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她不想见卫川,那便是不想。
二人就这般从清晨一直待到了下午,其间偶有同来狩猎的宗亲朝臣策马途经此处,遥遥看到有妃嫔在,就绕路避开。
但徐思婉一直等到饿了,都没见卫川露脸。
她终是认定他不会来了,舒了口气,撑起身,掸掸裙子:“我们回去吧。”
“不等了?”唐榆也站起身,她笑道:“若他想见我,早就来了。”说罢先行提步,朝营地走去。他怔然一瞬,举步跟上她:“你是在试探他对你还有没有情谊?”
徐思婉想了想,坦然回说:“并不是。但你这么想,也说得通,就只当是这样吧。”
她怎么会试探卫川对她还有没有情谊呢?那根本不需试探,她太清楚卫川是什么样的人。他心里的情不会这样轻易的淡掉,他甚至不会自欺欺人,所以时至今日也没听说他定下婚约。
不过这样也好,她已注定对不住他,这样至少不必再对不住他的妻子。若她能好好嫁一个门当户对的人为妻,也必是不希望自己的夫君心里时时念着别人的。
徐思婉回到帐中时,采来的桂花已按她的吩咐给莹婕妤送去了一些,余下的因她说要自己打理,就先草草插在了一个白瓷花瓶里,用清水浸着根。
徐思婉耐心地将每一枝花从根部斜着剪去一截,而后便分了两个瓶子插好,一瓶放在了自己案头,另一瓶就先随意地搁在了柜边不碍事的地上。
等到傍晚,御驾回营,营地里一下子沸腾起来。彼时徐思婉正用晚膳,听得响动也不理会。等她用完膳,外头的喧嚣也淡去了不少,她正好重新梳了妆,捧起放在地上的那一瓶花,走向主帐。
不出所料,她刚走到主帐前就被御前宫人挡住了去路。因为今日是围猎的头一日,晚上回了营,皇帝不免要将此番随来的官员宗亲都见上一见,还要颁些赏。
现下这个时辰,帐中应该正忙着,外帐、中帐理当都站满了候见的人,连帐外四周都有不少在等候。
挡她的宦官好声好气地解释说:“历来都有这规矩,怕是怎么也要忙上一个时辰。”
“不妨事。”徐思婉抿着笑,将手中的花瓶递给那宦官,“我并无急事,只是今日出门采了写桂花,拿来送陛下一些。便请公公帮我将花送进去,再帮我禀一声,就说我在外面等着。”
说完,一锭银子已塞过去。那宦官没接,笑着欠身:“娘娘太客气了,这点小事,当不起娘娘的赏。”
说罢就抱着花瓶进了帐,不多时又空着手出来,道:“陛下现在实在不得空,让下奴跟娘娘说,娘娘不妨先四处走走,莫要干等。”
徐思婉莞尔:“今日出去摘花走得多了,这会儿倒懒得动。我就在这里等吧,公公不必管我了。”
那宦官闻言一揖:“那下奴告退。”
言毕他退回帐子门口,徐思婉无所事事地安然等待,一波又一波的朝臣贵戚面圣后退出主帐,看见她,都不免上前见礼:“贵嫔娘娘安。”
她大多时候都只颔一颔首就算尽了礼数,偶有从前识得的,也多说一两句话。
只是她倒不知父亲也来了,走神间乍然闻得熟悉的声音,她蓦地侧首,慌忙福身:“爹爹安好。”
徐文良抬眸,目光落在她面上,他知她在宫中过得不错,眼中隐有欣慰,更多的却仍是担忧。
父女之间于是沉默了半晌,最终还是徐思婉先开的口:“此处人多,爹爹借一步说话。”
徐文良点点头,与她走远了几步,到了无人处,她即道:“爹爹素来是不善骑射的,怎的也跟来了?小心腿疾再犯起来。”
徐文良的腿疾,是早年出去治灾时落下的。平日无事倒也不大发作,只是不能冻着不能累着,骑马这样的事自是做不得的。
徐文良苦笑着一叹:“放心吧,爹爹不去围猎。只是现下为着若莫尔的事不得不跟来,若有什么异动,还得随时廷议。”
徐思婉闻言舒气,徐文良看看她,又说:“你若是没什么急事,就先回去,莫在主帐外等了。”
徐思婉:“怎么了?”
