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急道:“这话从何说起?”
她苦笑:“臣妾心软时,陛下总说臣妾太善,护不住自己,日后会吃大亏。可臣妾学着维护自己,陛下又怪臣妾心计太多,对臣妾弃如敝履。”
她说及此出,泪珠再度落下来,抬头望着他,满目的迷茫:“陛下想要臣妾怎样呢?不若明说出来,臣妾日后也好知道该如何行事。”
“……朕不是怪你心计太多。”他被她责怪的慌张,焦急解释,“只是你不该这样瞒朕,将朕也算计其中。”
“可臣妾能怎么办!”她突然哭得凶了起来,眼泪一涌而出,如同断线的珍珠串,噼里啪啦地往下落,“臣妾心里只有陛下一个,但陛下心里……有后宫的那么多人,林氏、林氏更是侍奉陛下多年的,也曾宠冠六宫……臣妾事事都想与陛下直言,可臣妾不知陛下会信谁。臣妾不能赌啊……林氏她、她想要臣妾的命,陛下明明知道……”
她哭得泣不成声,抽噎了好几度,才将话续上:“陛下明明都知道,却要怪臣妾有所隐瞒……陛下扪心自问,若臣妾事先说了,陛下一定会相信臣妾么?况且她们在暗处,臣妾在明处,陛下便是相信臣妾,就能帮臣妾挡开那一次次刀光剑影么……”
她越说越是委屈,连连摇头,又在他怀中挣扎起来。他拥着她不肯放,她奋力地推他的胸口:“现下臣妾只……只庆幸自己当时什么都没说,可见陛下是不信臣妾的!哪怕知道林氏没安好心,臣妾不过将计就计,陛下也还是怪臣妾!”
“阿婉!”他竭力地抱紧她,意欲让她冷静。
她不服输地强挣,却在某一瞬忽而脱了力,身子瘫软下去,他虽慌忙地想抱住她,她还是一分分跌坐在地。
明艳的橙红色裙摆在她身边铺开,她紧紧攥住一团,痛苦地哭喊道:“后宫那么多姐妹,人人都是陛下的心头好……臣妾想护住自己这条命,想长长久久地陪伴在陛下身边,臣妾错了吗!”
他蹲身再度拥住她,无力地回应她的质问:“没有。”
她瘫软地伏进他怀中,原本精致的妆容早已被泪水染花,却还是因为这两个字哭得更加厉害:“陛下为什么一句解释都不肯听臣妾说!陛下厌倦了臣妾是不是,陛下不喜欢臣妾了……不喜欢了还要来招惹臣妾!”
这第一句尚是情理之中的怨怼,后面几句却多了胡搅蛮缠的意味。就好像已哭得懵了,一味地沉浸在了难过之中,而后钻起了牛角尖,愈发地往难过里去想,再让自己愈发地难过一重。
“阿婉……”他一声长叹,手掌温柔地抚着她的后背,摇头沉然道,“朕没有不喜欢你。”
在心中盘旋数日的恼火随着她的哭声荡然无存,他忽而觉得自己错怪了她,又觉哪怕没有错怪也是自己的不是,她的所作所为并没有那么罪无可恕。
这个念头引得他自言自语般地继续说了下去:“朕近来也想过,恶事终是林氏所为,你不过将计就计,是朕不该那样怪你。”
徐思婉伏在他怀中,啜泣声仍旧未止,遮掩住的朱唇却勾起一弧妖邪的笑。
这句话再重要不过。那些错处,原是死罪,但她要他割舍不下她,继而在她这里给出比旁人多百倍千倍的纵容。
这份纵容只要给了,他就会慢慢适应于此,再不知不觉中开始变本加厉。
一个在帝王怀中享有无尽纵容的宠妃,总是能做许多事情。
她于是适时地给了他面子,哭声慢慢淡去,很快就只剩了断断续续的抽噎。齐轩一句重话都不敢再说,半抱半扶地拥着她起来,看着她哭花的妆,连笑意都变得小心:“洗一洗脸,重新梳妆吧,一会儿还要见母后。”
“嗯。”她嗓中发出的声音轻轻细细,点点头,就往侧殿中的妆台走。一只手却还抓着他的衣袖,不肯他离开半分。
他反握住她的手,笑了声:“朕去给你唤人来。”
她一下子转过脸,仍残存泪意的双眸一眨不眨地望着他。他因而也不忍心说太多,索性拉着她的手,走到门边:“花晨。”
他一唤,花晨忙在外应声:“陛下?”
