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光是乱七八糟的表姑娘就住了好几位。自己男人可不就成了香饽饽了。而自己婆婆显然是乐见其成的。谁叫这些姑娘要么是手里攥着家产的孤女,要么是想寄养在他们家提升身价的商户女呢。这些人,在自家婆婆眼里,都是银子,大把大把的银子。
在她的心里,不过是儿子多纳一房妾室而已,没道理将白花花的银子拒之门外的道理。
而自己这个嫡妻,已经有嫡子傍身,地位十分稳固。在她眼里,不撼动她的地位,就应该足够了。
就比如这次带小姑子出来,她就不能拒绝。一方面是婆婆下令了,另一方面是自家男人没有反对。
她心里耻笑,就自家小姑子那目空一切,自恃才高八斗的千金小姐,要是能当好妾室,才真是见鬼了。哪个男人回到家不是想着热汤热饭,而是跟她谈谈诗聊聊词的。想进东宫,那太子身边有多少真正的鸿儒,人家不跟着这些有大学问的聊,跟她一个不知道自己斤两的小丫头有什么可说的。
自家婆婆偏偏一副自家女儿就是当太子妃都绰绰有余的样子,真不知道是该说她天真呢,还是说她没见识。
越想越觉得自己这次的罪受的不值得。想想刚才公主的态度,再看看在太阳下暴晒的那些姑娘们,她倒是有些明悟。
心里也觉得好笑了起来。这护国公主也真是促狭!
等会一个个汗流浃背,妆容模糊。看她们怎么作诗!
自家小姑子想必是惹了那位的不喜欢了吧!
苗氏心里既痛快,又有些惶恐。害怕回去不好跟自家婆婆和男人交代。
她打发自己的丫头,“去找到咱们姑娘,就说,如果实在受不了就回来。有句话叫做‘各花入各眼’,哪有什么一定的标准啊。让她随意的摘一朵回来就好。以咱家和驸马的关系,公主是不会见怪的。可别在外面傻晒着了。”
那丫头点点头,马上跑了出去。
苗氏嘴角露出嘲讽的笑意,以自家小姑这性格,一定不屑作弊的。到时候,可就怪不得她了。
陈姑娘此刻正在一株一株的比较,听了苗氏让丫头传的话,顿时就脸蛋涨得通红。最开始的主意就是她出的!要是打了退堂鼓,她成什么人了。
“告诉嫂子,就说我知道她的好意。再怎么说,也不能让哥哥跟着丢脸。”陈姑娘摇摇头,语气十分的坚决。
那丫头本就是苗氏的心腹,自然最知道苗氏的心思。不想深劝,面上做出一副惶恐之色。
陈姑娘见嫂子的贴身丫头对自己这般敬畏,心里到底舒服了一些。这证明嫂子在私底下也是很看重她的。并不像母亲说的那般满肚子心眼,没有一句实诚话。
戚家的帐篷里,少了几分算计,多了几分温馨。
因为帐篷里,就只剩下戚夫人和她所出的嫡出二姑娘。
果子是丫头们放在溪水里镇过的,山溪水清凉,这果子也透着一股子凉意。
这二姑娘哪里还有刚才的木讷之色,很有些神采飞扬。
“大姐和三妹还真是辛苦呢。”二姑娘嘴里这般叹着,但却没忘了挑了大个果子往嘴里塞,“娘,你说怪不怪,这果子在这里吃比在家里吃香甜了几分。”
那是因为你心里没有了心事的缘故。
戚夫人满脸慈爱的看着,“好吃就多吃点,这天太热了。我儿跟着娘这一趟,可不受罪了。”
二姑娘嘻嘻一笑,“受罪也值得!很久没看到这般热闹的场景了。”她压低声音,小声道,“娘,你说,这是不是公主故意的。”
戚夫人瞪了自家闺女一眼,“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她似乎有点知道这位公主的态度了!谁在这件事上动心思,谁就倒霉了!至于自家老爷,至于戚家,跟她的关系实在是不大。这些年她管着家,银子一半都进了她的私库,有这些家当在,她才懒得管其他。
护国公主的帐篷两侧不远,也就驻扎着戚家和苗家。
至于其他人家,跟苏清河没有什么交情!戚家还是靠着戚夫人机灵的透漏了消息,才换的了一席之地。
不能跟这位公主攀上交情,让这些女眷心里多少有些不甘心。来这一趟的目的是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
可越是这样,越是没有人提前一步离开。这让苏清河有些惊讶。
“这太阳大的!”她看了看外面的太阳,吩咐赖嬷嬷,“差不多就行了。在晒下去,恐怕真就出事了。”她看了看两个孩子熟睡的孩子,就道,“让他们先去各自梳洗,然后再带着各自的花和诗过来就好。”
赖嬷嬷点点头,“主子心善!”
