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早就想到了,但真的从常白芷的口中听说这事后,他还是很生气。觉得那位从来没有见过的亲外祖父,实在太不是东西了!
他怎么不把自己卖了呢?!
可恶!
看着许淙气呼呼的表情,常白芷心中一暖,柔声道:“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后来牙婆带着我们北上,我一路求着她,总算两位妹妹都没卖到,都卖到了正经人家,后来我们来到了京城,听说金家要买几个丫鬟。”
“就这样,我到了夫人身边。”
“夫人人很好,我跟干娘,对了我认的干娘是夫人身边的田嬷嬷,她你见过吧?她虽然有些唠叨,但是个好人。”
许淙点头,“田嬷嬷也在青州,如今是妹妹的教养嬷嬷。”
“她老人家这样也好。”
常白芷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当年来这里之前,老爷,也就是你爹曾经问过我,这辈子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我就想起了年幼时祖父病死,我们三姐妹被亲爹发卖,好好的一个家说没就没,于是说我想学医,想治病救人。”
“后来我到这里之后,老爷和夫人就给我送了许多医书,还请了位老大夫来教我医术,如今我也能治病救人了。”
她最后总结,“我平时呢就种种草药、教教徒弟、看看医书,如果有人来请,就给人看看病。之前教了两个徒弟,一个嫁人之后做了稳婆,一个也做了女大夫。这么些年我们师徒三人不说活人无数吧,但好歹也没治死过人。”
“将来我还想再多收几个徒弟,所以啊,我觉得庐州这儿挺好的,不想去青州,也不想去什么京城了。”
许淙郑重点头,“我支持您!”
常白芷表情一松,笑道:“好孩子,你不用担心我,回去专心读书吧。这里的人都听我的话,我是不会委屈了自己的。”
母子两人的初次见面,并没有抱头痛哭流涕,也没有执着追问和道歉悔恨,一切似乎都显得过于平常。不过第二天再见面,一个眼睛红肿,另一个则挂着一对黑眼圈。
许淙就属于晚上没睡着的那一个,不知怎么的,反正他就是翻来覆去没睡着。
他在庄子上住了七八天。
有时候会去看看地里的庄稼,有时候又会去看看常白芷的药田,偶尔还会跟着她打下手处理药材,不过这一步往往会被她的小徒弟瞪,说这个不是这样摘的,那个不是那样拔的,哎呀你快松手松手。
许淙:好吧,那他坐着喝茶好了。
后面几天他还跟着常白芷出了一次诊,发现她在这里挺受人尊敬的,并且每次出门都会带着几个庄仆、婆子等跟从保护,于是彻底地放下心来。
最后,他给她留了一笔钱,然后把自己这些年给她准备的生日礼物放下,再留了他跟许明成的各两张帖子,就启程回去了。
当然他也没有忘记叮嘱,如果将来有人打着自己或者许明成、金氏等人的名号,想要把她接走的话,那么不但不能答应,还得多加防备。
常白芷一一答应,然后等马车一走,她就眼眶一红掉下泪来。
已经知道真相的小徒弟犹豫着问道:“师傅,您怎么不跟着一起去啊?我看淙少爷他人挺好的,我说他药材摘得不好也不生气。”
“如果您去了……”
常白芷摇头,“他品行好,但却不是我教的。”
“这些日子你也看到了,别说淙哥儿了,就是他旁边的青木走出去,也比村子里的那些读书人强。这里头的道理就好比我们种药材,辛辛苦苦又是锄地又是拔草浇水,还要抓虫地种了一年,若是被人拔了去,必是要心疼十天半个月的,就是叹上半年的气也是寻常。”
“养孩子也是这样的道理,我若是去了,不也就成了那个摘药材的人了吗?”
“再说了,夫人对我恩重如山,如果不是她当年坚持让我留下,我就要被牙婆卖到那些脏地方去了,如今怕是早就成了一堆黄土,哪有现在的自在日子。”
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来,“凡事有得有失,淙哥儿他将来还要考进士,像他爹一样做官的。就是过些年成亲,老爷和夫人给他选的也会是知书达礼的官宦人家女儿。但若是家里有两重婆婆,那些好人家就要犹豫,要望而却步了。”
“如今这样,对谁都好。”
小徒弟点点头,然后又认真道:“师傅您别伤心,我会一直陪着您的!”