“备水来,服侍你们娘娘洗脸梳妆。”他道。
花晨应了声诺,不多时打来了温水,盛在铜盆中,领着月夕和兰薰推门而入。
徐思婉洗过脸坐去妆台前,花晨上前帮她梳妆。妆台旁别无其他地方可坐,皇帝便闲闲地倚墙立在旁边,随手执起她刚从她发髻上摘下的一对插梳。
插梳是纯金所制,打成了某种花枝的形状,上面简简单单的镶嵌了些珍珠用以点缀。
他端详了两眼,没分辨出是什么花,就随口问她。
徐思婉抬眸一扫,笑着接回手里:“是荼蘼。”
“荼蘼?”他眉心微微一跳,亦笑了声,“‘开到荼蘼花事了’,宫中多说这花不吉利,你倒不避讳。”
“有什么好避讳的。万般嗟叹都是文人墨客所附,花本身并无这个意思,哪好怪人家不吉利。”说话间花晨刚好将她的发髻挽出了雏形,她将插梳向后一递,看着花晨为她戴好,复又偏头望一望他,“若臣妾不提这是荼蘼,是不是还挺好看的?”
他失笑:“便是知道它是荼蘼,也好看。朕的阿婉倾国之姿,戴什么都美。”
徐思婉闻言低头,笑意娇怯。心里戏谑地想,这一双荼蘼钗子不过是为方氏与郑氏两个小卒子打的而已,待她有朝一日凑齐了满头金时,可要让他好好看看有多美。
.
嫔妃妆容繁复,徐思婉收拾停当后不久,太后就醒了。跟前的崔嬷嬷前来叩门,皇帝便与徐思婉一并去了寝殿。太后午觉醒来精神还算好,虽病容疲惫,见他们同来还是笑了笑:“听闻倩贵嫔近来惹得你不快,倒不料你们还能同来。”
徐思婉无声地福身见礼,美眸向侧旁一扫,就见他神情局促。
“咳。”他不自觉地咳了声,“一些小事罢了,儿子这就解了她的禁足,免得母后心疼。”
太后不置可否,转而朝徐思婉招手:“来,坐到哀家身边来。”
徐思婉垂首上前,坐到太后床边,太后凝神打量着她,虽然她已重新梳妆,也还是能捕捉到一抹哭过的痕迹。
太后心下沉了口气。
都说男人受不住女人的眼泪,但后宫嫔妃众多,只凭眼泪能让帝王心疼也非易事。方才她这一觉睡的时间也不是很长,只这一会儿工夫二人就已重修旧好,可见倩贵嫔本事了得。
更紧要的是,今日这番相见,本就是皇帝求到她跟前才有的。
她思及过往,后宫若有嫔妃落罪,轻至罚俸、重至打入冷宫,都会有个说法,倩贵嫔这番禁足却阖宫都不知缘由,连她身为太后都打听不到一分一毫的缘故。
可打听不到的,往往才是大事。
想到这一点,太后心中愈发惊异。这说明皇帝即便在震怒之下也在护着她,看起来就像下意识里不肯失去她似的。
太后从未见过儿子这样。
她倒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因为宠妃总会有的,相较于莹婕妤那样的,倩贵嫔总归出身更拿得上台面、行事也更得体。
如倩贵嫔这样出身高贵的嫔妃,为着娘家,总是行事要更谨慎的,更不会为了博几分宠爱做出伤及圣体的事。若皇帝一定要有所偏宠,她这个做母亲的宁可他宠倩贵嫔。
太后斟酌着分寸,转而想到了皇后。
皇后身为皇帝的发妻,也很得体,更为皇帝诞育了嫡长子。只是正因诞育了嫡长子,后来又自己玉体欠安,一根弦就绷得太紧了。
弦绷得太紧,就对万事万物都会有敌意。
太后沉吟半晌,因病而苍白得厉害的手握住徐思婉的手:“你侍奉皇帝很尽心,哀家也喜欢。哀家叮嘱你几句话,你且听一听。”
徐思婉忙颔首,一派恭顺:“太后娘娘请说。”
太后目光下移,落到她小腹上:“一则是孩子的事。现下宫中皇子公主不多,你要尽力,膝下总要有个孩子才是。”
徐思婉眼中的恭敬不动,含笑应说:“诺,臣妾记住了。”
太后又言:“二则,你再得宠也不能忘了,要敬重皇后。她是中宫,又有皇长子,你们若元后与宠妃相争,总不免两败俱伤。哀家是过来人,知道嫔妃们一旦得宠就总不免心思多些,有的是生出不该有的奢求,也有的是怕自己盛宠会遭人记恨,不得不争。哀家看你是个聪明的,不会那样庸人自扰。至于皇后那边……”
太后顿声,幽长地舒了口气:“她也并非没有容人之量。你若不僭越,她想来不会委屈你。你们能妻妾和睦,才是后宫之福。”
这回不待徐思婉应话,皇帝已然先道:“阿婉一贯守礼,母后放心。”
“哀家知道她懂事。”太后笑了笑,“只是闲来无事,叮嘱两句罢了。”
徐思婉即道:“太后娘娘的叮咛臣妾都会用心记着,会恪守妃妾本分,绝不因一己之私让陛下为难。”
“很好。”太后面显宽慰,略作思忖,命人从自己昔年的嫁妆中取了一副玉饰赏她。
二人又陪太后小坐了会儿,徐思婉就先一步告了退。回漪兰阁的路上,行至无人处,花晨压音埋怨起来:“太后娘娘自己在宫里大半辈子,却还是看不懂皇后娘娘么?说得好像皇后娘娘多么仁善大度。”
“这是你没听懂。”徐思婉笑了声,“她若真觉得皇后仁善大度,就不会有今日这些话了。会有这般叮嘱,便是她身为人母不肯出事,所以想在其中平衡。”
是以说出这些,就可见太后不仅知道皇后不简单,也知道她不简单。
只不过,太后注定猜不到她心底最深的打算。
没有人会随意怀疑她的出身,也没有人会随意怀疑皇帝身边最炙手可热的宠妃竟想要皇帝的命,这才是她描得最好的一张画皮。
.
