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中玑这个人倒是聪明,就这么躲了。昨儿在宜园还生龙活虎,喝起酒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说风寒就风寒了。谁信呐。
安亲王点点头,“情理之中了。”
他站起身来,“走,去看看两孩子。刚换了地方,估计还不太适应。”
宜园。
沈怀孝上午在衙门,下去就在家陪着苏清河和两个孩子。
坐在树荫下,感受着徐徐的清风。苏清河的心也跟着放松了起来。
“还记得我跟你说过的平价药铺么。”苏清河问沈怀孝。
怎么还记得这事呢。沈怀孝看着苏清河,“还是想开药铺么。我就是担心有人说你与民争利。”
苏清河不在意的笑道,“这次,我打算更名为‘皇家平民药铺’。没想过盈利,只要能自负盈亏就好。哪怕是赔一点,也要做的。封地的收益都搭上,也在所不惜。”
沈怀孝看着苏清河,他知道这个女人不是一个信口开河的人。没有理由,她不会这么做的。
“有这么一句话,‘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就拉倒。’”苏清河看着沈怀孝笑笑,“有什么感触没有。”
沈怀孝脸色一变,他马上就明白了。自家媳妇这是想的远啊。
如今的皇上,是公主的亲爹。要是不出差错,下一任皇帝会是公主的亲哥。可再往后呢。
不过是公主的侄儿了。
这相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啊!
他把视线落在儿子女儿身上,到了孩子这一辈,跟上位者隔得可就更远了。
除了联姻,就有效的办法就是自身的势力和影响力了。势力只能放在暗处,但影响力却是必须摆在明面上的。
而这个平价药铺,就是想要扩大影响力。为了不犯忌讳,甚至冠上了‘皇家’二字。
沈怀孝一时之间觉得羞愧极了。媳妇做的事,想的事,都是为了子孙后代的大事。
他觉得,他也得做些什么。
苏清河为以后打算是真的,她想为普通百姓做点什么也是真的。别的本事没有,但是她的老本行就是大夫。若是能为更多的人解除病痛,也不枉她白来一遭。
沈怀孝点点头,“咱家不缺钱,你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苏清河笑了笑。在这个世道,像沈怀孝这般甘愿隐在幕后,成就一个女人的男人,只怕是绝无仅有了。她想,她也是幸运的。
还没等苏清河真的张罗起来,突入其来的一件事,彻底打乱了她的计划。
……
这一日,悬挂在宫门外,早已斑驳不堪的登闻鼓被敲响了。
那鼓声仿佛敲在了人心里。满京城的宗室,勋贵,三品以往的文武大臣,不管做什么,都放下手头的东西,赶紧换朝服,往宫里去。
这一面鼓,都已经有近百年没有被敲响了。不是发生了大事,不会敲响的。
诚亲王正在与王妃对弈,听到鼓声一愣,心道,终于动了。他扔下棋子,连忙起身更衣。
安亲王噌的一下站起身来,他是真的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苏清河已经打发沈怀孝换朝服了,“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闹得人心惶惶。”
沈怀孝系上腰带,没有答话,猛地反应过来一般,“赖嬷嬷,赶紧给公主拿朝服。”
苏清河一脸你别开玩笑,不带这么玩的。
那边赖嬷嬷也反应过来了,“殿下,您是护国公主,遇大事是要出席的。老奴也是把这一茬给忘了。”马上吩咐人拿朝服,给苏清河重新梳妆。
她还是第一次穿杏黄的礼服,上面凤凰展翅欲飞,让人不敢直视。头戴凤钗,华丽异常。
两孩子愣愣的看着她,“娘很威风。”
“好不好看!”苏清河问道。
“就是威风。”沈菲琪闪着星星眼道。
沈怀孝有些哭笑不得,这能用好不好看来形容么。这是一种让人忍不住要低头的权势啊。
他退后一步,“殿下,请。”
苏清河囧囧的看着他,至于吗。
等苏清河到了宫里,进了大殿。所有人都一愣!
