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科的事早已传开,从年后开始陆续有几千名举人抵京,所以今年的京城同样是一房难求,就连我位于贡院附近的那座宅子也早早就住满了人。”
“赵夫子、赵诚,你们就安心在家里住下吧。”
“现在距离四月十五恩科考试开始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各地的举人们都到京城来了,外面不但找不到好的住处,而且还鱼龙混杂,并不安全。你们住在这儿不但不用担心这些,而且还可以和孙荣交流一番,对了若有不懂的也可以问我或者我爹。”
“孙荣你们知道的吧,是孙教谕的儿子。”
“他们家这次也一起到京城来了。”
赵夫子和赵诚对视一眼,答应了下来。
赵诚道:“那就多谢了,我和祖父这次入京,除了参加今年的恩科之外,也是想要和人交流一番。兴元府那地方你是知道的,并没有太多才学好的人。”
“我跟祖父商议过了,这次恩科若是没有考中,祖父会先回乡,而我则准备去国子监学个一年半载,等明年春闱的时候再考一次。”
许淙点点头。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国子监里面除了一些蒙荫的高官子弟之外,就是各地前来学习的举人,赵诚如果去了那还是能够学习到一些知识的,对下场的春闱也会更有把握。
于是赵家祖孙也在许家住了下来。
孙荣、赵夫子、赵诚三人参加恩科的事,许明成交给了许淙安排,自己则和孙雨泽早出晚归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而许淙则回想着自己之前考会试的时候,不但给他们解答疑惑还出了一些题目给他们做,争取临时抱佛脚,让他们这次能够考出一个好成绩。
日子一天天过去,天气热了起来。
这次恩科考试的第一场,也就是会试定在了四月十五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不过对于许淙而言,在这之前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需要办,那就是四月初二,云家大姑娘也就是蕙姐儿要和廖梓文成亲了。
他们这门婚事可谓是一波三折。
先是廖梓文因为守孝错过会试,至今还是一个举人,接着便是蕙姐儿议亲屡次不顺,来提亲的人家或者云家选择的女婿人选各有各的不是。
好在好事多磨,最后两人还是定亲了。
但定亲之后也不顺利,因为廖家还在孝期,所以他们的亲事不能马上办,而且还不好大肆张扬,只告诉了亲近的人家。
最后为了方便云光霁在外放之前能够送两个女儿出嫁,婚礼的日期还定在了恩科之前,以至于廖梓文迎娶的时候,还只是举人的身份。
好在云家并不介意。
作为云光霁的弟子,同时也是廖梓文未来的连襟,许淙当然是参加了这场婚礼的。不但他参加了,许家众人也都收到了云家的帖子,齐齐前往庆贺。
看着云府和廖府张灯结彩,一片喜庆之色,看着披着红盖头的蕙姐儿和满脸喜色的廖梓文拜堂,再看着众人对他们的祝福,许淙突然开始紧张起来。
话说,他也快要成亲了啊!
就在下个月!
第161章
对于成亲,许淙之前一直没有太大感觉。
主要是他虽然是婚事的主角之一,还是新郎官,但婚礼前的准备工作他却不用参与。比如说包括聘礼在内的六礼是许明成和金氏他们准备的,对于许淙而言,他就是按照吩咐将东西送到云家,做好自己该做的那部分事。
这也是这个时代的常见情况。
女子成亲还需要绣嫁衣,但男子成亲却往往只需要出个人就好,其他的事情都由家里人代办,不需要他费多少心思。
是以对这门婚事,许淙之前一直都挺淡定的。
但今天看到廖府热热闹闹,新郎官廖梓文满脸喜色,那上扬的嘴角怎么都停不下来,他突然对自己将要举行的婚礼又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心里面也泛起了一阵紧张的情绪。
所以回到家后,他干脆到已经装饰好的新房逛了一圈。
家里给他准备的是一个单独的二进院子,前院是书房以及会客的堂屋,而后面则是他和莹姐儿日常起居的地方,两侧各有厢房和耳房,还带着一个小花园。
整座院子说不上大,但很是精巧。
许淙漫步在院内,看着那两个装满了水的大缸已经冒出了青色的荷叶,心情也渐渐平复了下来,转而想到再过几个月便有荷花可供观赏了,而且这些用来种荷花的大缸还是他之前根据莹姐儿的喜好亲自去挑选的,也不知她会不会喜欢。
唔,改天去问问看好了。
青木跟在许淙的身后,见他每间屋子都转了一圈,时不时还停下脚步细看,于是小声问道:“少爷,这屋子您可有什么不满意的?”
