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最近是不是回娘家的好日子,第二天,嫁到唐家村的宁长清回来了。
看着站在门口,一身洗的泛白的衣服也不掩气质的宁长清,谢兰兰还愣了愣。一时之间,她没有认出这个拉着一个小姑娘的女人是她的大姑子。
直到女人笑着叫了她一声“兰兰”,她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应了一声,赶紧把人迎了进来。
“是大姐啊,瞧我这脑子,一时半会儿没反应过来。”谢兰兰一边笑着赔不是,一边朝着屋里喊:“妈,你看谁来了?”
宁长清笑着摇摇头表示不介意,她轻轻拉了拉腿边小女孩的手,小女孩睁着一双丹凤眼看了看谢兰兰,细声细气的叫人:“舅妈好。”
大概是因为小禾苗儿,谢兰兰很喜欢漂漂亮亮的小姑娘。宁长清的女儿长得完全继承了她的优点,丹凤眼,高鼻梁,樱桃小嘴,白皮肤,标致的很。说话的时候和咋咋呼呼的小禾苗儿不一样,她似乎有些腼腆,声音不大。
“莹莹好。”谢兰兰揉了揉女孩细软的头发,摸出一颗糖来递给她。
唐敏莹没有立马接过,而是看了看自己的妈妈。等宁长清点头,这才接过来:“谢谢舅妈。”
“真乖!”谢兰兰摇摇手表示不用谢。
这时,听到谢兰兰叫她的宁母也从屋子里出来了:“怎么了?谁来了?这么……长清!你回来了!”
宁母惊喜的上前,拉住女儿的手。
相比较宁母的激动,宁长清虽然高兴,却显得内敛很多,她只是带着笑容,反握住宁母的手:“妈,是我回来了。”说着,又低头道,“莹莹,叫外婆。”
“外婆好。”唐敏莹回宁家的次数不算很多,小孩子忘性又大,宁长清不提醒,她有时候就不太知道怎么叫人。
“好好好。”宁母笑的满脸皱纹,看着女儿和外孙女喜欢的不行,赶紧拉着女儿坐下。想了想,又去屋里面拿了一块饼干,让外孙女拿着吃。
宁长清笑着摸了摸小口吃着饼干的女儿,又看向宁母:“妈,你别忙活了,赶紧坐着吧。”
这时谢兰兰也从厨房里端了两碗红糖水出来:“是啊,妈,要忙什么我来,您啊,就和大姐好好说说话。”
宁母这才坐下。
宁长清接过碗,笑着道了一声谢。
谢兰兰放下水,也找了个凳子坐下。
宁长清喝了一口糖水:“怎么没见莺莺?还有明睿明棋小禾苗儿三个去哪儿了?”
“真是不巧,大嫂刚刚出去了,好像是去串门子去了。至于明睿他们啊……”谢兰兰笑着摇摇头,看似责怪,语气里却满是疼爱,“几个皮猴子,放假了哪里还待得住?早不知道跑哪儿玩去了!就连小禾苗儿,都被他们带坏了。”
宁长清点点头,没等她再开口,宁母就忍不住道:“儿啊,你最近过得怎么样?”
看着宁长清洗的发白的衣服,宁母就知道女儿最近肯定是有了什么困难。否则唐家家境也不差,怎么就穿成这个样子就回来了?
当初给女儿挑婆家,宁母也是用尽了心思的。家里兄弟姐妹多的不要,容易起龌龊;条件情况不好的不要,免得女儿嫁过去受苦;长相不端正的不要,配不上她女儿……最后挑中了一个叫唐守则的男人。
唐守则是唐家村几户殷实人家里头其中一户的独子,听说以前有个哥哥叫唐守业,但是小时候就去世了。现在唐家只有他一个儿子。唐家条件不错,唐父那一辈也就他一个独子,唐爷爷积攒的家业最后也都交给了唐父。而且唐守则本人也很不错,五官端正,读过书,有文化,和宁长清也有共同话题。
和宁母的满脸担忧不同,宁长清却依旧带着淡淡的笑意,她语气平和:“妈,我过得很好。”
宁母一下子急了,她声音不自觉的变大:“很好?什么叫很好?你看看你穿的衣服,洗的颜色都发白了!你这……”
“妈!”宁长清无奈的加重语气,打断宁母的话。
“家人俱都平安健康,女儿乖巧,丈夫体贴,难道这还不叫过得很好吗?”
宁母一下子哑口无言,想要反驳女儿,却又不知道从哪里说起,最后憋了半天,憋出一句:“那你怎么穿成这样?”
宁长清还是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心平气和:“唐家本就是农家,我成了唐家的媳妇儿穿成这样又有什么不对呢?唐家村的人都是这么穿的。”
那怎么能一样?
宁母还没放下心,又忍不住着急起来。她给女儿挑了唐家不就是看中了唐家殷实嘛!难不成唐家出了什么事?
