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怀玉跪下,“当时,儿臣是有一些动心,但是,回来后就觉察到不妥。一切来得这么巧合。我更怀疑有人要借儿臣的手谋害太子。将这事告诉了祖父。祖父这才答应高氏进门,想看看她背后的人是谁。”
辅国公站起身来,“确实如此,陛下。只是臣能力有限,一直没查出幕后黑手。还让他们如今如此诬陷太子。都是臣的罪过!当时若是及时告知陛下,就不会有今天的事了。臣有愧与陛下,有愧与太子啊!”
沈怀孝叹了口气,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如今不是太子妃的问题。而是太子的问题。假太子的事,闹的人尽皆知。今天不管审出什么结果,都挽回不了太子地位摇摇欲坠的事实。因为它从根本上动摇了太子的根基。
那枚玉佩是真的!就证明幕后之人跟皇宫,跟皇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此一个跟皇家渊源颇深的人,在二十多年前,皇宫大乱的时候换走孩子,有没有这种可能。
虽然可能性很小,微乎其微。但不能说根本做不到。
其实,不论是真是假,有了这个疑团在,太子基本算是完了。太子都完了,拼命保太子妃又有什么意思呢。
但太子这时候还不能完蛋!不是因为太子妃是他姐姐,也不是因为沈家跟太子绑在一起。
而是安郡王还在凉州。安郡王还只是一个郡王!
太子下台,大千岁占着长,荣亲王占着嫡。安郡王两头不占,爵位还低了一层。根本没有一争的实力。所以,留着一个摇摇欲坠的太子,比直接拉他下来,对安郡王更有利。只要这个靶子在,安郡王才能从容的回京,从容的布局。
所以,太子不能倒!至少,他现在不能倒。
更何况,皇上似乎也不想要太子就这么倒下去。如果现在让太子倒了,人们更会肯定,太子果然是假的。一个假太子占了二十多年储君之位,这不是闹笑话吗。皇上不会让这件事发生的。皇家闹不起这样的笑话。
如今,需要有个人按照皇上的心意来保住太子,最起码得暂时清洗掉假太子的污水。
沈怀孝沉吟了一瞬,就站了出来,“陛下,臣有话说。”
明启帝看了一眼沈怀孝,眼里就有了笑意,“哦!也是为你姐姐开脱吗。”
沈怀孝摇摇头,“臣有些疑问,实在想不通,想要问问这位高姑娘。”
明启帝点点头,“那就问吧。”
高玲珑看向沈怀孝的眼神有些复杂,她抬着头看他,也不知道自己心里在期待什么。
沈怀孝却兀自说道,,“高姑娘的话,真真假假,模模糊糊。大家都是聪明人,之所以不问你,就是知道问也问不出来。你的贴身嬷嬷带着你的女儿慧姐儿,去了哪说实话,我的人跟着她,但是跟丢了。我带着的人,是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几次深入敌营的斥候,他们的本事,毋庸置疑。就是一队这样的人,跟着手无寸铁的女人和孩子,在这天子脚下的京城,竟然跟丢了。你说奇怪不奇怪。那么,我就要问,他们去了哪,投奔了谁,他们跟你是什么关系。你的这番作为,是不是受人指使。”
“这些你回答不了,那么基本可以肯定,你背后有人!这个人是谁,我也不问。我知道你顾虑你女儿的安全,一句实话也不会说。”
“但是,既然肯定了有幕后黑手,是不是可以断定,这就是一个阴谋呢。如果太子是假的!是被人调换的。那么这个调换孩子的人,就是这只黑手。可问题又来了……”
“既然二十多年前,他费尽心思,也要调换孩子。那么这个假太子在位,对于他,不是更有利吗。他为什么要揭露出来。完全可以拿着证据,私下找太子。借着太子的手,才好行事。这才是上上之策。可为什么自己精心布置的棋局,自己费心安排的棋子,却要亲手毁掉呢。这说不过去嘛。”
“唯一的可能,就是他凭着一块不知从哪偷盗出的玉佩,诬陷太子。哪怕咱们都知道太子是真的,但太子在民间的名声也毁了。动了太子,动了储君,之后呢。会在朝堂引发一系列不可预知的后果。朝堂大乱,人心不稳,这才是他想要的。”
“而有了这个契机!他是不是就想趁乱而起呢。”
沈怀孝说到这里,郑重的道,“陛下,臣以为,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安定人心!不让对方的奸计得逞!”