“夫人吩咐了,要紧着您和云二姑娘的喜好来。”
“若是有不妥的,便让黄管家改。”
“晚上太黑了,看不出什么,我明天再来仔细看看。”许淙往大缸里面再看了几眼,然后带头往外面走,边走边道:“对了,你明日跟花匠说一声,这些荷花都给我看好了,可不能养着养着就死了。”
青木点头应下,“是,少爷。”
于是第二天,许淙又来了。
这一回他和青木每间屋子都再仔细看了一遍,不妥的地方倒没有发现,但屋子里面的某些摆设,如墙上的画、博古架上的花瓶等却不太符合许淙的心意,便吩咐人改了,回来后他还照着画了几张图,准备拿去给莹姐儿看看。
在他忙着修改未来居住环境的时候,恩科也开始了。
这是景元帝登基之后的第一场科举考试,因为时间紧促,所以这次恩科只考会试和殿试,其他的乡试、府试等都是不考的。
也就是说只有举人才能参加。
这些人中,有像廖梓文、孙荣这样因为守孝错过科举的,也有像赵夫子这样早就考中了举人,但一直没有来过京城的,还有像赵诚这样第一次参加的。不过人数最多的,还是这么多年来没考上,落榜了的。
贡院开门的时候,两千多人鱼贯而入,场面异常壮观。
先会试后殿试,四月底殿试放榜之后,许淙认识的几个人里廖梓文榜上有名,为二甲第三,也就是本科第六名。而孙荣就差了些,同样是二甲,但他只是第一百三十二名。至于赵家祖孙则齐齐落榜,没有考中名次。
赵夫子感叹道:“其实我早有预料。”
“我的才学还比不上孙秀才,能考中举人已经是祖宗保佑了,再考中进士的可能是微乎其微。如今试了这么一次,往后我也就能死心地待在勉县了。”
“倒是诚儿你还有希望。”
同样没考上的赵诚点点头,“祖父,孙儿定会努力的。”
早在两人启程入京的时候,家里就商量好了,如果他这次没考上,那么就去京城的国子监待一段时间,参加下次的科举。
所以此次没考上,赵诚虽然有些失望,但也很快恢复了过来。
他还年轻,以后还有机会。
许淙拍了拍好友的肩膀,然后道:“夫子,赵诚,你们先在家里好好休息,这次会试虽然没有以前冷,但在里面待了九天,你们还是要好好休息一番。”
“尤其是夫子,您不用急着回去,先好好修养。”
“我下月成亲,还要请你们喝喜酒呢。”
听到许淙的话后,赵夫子脸上的颓色一扫而光,高兴道:“对对对,转眼间淙哥儿你就要成亲了,我定是要喝了你的喜酒才回去的。如今勉县还有人记得你爹和你呢,喝完了你的喜酒,我回去也好跟他们说上一说。”
赵诚也笑道:“是啊,王瑜没来,我可得代他多敬你两杯才好。”
从赵家祖孙住的院子出来,许淙又来到了孙家住的院子。
和隔壁的平静中带着黯然相比,孙家依然沉浸在喜悦之中。许淙一进去就被面露喜色的下人们迎了进去,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在笑。
孙荣考中进士了,孙家上下都很高兴。
……
云家上下同样很高兴。
尤其是云夫人,这几日可谓是喜笑颜开,就连管事媳妇禀告说下人打碎了价值不菲的花瓶,她也只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这一日,送走了来贺喜的夫人们,她便对二女儿道:“先前把你大姐定给你表哥,我这心里啊还有些不是滋味。”
“当时我想着在我们家里,你曾祖父就不用说了,是当朝阁老。你祖父体弱没有走这科举之路,但也学识渊博。再往下你爹是进士,麒儿是进士,淙哥儿也是进士,麟儿虽然还没有考名,也只是因为他一直待在京城,没有回去考而已。”
“可偏偏梓文这孩子,只是一个举人。”
“好在他这次考上了!”
云夫人感叹道:“不然我这心里啊,是一直牵挂着的,总也放心不下。现在可好了,他总算是考上了,往后你大姐也有了依靠。”
云莹放下了手里的书册,笑了笑道:“娘,您放心吧。”
“廖家有外祖母和几位舅舅,如今大姐夫又考中了进士,大姐以后的日子定会越来越好的,您放宽心就是。”
云夫人伸手摸了摸女儿的头,“也是。”
“现在就剩下你了。”
云夫人看着二女儿道:“你和淙哥儿的婚事定在了下月初八,东西啊我跟你爹都置办妥当了,只等着许家的花轿上门。”
“淙哥儿这孩子,我跟你爹是看着他长大的,不但早早就考中了功名,难得的是还性情良善,更是把你放在了心上。他这些日子常来家里,就是院子里的一口水缸都要问你喜不喜欢,可见是个有心的。”
“这样我也就放心了。”
“往后你们兄妹三人留在京城,要互相照应。”
云莹脸上微红,低声道:“知道了,娘。”
……
五月初八,诸事大吉。
这天一大早许淙就醒来了,他穿好吉服,然后就骑着洗刷干净的高头大马,带着前来帮忙迎亲的几位同僚好友们一起前往云家。
在铜锣、唢呐的响声里,在亲朋好友的喧闹声中,许淙过五关斩六将,将云家亲戚们出的难题都解答了出来,顺利接到了新娘子。
然后就是拜堂成亲。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
夫妻对拜后,许淙在亲朋好友的喝彩声中将云莹送到新房内安置,然后再请浵姐儿过来陪她说话,自己则出去招待客人。
许家的亲戚大多在庐州,虽然这次是许淙成亲,但他们也没有过来,只有许夫子和石头代表了族人前来庆贺。今日前来喝喜酒的,大部分都是他们家在京城结交的人家。有许明成以前的同年、同僚好友等,也有许淙这几年认识的好友。
如今许明成和许淙,一个是吏部侍郎,一个是户部郎中,而且两人还都算不上老,未来有几十年的大好前程,所以今天来的客人很多。
“恭喜恭喜!”
“恭喜许大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