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亲王刚送走了前来拜访的军中将领,才喝了口茶,就见白远带着沈大进来。
“何事。”安亲王看着沈大问道。
沈大躬身道,“我家主子请王爷务必尽快过去一趟。”
安亲王一愣,这还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有什么事向来都是沈怀孝亲自登门的,今儿怎么这般慎重。他没有犹豫,起身就走。
等安亲王在宜园看到那只匣子,面色微微一变。
“哥哥,快坐。”苏清河让按安亲王坐下,才道,“您看看能不能打开。”
“哪来的。”安亲王没有动手,先问道。
苏清河将李家之事,简单的说了一下。
安亲王挑挑眉,他还真没想到李家还跟前端慧太子有瓜葛。可如今前端慧太子一系没留下一点骨血。他留下的东西自然就是无主之物。
沈怀孝默默的退出去,匣子的秘密他还是不要探知的好。
安亲王见屋里只有自己和妹妹两个人,倒是不避讳的从玉佩的机关里拿出钥匙,扭了几下,就打开了。
苏清河不解的道,“难道这钥匙是万能的。”只要是这种匣子都能打开!那这也没什么秘密可言啊。
安亲王白了苏清河一眼,“想的美!我这把是父皇特意给的。才能打开所有的匣子。”
苏清河这才释然。就说嘛!
不过这明启帝也够偏心的,这么一把钥匙给了安亲王,其他人在他那里可就没什么秘密了。
苏清河收敛神色,就见安亲王从里面拿出一张极薄的皮质的东西出来,慢慢的展开放在桌子上。
“这不是是人皮吧。”苏清河皱眉道。
“胡说,这是雪蚕皮。”安亲王白了一眼苏清河,“这东西极为难得,据说万年不腐。”
苏清河惊奇了一瞬,都不敢用手去碰触,只是好奇的看着上面的地图。
山川河流,人工开凿的甬道,都清晰明了。
“这是什么山!”苏清河皱眉问道。
安亲王的神色越来越肃穆,“清河,叫瑾瑜进来。”
苏清河点点头,扬声道,“他爹!进来吧。”
安亲王又看了苏清河一眼,不管怎么听,这极具乡土气息的名字,都无法让安亲王适应。
沈怀孝就守在门外,听见苏清河的叫声,就推门进来。看见桌子上的匣子已经打开,没有多问。只把视线落在那白色的皮质上,“这怎么像是京畿与辽东相接的马口山啊!”
安亲王抬头看了一眼沈怀孝,“你也觉得像。”
沈怀孝一愣,点点头道,“我觉得不是像,根本就是,你看这条河的走向,是不是入海口。”
“你是说,这条河从马口山穿过,直接就入了海。”安亲王问道。
沈怀孝点点头,“那块地方十分贫瘠,马口山又靠近入海口,所以过去的人不多。而且靠近辽东,冬季寒冷而漫长,入河口都被冰冻了,无法行船。就更少有人去了。不过,山里还是有一些山民的,据说是冬日在山中捕猎,等解冻时候,就下海捕鱼,都是以此为生。我去辽东的时候,在路上听一些行商说的。也没亲自去过。”
“这么个地方,有什么值得保密的。”安亲王看着地图,百思不得其解。
苏清河盯着那个地图,脑子中不由的闪现出前世那些矿产区的分布。这块地方,不就是个矿区么。
山上有矿,山下有河。将矿石装上船,顺着河走,就是入海口。海上有基地!那么这一切就严丝合缝了!