宁母盯着女儿看了半天,可那张平静的面容里什么也看不出来。
“不是什么大事儿。”宁长清似乎很无奈,但为了让宁母放心,她不得不组织话来解释,“守则有些事情,需要用钱,家里把钱都给了他,这段日子就吃紧了点。”
“再说了,我的衣服怎么了?”宁长清拉着宁母的手,让她摸摸自己的上衣,“这还是我出嫁的时候,您给的料子。我做成了衣服,婆婆她没注意,不小心晒得有些脱色而已。”
宁母摸了摸,确实像是她给女儿置办的嫁妆料子。再看看,女儿虽然穿的衣服差了点,但精神什么的都还不错,这才松了一口气。
但很快又紧张起来:“守则怎么突然要用钱?很多吗?你婆家条件不差,怎么还不够?”
宁长清拍了拍她的手,让她安心:“具体的事情您也别问了,不是什么大事。”
见宁母还想问,她赶紧转移话题:“你看,光顾着说我,竟然就让兰兰在一边干坐着,兰兰肯定无聊了。”
话题突然牵引到自己身上,心知是宁长清有意的,谢兰兰也就接过话茬:“那可不是嘛,妈,这我可不依,你们聊天可不能不带我啊!”
瞪了女儿一眼,可小儿媳妇插嘴了,她也不好在继续问下去,只能顺着两人的话茬往下说。
第32章 :羡慕
聊着聊着,谢兰兰不禁就有点出神。无论是之前宁母担忧或是着急,还是现在聊起家常,宁长清的神情始终没有太大的变化。她脸上的表情一直是平和的,语气始终是轻柔的。
上辈子,她最羡慕的人就是宁长清。
羡慕她嫁的丈夫出息,羡慕她的孩子乖巧漂亮,羡慕她没有妯娌,羡慕她婆母体贴。
最羡慕的,是她那个人。
或许因为是长女,是宁父的第一个孩子,让宁父第一次体验了做父亲的感觉。宁父最宠爱最重视的不是圆滑的宁长平,也不是温润的宁长安,而是宁长清。宁长清从小是泡在书房里长大的。那个时候宁爷爷还在,据说他也十分疼爱这个喜欢读书的孙女,平常人不许进的书房从来不会把宁长清关在门外。
那个时候的宁家,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书香门第。宁家几代人靠着教书育人累积起来的名声在那个时候达到了顶峰。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年打到地主的时候,纵使宁家也算是富裕,却并没有遭受大变。而宁长清,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长大,她身上的气质不同于一般的女人。
红河村,小杨村,或者说是整个县城里,没有一个人有和她相同的气质。
她是通透的,像一块玉一样。
谢兰兰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那种感觉,可是每次站在她面前的时候,都能清晰的感受到自己和她的不同。
谢兰兰记得,上辈子自己唯一会为和宁母争吵而感觉到不好意思的时候,就是在面对她的时候。并不是觉得和宁母争吵看见她所以不好意思了,而是感觉到了自己的粗俗。可是当宁长清笑起来,同你说话的时候,却又感觉不到任何的距离感。
她无数次的好奇过,到底是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了这样一个宁长清。宁爷爷又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能养出宁长清这样神奇的孙女。在宁家,没有第二个像宁长清这样的人。
谢兰兰的目光下移,看见了唐敏莹,那个小小年纪却已经有了她妈妈的几丝风范了。她坐在那里,小口小口的啃着饼干,时不时的看一眼自己的妈妈。可从始至终,她没有太多的表情。偶尔,她会被宁母夸张的语气吸引,露出疑惑的表情。可那种疑惑,是很淡的。一丝,转瞬即逝。
看着看着,她突然对上了一双清澈见底的眼睛。
谢兰兰一愣。
“婶婶,你为什么一直看着我啊?”小小的人儿,说话的声音都是细细的。
宁母和宁长清都看了过来,她们的聊天被小女孩的声音打断。
谢兰兰笑了笑,收起眼中的感慨,摸了摸小女孩的头:“因为婶婶喜欢莹莹啊!要是小禾苗儿也能像莹莹这样就好了。”
一边说着,一边无奈的摇头:“我就从没见她安分过。一会儿板凳都坐不住,活像板凳上有刺扎她屁股似的。”
对于小禾苗儿,宁母还是很疼爱的,听谢兰兰这么说,立马道:“小禾苗儿活泼一点也好,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呢!”
宁长清也笑了,像是一阵风吹开了天边的云朵:“小孩子活泼一点很可爱,小禾苗儿那么讨人喜欢呢!说起来,莹莹像我,我小时候也这样,那时候妈还嫌弃我呢!”
“哪有?”宁母连连否认,“我什么时候嫌弃过你,好啊,现在都编排到你妈身上来了!”