不是心善,是嫌麻烦!早完早解脱。
沈菲琪和沈飞麟是被外面若有若无的喧哗声给吵醒的!
苏清河给他们抹了一把脸,又拿了茶给他们漱口,让各自的嬷嬷给他们重新梳了头,换了衣裳,才带过来。
“吃点东西。”苏清河指着案几上的点心和果子,“也该饿了!”
“这荷花糕和荷叶糕,看着就爽口。”沈菲琪吸溜了一声口水,就直接上手了。
沈飞麟不爱吃那些甜点,更喜欢香煎包和肉酱饼。
母子三人将桌上的东西干掉,才起身出去。
自家帐篷的前面,是一片草地,树上投下绿荫,让草地上多了几分斑驳的光影。微风一阵阵吹过,此刻众人才感觉到了山野的清凉之气。
正因为凉快,所以各家能来的都来了。至少不用在帐篷里闷着了。
见苏清河带着两个粉团似得孩子出来,众人赶紧行礼。
苏清河在毯子上席地而坐,才笑道,“都起身吧。外面没那么讲究。”
众人也都三三两两的坐下。
“那就开始吧。”苏清河实在懒得说什么客套话。
于是,就有丫头拿住托盘,将个人的花和诗词收了过来。
这大中午的,花草本就有些不大精神。还被摘下来,又耽搁了如此长的时间,一个个都蔫头耷脑的,哪有什么美感可言。
如果说一支花还不显的话,一堆花堆在一起,就显出几分颓然来。
苏清河呵呵笑了两声,“看来大家都算不上是真正的惜花之人,倒真是有几分辣手摧花的意思了。”
这话让众位姑娘马上红了脸。
正说着呢,她的视线就落在了案几的一角。
只见那是个小小的茶杯,一看就是闺阁小姐们出门携带的茶杯。茶杯此刻当做了花盆,里面种着一颗纤巧的杜鹃,杜鹃的藤蔓还没有张开,只有一个含苞的花骨朵,娇娇弱弱的,有了几分别样的风姿。
或许在其他时候,这点子野趣只能称之为野趣。但在这一堆‘残花’之中,就显得有几分巧思了。
苏清河将茶杯托起来,刚好放在自己的掌心之上,那甜白瓷的敞口杯,衬的绿叶红花越发的精神。
人群中一静,都看着苏清河的手。
“我想,这应该就是今天的花王了。”苏清河看了看众人,“大家没有异议吧。”
人群中传来一阵嗡嗡之声,显然大家都没有想到,这样也可以!
苏清河等众人安静了,才扬声道,“这盆花的主人是谁,请她站出来。”
人群中出来一个黄袄红裙的姑娘,低垂着头,缓缓而来。
只看仪态,就不难看出她受过严格的教导。
苏清河有些疑惑的看着眼前的姑娘,总觉得哪里有些违和。
“姑娘是哪家的。”苏清河问道。
第178章 青莲(二更)
第一百七十八章青莲
那姑娘抬起头,面上早已经染上了红霞,声音轻柔甜美,如同三月里的春风,听的人心里直发软,“回殿下的话,小女刚从江南来,寄养在亲戚家。小女姓李,闺名青莲。”
李青莲!
