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一切都还没有发生。
东西准备齐全之后,也到了启程的日子了,许淙拜别家人登上了回乡的马车,就是马车驶出大门的时候,还隐隐能听到里面泽哥儿的哭声。
……
七月,淮南西路、寿州
“怎么样,打听到了吗?”
“打听到了打听到了,本届乡试的主考官是王学士,以及翰林院的编修陈大人!他们昨日已经到了寿州,现在都住到贡院里面去了。”
“王学士,陈编修!”
知道这两人的人或是欣喜若狂或是愁眉苦脸,但不知道的人则是茫然四顾,焦急地抓着旁人不断追问,“敢问兄台,这是哪里的大人?他写的文章是哪篇?诗词做得如何?喜欢什么样的文章?”
这时好心的或会停下来解说一二,但不耐烦的则把袖子一扯,扔下一句‘我不知道’,然后就急匆匆地走了。
青木两者都不是,他一得到消息趁人没注意,马上就溜走了。
“少爷少爷,这次乡试的主考官是翰林院的王学士、陈编修,正和金老太爷之前给您的那封信里写的一样!”
“大家都说他们二人已经来到了寿州,现在正住在贡院呢,也不知道一晚上过去,乡试的考题他们有没有想出来。”
“哪有那么快,他们总要休息几日。”
许淙往砚台里加了点水,然后仔细地研磨墨条,末了写了一张纸递给青木,“你去把这些东西买回来,多买几份。”
青木低头一看,诧异道:“面粉、鸡蛋、胡椒,少爷,您要这些做什么啊?后头还有这么多的油和盐,以及什么茱萸。”
“您可是想要吃面了?”
青木恍然,“吃面哪里需要您亲自动手,小的这就去给您买上一碗。”
“我没有想吃面。”
许淙把洗好的毛笔放回架子上,然后道:“我是要做干粮,准备带到贡院里面吃的,你快去准备吧。”
青木一听是为乡试准备的,马上精神一震,“小的这就去!”
目视着青木远去,许淙便又拿过一本文集看了起来。他手上的这本文集是本次乡试的副考官,陈翰林写的。除此之外旁边还有几篇文章、几首诗,那是主考官王学士的。
早在朝廷定下淮南西路两位考官人选之后,金侍郎就收集了他们的文章快马加鞭地送来庐州,以便给许淙作为参考。他老人家在随行的信里也写了,两位考官一主一副,主考官王学士是寒门出生,属于大器晚成,所以他喜欢朴实的文章和诗词,最好还是对实际事物颇有见地的。
而副考官陈翰林则洽洽相反,因为是世家出身,所以喜欢辞藻华丽的文章和诗词,还专门出了一本文集。
许淙现在看的,就是他的文集。
把两位考官的文章统统看完,许淙觉得有些难办。因为还真的跟金侍郎在信里面说的那样,两位考官的喜好基本上是相反的,若硬是要糅合在一起,结果约莫就是‘五彩斑斓的黑’,反正许淙试着写了一篇文章之后,那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觉得怪异无比。
最后他干脆放弃了,决定风格上还是更多地偏向王学士,反正王学士才是主考官,而且陈翰林擅长的诗词,正好是他不擅长的。
等一本文集看完,青木也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来了。
“少爷,小的回来了。”
“您看看这些东西可够,若是不够小的就再去买,对了少爷,您准备做什么样的干粮啊?”
许淙挽起袖子检查了一下,点头:“应该差不多了。”
他准备做的是方便面和面条,虽然在徐州上学的时候,他经常觉得“怎么今天还是吃面”,但不可否认的是,面的味道还是很不错的,而且不用掏米,熟得也快,想必在贡院的时候能够给他省下很多的时间。
毕竟要在里面待九天啊!
整整九天!
许淙只要一想到院试的时候,自己在里面待了三天,结果出来后整个人都臭了,就觉得在进去之前有必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尤其乡试比院试更严格,号间是有锁的,并且只能从外面打开。进去之后不但不能出来,还得自己料理吃喝,总之除了水之外其他东西贡院都是不给他们准备的。
颇有一种院门一关,生死自负的感觉,听说往年某些地方还有考生点火熬粥,却不慎点燃了试卷,结果给试卷扑火的时候又不小心烧到了衣裳,最后发生把自己活活烧死的惨剧。
乡试可怕如斯!
所以许淙觉得,自己不但要带多两套备用的衣服,还要准备好在里面的近三十餐。比如热水一冲就可以吃的方便面,就要多来几份。至于其他的干面条和大米,腊肉、肉干、酱菜,以及切碎晒干的蔬菜等等。
在他的指挥下,许桥带领着青木和另外一个家丁将他说的这些东西都折腾了出来,试吃完后一抹嘴,朝他竖起了大拇指。
“淙哥儿,还是你厉害。”
“你爹当年考乡试的时候,图省事直接买了馒头和干粮,结果进去之后没两天馒头就馊了,后面都啃的干粮,出来后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有了这些东西,我就不用担心你在里面饿肚子了。”
许淙正在旁边点炭火煮面,闻言不免露出了高兴的笑容。
“真的啊,我爹年轻的时候居然还做出过这样的事?怪不得他不管吃到多难吃的东西,都面不改色。”
记得他们一家刚到勉县的时候,第一餐就很难吃,全家只有许明成吃得面不改色,后来许淙才发现他爹那个人啊对美食没追求,好吃的会多吃几口,不好吃的也无所谓。
不像许淙,有条件的时候他是绝对不会委屈自己的,就是没有条件也要创造出条件来。
正说着,租住的院门外传来的“啪啪啪”的响声。
“许淙,许淙你在吗?”
“我是郑瑞成啊!”