“这是矿山!这一定是矿山!”苏清河失声道。
安亲王和沈怀孝对视一眼,又双双把视线落在地图上。安亲王的手指顺着河流的方向滑动,接着,他点点头,没错,只有是矿山,才说的通。
铁一直都是朝廷严格管理的,想要插手,谈何容易。若是有一处新的矿山,朝廷没有发现,那就不一样了。何况这座矿山地理位置如此优越,简直就是为谋反量身打造的。
“这就对上了!”安亲王长舒了一口气,“我得进宫去,这事得让父皇知道。黄斌应该已经从别的渠道知道了这个地方。他家的一个子弟就在马口山所在的海山县任县令。”
沈怀孝点点头,“还好!老天保佑,如今还不算晚。”
安亲王收起地图,“还得估算一下这些年他究竟运了多少矿产出去,就能知道他能武装多少人。”
沈怀孝颇为认同,他站起身来,“此事要紧,我亲自送王爷进宫。”
安亲王点头,此时出不得半点差池。
苏清河送两人出了门,真不知道说什么好!该说好人有好报么。贤妃若不是存着一份感恩之心,就不会找到李家。李家若是有一点点贪念,就不会把匣子拿出来。那么,想要断掉黄家的后路,就不能做到。
谁能想到,他们竟然私下找到了这么一处矿藏。难怪抓不到把柄呢。
皇宫,乾元殿。
福顺脚步匆匆的进来,“陛下,四殿下求见。”
明启帝一愣,“老四来啦!这小子,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让他进来吧。”
福顺听出了皇上的好心情,笑眯眯的出去迎了安亲王。
安亲王进了大殿,“父皇,儿臣有要事。”
这就是要单独说话了。明启帝示意福顺退出去,才道,“过来说吧。”他从御案后走了出来,指了指旁边的软塌。软榻上放着软枕靠垫,中间放着炕桌,明启帝放松的歪着,“就咱们爷俩,别拘着自己。”
安亲王急的头上都冒火了,他赶紧把地图递了过去……
第130章 龙鳞(四更)
第一百三十章龙鳞
明启帝看着手里的地图,听安亲王说着来龙去脉,眉头越皱越紧。
良久,才恍然的道,“原来如此!”他看着安亲王的的眼神就带着欣慰之色,“多亏有你,否则,我还真是有许多地方想不通。”
安亲王摇摇头,“都是妹子机灵,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被她串起来,竟然非常的合情合理。这份本事,儿臣可是没有的。”
明启帝点点头,“你们兄妹感情好,你愿意相信她,她愿意为你出力。这是你们彼此的福分。要珍惜才是。”
安亲王点点头,“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明启帝摆摆手,“咱们父子说一会私房话,不用这么拘谨。”他摇了摇手里的地图,“这个老匹夫啊!这些年名声极好。都说他是处事公正,心无杂念,耿耿忠直之臣。”明启帝嘴角勾起几分嘲讽的笑意,“当年,你那些伯父们,确实留下了不少人,如今看来,都被这老匹夫收为己用了。就不知道他从什么时候起,生出了这样的心思。或者说,是你祖父……”
安亲王摇摇头,“母妃告诉了清河一些事,清河也没有瞒着儿臣。我们兄妹琢磨着,或许这就是一个骗局。”安亲王说的极为谨慎,“清河从一个大夫的角度,仔细的研究了祖父当时的病症,她说祖父他老人家活到现在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儿子也认为从暴漏的手段坎,不像是祖父所为。祖父晚年,被药物所累,可能荒唐过,但却当得起一个明君的评价。儿子更倾向于是黄斌装神弄鬼,或者胁迫了祖父。”
明启帝一愣,看着安亲王,“你是这样认为的吗。”
安亲王点点头,“一个做了几十年皇帝的人,怎么可能忍得了在暗处行事。依祖父的性子,若是真活着,以他在朝臣和百姓心中的威望,一声号令,跟随者众多。何必行这鬼蜮伎俩。”
明启帝眼神有些迷茫,“真是这样么。”
安亲王小声道,“父皇,您心里还是盼着祖父活着,盼着得到祖父认同的吧。”
明启帝摇摇头,“那几年,我们父子形同水火,情分早就耗尽了。”
安亲王眼神一闪,斟酌道,“黄斌那时候可是祖父的心腹大臣,儿臣总觉得,或许您和祖父的事,少不了他插在中间挑拨离间。如若他早就存了不臣的心思的话,或许祖父晚年,许多决定都不是他自己的意思。”
明启帝眼里闪过愕然,这种情形,他从来没有考虑过。心中的理智早已被恨意所取代。如今想来,真的没有这种可能吗。
有!太有了!
先帝依靠药物,很多时候,都控制不住自己,根本就没有理智。而他的宫殿,只有黄斌父子能够随意进出。当时的禁军统领,正是黄斌的儿子!