太子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第73章 真假(三更)
第七十二章真假
荣亲王站起身来,像是要急切的撇开同高玲珑的关系,“父皇!这女人说话半遮半掩,真真假假,分不清。我看,不如让人带下去,好好问问,相信大理寺的牢房有的是办法让她开口!”
端坐着一直没动的良国公猛地睁开眼,不可置信的看向荣亲王。高玲珑再不好,那也是他的亲表姐。让她死的体面,这不过分吧。竟然要用动用手段。怎么能不让他心凉。今日,他能这么对待高玲珑,那么高家的其他人呢,在没有用之后,在拖累他的时候,是不是也会被同样对待。那么这些年对他的扶持又算什么呢。高家已经富贵已极,还有为了这位荣亲王冒险的必要吗。
高玲珑站起身来,身子还有些打晃,嘲笑的看了一眼良国公,仿佛在说,这就是你一心要扶持的人。她转过身来,伸手理了理头发,点点头,“好啊!我也想见识见识你的手段。”说着,当真就朝外走去。
沈怀孝却暗暗警惕了起来,他微微侧了身,挡在皇上的御案之前。这番动作让福顺暗暗点头。因为他也看见高玲珑在整理头发时,拔下了头上的簪子。他相信皇上也看到了。但却没有出声提醒,想来就自有他的道理。
在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高玲珑突然冲向沈怀玉,手中的簪子刺向沈怀玉的腹部。紧接着,沈怀玉就惨叫一声,弯下了腰,鲜血染红了杏黄色的太子妃礼服。
“我要用你的鲜血,清洗你带给我的耻辱!”高玲珑喊了这么一句,嘴角就留下黑血。显然是咬破了嘴里的毒囊。紧跟着,侍卫的刀剑才刺到她的身上。而那时,人已经气绝了。
高玲珑就这么死了!
她最后喊得那一声是什么意思!只怕只有太子妃清楚。
沈怀玉知道,高玲珑所说的耻辱,是她中了她的圈套,被太子强,暴的耻辱!那时候,高玲珑已经怀了身孕,却被沈怀玉设计,被神志不清的太子凌、辱。沈怀玉感受着腹部的疼痛,这一生,只怕也不能有属于自己的孩子了。她没有杀她!因为有时候,活着比死了更痛苦!显然,她报复成功了。
满座皆惊啊!
沈怀孝自始至终看的清楚明白,他也有机会阻止!但他什么也没有做!沈怀玉要杀自己的妻子儿女,这个仇,他片刻也不敢忘。
看着沈怀玉被宫人带下去疗伤,沈怀孝默默的退了回来。
辅国公看向孙子的眼神,就多了些什么,没人比他更清楚这个孙子的本事,但是,他却没有出手。
这让他有些颓然。太子妃算是毁了!没有孩子,就是一个摆设。占着那个位置,没什么实际的意义啊!而更可怕的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些孩子之间,生了嫌隙。竟然能看着姐姐命在旦夕,而袖手旁观。这怎能不让人心灰意冷。
明启帝将沈怀远的作为看在眼里,心里也多了一份认同。他可不欣赏什么以德报怨的君子!
大皇子诚亲王看着有些吓住的荣亲王道,“六弟,你还是太年轻!沈将军刚才就说了,问也没用!做父母的,宁愿自己死,也不能让孩子置于险地。那母兽为了幼崽,都会跟人拼命,更何况人呢。高氏即便再可恶,但她同样是一个爱孩子的母亲。这个道理,等你当了爹,就明白了。”他上前拍了拍楞在那里的荣亲王,才对明启帝道,“父皇,人死如灯灭,看在母后和六弟的面上,看在良国公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份上,让高家带回去,好好的安葬了吧。”
这话听着仁义,可还是把皇后和荣亲王跟高玲珑拉在了一起。可即便知道,荣亲王也不能再说什么反对的话,咬着牙,“谢大哥了!”