哇靠!怎么忘了,京城如今还有这么一号人物呢。
苏清河稳了稳心神,朝前走去。
明启帝眼里就有了欣慰之色。给了她一张虎皮,就要学会披出来唬人。见她行至有度,眼里就有了笑意。
“给护国公主看座。”明启帝开口道。
苏清河谢了恩,才坐下。众人起身就要给她行礼了。苏清河客气的避开,才算罢了。
诚亲王以前不觉得什么,如今再看,心思就有些复杂。父皇对贤妃的两个孩子真的是不一样的。
太子在苏清河的上首,看着同样身着杏黄的苏清河,心里更是说不上来是什么滋味。哪怕明知道她只是个公主,也让他颇为不自在。
有些特权,是不允许别人染指的。
他第一次发现,杏黄是如此碍眼的颜色。当他是唯一的时候,是一抹亮色。当他是唯二的时候,就只剩下尴尬了。
苏清河感觉到沈怀孝就站在他的身后,有些不自在的动了动身子。福顺人老成精了,让人搬了个圆凳,不动声色的给沈怀孝送了过去,也算是有个座吧。
苏清河这才觉得自在了一些。
谁也没说话,没打探究竟是什么事。
太子有些焦灼,倒是诚亲王面无异色。这让苏清河不由的想起大公主那天说过的话。难不成是大公主和诚亲王的手笔。她看了安亲王一眼,不动声色的使了个眼色。
安亲王见了她的神色,心里稍微安稳了一些。看来,今儿的事,跟他的关系不大。
明启帝在上面半垂着眼睑,却把每一个人的神色尽收眼底。心里对老四和清河的交流会心一笑。
这两孩子还当他们只是来看热闹的,岂不知,也许到了最后,他们才是真正的主角。
谋划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今天了……
第138章 揭发(四更)
第一百三十八章揭发
福顺在明启帝身边说了一句什么,明启帝点点头,就道,“既然人都来齐了。咱们就开始吧。”
福顺点点头,扬声道,“带击鼓人!”
外面一声接着一声的传唤声,将人的心也吊得高高的。众人不由的朝大殿门口望去。
随着那人身影的出现,众人都不由的倒吸一口凉气。
这不是大驸马么!
既然是大驸马,有什么事不能悄悄的禀报陛下,非得闹得人尽皆知。想到大驸马是黄家的人,又都不约而同的朝黄丞相看去。
苏清河还是第一次见黄斌。发须皆白,面容祥和,真的很难将这个人当做一个坏人。
黄斌在众人的注视下,坦然自若,仿佛什么也没有察觉到一般。
苏清河眯眯眼,这个人真的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人。
“下面所跪何人。”明启帝垂着眼睑问道。
“回陛下的话,小臣黄江生。”大驸马道。
苏清河看了一眼大驸马,她还是第一次听说大驸马的名字。
“缘何敲响登闻鼓。”明启帝神色平和的问道。
“回陛下的话,小臣要揭发,揭发朝中有不臣之心的勋贵大臣。”
大驸马的话音一落,大殿里就炸开了锅。
不臣之心!指的可不就是谋反。
勋贵大臣!究竟是勋贵还是大臣。或者两者皆有吗。
这种事没有确凿证据谁敢乱说啊!就是皇上处置起来都要谨慎,他一个小小的驸马,不过是皇上给自己姑娘找出来的长相漂亮些的男宠罢了。即便出身黄家又如何,真正在意的孙子,哪里舍得让他去做驸马。
苏清河抬眼看了一眼诚亲王,见他没有任何多余的神色,就不免猜测,他究竟要朝谁下手。
良国公神色淡淡的,但心里却知道不好。黄斌这个老匹夫,果然心狠手辣。
沈中玑微微的吐了一口气,此次没牵扯上,真是运气啊。
明启帝似乎没听见下面的窃窃私语,笑着问道,“你知道什么,尽管说来。朕赦你无罪。”
大驸马仰起头,看了一眼良国公,才道,“小臣要揭发良国公,怀有不臣之心,图谋不轨。”
良国公虽说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真被叫破了还是不免心惊。再加上他本有几分刻意装出来的惊讶之色,倒让人一时看不出他是不是真的事先一点也不知情。良国公想到黄斌的狠辣,估计这才想要全身而退是不能了。但黄斌想要一点事都不沾,也要看他答应不答应。
话虽然是大驸马说出口的,但众人的视线却一致的落在黄斌身上。大驸马一个小年轻懂什么啊!没有人指使,他也不敢说啊。一个毛头小子的话,或许不可信。但是两朝重臣,几十年宰相的黄斌,他的话难道也不可信吗。
一时间,众人看向良国公的眼神就有了一些变化。
六皇子荣亲王面色早就铁青,说高家,可不就是指摘他吗。说高家要谋反,可不就是说他不规矩。真是其心可诛。
他顿时跳出来,呵斥道,“黄江生,说话是要有证据的。良国公府是什么样的地位,不是你三言两语就能诬陷的。这个后果,你担得起吗。”
大驸马眉头微微一皱,扬声道,“这个自然。没有证据,小臣哪里敢敲响登闻鼓。”
荣亲王一愣,看了良国公一眼,“但愿你能拿得出令人信服的证据。”
苏清河看了荣亲王一眼,心里暗暗摇头,还是太年轻,沉不住气。黄斌敢让大驸马将高家咬出来,必然是有后手的。高家想要摘清楚,不容易。但高家有事,不意味着你荣亲王就有事。你先是皇上的六皇子,才是高家的外孙。你倒好,先主动贴了上去,直接捆绑在了一起。真是蠢到家了。
大驸马见无人再说话,就道,“小臣的畅音阁,有一位唱青衣的戏子,人称‘小白玉’。此事,还得让小白玉这个当事人说说,才能说得清楚明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