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外伤,没有大碍。”苏清河笑道,“总算是有惊无险。”
安郡王点点头,神色前所未有的轻松。
白远回来的很快,“……一切都很顺利。除了驻守古拉隘口的,都已经回营了。随时都可抜寨。”
安郡王看了苏清河一眼,点点头。苏清河就道,“那就启程吧。”
此次的大胜,早已经传回凉州。此时,凉州上下,一片欢腾。有了古拉屏障,凉州就安全了。再也不怕被侵扰了。
苏清河回到南苑,满脸的伤将大家吓了一跳。她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孩子给放出来。
密道通着安郡王府,放佛孩子是从王府接回来的一般。
“娘!”沈飞麟看着苏清河的脸,眼神就冷了下来,“谁伤的。”
沈菲琪吓得眼泪直掉,“娘,疼不疼啊!”
能不疼吗。这不是傻话么。
苏清河摇摇头,“不疼。”她揉了揉两个孩子的脑袋,“过两天就好。去看看你爹,他也受伤了。”
两个孩子面色一变,沈飞麟刚才在心里还在责怪爹没有保护好娘,原来爹也受伤了。
沈怀孝一路坐着马车,精神尚可。看见两个孩子,脸都亮了起来。
沈菲琪想到爹爹最后去了战场,再也没有回来,不由的悲从中来,“爹爹,以后再也别上战场打仗了,好不好!”
好不好的由不得他在做主啊!沈怀孝不知该怎么回答。
苏清河试探着问,“要不然,放出风声,就说此次中毒,伤了身体,不宜……”
沈怀孝没有犹豫就点点头,“就这么办吧!”
苏清河见过他指挥若定的样子,这个决定,相当于斩断了这个男人的翅膀。而他偏偏甘之如饴。
第105章 公主(五更)
第一百零五章公主
安郡王躺在床上,还不能起身,但是已经好了很多。白坤在旁边替他拟折子,誊写后又交给安郡王看看,还有没有要更改的地方。
“……就这样,明折发出去吧。”安郡王把折子递给白坤,肯定的道。
“不再想想了。”白坤问道。
“想什么,回了京城,夺嫡之路凶险万分。她的荣辱,不应该跟我绑在一起。有了这份智取古拉隘的功劳,不管我将来如何,谁都不能奈何她。再说了,折子上所说的这一切都是事实,是她应得的。”安郡王坚定的道。
京城。
来自凉州的一份折子,在京城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封折子是四皇子安郡王八百里加急递上来。
凉州大捷了!
不仅击溃了北辽十万大军的进攻,更是收复失地古拉隘口。从此,北辽再想南下中原,可就不是想来就来的。那可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
这份功劳大不大!当然是巨大的。
先帝在位时,西北屡受北辽骚扰,闹得民不聊生,。为了百姓不受战火荼毒,先帝与北辽和谈,割让了五座城池给北辽。前提是,在十年之间。北辽不得扰边,还百姓一个安宁。当时朝中大臣多数是不理解的,但谁知先帝让城池是假,麻痹对方是真。
一年不动,两年不动,三年仍然没有动静,北辽的警惕心一点一点淡去。可就在这个时候,由辅国公挂帅的一支十万之师,绕道这五个城池的背后,突然发难,将五城变成了孤岛,不仅顺利收复失地,还一直往北,攻打到了古拉山,但是古拉地势险要,未尽全功。凉州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起来的。为的就是代替古拉隘,阻挡北辽南下。
在这之后,辽国确实也未曾再踏入中原一步。
朝臣对先帝的决定,那时才算理解。赞先帝韬光养晦,眼光长远。
当年先帝没有做成的事,如今被做成了。这种功劳怎能不令人欢欣鼓舞。
更让人称奇的事,干成这件事的,是一位女子,而这个女子,是皇上的公主。
安郡王在奏折中称,他有一个同胞妹妹,在襁褓时被奸人所害,以至于让她遗落民间。侥幸如今让他们兄妹得已重逢相认。
然后又盛赞这位妹妹的品德,如何的善良,如何的爱民,如何为了普通的贫民惩治贩卖假药的奸商。又赞她学富五车,比如,兵器出了问题,这位妹妹如何的想方设法,重新淬炼,让它成为神兵利器。完全把用药的事抹去了。
之后,又赞她医术高明,研制出了对伤口有益的良药,造福了将士。
最后,又说她如何的深明大义,关爱兄长。在危难的关头,为了国家大义,为了他这个兄长,自毁容貌,前去谈判。
在谈判中如何的机智,如何的勇敢,最终夺回了古拉隘。
这是明折发回来的,该看见的都看见了。
很多人都认为这是真实的。因为安郡王没道理把功劳往外推啊。
乾元殿。
明启帝手里的折子,跟明折又不一样。有安郡王上的,也有探子报来的。所以,对当时的情形,明启帝是了解的非常详细的。
