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淙坚信,没有什么事情是变聪明解决不了的,只要多读一些书,她就会发现现在烦恼的事情也不过如此。
为了说服小朋友,许淙继续举例。
分了两个时辰读书,那一天就只剩下两个半时辰了。那再分半个时辰和家人、朋友说话、聚会等沟通感情,也是很合理的对不对?
此外的走路、处理突发事件、去别的地方比如他们一家从京城到这里,路上坐车赶路等等,每天算半个时辰也不多对不对?
人吃五谷杂粮,生病也是很正常的,所以再分半个时辰到生病、探病、养病、小歇上面,也是非常合理的是吧?
那这样算下来,就只有一个时辰是属于自己的了。
只有一个时辰了哦,可人在这一个时辰里,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比如春天的时候去踏青、夏天的时候去避暑、秋天的时候去摘果子,冬天的时候围着炉子烤火喝酸萝卜老鸭汤,事情多得数不胜数,就这样你还要分出时间来烦恼吗?
时间都这么紧迫了,还要分神去思考姐姐太完美了我做不到怎么办,达不到奶娘的要求要怎么办,娘更喜欢姐姐怎么办?!
所以不要想这些有的没的,读书去吧!
莹姐儿的眼睛越听越亮,表情也越来越着急,许淙说到最后的时候,急得莹姐儿抓着他的手说:“不分,不分!”
“不想、不想!”
许淙:计划通√
为了推动莹姐儿早点读书这件事,许淙在看完了莲花之后,又带着她走回来。傍晚的时候两人还一起去找到了下衙回来,在书房喝茶看书的云知府。
“读书?”
云知府诧异,“莹姐儿,你想要读书?”
莹姐儿点头,凑到云知府身边高兴地说道:“爹,淙哥儿说,读书聪明,莹姐儿要变聪明!”变聪明之后,就没有烦恼了!
许淙也跟着进来了,看云知府的目光转向自己,他就道:“伯父,我一岁就读书,娘说我聪明,莹姐儿聪明,也应该读书。”
说完他还示意莹姐儿,“伯父,莹姐儿会背书了。”
他刚刚特地教莹姐儿背了几句《千字文》,就打算用在这种时候的。
莹姐儿接收到他的暗示,高兴地开口了,脆生生的童音在书房内响起,“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爹,我会背了,我真的会背了!”
云知府高兴点头,“背得好!”他还真没想到,女儿也有难得的读书天赋,并且看她这幅高兴的样子,还很想读书。
于是他想了想,“也好,过几个月你和你姐姐就三岁了,我们云家的孩子,比如你大哥就是三岁开蒙的,你想读书,爹支持。”
莹姐儿兴高采烈,“谢谢爹!”
见事情顺利完成,许淙便想功成身退,但云知府却没让。他起身从身后的书架上取下了一本莹姐儿刚刚背过的《千字文》,要给他们讲解。
许淙还没听过进士讲课呢,心里也有些好奇进士讲起课来,和秀才的水平有多大区别,于是也安安分分地坐了下来,一起听讲。
这一听,就听了一个半月。
刚开始云知府只是兴头一起,想跟女儿讲讲她刚刚背过的《千字文》,但后来看到许淙听得认真,还举一反三,积极提问。他顿时爱才之心大起,于是拿出许淙正在学的《论语》来给他讲。
进士的水平,哪里是秀才比得上的。
更别论云知府的学识,还经过了大名鼎鼎的云氏族学打磨,大儒祖父教导,他自己也是博采众长,勤学苦练。
所以许淙很快就被折服了,遨游在学海之中如痴如醉。
金氏看得大喜。
她原本只是想着来借住几日,顺便联络联络许家与云家的感情,但没想到淙哥儿居然能得云知府的亲眼,亲授经义。尤其云知府还透过云夫人跟她商议,让他们多住一阵子,因为云知府看许淙学得认真,打算给他讲完那本《论语》。
这种好事,王氏和金氏哪里会不答应。
于是金氏修书一封,告诉许明成他们会迟一些再到,然后就安心地在云家住了下来。一直到过了中秋,再不启程天就要变冷了,一家人才感激地辞别离去。
从江陵府出来,往西再走了一个月出头,勉县终于到了。
……
“黄管家,勉县到了吗?”
许淙兴致勃勃地趴在车厢窗边,隔一会儿就问一次。
黄管家骑着骡子跟在车旁,耐心地回答:“淙少爷,差不多要到了,绕过这个山头就是,勉县就在这座山后面。”
许淙哦了一声,过一会儿又问:“黄管家,那边黄扑扑的,是什么地方?”