明启帝点点头,“准诚亲王所奏。”
*****************************
大殿里的人都散去了,只留下明启帝和太子二人。大殿中还残留着血腥的气息。
太子粟远凌跪在皇上脚边,“父皇,孩儿……孩儿……究竟是真还是假。”
明启帝摸了摸太子的头,“你是父皇的儿子!这点毋庸置疑。”还不待太子高兴,就接话道,“至于是不是真太子,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孩儿……孩儿……孩儿不明白父皇说的是什么意思。”太子有些懵,“孩儿是您的儿子,那自然就是真太子。怎么父皇的意思……”
“你是朕的儿子!但却不是皇后所生的嫡子!”明启帝眼神有些悠远,“这么说,你明白了吗。”
“什么!父皇……这怎么可能。”太子站起身来,不可置信的道,“孩儿一生下来,就因为是中宫嫡子,才被封为太子的。您现在却说,孩儿不是母后所出……”
“朕确实是封了中宫嫡子为太子,但那个孩子,夭折了。朕将你们调换……”明启帝看着太子,轻声道。
“那么,孩儿该是那个已经夭折的老三吗!”太子简直觉得想哭,闹了半天,他还是假的。
“这事说来可就话长了!”明启帝陷入了回忆,“那时候,你的皇祖父当朝。你的王伯们争来斗去,好不热闹。等到你皇祖父突然病发,他们哪里还忍得住。纷纷跳了出来,兵变,刺杀,下、毒。风雨飘摇!你皇祖父断然退位,将皇位传给了朕。朕当时战战兢兢啊!被一群如狼似虎的兄弟盯着,连睡觉都要睁一只眼。朕没有丝毫势力可以依仗,唯一能做的,就是小心的侍奉太上皇。做一个听话的皇上。”
太子心里一紧,这段经历对于父皇而言,一定是刻骨铭心的。他都能想象得到,即便身为九五之尊,也要卑躬屈膝的样子。也许,对于皇祖父和父皇这对父子之间用卑躬屈膝不大合适,但他也听过关于先皇的传闻。先皇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朕看着父皇躺在病榻上,毫不留情的剪除你的王伯们,更是心寒。都是亲生的儿子,这个手段未免太狠。今日,能对你王伯们出手,那么明日,是不是也能对朕下杀手。后来,你皇祖父的身体一天天好起来了。也开始插手朕的事务。比如,你大哥的母亲,黄贵妃。她的父亲黄斌,就是你皇祖父的心腹重臣。你皇祖父将心腹的女儿给朕送来,其意不言自明,就是要让她生下皇长子。你大哥,就是再这样的情况下出生的。你皇祖父,想立你大哥为太子,加上黄斌的配合,就能轻易的架空朕。”
“朕该怎么办呢!你大哥是长子,无嫡子的情况下,立长子完全站得住脚。要真是朕退一步,他们能善待你大哥,让他平安长大,让他承继这江山天下,朕也就不争了。可是先皇连自己的亲儿子都容不下,指望他善待你大哥,朕从来都不敢那么想。你大哥虽是朕迫不得已下让他出生的,但也是朕的儿子。朕没有一个好父亲!所以,朕希望自己是个好父亲。”
“只要朕硬起来,你大哥作为棋子,对他们就是有用的。只要有用,可暂时保证他的性命无忧!可朕要怎么阻止他们的企图呢,除非朕有了嫡子!有了嫡子,长子就名不正言不顺了。所以,朕虽然非常厌恶先皇后白氏,但还是不得不和她同房,为的就是生个嫡子。”
“可是,计算的再好,也得有聪明人配合才是。先皇后白氏偏偏就是一个愚蠢的,还又自以为是的女人。她看着黄氏生了长子,一时心急,想了个馊主意,李代桃僵。选了一个好生养的宫女,趁着朕醉酒的时候,送到了朕的房里……”
太子已经明白了,“这个宫女,就是孩儿的生母!”
明启帝点点头,“两个月后,这个宫女被诊出两个月的身孕,很不巧,先皇后白氏,也诊出了一个月的身孕。白氏并不能保证自己肚子里的就是皇子,便想着万一要是个公主呢!这才生了偷龙转凤的主意。不仅没有对你们母子下手,还把你生母安置在坤宁宫的偏殿,妥善的照顾了起来。”
“若是两人同时生了公主,只当是时运不济。若是她生了皇子,你生母生了公主,这也好办,又不妨碍什么。”
“若是同时生了皇子,可你生母比她怀胎早,注定要早生产的。可她肚子里的还是未知数。”
“万一她怀的是女儿,连个偷龙转凤的机会都没有了。”
“于是,在你出生的那个晚上,白氏也服下了催产药。可到底,还是你先出生,你出生在子时之前,白氏的孩子,出生在子时之后。相隔半个时辰,却是两天。”
“白氏知道自己生的是皇子,可偏偏比你晚了一步。哪里能愿意。已经有个长子了,难道她的孩子,连次子也排不上。就交换了你们的生辰八字。你本来就行二,硬要将你排成三皇子!”
“而命运呢,就是这么奇妙,兜兜转转,你还是老、二……”
第74章 后手(四更)
第七十四章后手
粟远凌一直以为父皇和母后……哦!不!是先皇后白氏,情深义重,夫妻情深。
如今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是假象!
