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夫人愁了一会儿,突然道:“老爷,你说到时候要不要把她们姐妹俩送回京城,让祖母和母亲她们教养?”
“祖母她老人家德高望重,而母亲亦有贤德之名,由她们教养那对蕙姐儿和莹姐儿就只有好的。况且京城的才俊也多,好相看。”
“老爷,你觉得如何?”
听完云夫人话的云知府看着一个安静看书,一个高兴画画的女儿,突然陷入了沉默,良久他扶着额头,叹了口气。
“这事让我好好想想。”
过了一会儿他道:“不过她们两个的事不急,即便要送回京城,也得等她们有七八岁上下再说,不然我们也不放心。”
“我们家如今最要紧的,还是得把门户守紧了。可不能祖父前脚入了内阁,我们后脚就给他老人家拖后腿。”
“祖父的信里也说了,云家往后,得谨言慎行。”
“不可招惹是非。”
云夫人郑重点头,道:“知道了老爷,妾身会嘱咐底下的人的。”
而后过了没几日,随着云尚书入阁的消息传开,果然有许多人前往云家道贺。
这些人有的是江陵府的其他官员,如各地的县令、县丞等,而有的则是本地的商人、乡绅,甚至是读书人。他们无一例外都准备了份厚薄不一的礼,想要趁机与云阁老最看重的孙子,也就是云知府结交一二。
但可惜的是,云家闭门谢客。
不管是江陵府本地的人,还是后面得到消息从其他地方赶来的人,都被那位笑脸迎人的管家一一谢绝,只有寥寥几位才会被请入其中。
许桥就是其中一位。
虽然自身并无功名,但因为是许明成的族人,所以许桥走到哪里都抬头挺胸。就是如今来到阁老亲孙,贵为一地父母的云知府家也不例外。
见到云知府后,他先是行了一礼,然后才道:“族兄得知云尚书云老大人入阁,喜不自胜,特遣我来替他道贺。”
“恭喜云阁老,恭喜云大人!”
此时距离云知府得知自家祖父入阁,已经过了大半个月,郁闷等不合时宜的情绪已经被他好好地隐藏了起来,只余下欢喜。
所以听到许桥的话后,他哈哈一笑,“明成贤弟有心了。”
两人互相恭维了一会儿,然后许桥取出了一份礼单,“云大人,族兄得知此喜事,仓促之下准备了一份薄礼,还请大人笑纳。”
“这……”
“明成贤弟破费了。”
云知府的眸色幽深了几分,他淡笑着接过。然后打开一看,发现果然是一份薄礼,里面都是许家以前送过的,勉县或者庐州的出产。
唯一显得有些特殊的,恐怕就是一份许明成抄的前朝孤本,足足有十本之多,其中有几本,就是藏书无数的云家都是没有的。
但这些东西,都不算贵重。
云家即便是收下了,也不会有人置喙。
云知府看到此单,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他这些日子除了许桥之外,其实也见了一些或是亲戚、或是故交派来的人。
但那些人里,像许家这样省心的没有几个。
甚至有的人云家都还没有表露出喜意来呢,他们就已经以阁老门生自居了,一进门就是一番高谈阔论,还说能牵桥引线,让云家人发财云云。
吓得云知府连忙把人赶了出去。
如今发现许家人识趣,云知府也是很高兴,毕竟他与许明成同在翰林院为官的时候,彼此就相谈甚欢。
若是可以,他也不想失去这么一个至交。
所以现在看完了礼单,再看了许明成写来的信,他就真心实意地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让明成贤弟和弟妹破费了。你先好好在府里歇息,待我写封回信,让你一并带回去。来日明成贤弟回乡省亲,云某扫榻相迎啊。”
许桥又行了一礼,“多谢云大人美意。”
然后他犹豫了一下,又说道:“云大人,族兄临行前,还嘱咐我在路上买了一样东西,说要一并交予大人。”
听到这里,云知府的心里咯噔了一下,然后他放下书信,不动声色地问道:“哦,不知是何物,让明成如此慎重?”
许桥有几分不好意思地打开了随身携带的一个木盒子,然后摆在了云知府的桌前,“云大人,就是这个画册了。”
许是担心云知府会觉得许明成失礼,他连忙解释,“云大人,这本画册虽然普通,但其实是我那侄儿,淙哥儿画的!”
“他今年才五岁!”
“听族兄说淙哥儿之前还画过一本,他给云大人您送过。如今这第二册 已经刻印出来了,所以族兄就特地吩咐我去祥云书坊取了十本,说这些送给您和府里的几位少爷、姑娘们闲暇时候看看。”
“还望云大人您不要嫌弃。”
云知府一点都不嫌弃。
他欣喜地拿起了最上面的一本,看了一眼然后道:“《许家村二三事》第二册 ,不错不错,就是这一本。上个月我遣人去问,祥云书坊江陵府的掌柜一直说在印了在印了,但却没有个准话,真真让人气恼。”
“你这几本是从哪儿来的,祥云书坊已经开始卖了?”