几个人笑着笑着,谢兰兰忍不住又出神了。她想起来,上辈子宁长清最后似乎过得很好。她只有莹莹一个姑娘,但她的婆家人和丈夫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怪她。反倒是一家人把莹莹宠成了一个小公主。后来国家恢复了高考,莹莹看上了京城里的大学,是村子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女孩子。
不放心莹莹一个小姑娘在外面读书,唐守则又做生意赚了不少钱,最后一家人举家搬去了京城里。宁长安去世的时候,宁长清和唐守则带着莹莹回来了。
那是谢兰兰第一次看到宁长清那张平和的脸上露出那么强烈的表情。那么的难过,让她的眼睛红的吓人,泪水更是止都止不住。那个时候,谢兰兰心思都在谢建国和宁长安去世上,却也仍然记得,那张痛苦的脸。
但谢兰兰没能想多久,因为宁长清又找了个话题抛给了她。大概是怕她无聊。谢兰兰也不好总是发呆不说话,便也聊了起来。说着说着,乔莺莺回来了。
当年的镇上姑娘,在农村待上十几年,曾经再嫌弃农村,现在也变成完完全全的农村人了。
她一只手上拿着蒲扇,一只手拎着小板凳。头发随随便便的挽起来,右边还有一缕没挽上去的头发。穿着红色小碎花的褂子,曾经来自于镇上的骄傲不知道什么时候消失了。现在的她,看起来和村子里的女人没什么两样。
她进门,把小板凳放在院子里,哼着小调往堂屋走,看起来心情似乎很不错。
抬眼的一瞬间,她有一瞬的惊讶,然后表情变得很奇怪。最后,她笑着打了一声招呼:“大姐回来了啊,这是莹莹吧。”
她笑着,笑的很假。
谢兰兰看的有点难受,这皮笑肉不笑的样子,好渗人。
谢兰兰都能看出来,没道理宁长清会看不出来。但她没有什么任何表示,非常正常的让莹莹跟乔莺莺打招呼。就像刚开始让莹莹跟谢兰兰打招呼一样,没有任何区别。
乔莺莺看不上这个瘦瘦小小的丫头,如果不是宁母在,她根本不会搭理这个小丫头片子。可宁母在,她就只能做戏了:“哎,好好好。”
这幅不得不按捺忍受的样子不禁让谢兰兰觉得好笑。
但对于乔莺莺异常的反应,她其实是知道一点点原因的。乔莺莺嫉妒宁长清,这点毋庸置疑。具体原因她不知道,但隐约感觉好像是和当年宁长清去县城的中学读书那段日子有关。
她也不是八卦的人,再多的就不知道了。不过她也挺好奇的,如果那个时候就有矛盾了,乔莺莺最后怎么还嫁进宁家了呢?
第33章 :原来她是这样的大姐
乔莺莺的到来打断了几人的聊天,谢兰兰看了看时间觉得差不多了,准备去厨房做饭,却被宁母拦住。
“今天我来做饭吧,小二媳妇你歇歇。”
被宁母拦住的时候谢兰兰就反应过来了,这是宁母想要亲自下厨给宁长清吃呢!平时宁母是不怎么做饭的,今天是闺女回来了,才要下厨。
谢兰兰自己也是当别人女儿的,当然不会扫兴,闻言笑眯眯的:“好啊,今天可是托了大姐的福,我也跟着沾光。妈肯定做不少好吃的,有口福了。”
宁母笑骂一句:“哪天短了你吃喝不成?在这里讲什么酸话?”
谢兰兰拉着宁长清笑作一团,乔莺莺站在一边倒显得格格不入了。不过她也不想融入罢了,看了一眼手拉着手,仿佛亲姐妹一样亲密的姑姐俩,暗暗翻了个白眼。
也不知道这谢兰兰最近怎么了,不跟宁母吵架也就算了,竟然还会巴结宁长清了!嘁,一个嫁出去的闺女,巴结有什么用?能多给你吃一口肉还是多给你喝一口汤?
这么一想,乔莺莺又想起了在厨房做饭的宁母,赶紧进了厨房要给宁母打下手。刚好她看宁长清和谢兰兰不顺眼,还不如在厨房给宁母打打下手,顺顺她,说不定以后分家还能多分点钱呢!
乔莺莺自以为自己算盘打的啪啪响,却不知道别人也不是傻子。她那么明显的行事,谁还看不出来了?
乔莺莺一走,谢兰兰和宁长清莫名默契的相视一笑。
快到中午了,太阳变得更加有威力,照在地上的阳光都变得刺眼。
宁父也从菜地里回来了。
他扛着锄头,脚步不紧不慢的,闲适的很。
看到闺女的一瞬间,他眼睛就亮了。他不像宁母,盯着闺女的衣服瞅。他只看一眼闺女的精神气,就知道闺女过得不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