“白氏这个女人,以为只要孩子能讨得太上皇的喜欢,就能多一份依仗!毕竟,他只是文远侯的庶女,文远侯本身,也没有什么本事,侯府早就不复当年的了。”
“太上皇正想找借口将孩子抱过去,白氏就送上了门。朕怎么可能将还是襁褓中的孩子抱给他。而且,那孩子是白氏服了催产药产下的,本来就不大康健。朕以孩子体弱为由,将孩子抱到了朕的身边抚养,并紧跟着,突然发力,颁布了册立太子的圣旨。彻底打乱了太上皇的计划。”
“本来,事情发展到这里,都很顺利。只要朕用心经营,慢慢的,一步一步的蚕食太上皇的势力,不过是时间问题。”
“可就是人算不如天算。朕完全错估了白氏的愚蠢!她认为自己的儿子已经是太子了,而朕却将他们母子隔开,是不想让他们母子亲近。”
“朕当时焦头烂额,忙着前朝的事。后宫的注意力自然就少些。要不然,她催产的事情,朕也不会在事发后才知道。朕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保护这两个孕妇,只盼望她们别被太上皇算计到。那时候,朕在前朝不停的折腾太上皇留下的旧人,就是为了牵制他的精力,不让他注意后宫,借此来保全你们。”
“那样的境况下,朕哪有心思琢磨是不是要隔开那对母子。意外就是这么来的,她贵为国母,又是孩子的生母,趁着我上朝,去看孩子。宫人也不敢拦着。于是,她抱着孩子,去巴结太上皇了。”
“那时候,你们俩都刚刚满月,你的身体康健,但那孩子,哭声都跟小猫似得。那天风很大,下着雨,福顺收到消息,赶紧禀报给朕,等朕带着人赶去的时候,白氏抱着孩子,已经在太上皇的宫门外贵了小半个时辰了。风雨交加啊!一个本就体弱的婴儿,被雨浇透了。”
粟远凌能够感受得到明启帝身上的悲愤,别说那是亲生儿子,就是一个弃儿,也让人不忍心啊!
“朕当着太上皇的面,强行带走了孩子!甚至不惜和太上皇撕破了脸。朕将孩子带回去,那孩子只剩下一口气了。朕将那小小的身子,抱在胸口捂着,叫来了有神医之称的金针梅郎韩素。可还是没能救下他!那孩子就在朕胸口一点点变凉,朕再怎么努力,也没有暖热他!”
粟远凌听得鼻子泛酸。他没有孩子,还不能体会一个父亲看着自己的孩子慢慢的死去的心情。但同样能感受到那份悲伤。
“朕就那么抱了他一个晚上,太子就那么没了!那么,朕,还有你大哥以及襁褓中的你,还有……贤……先前就已经站在朕这一阵营里的人,该怎么办呢。任由太上皇扶持一个傀儡太子出来跟朕打擂台吗。”
“不!不能!那时候,需要有一个太子!要不然,朕连同你们,都得下地狱。正当朕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你的哭声传来了!放佛天籁一般!”
“你本来就是朕的次子!于是,朕将你们调换了回来。留下韩素继续照顾你,对外称太子养病。韩素的名声天下皆知,你再次健康的出现在人前,没有任何人怀疑。”
“紧接着,朕就对外宣称三皇子病逝了。你的生母,,一看见那个孩子,就知道怎么回事。为了让你的身世不被揭开,当晚就投缳自尽了。世人都以为她是痛失爱子,朕却知道,她是为了你!她去了,朕让伺候过你的人也都跟着殉葬了。这世上知道此事,就只有朕,福顺,和韩素。”
“韩素和朕的生母,有些渊源。所以,朕十分信任他!而今,他已经去世好几年,这个秘密,只有朕和福顺知道。如今,还包括你!”
粟远凌点点头,韩素若是不值得信任,父皇当初就不会把那个妹妹托付给他。他相信父皇说的这些都是真实的。只是剥离了一些不该他知道,和不想让他知道的事。比如,白皇后真的是病逝的吗。比如,冷宫里的贤妃。比如,不得不送出宫的公主。
父皇告诉他的,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只是跟他有关的一角!
可这一角,也足够他震撼的。
这里面藏了多少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埋藏了多少爱恨情仇。
父皇真的很不容易。
他不多问,叹道,“正因为这个,所以,宗牒上的三皇子,即便没有名字,夭折的时候,也非常小,父皇还是给他在我们兄弟中序齿了。”
明启帝点点头,“他占过你的位置,你也占了他的位置。你们俩的命格渊源颇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