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淙差点脱口而出,因为如果不去的话,那么三年后两位师妹正好是十五六岁的年纪,跟原书里外出上香,然后遇到意外的时间是一样的。
虽然现在已经发现了主角是谁,也揭穿了赵家人的可怕面目,许淙相信老师不会让可恶的赵家人有接触两位师妹的机会。但保险起见,她们还是不要留在京城的好。
毕竟两位师妹的死亡跟‘主角’有关,只是他自己做出的推测而已。事实是不是真的这样,许淙也不敢确定,因为文里没有正面描写。事实上在他的记忆里,那本《庶子官途》的主角一直都是正面人物,作者也没有描写他的父亲竟是那般不堪。
或许赵承业做的事也一直瞒着赵胜?
许淙一阵胡思乱想。
不过好在随着赵胜这个‘主角’的确定,他就好像确定了‘锚’一样,也渐渐地想起了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情,其中就有关于原书时间线的。
原书里许家的惨剧大概发生在两年后,也就是泽哥儿四岁左右的时候。具体的地方许淙不知道,就记得那里有个大湖。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不在他们青州的家,因为青州府衙没有湖泊,这也是许淙发现赵胜就是主角,但没有急着赶回去,而是写了一封信告知许明成后就这么爽快到京城来的原因之一。
因为‘剧情’还没有开始。
而两位师妹的故事,就在更后面了,并且她们是在外出上香的时候遇到意外的,具体的时间许淙不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地点就在京城。
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他觉得如果可以的话,两位师妹还是离京城越远越好,离这个会让她们丧命的地方越远越好。
因此现在面对着老师的问话,许淙想也没想就回答:“我觉得师妹和师弟们应该跟着您和师母,他们肯定也是这么想的。”
云光霁不置可否,他仔细打量了许淙这个弟子几眼,发现他的确只是随口问问,并没有什么其他含义,对两位女儿更没有任何想法,于是移开了目光没再说什么。
许淙见老师不说话,也不好再开口劝说了。
不过他仔细想了想,觉得自己小时候想的那个找位算命先生上门,说姐妹俩与佛无缘或者在多少岁之前要远离佛寺,不然会让她们后半辈子远离红尘,或者有灾祸的这类安排还是要执行起来。
方法虽然老套,但管用就行。关键是老师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应该会宁可信其有,有所准备的吧?
老师不是那种自大的人,应该会的!
不过具体要怎么办,许淙却没有想好。
因为这件事情非同小可,处理得不好被老师发现了的话,估计会严重影响两家的关系,甚至老师在盛怒之下,恐怕还会将自己逐出门墙。所以最后想来想去,他决定先把自家的事情解决了再说,或许下次回去的时候,可以问问许明成的意见。
反正剧情还没开始,来得及。
……
徐州距离京城不远。
许淙等人在路上走走停停,大概半个月左右就看到了城门。
这样慢的速度,是因为此次云家上京,那是一家老小齐齐出动,上到云光霁已近六十的老父亲,下到云麟这个不到十岁的孩子,那是一个都没有落下。
人一多,状况自然也多。
许淙身为弟子,又是特地送他们上京的,一路上都积极地跟着忙里忙外。如今看到京城就在眼前了,他自己都松了口气。
“老师,我们到了!”
“京城到了啊……”云光霁看着前方那扇陌生又带着熟悉的大门,表情有些怔忪,过了一会儿后才让人再度启程。
像城门这样的地方,向来是百姓们走一边,有身份的人走一边的。所以今天虽然入城的人挺多,但云家的车队并没有被耽误。不但很快过了城门,就连入城之后都很顺利,一路来到了内城,最后在云府的二门处停了下来。
亲人们见面,自然是一阵寒暄。
许淙由头至尾都安静地站在一旁,没有出声打扰,等云家人安顿下来之后,他便找到了云光霁,提出了告辞。
云光霁诧异问道:“你要到哪儿去?”
