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被人知道自己就是三水居士,然后有好事的人一对比,结果发现麻竹和许明成有点像,就怀疑他跟画册里描述的那样秃头怎么办?
渣爹秃头不要紧,淙淙不能秃!
接下来的日子,为了不撞上像傅公子这样的读者,许淙出门都特地绕开了祥云书坊那条路。在过年前的这段时间里,他去了上次桥叔提到过的大相国寺庙会,也在瓦市上看了一些杂技表演,耍猴表演等等。
就是戏也看了一折,不过他不太喜欢。
而与此同时,他心仪的房子也定下来了。那是一间在贡院周围的房子,距离会试的贡院只有一刻钟的距离。
因为贡院周围没有什么热闹的地方,所以很适合读书,并且因为它虽然在内城,但远离皇城,价钱也不是很贵。二进带了两个小院的房子只卖一千一百两,经过讲价后以一千两成交了,赶在衙门封钥之前过了户。
他有房子了,还是京城的!
虽然写的是许明成的名字,但许淙还是高兴地捧着房契看了很久。
而临近过年的这段时间,不仅仅发生了这件喜事。
还有一件就是许明成筹谋已久的新缺终于定下来了,是位于京东东路的青州府知府,下辖益都、寿光、临朐等六县,为从四品。
虽然从四品比不上云知府的正四品,但许明成也挺满意的了。毕竟距离他考上进士也就不过十年时间,能有今天除了他本人的努力之外,和贵人们的帮扶也是分不开的。
因为旨意要等开年之后才会下来,所以得到这个消息后一家人都并未宣扬,而是让厨房多加了两个菜,低调地庆祝了一番。
转眼间,就来到了除夕这一日。
那位买去了《科举记》版权的班主并未食言,还真的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把戏排了出来。但因为太过于匆忙,所以很多台词都没有采用演唱的方式,而是使用了对话,模式更接近于许淙熟悉的现代京剧。
对此,那位班主还很惭愧,说以后定会改进云云。
但许淙等人却看得很开心。
尤其是王老夫人,她笑得直拍大腿,说这个好,这个好。
喜不自禁的她,还转头看向了一起被邀请来看戏,但跟她不太对付的金夫人,高兴地说道:“亲家母,你看这出戏怎么样啊?”
“是淙哥儿写的!”
“哈哈哈淙哥儿这孩子打小就孝顺,他不但跟他爹一样早早的就考中了功名,知道我不识字后还画了一本全是图的画册,不识字也能看!”
“如今还让人排出来,特地挑了我过寿的时候演给我这个老婆子看,哎呦有这么一个乖孙啊,我这辈子都值了!”
“哈哈哈……”
金夫人气了个倒昂。
可她偏偏没法反驳,是反驳许淙不孝顺,还是反驳他又是画画又是让人排戏,如此玩物丧志将来必定没有出息?
前者如果这还不孝顺的话,那她的那些孙子孙女们都别活了。后者的话才十岁就已经考中了秀才,并且还是小三元的许淙无论如何都算不上没出息。
出息可大了!
出息到她这些日子出门,还被人打探许淙有没有定亲!
想到这里,金夫人心中暗恨,觉得王氏这个老婆子运气也太好了些。
本来只是一个乡下老太婆,但却生了个出息的儿子,和自己平起平坐起来,听老爷说那许明成明年就要升官了,没准过些年一家人还能住到京城来。
虽然娶的儿媳妇是不下蛋的,但嫁妆丰厚,早知道这样她当初给侄子挑媳妇的时候,就不应该选更听自己话的老二,而应该选她才对。不能生算什么,嫁妆丰厚才最是要紧,如此一来自己也不用时常贴补娘家。
至于孙子是庶出,但也是自家骨血,何况这个庶出的许淙和嫡出的也没两样,而且眼见着过些年就能够金榜题名。
——怎么就不是邹家的呢?
——许家全倒了大霉才好呢!
她在心里暗骂了两句,但脸上却不得不扯出略显僵硬的笑容来,“是啊,是孝顺得很,你有福气呢。”
王老夫人见气到了这个往日里瞧不起自己的亲家,顿时心满意足。
因为知道儿媳妇金氏跟这位嫡母也只是面子情,所以一家人看完戏回到梧桐院的时候,王老夫人就高兴道:“这出戏好,改明儿咱们家如果来京城久住啊,年年都喊来唱一回。”
“到时候记得把金夫人也喊上,她一直都瞧不上咱们家,就得气气她。我们过得越好啊,就越要让她知道。”
金氏哭笑不得。
她现在对那位嫡母,已经不像还在闺中的时候那样战战兢兢,连她多说两句话都要翻来覆去地揣摩了。
简而言之,就是不在意了。
毕竟自家夫婿、儿子都出息,往后也没什么需要求她的。至于姨娘那边自有四郎照应,她一个出嫁女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即便是回了娘家,出嫁女那也是贵客。
所以听到王老夫人这话,她笑着附和,“娘说得是,过年是得热热闹闹的。往后我们家里也可以请些戏班子、或者女说书人来说上几段。”
王老夫人眉开眼笑,“说书的还有女的啊?”
