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悄声问起了许夫子,“夫子,他们不进来吗?”
许夫子温和地小声解释,“除夕在祠堂祭祖是一件大事,族里所有男子都要参加,女子则一生来一次,让祖宗们认认脸即可。”
“你也瞧见了,我们许家村的祠堂不大,所有只有重要的族人,比如族长、族老们,还有像你爹那样有功名、有出息的,才能进来给祖宗上香。”
哦,许淙懂了。
所以本来他也得站在外面的,但渣爹不在家,于是他这个‘代表’就被允许进来和族中长辈以及其他有出息的族人一起,给祖宗们上香磕头。
怪不得外面站着的,还有一些小孩。
得知真相的许淙心情复杂。
也就是说,等渣爹回来他这个‘代表’就不能进来了,因为他不是长辈、没有考中功名、也没有给族里做出什么大贡献。
这怎么行?!
他不是非要进来不可,但渣爹可以进,他不能进,这就不行!
许淙一边迈开小胖腿走路,一边开始算自己几岁可以去考秀才。唔,五岁太小了,不现实,那个时候他书都还没读完呢。
那八岁,十岁?
正想着,前面传来了伯祖父,也就是族长的声音,“淙哥儿来,你站在这儿。”伯祖父让他站在了队伍的最后面。
许淙乖乖站着,听伯祖父念了一篇很长的祭文,其实就是把族里今年发生的大事都跟祖宗们说了一遍。
比如嫁娶了多少人,新出生并要记入族谱的有多少人,以及死亡了多少人。还有就是有没有人考中功名,今年收成如何等等。
说到人数变动的时候,族长读一个,许夫子就在旁边拿着毛笔往本子上记录,添上一个或者划去一个,许淙还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许林与其妻金氏长子,六月初二生,名淙。
族谱写完之后,族长再恭敬地放回原位,然后磕头求祖宗保佑许氏繁荣昌盛,子孙个个兴旺发达,尤其是族里最出息的许明成,让祖宗们保佑他顺顺利利。
说到这里还把许淙喊过去,跟祖宗们介绍他就是许明成的长子,已经开始读书了,特别聪明,也请祖宗们多多保佑。
许淙:……
他前世今生都姓许,许家的祖宗也是他的祖宗,没毛病。于是他乖巧站着,让上香就上香,让磕头就磕头。
整套流程下来,一共花了差不多半个时辰。
这样还没完,恭请祖宗们享受祭品,然后再磕头放鞭炮把他们送走之后。现场的气氛也活跃了起来,有个长辈走出去让人进来抬猪羊肉,要分给大家。
等许淙的嘴里也被塞了一片厚厚的半熟肉之后,整场祭祀就进入了尾声,大家收拾一下就可以回家吃团圆饭了。
一路上,许淙都有些沉默。
第21章
“淙哥儿这是怎么了?”
金氏见他不像往常一样,小嘴叭叭个不停,于是到家之后连衣服都来不及换,就担忧地走了过来,伸手去摸他的额头。
“淙哥儿?”
许淙恹恹摇头,“娘,我没事。”
金氏却不放心,她看着许淙有些无精打采的模样,非常担心。
“娘,您来看看,淙哥儿莫不是吓着了?”
王氏也走了过来,仔细观察后摇摇头,“看着不像啊。”被吓着的孩子要么呆呆傻傻,要么哇哇大哭,但许淙却是扁着嘴,一副郁闷模样。
“淙哥儿,你是不是在里面冲撞了祖宗?”
许淙当然说是没有,事实上他也是没有,现在觉得不舒服完全是因为刚刚某个长辈给他塞了一大块肥猪肉,还是半生的,说那是‘福肉’,吃了之后有福气。
他不太想吃,因为肉很白,没什么味道。但当时的气氛是肃穆中又带着热切,大家都在抢着吃,他还看到有小孩抢着吃结果被长辈打了,于是也只好艰难地吃掉了。
于是他吃完之后,就觉得有点反胃。
毕竟那块肉又肥又没熟。
他记得去年自己是没吃的,好像许夫子只让他咬了一口,然后就拿开了,但是今年不是许夫子拿肉给他,而是换了一个长辈,给了肉之后他还和蔼地望着他看,于是他就只好硬着头皮吃下去了。
他两辈子,都没吃过这么难吃的肉呜呜呜。
金氏听得一愣一愣的,但王氏却是哈哈笑了,然后摸着许淙的脑门说:“那是祭过祖宗的福肉,吃过之后能得祖宗庇佑呢。肉没煮熟那是为了祭祀的时候好看。祖宗们都成为了鬼神,不在乎这些。”
“祭完族之后啊,除了在祠堂分的那些,剩下的都要分给族人们的,我们许家村的有些穷人家,一年只能等祭祖这一回才能上吃肉。”
王氏回想起以前的日子,感叹道:“而且还不舍得一顿吃完,家里来客了之后,还要在咸菜上面摆一块充门面呢。”
“今年我们家捐了一头猪,其他人家就能多分两块肉了。刚才在祠堂的时候,好多人都来跟我和你娘道谢。所以啊,当时我就跟你娘商量着,以后每年祭祖,我们家都捐一头猪,也让族人们多分两块肉。”
两辈子都实现了肉类自由的许淙大开眼界。
金氏见许淙不是被吓到了,也松了口气,“淙哥儿,祭祖的福肉分下来,按照规矩是要吃完的,分的肉越大福气就越大。不过你年纪小,吃不完祖宗们也不会怪罪,所以以后就拿回来,我让人做给你吃。”
“或者给你爹吃。”
王氏插嘴,“你爹年纪大,能吃。”
“在祠堂分的肉,最好还是在祠堂吃完,这样祖宗才知道来年要分多少福气给你呢,所以你吃不完就让你爹吃。”
“他是你爹,他的福气就是你的福气。”
许淙眼前一亮,没想到渣爹还有这种用途,那他就放心了。
刚刚他可是仔细观察过了,每个人分到的肉都是不一样大的,越早上香的分越大,越到后面就越小,没进去上香的族人只有土豆丝那么一小条。当然了,这些是现场分了要吃的肉,还有大部分是切开让拿回家去的。
他这次被分到不算大的一块,可以想象等他将来真的科举有成,肯定会被分一大块,一大块半生不熟的肉还不配米饭,想想就可怕。
到时候,就拜托亲爹了!