当日傍晚,御前宫人在徐思婉传膳前到了漪兰阁,请她去清凉殿用膳。
出门时一贯喜欢自己走走的徐思婉这回让人备了步辇,大张旗鼓地往清凉殿去。
她被禁足的时日已不短了,宫道上久不见她的影子,这般突然出现,宫人们在见礼间都有几分诧然。又见她是往清凉殿的方向走,议论瞬间在宫中漫开。
但这些细由,皇帝自不会在意。她步入清凉殿,他正在殿中踱步歇神,见她进来,一声苦笑:“原是出了寿安殿就想让你过来,不料政务缠身,这才歇下来。”
徐思婉衔笑迎上前:“臣妾倒不妨事,但陛下莫太累了。”
他摇摇头,随口道:“忽而有些急奏进宫罢了,是江南水患的事。”
水患。
徐思婉心弦沉了一沉。
水患、旱灾、蝗灾、瘟疫、雪灾,这些灾祸总会有的,闹得大了天子就要下诏罪己。但其实就算天子德行再好,往往也无可避免。
平日若有这些灾祸,按部就班地治灾便是。
可现下,是一边起着战事,一边闹着天灾。如此一来,大约会两边相互拖累,日子愈发难过吧。
徐思婉盘算着心事,脸上笑意不改,行至他面前,温温柔柔地拉住他的手:“那一会儿用完膳,臣妾陪陛下随处走走。免得陛下被政事困扰,惹得晚上都睡不好觉。”
“好。”他一哂,却说,“用膳不急,你随朕来,朕给你看些东西。”
“什么?”徐思婉浅怔,齐轩不语,拉着她的手走向寝殿。她不解地跟着他步入殿中,绕过门前屏风,就见殿中地上铺着一大幅堪舆图。
再定睛细看,分明就是行宫的堪舆图。
第84章 册礼
堪舆图一丈宽一丈长, 不仅楼宇殿阁都画出来,连草木溪流也描得细致。
齐轩姿态随意地拉着徐思婉在图前蹲下身, 笑说:“你晋了主位, 理当换个住处,朕一时却也不知给你哪个地方更好。思来想去,倒觉不如让你自己挑。”
说着遥遥一指北侧的位置:“那边的华如殿, 乃仁祖皇帝为宠妃仪贵妃所建,极尽奢华,景致也好。”说罢又指指西侧,“还有那边的清露殿, 虽然奢华略差几分, 但清幽凉快。朕记得你怕热,迁去清露殿必定住得舒服。”
徐思婉噙着笑, 心底讥嘲又生。
他原来记得她怕热啊。那他若真疼惜她, 前些日子让尚宫局不许克扣她的冰,也不过他一句提点的事。可他就是任由她在冰例上吃了亏, 其余的大小委屈更是受了许多。哪怕后来他责罚了宫人是为她出了气,这些委屈也终是已经受了。
她细作思量,心知会出那些事无外乎两个缘故,一则他对她的在意还不够, 二则是他有意让她见识这些, 想逼她低头。
从他今日的安排来看, 并非前者,那就只能是后者了。由此便可见帝王的爱意多么狭隘,再怎样的盛宠也充斥着理所当然的威压与施舍。
若她只是一个当真倾心于他的寻常嫔妃, 想明白这些不知会有多么难过。好在她并不是, 日后也不会是, 这些不可明言的心思便左不过是为她添个乐子了。
她于是心平气和地看着眼前的堪舆图,似乎看得很认真,视线梭巡了半晌,纤纤素手终于指出去:“臣妾想住那儿,行么?”
“哪儿?”他顺着她所指的地方看去,她道:“披香殿。”
“披香殿。”他想了想,眉心微微蹙起,“倒也不差,只是近十年不曾好好修葺过,要修补的地方怕是不少,比不得华如殿与清露殿都是去年才刚大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