被云知府突然转变的态度吓了一跳的许桥下意识地呆愣着回道:“是族兄写了条子,让我去祥云书坊取的。”
“祥云书坊的东家说这次刻印了五千册,周围各府、各州都要送一些,然后还要运两千册到京城,所以要月底才会一起往外头卖。”
“云大人,您……”
“咳咳咳,”云知府轻咳了两声,然后道:“这样啊,我知道了。”
“来人啊,送贵客去歇息。”
许桥虽然有些疑惑,但对面的不是熟悉的许明成,而是比许明成官还要大的四品知府大人,重要的是对方还是云阁老亲孙。于是便也识趣地没开口询问,再次行了一礼后就跟着管家退下了。
不过走着走着,他依稀听到了屋里传来哈哈哈的笑声。
……
勉县
云尚书入阁的事,许家欢喜了两日,便也回归了平静。
许淙的生日在六月,生日过完天气也热起来了,这一热就从六月热到了八月,炎热的天气导致他每天回来都一脑门的汗。
“娘,好热!”
金氏忙吩咐人给他打扇,然后熟练安慰,“再过一个月就好了,娘让人给你换了薄纱制的帐子和窗帘、门帘,忍一忍便不热了。”
“一个月,还有好久哦。”
许淙一屁股坐在清凉的竹席上,然后没忍住躺下来翻滚了两圈。“娘,竹席凉快,我什么时候可以睡竹席啊?”
金氏好笑,“再等等,等你长大一些就好了。”
许淙:……
好吧,又是这句话。
不过他也没生气,而是努力地张开双手双脚,让自己更贴近榻上的竹席,好让它们把自己身上的热气都带走。
不能睡一整晚,那睡一会儿也不错。
金氏看他安分地躺在榻上,时不时还翻个面,但没有脱衣裳,便嘱咐了摇扇子的丫鬟两句,去忙自己的事去了。
许淙静静地躺了一会儿,身上的热气渐渐随风散去,人也变得凉快起来,然后他的眼睛就开始滴溜溜转了。
正巧,许明成回来了。
许淙一听到“老爷”的称呼后,马上就把自己摆在竹席的正中间,然后四肢大张地闭上眼睛装睡,打定主意半点空间都不让给渣爹。
许明成进来后,便看到了这么一副景象。
他开始还真以为淙哥儿睡着了,正犹豫要不要到别处去坐呢,就看到这小子的眼皮一鼓一鼓的,还会动来动去。
许明成:……
他问丫鬟:“淙哥儿睡着了吗?”
给许淙摇扇子的丫鬟为难极了,实话说不是,但不说实话也不是,最后只好支支吾吾地说道:“老,老爷,淙少爷刚刚还醒着呢。”
许明成唔了一声,然后叹息,“那就可惜了,刚刚孙家派人来说,孙夫人和孙大郎已经到了,明日就会登门拜访,我还想着……”
话还没说完,许淙就跳了起来,“爹,孙大郎真的到了吗?”
第57章
许明成没回答,而是撩开袍子后摆,慢条斯理地在许淙让出来的位置坐下,然后回了一句:“你不是睡着了吗?”
许淙没承认自己睡着了,而是不顾热地趴在许明成的背上,着急地询问:“爹,孙大郎真的过来了吗?”
“他明天就要来我们家啊?”
“那是早上来,中午来,还是下午来,又或者是晚上来啊?”
许明成接过丫鬟递来的茶喝了一口,才在许淙的催促声中回道:“明日不是沐休,所以孙家人会一大早过来,用过午饭再走。”
“中午的时候,我会让人去接你。”
“要中午才能见到啊。”
许淙有些失望,不过虽然着急见到会写诗的孙大郎,但他也没提出明天不去私塾,要请假在家的事,而是叮嘱许明成。
“那爹你要让人早点来接我啊,早点来。”
许明成伸出一只手扶着趴在背上的儿子,脸上含笑,“知道了,等人一来,我就遣人去接你,这样就高兴了吧?”
“嗯嗯嗯。”许淙直点头。
孙大郎,那可是会写诗的孙大郎啊!
自从一岁多的时候读到了孙大郎写的诗,不会写诗的许淙就特别佩服他,觉得他好厉害啊居然会写诗。而且不是一首两首,而是好多首!
后来许淙自己试着写了一首诗之后,就更佩服了,因为他写了一首之后就写不出来第二首了,到现在还欠了他奶奶和他娘各一首诗。
更何况孙大郎今年年初的时候,还下场考秀才了。
许淙对县试也是很好奇的,他还没有忘记今年也要画一本画册给渣爹,但到现在还没有找到灵感,主要原因便是他没有考过县试,而且连考场都没见过。他准备等孙大郎来了之后再问问,不知道他考县试的时候有没有发生什么趣事。
所以一听说孙大郎来了,他便满心期待。
第二天早上临出门的时候,他还不忘跟许明成强调,“爹,你要早点派人来接我啊,要早一点,很早很早。”
许明成无奈,“知道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