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访烟放慢速度,环顾四周,仔细的搜寻着。
出乎意料,她竟然在一处丘陵下,看见了玉忘言。
当两个人目光交接时,玉忘言的眼底分明黯下去,其中有惊讶,更多的却是深不见底的暗潮。
“赵小姐、四殿下。”他拱手,面无表情。
赵访烟下马,因着速度过快,膝盖狠狠的一疼,像是骨头被掰断了似的。
她皱眉忍住,给玉忘言欠了欠身,“访烟见过瑾王殿下。瑾王,请问你为什么出现在这里?”
玉忘言不语。
赵访烟走了过来,朝着玉忘言的旁侧望去,很快便发现他身后的地上,有些惹眼的东西。
“赵小姐,慢些。”
不顾玉倾云的提醒,赵访烟快步走到那些东西的面前,俯身拿起来查看。
这竟然是烟花筒,已经用过了,留下半黑的壳子。她把其中一个烟花筒抠开,倒出了一手燃烧后的灰烬,混合了某种诡异的白色粉末。
这是什么?
赵访烟没有见过这种白色的粉末。她拿出了帕子,小心的把粉末包起了一部分,妥善放进衣服里,再好好的查看这些烟花筒。
烟花筒有几十个,在地上排成一条折线,都是一样的外形。赵访烟又抠开一个,同样倒出来一样的残留物和白色粉末。
“瑾王,你是否也和访烟一样,是来此查看的?”赵访烟抬头问道。
玉忘言冷冷别开目光,双手负后,不言。
怀疑,就像是种子般,就此种在了赵访烟的心头。
她知道瑾王内敛寡言,但并不是这样一个不理人的人。眼下他为什么这样冷漠?是不想说,还是不能说?
玉倾云给玉忘言行了礼,和蔼的笑道:“瑾王,在下出宫的时候,正好看见瑾王妃在帝宫北侧的宫门,瞧着该是在等你吧。”
玉忘言神情微变,眼底的复杂,教玉倾云看不懂,只是听他喃喃:“多谢告知本王。”
“你我兄弟,何须这样客气。”玉倾云说罢,看了眼赵访烟,低声道:“这次……赵小姐受到的打击是真的不小啊。”
“……嗯。”玉忘言欲言又止。
“瑾王,你是心里有事?怎么我看你愁眉不展的。”
“没什么。”玉忘言道:“本王去接瑟瑟了,告辞。”
“哎,瑾王!”玉倾云唤了声,却见玉忘言已经跨上马,抽着鞭子渐行渐远。
他走得很快,身影消失在了远方。
可是看着他背影的玉倾云,却看不见他脸上那仿佛随时都会碎开的沉冷。
玉忘言重重的呼吸着,风倒灌入胃里,风声也掩不住他的呼吸声。
他的心中五味陈杂,竟是没有底气去面对赵访烟。
这次的事件,表面看似是天谴,但他清楚这实则是人祸。甚至,这件人祸是谁做下的,他都已经猜出来了。
这一人一马渐渐的消失在远方,赵访烟望过去,心中已经生疑。
她走向自己的马,一边对玉倾云道:“我们祭祀之时,城北传来阵阵轰响声,不是雷声,而是这些烟花的爆炸声。”
玉倾云诧异,回忆了片刻,道:“在下记得,那雷声也伴随了闪电,就在雷声响起后,城北空中有闪电划过。”
“访烟认为,那一定不是真正的闪电。”赵访烟道:“四殿下可以仔细想想,往常打雷下雨,都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
玉倾云一怔,眼神深了深,“你说的没错。刚才……的确是先有雷声,又有闪电。”
“所以,访烟怀疑,那闪电是这些烟花爆炸后在空中形成的图案。”
赵访烟指了指地上的烟花筒,“四殿下,请看这些烟花筒摆放的位置,不像随意摆的。”
她的话似乎有道理,可依旧匪夷所思。玉倾云道:“逢年过节顺京城四处有人放烟花庆祝,都是趁着夜晚,方能够看清烟花的绚丽,至于白天……在下觉得,烟花就是再亮,也比不过日光啊。”
“所以访烟怀疑,这烟花筒里也许是多加了什么东西……”赵访烟喃喃着,心里最为怀疑的,就是她从烟花筒里倒出来的那种陌生的白色粉末。
那东西不是火药类的,会是什么?
“四殿下,访烟还不能松懈,接下来还有要确认的事情。”她看向玉倾云,“四殿下能陪伴我到此时,我心里真的很高兴。殿下早些回府吧,访烟也告辞了。”
“也好。”玉倾云浅笑:“那就一同回城吧,我把你送到家门口,再回王府。”
“有劳四殿下。”
远方,玉忘言快马加鞭,已经到了北城门。
凭着象征亲王身份的令牌,他直接策马冲进城里,没有任何官兵敢多问一句。
进了城,马匹的速度慢下来了,可玉忘言的心却更急了。
他闭上眼,试着调整好情绪,在街巷口拐了个弯,没有再往帝宫去,而是改道去了晋王府。
在路上,他遇见了山宗,想了想,让山宗去帝宫照应萧瑟瑟,一起等着他返回帝宫接她。
晋王府一贯较为冷清。听说是晋王喜欢安静,不愿被打扰,故此晋王府的访客也相对少些。
玉忘言策马停在了府门口,翻身下马,直接闯了进去。
“瑾、瑾王殿下!”门口的守卫连忙施礼,想要拦住他,却根本拦不住。
守卫只好赶紧跑向书房,大声喊道:“王爷!瑾王殿下过府了!”