金氏笑道:“娘,有的,即便是没有,那请个老先生也可,届时摆个屏风拦一拦就是了。”毕竟眉毛胡子都花白了的老先生,也传不出什么闲话来,京城有的人家办寿宴,或者有什么喜事的时候也会请进来乐一乐的。
王老夫人满意点头,“这个好!”
第96章
京城过年的气氛很浓郁。
从正月初一开始,一直到十五的元宵节都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拜年、庙会、灯会等等,许明成还带着许淙拜访了好几位同僚。
在此期间,许淙新交的朋友傅公子还让人送了东西来。
——《竹精传记》第六册 。
许淙收到后一囧。
更别说傅公子还在信里说‘许淙你快看你快看,麻竹不秃了!我就说了麻竹那么厉害,怎么可能秃呢他肯定是不秃的’云云。
许淙读完后一阵好笑,想了想他摊开一张大大的画纸,把祥云书坊门口那张麻竹大发神威的画再度画了出来,然后细心地上了颜色,让人送给傅公子做回礼。虽然不能画同人,但彩图还是可以画一张的。
傅公子那么喜欢麻竹,应该也会喜欢这张图,在回信里许淙还提了一句,说自己就要去青州了,等到青州之后再给他写信。
是的,他们要去青州了。
正月二十一过,衙门开钥之后许明成就拿到了新任命。所以一家人这几天都在忙着收拾东西,准备启程前往青州了。
该装箱笼的要装进去,该买的东西也要买起来了,一切都要在出发前收拾好,免得路上缺什么却没地方买。
除此之外,许淙新买的房子,也委托了大姨母帮忙照看。金家大姨母是一个和金氏有三分相似,很温柔大气的人,闻言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了,还拉着金氏的手说到了青州之后,要记得给她写信云云。
临行的前一日,许明成带着许淙,特地再去跟云阁老辞行。
云阁老这次的态度和煦了许多,也不故作考验了,他跟许明成讲了一些青州的事情,然后再提点了许淙几句,勉励他要努力读书。
“此去青州,当勤学苦练。”
“不可懈怠!”
——大概所有长辈都这样吧。
许淙听到后,当然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是,云大人。”
……
一个半月后,青州府
许淙正在写信。
他这次要写的信有点多。
因为往后的几年没有意外的话,他们一家一直都会在青州府,所以他现在就要写信一一问候各路亲朋好友,顺便告诉对方自己的新地址,方便以后通信。
第一个当然是老师云知府。
因为云伯父已经变成了老师,所以许淙这次写信,就没有像小时候那样附上‘铁锅炖大鹅’的图,并说‘这个多么多么好吃,伯父你一定要尝一尝’。
他下笔慎重了许多。
第一句当然是问候,毕竟礼多人不怪嘛。接下来许淙就正儿八经地描述自己最近的读书成果,并且附上了作业和诗作为证据,告诉对方自己最近这段没有偷懒。
然后许淙还提了云阁老,因为老师是云阁老亲孙,所以在这里许淙就贴心地说云阁老他老人家知识渊博,几句指点都让他茅塞顿开。并且特别提到云阁老看上去身体不错,精神也不错,让老师放心等等。
最后,再问候了老师、师母、师兄师妹师弟们的身体。并提到自己在京城的那段时间,闲暇时画了《竹精传记》的第六册 ,随信附上,请老师转交给两位师妹和师弟。自己画的画册又不是信,还是可以送的。
最后的最后,写上‘学生许淙拜上。’
写完后许淙拿起信仔细看了看,没发现有什么问题,于是封好放在一边。他准备明天去问问许明成有没有信要一起寄给老师,如果没有的话那他就自己寄了。
现在的他,不差钱!
区区邮费而已,完全可以自己出,不用蹭渣爹的。
最重要的信写完,接下来就是小伙伴们的了。
现在的许淙,一共有一二三,整整十五个好朋友。按照时间排序,分别是还在老家庐州读书的石头、随着孙教谕到了另外一个地方赴任的孙大郎、勉县的赵诚和王瑜、在恭州认识的几个小伙伴,在庐州考试的时候认识的几个同年等。
对了还有之前的夫子孙秀才。
孙秀才离开恭州的时候,是说要去考举人的,也不知道考得怎么样了。
至于另外一个夫子许夫子,他的考前锻炼也还在进行,据说效果不错,打算今年就下场试一试。如今已是三月,想必差不多就会有结果传来了。
对于这些人,许淙一一写信,先是介绍了一遍自己的京城的经历,重点描绘了大相国寺描绘的热闹,和元宵灯会的繁华。然后再跟对方说明自己现在在青州,并附上通信地址,如果想要给自己写信的话,可以寄到青州来。
等全部写完之后,已经过去半天了。
“爹,你有信要寄给老师吗?”
许淙拿着一叠信找到了许明成,然后一一数过去,“还有要寄到庐州城的、庐州老家的、勉县的、恭州的等等,对了还有京城的。”
“你还有信寄到京城?”
许明成将许淙的信接了过去,然后一一查看起来。
当然,因为现在许淙年纪大了,也知道分寸,所以他没像许淙小时候那样直接拆开,而是只查看了最上面的信封。
“你许夫子、孙夫子、孙叔……”
“还有石头、孙大郎、赵诚王瑜……”
“……傅公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