……
远在勉县的许明成并不知道儿子已经打算每到祭祖的时候,就把他当垃圾桶了,还决定在那一天把‘渣爹’的称呼,换成‘亲爹’。
他今日,也主持了祭祖。
不过因为全家只有他一个人,所以场面并不宏大,也不肃穆,就只是简单地摆放了几样贡品,然后上了一炷香。
一切做完之后,他回到了书房。
书房里,摆放着一份被拆开了的信。
这次的信有两份,原本许明成以为会像之前一样,某一份是淙哥儿玩闹般写下的,还满心期待,但仔细一看却发现不是。
两封信都是金氏写的。
其中一封和往常一样,例行报平安,说一说家里的情况。另外一封则只写了一件事,那就是许淙去村塾后的事。
在信里金氏提及,村塾夫子已经让淙哥儿开始看某某书了,准备等开春考完试后就给他讲解。但是据她观察,淙哥儿并不太喜欢村塾。
因为她偶尔会听到他的抱怨,觉得‘全背下来,不好不好,费时多,记不牢’,写到这里她特地补充说明淙哥儿是很听话的,夫子让背就背,没有懈怠。只是他背完之后,就很少再看了,会将那本书随手放到一边。
自己问他怎么不多看两遍,他说会了,再看没意思,然后就随口背了一段。自己很惊讶于是抽着不同的书问了几句,皆无错漏。
淙哥儿如此聪慧,自己惊喜的同时,隐隐也有担忧。
再一个,就是许夫子的‘病’。
金氏在信中表示,某一日许淙从村塾回来,问起她和婆婆为什么许夫子年年都去考试,但年年考不中?
于是她才知道,许夫子居然每次去考试,都紧张到满头大汗,一字未写地出来,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很多年了,而且越来越严重。
她知道后,已经让人送去了安神的方子。
但也有些担心淙哥儿会被吓着。
而且许夫子考中秀才之后,恐怕就没有这么多精力教导孩童了。
金氏在信中就跟他商量,如今婆婆身体康健,淙哥儿过了年也三岁了,两人只要小心照料那么等天气好的时候出个远门应该不碍事。淙哥儿年纪虽小,但也记得爹的,经常问自己关于爹的事情。
所以老爷,现在适合一家团聚了吗?
问他意见。
许明成缓缓地放下了信纸,他知道她的意思了。
金氏是庶出,又是在复杂的金家内宅长大,是以谨慎惯了。
她信奉说多错多,轻易不会对什么事发表意见。哪怕她心里其实有主意,但也不会明着提,而非要拐着弯地说出来。所以她的这句‘老爷您意下如何’的意思,就是说‘老爷,我很担心许夫子的毛病传染给淙哥儿,我们搬家吧’。
对于这个,许明成是嗤之以鼻的。
他许明成的儿子,断不会如此,若真是如此他也有办法扭转过来。
他担忧的其实是金氏提到的另外一件事。她或许是想告诉他淙哥儿的聪慧,但许明成却把目光放在了她随手写的那本书的名字上,然后得到了一个结论。
那就是淙哥儿的进度,超前了。
她说的那本书,不应该是淙哥儿这个年纪学的。
族兄其人他很了解,为人谨慎太过,没有太大魄力。所以如果不是淙哥儿真的到了那个程度,那么他不会贸然地教他,既然教了,也就是说之前的他已经学会了。
如果不教才是耽误。
太快了!
淙哥儿学得这么快,他不亲眼看着,实在是放心不下。
想到这里,他想起了同僚孙教瑜,孙教瑜是因为儿子资质寻常,所以不敢贸然地将他带到陌生的勉县,随自己赴任,只能留在家里由长辈教导。
而淙哥儿……
许明成的目光中,带着些许欣慰与惊喜,儿子既有这等资质,他已经不放心让别人来教了,需得亲自看着。
于是他提笔书写。
……
许家村
许淙在喝过金氏让人端上来的解腻茶水之后,已经好多了,晚上吃饭的时候连吃了两块香喷喷,肥而不腻的炖肉。
王氏和金氏见他吃得香,也放心下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