苏清河想了想,确实没听过这个名字。看着姑娘的做派,又不像是出自小户之家。
她在心里摇摇头,一点也没想起江南有什么世家大族是姓李的。而且这姑娘对自己的身份含糊其辞,让苏清河更觉得这姑娘有些心机深沉。这种半含不漏,明显就是想引着众人探查她的底细。
而且,这姑娘身上的违和之感,始终让她有些戒备。她又看了这姑娘两眼,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沈飞麟看着这个李青莲,眼里的厉色一闪而过。
既然看出这姑娘身上有些不妥当,她也就不会多问什么。示意赖嬷嬷给了打赏,就让她退了下去。
李青莲眼里闪过一丝愕然,然后面含笑意的退了下去。
苏清河放下了手里的那株小杜鹃,才翻看手里的诗词,说真的,她还真评不出来的优劣来。就招手叫了戚夫人的女儿,戚家的二小姐,“我知道你没参加,正好,如今给你个任务,将这些诗词誊抄出来,让诸位夫人看看。大家投票选。这才公平公正。大家以为如何。”
那二姑娘眼睛一亮,能被公主记得,本身就是荣耀。她看向戚夫人,见戚夫人点点头,这才欢喜的应下了。跟着丫头去了公主的身后誊抄。
赖嬷嬷借着上来添茶的时机,凑到苏清河跟前,小声道,“那个李青莲是跟着太子妃的娘家万家进京的。至于跟万家是什么关系,老奴还没有打听到。不过,京城里知道这姑娘底细的人估计也是没有的。”
沈飞麟冷笑一声,“娘不觉得她长得跟外婆有些相似吗。更何况又姓李!”
苏清河猛地一顿!
没错,眉眼间确实跟白皇后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又不完全想象!白皇后算不上顶漂亮的美人,她真正吸引人的,是她的气质,如松如竹。这不是长相所能够弥补的。苏清河之所以觉得违和,就是因为这份长相上的肖似。觉得面善,但又跟白皇后联系不到一起,毕竟这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
世上的事情哪有那么多的巧合!恰好有这么一个人,恰好长得跟白皇后有些相似,恰好跟白皇后的母家一样姓李。再加上一个说不清楚的身世,可不就误导了人,不由自主的将这个人往白皇后的母家套。
苏清河心里一沉。不管多少算计,说到底,李青莲不过是个小姑娘。她还不是这件事的关键,关键的是万家找这么一个人来想干什么。
苏清河自己也有些糊涂了!万家就算再想干什么,也不会把这个姑娘这时候过早就给亮出来啊!而且明目张胆的送到她的眼前。
万家真的这么蠢吗。
苏清河的心慢慢的平稳了下来。万家能被父皇看中,指了女儿给自己就看中的儿子,就证明万家的底子还是好的!这般行事,根本就不是一个世家大族的做派。
即便是万氏,那也是严格按照教科书教导出来的。她有很多的缺点,但是这事怎么想就觉得不对味呢。
万氏预备给自己的丈夫纳妾,她第一个找的就是白皇后。按照程序,这完全是对的!由她提出来,由长辈做主赐下!这才是符合行事标准的。
即便是她先选出来,也得带给白皇后看。白皇后点头,才算成了。
别说万家,就是万氏也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她对万氏心有成见,但是不得不承认,万氏行事一向是有章法的。如果按照这时候的礼仪看,完全符合一个贤妻良母的标准。丈夫不在京城的时候,她操持家业。丈夫回来了,她主动给丈夫纳妾。丈夫要教导孩子,她就绝不插手。按这时候的道德操守衡量,还真是挑不出半点错处。她主持中馈,对白皇后孝顺有礼。
如此一想,才觉得自己似乎走入了一个误区!
她以她的行为准则衡量别人,这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她自己知道,她自己就是个特立独行的。所以,即便是自己的亲闺女,她都不想让孩子跟着她学。
而白皇后的认识里,也并没有认为男人有妾是什么不可原谅的事。要不然,明启帝那些妃嫔和孩子的存在,就足够让白皇后对明启帝绝望了。但是如今看来,白皇后就算没有完全释然,但也做到了尽量的淡忘。她不愿意儿子纳妾,更多的是因为自己吃足了这里面的苦头,所以不愿意让了年轻的夫妻再经历一遍。她觉得,只要两人感情好,儿媳就会真心的对待儿子。有一个真心对儿子的人,比什么都强。
可返回来再一想,万氏真的就一无是处吗!万氏真的就蠢成了这样吗。要真是如此,这些年她一个人在京城又是怎么应付过来的呢。
何况,哥哥让她做这个太子妃,自然是因为她本身就当得起!他们是夫妻,要论起了解,自然是哥哥更了解万氏。
那么,是不是有人在利用她对万氏的成见呢!难道,她已经不知不觉的被人引导进沟里了吗。
苏清河不由的冷汗淋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