“是郑兄,”许淙吩咐青木,“去给郑兄开门。”
等门一开,郑瑞成就擦着汗进来,“许淙,还是你这里清静啊,我都后悔没跟你一样单独赁个院子了,我住的那个客栈啊真是吵得不行。”
“且容我在你这里躲躲!”
第111章
郑瑞成不但是庐州老乡,还和许淙在府试以及院试的时候相处过,并且是许淙这次乡试互相结保的秀才之一,可谓是知根知底。
所以许淙不但没赶他走,还跟他分享了自己用炭炉子煮的方便面。
“这个好,等我回去也准备一份。”
郑瑞成感叹着吃完,然后就自然地跟许淙分享起本届乡试比较有名的那些人了。按照他的说法,这次乡试有几个人还是值得注意的。
“濠州李涛!”
“他你还记得吧?自从拜了闵学政为师之后,他就跟在闵学政身边学习,四年过去听说现在是大有长进,是你这次乡试的劲敌啊。”
“还有和州周义文,他上次没考中于是这次也来了,我读过他的几篇文章,反正是觉得比以前的要好很多。”
郑瑞成掰着手指数,“除此之外还有光州的赵荣、黄州的崔毅生,寿州的王文王武两兄弟,这几个人都是我们这科,或者是上科、上上科的秀才,个个在我们淮南西路都算是有名有姓,文章广为流传的。”
“我这次还带了他们的文章来,你有时间的话就抽空看看吧,也算是知己知彼了。”
说到这里,郑瑞成还拍了拍许淙的肩膀,“许淙,我们庐州就看你了,若你这次再拿一个案首,那就是四元了!”
许淙笑了笑,“借你吉言。”
不过他心里并没有报太大希望,因为科举考试是纯粹的文科,即使有一些律法、算术方面的题,但也不会占太多的篇幅。
所以得分如何,除了要写得好之外,还要看文章合不合主考官的心意。但许淙可不敢保证自己的文章,就一定能够写到主考官的心坎里。
金侍郎和许明成费尽心思搜罗了王学士和陈翰林的文集,也只是想让他的文章多些机会而已,但他们能收集别人也能。
所以许淙决定平常心看待。
反正只要不是第十三名以及之后的名次,那他就还是满意的,毕竟他爹许明成当年乡试考的是第十二名啊。
超过了他就行!
郑瑞成走后,许淙翻看了他带来的那几篇文章,然后便更加高兴了。如果他们这些人便是本届乡试的最高水平,那他对自己拿个前五还是非常有信心的。至于名次是第几嘛,看的就是主考官更喜欢谁了。
转眼间,就到了乡试的这一天
和许淙之前考过的院试差不多,乡试也有搜身、点名等环节。除了在搜身的时候真的搜查出几个夹带的,搞得接下来人人自危之外,一切都还算顺利。
等三千多人都被关在了小小的号间里时,本次乡试也就正式开始了。
在许淙等人奋笔疾书的时候,本次乡试的主考官、副考官、同考官们正坐在一起喝茶。
他们这些人也就只有开场的这个时候才有空闲了,因为等第一场考完,马上就要开始阅卷,不然的话就赶不及放榜。
乡试的主考官和副考官都由朝廷指派,乃是正儿八经的翰林院出身。但八位同考官们却不是,这八位同考官里其中有一位还是许淙的熟人。
江陵府赵知府。
不过现在不能称呼他为赵知府了,因为他去年年底已经卸任知府一职,目前在别的地方,正好被抽调到寿州,担任本次乡试的主考官。
这些人聊着聊着,就说起了本次乡试的出色人物。
许淙之前从郑瑞成口中的得知的李涛、王文王武等人赫然在列,不但这些人被提起,就连许淙这个许久未曾在本地读书人圈子出现的人也不例外。
“说起本次乡试,还有一人也是少年英才啊。”
“哦,是谁?”
“庐州许淙!”
说话的人笑眯眯地说道:“此子十岁那年便考中了院案首,不但是院案首还是罕见的小三元。可惜的是他并没有参加当年的乡试,不然一个十岁的举人,乃是佳话一件啊。”
说这话的这人,显然是很喜欢年轻人的,语气中颇有遗憾之色。
他话音刚落,便又有一人笑道:“你说的这个许淙我知道,他的父亲是许明成,现在任青州知府。许淙当年考完就随父赴任去了,自然不会参加接下来的乡试。”
“但你说得也不错,他今年不过一十四岁,若真的能够考中举人,那也是一桩罕见事啊。若是运道够好,能取得头名解元,将来再考中会元,状元,那可就六元及第,青史留名啊。”
读书人就没有不爱青史留名的,所以他这个“六元及第”的说法一出,还真的引起了其他同考官们的讨论,就是副考官陈翰林也起了几分兴致。
在场的人里表现得无动于衷的,就只剩下主考官王学士以及突然有些脸色不对的赵知府了。
王学士那是因为自己是主考官,所以为了避免麻烦并不会对某个秀才发表自己的看法。他全程都严肃地听着其他人的对话,至于听没听进去又或者听到了多少就不知道了,其他人也不敢问,只把他当做一个菩萨供着。
至于赵知府嘛……
他自从听到“六元及第”之后,表情就有些不对,到了最后脸上甚至一瞬间闪过了恼怒的表情。
这时候,一个认识他的同考官笑道:“说起小三元,我们这也有一个,赵兄,若我没记错的话,令郎当年也是小三元吧?不知这么多年过去,他可曾参加了乡试?”
闻言赵知府迅速收敛住了表情,哈哈一笑,“让你见笑了,胜儿那孩子的确考了三次案首。”
“不过我和他的老师都觉得,当年他的年纪还太小,乡试又要在贡院待上九天九夜,实在是伤身呐,所以就一直未曾让他下场,拖到了现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