常白芷笑着摸了摸她的头,“你这孩子,有这个心师傅就很高兴了,快去收拾东西吧,我们再去张家村看看。”
……
两个月后,青州
一看到熟悉的大门,许淙马上翻身下马,迫不及待地往里走,“爹,我回来了,咦黄管家怎么是你啊?我爹呢,他跑哪儿去了怎么没来接我?”
“我写信回来的时候,有说中午就会到了啊。”
黄管家一边吩咐人给许淙牵马,一边解释,“淙少爷,知道您今天回来,老爷就一直在家里等着呢,连衙门都没有去。不过老爷刚刚收到了一封信,所以就回屋里去了。但他也有吩咐我们在门口守着的,一等您回来就通知他。”
“这还差不多。”
许淙三两下跳上台阶,快步往屋里走,“明明说好了要等我吃饭的!”
“爹——”
第116章
爹!”
许淙兴冲冲地走到书房,探进头去发现许明成正在桌子后面坐着,一副不知道在想什么的模样,顿时高兴地走进去,啪地一下把双手撑在他的桌子上。
“爹,你收到我的信了吗?我这次乡试考了第二名。”
“是亚元!”
许明成抬头,先是打量了一番长高了些的儿子,然后无奈道:“收到了,去考个乡试而已,你在路上写一封信,到庐州写一封信,考前写一封、考完写一封、放榜后又写了一封,也就我们家不穷,不然怕连饭都吃不上,家里的银钱全让你写信了。”
这是什么话啊!
许淙没忍住回了一句,“寄信都是用我的钱!”
他这次回庐州考试,金氏给了他一笔钱,但他也把自己的钱带上了的,当然只带了一部分。因为如果路上一个不小心被抢了、被偷了全副身家,那他恐怕连考乡试都没有心情了,好在并没有发生这样的惨剧。
因为有钱,所以他在路上都是先花自己的那部分,结果到庐州之后还是没有花完,还给了族里一部分呢。
现在考完乡试回来,金氏给的钱除了请族长帮忙买地的那部分外,其他都没动过。但他自己带过去的就花得七七八八了,来回的路上花了一些、给了族里一些、然后再给了常白芷一些、回来的时候又给所有人都带了礼物,所以他现在不算家里剩下的,浑身上下只有不到二十两银子。
不过说起钱,他熟练地把手向上摊开,得意道:“爹,我这次可是考中了亚元,第二名哦。第二名虽然没有院试的第一名好听,但乡试含金量更高,而且我还是这次乡试年纪最小的举人!”
“你的奖金说什么都得翻倍给,不然我下次就不努力考这么好了,随随便便考个第八十八名就好。”
第二名,跟某人的乡试第十二名可是很不一样的!
乡试第十二名,殿试第八十九名的许明成气笑了,他拿起桌上刚刚看完的信一扔,道:“你看看这封信,再来跟我说你进士的时候准备考多少名?”
什么信啊,难道是刚刚黄管家说的那一封吗?
许淙好奇地拿了起来。
稍微一看后,他就肯定了自己的猜测,因为这封信应该是刚写完没有多久的,最起码没超过半年。
读书多年的他已经能够判断出墨迹的大概年份了,因为刚刚写完的字会散发着一股墨香味,而且字迹更清晰更温润。而放了很久的字,除非当初抄写的时候用的墨比较特殊,不然是没有那种墨香味的。
那这会是一封什么信啊?