几乎守卫的话音刚落,书房顶上,就有一道黑影迅速掠过去。那速度快的吓人,完全骗过了守卫的眼睛,却还是被玉忘言看见了。
“何人!”
他沉声吼道。
大白天的,是什么人敢在晋王府鬼鬼祟祟?
心下一凛,生怕书房里的晋王是遭了毒手了,玉忘言奋力跑了过去,呼道:“父王!”
书房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
门下立着的正是晋王,看上去毫发无伤,脸色却是冷到谷底的。
见他没事,玉忘言松了口气,一时间也无心察觉晋王看他的脸色,只快步走到晋王面前问道:“父王,你可有事?刚才有个人影从书房的屋顶掠了过去。”
“人影?”晋王不相信的喃喃,摇了摇头,“你八成是看错了……”
“我不会看错。”玉忘言笃定道。
“没出事就行了。”晋王转过身去,回到了屋子里,“忘言,进来话说。”
“是。”
玉忘言进来后,便关上了房门。
书房里很暗,没有一扇窗户是开着的。这让玉忘言心里不由得奇怪,父王方才为何要待在不透气的昏暗房间里。
不过眼下,他和晋王要说的话,是万分机密的。玉忘言叹了口气,望着晋王的背影,沉沉道:“自上次焦阑殿上对北魏使节的刺杀,我竭力劝说父王,看来终是徒劳。”
晋王低不可闻的冷哼:“我就知道,你会来质问我。”
“父王……”玉忘言仿佛感受到心肝脾肺的一阵绞痛,沉然道:“祭祀团的人,死的太过无辜!”
“无辜?”晋王冷冷的说:“他们是以身殉职,死得其所。”
“为何这么做?”玉忘言的袖子下,拳头已经紧紧的握了起来,随着轻颤的身躯一并颤抖。
“父王,和平来之不易,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而企图让大尧和北魏的战火重燃。更不该因此害死祭祀团的祭司,他们与我们无冤无仇。”
“呵,非得有冤有仇才能害吗?”晋王冷冷的说着,语调变得怨艾。
“忘言,你说我是为了一己之私而不顾其他人。那当初天英帝为了一己之私,把你母妃强抢进帝宫里,害我妻离。他顾过你我父子吗?”
玉忘言胸中一震,眉头紧紧的蹙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英帝有错,我们便报仇。然而父王今日所做的事,若是有朝一日被外人知道,必定会招来他们的报复。”
“他们……是谁?”晋王缓缓的转过身来,苍老发黄的脸,在昏光里显得有些阴暗。
“是指赵访烟,还是萧瑟瑟?”
玉忘言握紧的拳头,猛地再收缩,“……瑟瑟不是外人。”
“这么说你是要告诉她,这场看似是天灾的人祸,幕后主使是我。”
“……绝不会。”玉忘言的字眼,咬得很重。
他不会把这次事件的真相告诉瑟瑟,父王对瑟瑟是越发的存有杀心了,只有让瑟瑟什么都不知道,才能保证她的安全。
晋王似是叹了口气,有些佝偻的走向一张椅子,缓缓的坐下。
“忘言……”小桌上放着一盆罕见的白色金盏花,他信手拨弄了两下花瓣,喃喃:“今天的事,没有人会知道真相。”
玉忘言皱眉道:“不能掉以轻心。”
“你害怕赵访烟会查到我的头上?”晋王抬眼看过来,那双黑幽幽的眼底,分明泛起一抹森寒的杀气。
“人还是傻一点好,傻了才能安全。要是赵访烟和祭祀团剩下的人太聪明了,那就只好……死了。”
骤寒的气氛顿时袭上了玉忘言,他听着晋王的话,看着父亲的这张苍老却充满了杀气的脸,心中产生了一种匪夷所思的感觉,就像是——这座书房渐渐的化成了盘丝洞,充满了蜘蛛网,他被这些网一张又一张的覆盖住,越来越难以呼吸。而他的不远处,瑟瑟、赵访烟、以及其他很多人,也在被蛛丝圈圈的缠绕着,渐渐被淹没……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加班了一通宵,没更新,见谅……现在还没缓过劲来。
☆、当真胡闹
在走出书房的一瞬间,玉忘言觉得,身体里有种极致的虚软。
惶惶然的感觉在他的心头叫嚣,像猫爪子一样挠来挠去,怎样都无法消退。
父王……
他在心中念着。
这个喊了多少年的称呼了,竟是头一次的,陌生的让他惶然。
他以为,他很了解父王,就像是父王做了这些坏事,怎样也瞒不过他一样。可是,是从什么时候起,父王变得这样阴险而凶狠?
从前那个总是愁眉苦脸、对他殷切教诲的父王,何时变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