他比谁都知道,这里面的凶险简直不可想象。
不仅身边食用水曾被人下药,连上战场最起码的兵器都出了问题。若不是苏清河的办法,别说打仗了,凉州都未必守得住。
老四被刺杀,又惊马,不是命大早死了。受了那样的伤,不是这个闺女,老四就是保住命,也得捞个残疾啊。每每想到这些,他就惊出一声冷汗。
在那样不能再战的情况下,还是这个闺女,代替老四去好耶律虎谈判。甚至不惜自毁容貌。耶律虎三十多岁了,能跟耶律豹斗的旗鼓相当,岂是好糊弄的。
又是一番斗智斗勇啊!要不是沈家那小子护着,也得把小命给搭进去。
老四的明折意思很明显,就是表示,该给苏清河正身了。
如此大的功劳,怎么封赏都不为过。
西寒宫。
“今儿怎么这么早。”贤妃看了看外面的天,还没黑呢。
他以往可都是天黑避着人来的。
“孩子们快回来了!你也该出去了。”明启帝笑道。
贤妃猛地抬头,“凉州的事,了了。”
明启帝把他收到的各方的折子都递给贤妃,方便她从各个角度去了解事情的始末。
贤妃越看脸色越白,手也抖得越发的厉害。第一次这么深刻的感知着,这两个孩子都遭遇了什么。
差一点点,差一点点,她就失去两个孩子了。
“老天保佑!老天保佑啊!”贤妃眼泪瞬间就下来了。“生下来都好好的,如今,两个都把容貌给毁了。叫孩子们回来吧,让太医好好瞧瞧。容貌对女子有多重要啊!怎么就能自己下这样的狠手呢。”
“我明天就下旨,招孩子们回京。在回京之前,得给闺女把名分定了。”明启帝笑道,“首先,这名字得改。”
“都叫了这么些年了,还改什么啊!不改了。苏与粟同音,就这么叫吧。”贤妃摇摇头。
“上族谱的名字,不能乱来的。”明启帝摇摇头。
“三位公主的名字也都是没有排序的。”贤妃低声道。
“不一样的!身份不一样,她按皇子从远,粟远凝,你说好不好。”明启帝问道。
“粟远凝,凝儿……凝儿……”贤妃点点头,“这个好听!不过估计孩子还是更习惯叫清河。”
“这有什么难的!将清河郡给闺女做封地就是了。”明启帝摆摆手,随意的道。
清河郡离京城非常近,紧靠着京畿之地。繁华又富饶。
贤妃摇头,“这不妥!”
“有什么不妥的。这些封地,又不用她参与管理。每年也只是收取十分之一的税银做私房钱罢了。哪里就不妥了。”明启帝叹了口气。
“那……以后称呼清河也没有不对。清河公主!还成。”贤妃翻着折子,笑着应了。
“名字,是孩子本就该有的。封地,每个公主也都有,她的大,就当是补偿她这些年的苦。毕竟从小没有在宫里锦衣玉食。这些,谁都说不出什么。她此次立了大功,合该封赏,还得有个正经的封号才是……”
结果,第二天,皇上突然下了三道旨意。
一道是贤妃所出之女粟远凝,册封为护国公主,将清河郡划给公主做了封地,并且特许她穿杏黄礼服。
粟远凝,跟着皇子的序,这可是嫡公主才有的殊荣。
清河郡,那是多大一片地方啊!其他公主那都是什么封地啊!不过是划拉个两万亩土地给你罢了。跟整个郡就不是一个概念的好吧。
如今的三个公主的封地加起来,都不及她的一半大!
再看着封号,护国!这个封号,意义可就不一样了。向来护国公主是有过问朝政的权利的。
杏黄,这个颜色吧。那是太子的礼服颜色。
众人不由的心道,这个恩宠实在有点大。
第二道圣旨是封安郡王为安亲王,享亲王双俸。
跟苏清河的恩宠比起来,给安郡王升一格,完全是应有之义。毕竟军功是实实在在的。
只要不是安郡王……哦!不是郡王,是安亲王没有过分被恩宠,只是恩宠一个公主,也就不难接受了。
考虑到皇上也许是出于补偿的心思,也许是因为功劳确实不小,这么封赏苏清河,还真没有人说什么。
第三道圣旨,就是宣召安亲王和护国公主回京。
贤妃听了梅嬷嬷的转述之后,沉默了良久。眼泪吧嗒吧嗒的往下掉,最多再一个月,孩子们就回来了。
二十年,她终于等到了。
消息总是比圣旨快一步的。
等苏清河从安郡王嘴里知道圣旨的内容,整个人都懵了。
护国公主,地位十分超然。位比亲王,一样的尊贵。重要的是,她的封地还特别的大,意味着她的钱钱格外的多。
她觉得自己是一路从郡王府飘回南苑的。
沈怀孝听了反倒觉得很正常,“皇上本来就打算补偿你。这些也没什么。”
反正只要不是这么封赏安郡王,谁也不会跳出来多事。
“宜园,你知道么。”苏清河问沈怀孝。
“知道,是先帝时的前端慧太子在宫外修的园子,号称天下第一园。我偷着进去过,当真算得上美轮美奂。那时候年纪小,好奇心强。”沈怀孝笑道,“也是因为没人住,里面都是看门的太监。才让我逮找了空子。怎么想起它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