黄管家顺着他的目光望过去,然后回道:“淙少爷,那是附近的村子,这边风大所以百姓们喜欢堆些土到屋顶上,免得风吹起来的时候,把茅草给吹没。”
“所以看起来便是灰扑扑的。”
许淙又哦了一声,没问出‘为什么他们盖房子不用瓦’这种‘何不食肉糜’的没常识话来,用茅草盖的房子,他越往西走,见得就越多。
是因为他们不喜欢瓦片吗?
当然不是了,是因为穷,买不起而已。
“淙少爷,”车外的黄管家望着前方的崎岖山路,提醒道:“前方颠簸,您还是回车里坐着吧,免得待会一个不小心摔出来了。”
许淙乖乖点头。
他不是那种听不进去劝的人,于是就坐回去了。
接下来经历了半个时辰颠得屁股都痛的山路,他们总算来到了勉县的城墙下,许淙又恢复了趴在车厢窗口往外望的经典造型。
但这一看,他就心头发凉。
一看树木:光秃秃!
再看屋顶:黄枯枯!
又看土路:灰扑扑!
再看行人:瘦苦苦!
等车来到县衙后院门口,许淙被抱下车之后扭头四望,发现天地间唯一的亮色居然是自己身上的大红棉袄!哦不,还有大红棉裤!
实惨!
金氏轻轻地推了推他,指着前方某个早就等候在此处,一身蓝色衣裳的高大身影道:“淙哥儿,那是你爹,快喊‘爹’。”
许淙被金氏一推,也回过神来。
他仰头看着眼前这个和自己有几分相似,但脸有些黑,表情还有些奇怪的人,一个词还不及思索,便脱口而出。
“坏爹!”
糟糕!
许淙瞪大了眼睛。
之前在背地里老是渣爹,坏爹地喊着,他居然没注意,就这么说出来了。
大庭广众之下,喊他爹‘坏爹’,吾命休矣!
一早就在等待着家人的到来,看到许淙之后神情还有些激动的许明成:“……”
父子俩面面相觑。
第28章
糟了!
和许明成的表情复杂不同,许淙在心里暗暗叫苦。
这一句‘坏爹’,怕是要坏事啊!
金氏虽然疼爱自己,但她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注重规矩的人,尤其注重孝道。她不但自己重视,每天都要去给婆婆请安,同时也是这么要求许淙的。
当然,因为许淙年纪小,所以天气不好的时候不会让他去。
以前他们还在庐州的时候,他如果很明显地表现出自己对渣爹的抗拒,她就会耐心、不厌其烦地跟他解释、劝说、安抚,总之中心思想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这个做儿子的,不能不喜欢‘爹’,更不能表现出来。
不然就是‘不孝’。
所以在发现自己刚才不小心把‘坏爹’这个词喊出口后,许淙的心里就有些不安,他悄悄地抬头看了金氏一眼,果然发现她有些严肃地看着自己。
“淙哥儿,你……”
许淙:危!
他娘肯定要让他给渣爹道歉的。
但许小淙不愿意!
许淙转头看向正朝他们走来的许明成,又看了看后面正被丫鬟们扶着下车的王氏,没等金氏说完就突然脚底抹油哒哒哒跑到王氏身后。
“奶,爹凶,脸黑黑!”
“淙哥儿害怕!”
金氏瞪了快步跑走的小滑头一眼,柔声对许明成道,“老爷,你别怪罪淙哥儿,他这是突然看到你,吓了一跳。”
“在家中的时候,他时常念叨着你呢。”
“怪什么呢。”
王老夫人一手牵着低着头,乖乖巧巧的许淙,一手锤着酸疼的背走了过来,“淙哥儿他爹在外这么多年,就没回去过,孩子心里有气,那不是正常的事嘛。别说是孩子了,我也一肚子的气呢。”
“他还敢怪我乖孙?”
许明成一句话没说,就被扣上了一顶大帽子。
他顿时就有些哭笑不得,走上前去扶住王氏的胳膊道:“娘,儿子没那个意思,淙哥儿年纪小,他的气话儿子又怎么会当真呢。”
过关了?
许淙悄悄探头。
见不管是渣爹还是金氏,都没有责怪他的意思,金氏见渣爹不在意也不说他了,还笑着朝他伸出手。
显然刚刚她就是做做样子安慰渣爹,和自己才是一国的。
于是许淙翘起嘴角,放心地离开王氏的身边,和金氏走一块。
“娘,我们住哪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