怎么会让许明成说出‘你看完之后,再说进士准备考多少名’这样的话来呢,这话听起来就很奇怪。
于是许淙便认真地看了起来。
然后看着看着,他就皱起了眉头,因为这是他的老师云光霁写的。信里说他的一个友人姓刘,是本次淮南西路也就是许淙那场乡试的同考官。
然后这位刘同考官回去之后,就给老师写了一封信。老师看完觉得这封信很有必要给他们看看,于是就给许明成转寄过来了。
看到这里,许淙赶紧把底下的那封信找了出来,仔细阅读。
唔,信的开头都是一些问候、联系感情、吹捧之类的话,老师的那位友人在信里还特别问候了现在已经官复原职的云阁老,不过这些话很显然跟他没关系,都被他自动略过了。
最后他的目光就放在了信里面提到的一件事情上。
刘大人说当初乡试的考卷阅完,许淙与其他九个考得最好的人的卷子被选了出来,没有意外的话他们就是前十了。
因为刘大人很喜欢许淙的文章和字,所以向主考官大力推荐。
唔,这里许淙保持怀疑态度,觉得他可能也是认出了自己。当然这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把另一位同考官,也就是赵承业的一番话写在了信上。
赵承业是谁?
就是许淙的同窗赵胜的亲爹赵知府啊!许淙之前怀疑赵胜是书中主角,于是还调查过他呢。
他的那番话初看没毛病,无非就是各自看好的人不同,所以争论了几句而已,这也是每次考试常见的事。
但仔细琢磨却发现他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很显然就是在说“主考官大人,选才十四岁的许淙做解元的话,那他明年不去考进士,岂不是浪费了?”
“还不如选个年纪大的做解元,这样来年对方考中了进士,主考官大人您也能得些诸如‘识人之明’之类的好处啊!”
很明显他就是这个意思!
那这个性质就跟正常的同考官们吵架,你说你手上这份卷子好,我说我手上这份更好不一样了。前者是对文章的评价,但赵知府的意思在他的这番话里表现得很明确,那就是‘谁都可以是解元,就许淙不行!’
而许淙能想明白的东西,这位‘刘大人’也是能够想明白的,所以他回去之后就写了一封信给云光霁。这封信里不但把赵知府的话转述了一遍,还提到了赵知府有个儿子也在云氏族学读书,并且也是小三元。
怎么可以这样!
许淙愤愤不平,虽然没有赵知府的这一番话,他也不一定会是解元,因为主考官很显然更喜欢周义文,鹿鸣宴的时候还喊他过去说过话,但凭实力输的和凭阴谋诡计输的能一样吗?
许淙啪地将信拍在了桌子上,气鼓鼓地说道:“爹,他欺负人!”
从小到大他身边的人大部分都是好的,即使有小心思但也无伤大雅,所以他还真的是第一次面对这种无来由的恶意。
他真的非常生气!
“爹,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啊?”许淙生气问道:“我跟赵胜又没有一起考乡试,我考得怎么样跟他有什么关系?”
“难道我不能考第一,他就能考第一了吗?!”
许明成许是已经生过一回气了,所以表情平静,“他的儿子赵胜,今年还真是京东西路的解元,再加上之前考中的三元,已经连中四元了。若是他将来的春闱再拿个会元,陛下也有心,没准还真能六元及第。”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视你为眼中钉、肉中刺。毕竟你与赵胜年岁相仿,将来很可能会一起考会试。若你们都是连中四元,会试的文章也写得相差无几,那主考官会点谁为会元还真是未知之数。”
当然许明成还有几句话没说,那就是同科的话淙哥儿的胜算更大,毕竟他更年轻,而且云阁老也简在帝心,这些都会影响主考官们的判断。而即使不同科,但若是淙哥儿先考,然后又六元及第了的话,那么赵胜再考中会元的概率就约等于无了。
毕竟出现一个‘六元及第’是祥瑞,但两个就是笑话了。这样千载难逢的大喜事,若他站在赵承业的位置上,恐怕也会心动。
但他不是赵承业,所以许明成冷笑道:“八九不离十,估摸着那赵承业还真就是这么想的,不然他好端端的怎么会挡你的路?”
“要知道那一日,刘大人可是把你的老师和云氏族学都搬出来了的。他不看僧面,也得看看佛面。”
虽然他也知道,即便是全部同考官都推荐淙哥儿,但只要身为主考官的王学士有自己看好的人,那淙哥儿也是得不了解元的。
但知道归知道,并不妨碍他存了一丝念想。
六元及第啊!
只要是个读书人,谁又能不想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