明启帝猛地站起身了,就像是一头暴怒的困兽,“这个老匹夫!”
竟然被这个老匹夫愚弄了这么多年!
安亲王看了明启帝的样子,心里没有任何后悔的意思。这件事,他也是临时起意挑破的。在他看来,不管先皇死没死,都得看成已经死了来处理。父皇对先帝时有些惧怕,但这些年的畏手畏脚,未尝没有一些情分在里面。或许他觉得,他如今已经坐上龙椅了,也坐稳了。不如让‘他’寿终正寝吧。再耗上几年,老爷子年纪大了,死了。既全了父子情分,又不必背着弑父的罪名。
可这点情分,被黄斌给利用了。只要皇上不动手,黄斌才有时间从容布局。
到了如今,如果不捅破这层窗户纸,父皇还是会以温和的手段处理此事。这就错失了良机了。
不如从根上断了黄斌的依仗,没有了武器,你拿什么造反。他现有的力量,还不足以翻出大浪来。
安亲王在心里是有些敬佩黄斌的!这个野心家就如同蚂蚁搬家一般,在建造他的城堡。
还好,为时未晚。
“父皇!您息怒。”安亲王上前,拉了明启帝的手,“黄斌这个人,是擅于玩弄人心的人!他连两榜进士都不是,只是一个区区的举人,就能被祖父破格简拔,委以重任。可见其心性。也正因为您心里对祖父是尊敬的,所以,您在当时,直到现在,从来没有去怀疑黄斌的品行。您一直觉得,黄斌效忠的是祖父,却从没想过他有不臣之心!您不相信祖父会看错了人!您不相信祖父的心腹会有不臣之心。您相信他掣肘您,只是因为他太忠于祖父了。对吗。”
明启帝拍了拍安亲王的手,“儿子!这世上就讲不清楚的,就是这情分二字。”他闭了闭眼睛,“我恨你祖父,但也敬你祖父!我没办法逼死他。他是我的父亲!”
安亲王体会着这份复杂的父子之情。他点点头,“父皇,我理解!我都理解。”他搀扶明启帝坐下,才转移话题,“您看,这事该怎么办。”
明启帝皱了皱眉,“你不能离开京城。让沈怀孝去,这个矿不能留了。但也绝不能让对方发现是我们的人动的手。防着他狗急跳墙。等把水师那边处理干净了,就可以动手了。得防着他们联手啊。”
安亲王皱了皱眉头,“父皇当初可是答应了清河,不让驸马再去战场的。这次随不是战场,但也是极为凶险的。”
明启帝一愣,“那算了!朕再派人吧。”
“父皇若是没有合适的人选,想必妹妹也不会拦着。大事上,她一向分得清楚。”安亲王主动道。
明启帝看着安亲王,笑了笑,或许,有些事,也该让他知道了。他安抚的拍了拍儿子的胳膊,才扬声道,“出来吧。”
安亲王一愣,这是叫谁呢。
紧接着,从暗影闪出一个人来,安亲王挡在明启帝之前,满身的戒备。
明启帝呵呵的笑了两声,“老四,别紧张。这是龙鳞。”
龙鳞!什么鬼。
安亲王上下打量这个黑衣人,从上到下,只露出一双眼睛。身材高大,浑身充满力量。他回头不解的看向明启帝,“父皇,这人是谁。”
“就是龙鳞!”明启帝笑了笑,“也就是你的小叔叔。”
“什么!”安亲王楞在当场。
“外面不是盛传什么小白玉是失踪的先帝遗孤的子嗣么。”明启帝呵呵一笑,“都是放屁!你小叔叔一直就在宫里。他确实也有儿子,就是小七小八。”
“什么!”安亲王吓得差点蹦起来。
明启帝拉过安亲王,“好了,儿子,别一惊一乍的。”他朝黑衣人笑道,“老幺,让老四认一下你的脸。”
那黑衣人果然解下头罩,露出俊朗的脸来,
安亲王一瞧那双丹凤眼,就知道这是粟家的人,恭敬的行礼问安道,“小叔安好。”
黑衣人点点头,又将头套带上,转身闪进了暗影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