叫嚣,说公孙弘此举是得罪了神仙,上天将会降下天罚。
    公孙弘给苏碧曦的信里,有一个年纪大的祖母失去了自己的独子,不顾儿媳妇的阻拦,将唯一重病的孙子用木桶熏蒸,只因为当地有一个巫师说她的孙子生病是因为身上有恶鬼缠身,最后年仅五岁的稚子被活活蒸死在木桶里。
    那位祖母失去了唯一的孙子,却是一边哭着恶鬼缠着自己的孙子,害死了自己的孙子,当场就跳了黄河。
    失去所有亲人的母亲葬了自己的儿子后,用腰带吊死在了树林里。
    自古以来,读书识字便是一项贵族才能有的特权。
    因为书册的昂贵,许多人终生都不曾有过一本书,更何况识文断字。
    秦始皇焚书坑儒,更是几乎葬送了大批文化传承。
    以吏为师,愚民政策,为的就是让百姓尽皆成为没有思想,没有主见的畜生,只听从于皇帝一人。
    汉室在这样的基础上打下的江山,即便花了近百年的时间,也没能教化子民。
    传承的断层,需要数倍的时间来重建。
    好比几乎是亲手杀死自己孙子的祖母,至死也认为是鬼神附体,才害死了自己的孙子。
    这样的愚昧,绝不是可以轻易劝服的。
    而愚昧是会传染的。
    人云亦云,从来都不是新鲜的事。
    时人信鬼神到了这个地步,不容得苏碧曦不去思量,如若刘彻真得如同历史上一样,认为黄河决口乃是天意,而天意不可违,她要如何应对。
    尽管她已经尽了全力,使得六郡百姓免遭黄河之患,但是濮阳堤坝仍然决口了。
    黄河之患积弊太久,几千年的灾祸,除非真得有鬼神之力,人力根本无法在短期根治。
    她这些日子劳心劳力,每日都在为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乡村神级兵王重生九零俏佳妻:首长,轻点吻!融入你生命的海(骨科 1v1)旧去的廊潘塔斯女神(NP)春雾斯卡布罗的崖壁(兄妹伪骨)今天又被哥哥强制爱了盛世妖颜洪荒:别演了,你就是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