听出了老师好像不让走的意思,许淙比他更诧异,回了句,“老师,我已经将您和师母等人送到,所以我要回家了啊。”
他在京城有房子的,虽然大部分租出去了,但还专门留了个院子给自家住。现在既然已经将老师他们平安送到,那接下来自然是各回各家,他要回家去了。
云光霁摆摆手,“就在府里住下吧。”
他不太高兴地道:“你一个不到十五岁的小儿,父母皆不在京城,哪能让你一个人在外头自住,难道我这儿缺你一口饭?”
许淙:“这……”
他还真没想到老师会开口让他留下,毕竟他之前的计划就是住到自己在贡院附近的那座宅子里面去的,过几个月还能感受一下乡试的气氛呢。
但既然老师都已经开口了,许淙觉得自己最好识趣点不要拒绝,免得对方一怒之下就跟小时候许明成一样,疯狂给他加功课。
所以许淙一拱手,“多谢老师。”
云光霁唔了一声,对他的识趣很满意,“你不是给你外祖父一家带了东西吗?明日我让管事跟你走一趟,去跟金家说一声。后面你就安心在府里住下,跟你大师兄一起读书,左右你迟早也是要去参加春闱的。”
许淙答应下来,“是,老师。”
第二天往金家走了一遍之后,许淙就庆幸自己早已经答应了老师,要在云家住下了。因为许久未见的金外祖父和几位舅舅也是同样的观点,觉得他一个人在京城,住到外面的话多有不便,要让他搬到金家去住。还说之前收到许明成和金氏的信后,已经让人将他上回住过的梧桐院打扫干净了。
金家许淙可不敢住,尤其知道这次邹表舅一家也在的时候。要知道这位邹表舅的三儿子,之前可是跟自己闹过矛盾的。
而那一次邹表舅受儿子连累,还被金外祖父罚抄《史记》,虽然因为藏书不全没有抄完整套,但也有二十多万字。
这次再住同一个屋檐下,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啊?
所以他连忙将云光霁搬了出来,说已经先答应老师了,而且住在云家的话不但能跟大师兄一起读书,还方便向老师请教。
从金家出来的时候,许淙松了口气。
青木见状小声问道:“少爷,您不喜欢金家啊?”
许淙摇头,“谈不上喜不喜欢吧,外祖父和几位舅舅对我还是挺好的,但外祖母不太喜欢我,而且表舅一家也在。我们在京城又不是没有地方去,所以经常过来请安就行了,在金家借住还是算了吧。”
青木不再劝说,转而问道:“少爷,那您接下来准备去哪儿?可要到别的地方逛逛,或者先回云府?”
许淙想了想,道:“我们去祥云书坊!”
既然来到了京城,那就顺便去祥云书坊看看他的画册卖得怎么样了吧,而且他刚刚画完的《银竹篇》也想拿给邹东家看看。如果可以的话,这两篇番外他也打算刻印,毕竟老师都说了没问题的,还写了几篇文章和诗词呢。
想到这里,许淙便让青木回去拿画册,而自己则带着老师给的管事直奔上次去过的祥云书坊。
……
祥云书坊里
收到消息后赶来的邹东家翻看着许淙给的两本番外篇,表情渐渐变得怪异起来,良久后他放下画册,犹豫着问道:“淙少爷,您这两本画册令尊看过了吗?”
许淙点头,“我爹跟我的老师都看过了,他们说可以这样画。”
邹东家这才放心下来,哈哈笑道:“那就好那就好,既然许大人和云大人都觉得好,那在下也就放心了。您放心,这两本画册祥云书坊定会好好刻印的,必不会让您和两位大人失望的。”
“不过淙少爷,您考完乡试之后就只画了这两本吗?”邹东家叫苦,“您的《科举记》已经有几年没画过了,上回给的还是第六册 。”
“如今正好是会试之年,人人都来催啊!”
“除了《科举记》之外,《竹精传记》的第十一册 又在何处呢?您上回画到了什么‘半决赛’,然后就停笔了,说是要准备乡试。在下也不好打扰,但如今既然乡试已经考完,那第十一册总该出来了吧?”
许淙:“……”
他先是画番外画得起劲,后来又出了赵家这桩事,还真是把那两本画册给忘了。最后在邹东家的连番催促之下,他只得答应今年一定各画一本。
然后落荒而逃。
第124章
被催稿真可怕!
许淙心有余悸地从祥云书坊出来。
一直跟在旁边的青木强忍住笑意问道:“少爷,您接下来打算去哪儿啊?小的刚刚回去拿画册的时候,听到云府的下人说云大人外出访友了,还没回来呢。”
“至于云大少爷,也跟着云大人一道出门去了。”
老师跟大师兄都不在啊,许淙顿时歇了回去的心思,他想了想道:“那我们去贡院那边的宅子看看,然后就四处逛逛吧。”
青木:“是,少爷。”
他们今日出门,云光霁特意派了一辆马车和一个管事跟随,所以虽然许淙已经不太认识去贡院的路了,但在云府管事的带领下,还是找到了自己的房子。看过房子之后,他又四处逛了逛,给认识的人都买了礼物。
接下来的几天,许淙每天都出门。
他出门主要是替家里送年礼,以前一家人都在青州,年礼派个管事来送就可以了,但如今自己已入京,那肯定得亲自上门的,毕竟都是长辈,如此也能显示出自家的重视。第一天去了金家,第二天就去了大姨母家,花了好几天时间才一一走完。
拜访过亲戚以及许明成的好友后,他又给朋友们写信。
比如准备今年来赶春闱的王文、王武两兄弟。以及同样来赶考,并且已经到了现在正借住在大相国寺中的郑瑞成等,他们几个都是自己在考试的时候结识的朋友,这几年也一直有联系,如今来到了京城,肯定得相互告知,约时间聚一聚。
除了这几人外,许淙也没有忘记在京城认识的朋友,那就是很喜欢《竹精传记》,每次通信都要跟他讨论剧情的傅申傅公子。
说起傅公子,他可真是三水居士的铁粉啊。
他不但收集了各个版本的《竹精传记》,每次出新的时候还爱买了送人,是那种会为了赠送的某张图而狂买好几本,然后看一本、藏一本,剩下的都拿来送人的豪迈读者,许淙就收到过好几次他送来的画册。
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许淙自觉自己年长,不好一直收朋友的礼物,所以他这次把青木临摹的两本《银竹篇》捎上了。
当然在写给傅申的信里,许淙肯定不会说自己就是三水居士的,而是说他前几天去拜访邹东家的时候,正好看到他那里有三水居士的新画册,所以就借来临摹了一份,送给对方先睹为快。
不过等青木从昌平侯府回来,却说没见到人。
“少爷,这个昌平侯府好生奇怪,青天白日的府门紧闭,小的敲了半天才有一个瘸腿的老仆来开门,说他们主人家不在,问我找谁。”
许淙诧异,“不在?”
“可是傅申的确是昌平侯府的人啊,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的侍卫就提到过,而且我这几年给他写信,也是寄到昌平侯府的。”
“你会不会找错了?”
青木挠了挠头,也很困惑,“错倒是没错,小的拿着少爷您写的条子仔细打听过了,大门口的匾额上的确也写着昌平侯府。”
“而且那老仆也知道傅公子,一听说我是少爷您的书童,拿着的还是给傅公子的信,就没说什么很爽快地收下了,还说如果傅公子有回信,会有人送来。”
这听起来好像傅申不住那里啊。
不过许淙也不在意,反正信和画册能送到就行,于是他道:“那就不用管了,许是傅申现在去了别处,你去跟云府的门房说一声,若有我的信就送过来。”
青木点头应下,“是,少爷。”
处理完这些琐碎的事情,时间也快到过年了。
这次许淙来京城,同样是借住,但却感觉比上次借住在金家要好。
在金家借住的时候,因为外祖母邹氏不太喜欢他们一家,并且邹表舅家跟他们家还有‘梧桐院之争’,所以许淙有些时候会感受到自己不被欢迎。而且金家管家不严,他走在路上偶尔还会听到下人们的闲话。
虽然他们不是说自家,但也挺膈应的。
与之相比,云家就好很多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