“卫川也在里面。”徐文良打量着她,“爹不怕别的,只怕让人抓了把柄,陛下要怪你。”
“爹爹放心。”徐思婉低下头,沉静道,“女儿入宫已近两年了,万事自知轻重,不会招惹那些是非。”
说罢她的目光落在父亲手中的奏折上。足有三四本,本本都很厚,显是有事要忙,便吩咐花晨:“花晨,你送送爹爹。”
又向徐文良道:“明日若得空,女儿再去向爹爹问安。”
“好。”徐文良点了头,不再多说什么,就与花晨走了。徐思婉看得出,他脸上疲色与忧色都极重,可见近来朝务繁忙,他大概已许久未能好好歇息了。
她忽而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大战在即,这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既让人害怕,又令人兴奋。
她踱回主帐前又等了约莫一刻,帐帘再度揭开,总算见到了已等了一日的人。
他似乎比她记忆中生得更俊挺了些,身着一身轻甲,猩红的斗篷垂在身后。
与他一同走出主帐的还有两位贵公子,徐思婉在家时也见过他们,皆是他多年来的至交好友。
于是在看见她的一瞬,那二人都不免目光一僵,摒着气看向卫川的神色。
卫川神思间无半分波动,平静地走向她,在还有三步远时停住,抱拳一揖:“贵嫔娘娘安。”
“……贵嫔娘娘安。”那二人如梦初醒,忙跟着行礼。
徐思婉淡淡颔首:“诸位辛苦了。”
语毕就见他们免了礼,卫川没再多说一个字,率先提步离开。
自始至终,他没有多看她一眼。就好像他们并不熟悉,只是简单见面之交,所以见个礼便了事。
不错,很不错。
徐思婉亦没有回头多看他,只底下眼帘,细细地回想他适才的一举一动。
一年半的光阴,到底将他打磨的成熟了。
他身上的冲动与不羁尽数消退,愈发地学会了忍耐。
她还记得过年那时的事情。
那时他虽已十分隐忍,在太后面前处处得体,但在众人立在含元殿外看烟火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地回头望了她一眼。
即便隔得很远,但她还是感受到了他眼中的情愫。
而如今,他却已能做到连眼中都是平静的。
他更没了当初拦她车驾的那份糊涂。今晨她让唐榆将话送进他耳朵里,若他是当初那样,只怕即刻就要赶去见她。
很好。
他蜕变成了这样,她才能拿他去赌。
若赌输了,等她大仇得报,她就拿命还他。而若赌赢了……
若赌赢了,也有两个结果。
如果他不与她计较这些算计,自然是好的。可如果到时他恨她,就让他杀了她,那也没什么。
反正她这么多年都活在仇恨里,只要能报仇,这条命她也不甚在意。
这样想来,若能死在他手里,倒比死在别人手里强上许多。
作者有话说:
卫川:我成长了,我没那么冲动也没那么容易被试探了。
swan:试探的就是你成没成长。
第67章 孙氏
与此同时, 十数里外的行宫之中,正落下一场冷雨。
若在往年, 这样的时节, 出来避暑的妃嫔们早就该回宫了,现下却因太后病着,不得不再等上一等。
林嫔自失了玉妃的位份就搬出了青瑶殿, 挪进了橘合馆住。
橘合馆远不及青瑶殿宽敞气派,而且卧房在背阴处,一下雨就更阴冷了。再加上她先前又被太后罚跪,膝头肿得卧床了许久, 这样的阴冷直将她折磨得寝食难安, 心中也愈发焦躁。
若是旁的嫔妃落到这样的境地,大抵无可避免会墙倒众人推。好在她曾经位份够好, 手中既有权势膝下又有皇子。如今虽被降了位夺了权, 养在太妃那里的皇次子一时倒也没改换玉牒,平日热络的妃嫔们虽都懒得来走动了, 但宫人们念着这些,总归也不敢轻贱她。
况且,她得势时出手也大方,得过她关照的宫人们念着三分旧情, 许多事也还愿意帮着办上一办。更还有几位从前关系亲近的掌事, 得空仍愿过来问安, 林嫔心里知晓他们的这般问安大多也另有图谋,无非是想赌她日后东山再起能念他们的好。但宫里的交情本就是这样的,谁也不必计较这些。
是以当宫正司掌事吴述礼再度步入橘合馆的时候, 林嫔纵使心下再烦, 也还是撑起了笑。她歪坐在茶榻上, 身上盖着一层厚厚的毯子,炭盆也放在近前处,只为遮挡湿冷。
见吴述礼来了,她便吩咐宫女:“将炭盆挪远些吧。”
“不妨事,不妨事。”吴述礼连声,自顾挥退了那宫女,客客气气地坐到了侧旁的绣墩上。
林嫔见状便也作罢,只着人上茶。吴述礼看看她的气色,客套了句:“娘子似乎好转了些。”
“好不好的,得过且过吧。”林嫔一声哀叹,“陛下从前还用得上鸿胪寺。如今战事一起,是轮不着鸿胪寺说话了。”
言及此处她顿了顿,目中露出感激之色,朝吴述礼颔首:“上回的事还多谢你。陛下虽不能复我位份,却到底看在我娘家的份上嘱咐了太医几句。若不然,我这日子只会更难熬。”
“娘子太客气了。”吴述礼笑道,“娘子只是一时失意,太医们本也不敢怠慢,轮不到下奴居功。”
言毕他沉了沉,已经大好的主意又在脑海中过了一遍,终于小心开口:“眼下的困局,娘子且容下奴多几句嘴。”
“不必这样客气。”林嫔笑笑,“你只管说,主意好不好都不打紧,我还要谢你肯为我出主意。”
见她态度如此和善,吴述礼放了些心,便吁了口气,缓缓道:“下奴觉着,娘子只怕是将路走窄了。下奴听说……倩贵嫔近来从教坊挑了个舞姬,这回随驾去秋狝,还专程带了过去。”
“她要做什么?”林嫔脱口而出,不及说完已然恍悟,不由面露惊色,“……不可能,倩贵嫔正得宠,何故做这样的事?”
“这便是未雨绸缪。”吴述礼道,“那舞姬生得貌美,听闻是陛下会喜欢的模样。再加上出身卑微,倩贵嫔便是失势也拿捏得住她,到时在陛下身边,可就多了个为倩贵嫔说话的人。而娘子一直以来只顾结交宫中妃嫔,那些个妃嫔平日里是敬着您,但到底出身都不低,心气儿也高些,您一旦失势,她们就懒得再多来瞧您了,您也不好说什么。”
吴述礼一字一顿地说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般利弊是几日前从小路子口中听来的,他至今想来仍觉有些新奇,因为小路子素来话多不假,但他却从来不知他能说出这样的道理。
林嫔皱起眉头:“你说得简单,可那些贱蹄子能是什么好东西?万一养出下一个莹婕妤,我岂不是自讨苦吃?”
“娘子谬了。”吴述礼笑叹,“莹婕妤那是占了陛下刚登基的光。彼时尚未大选,宫里没几个人,陛下愿意给她的主位也就给了。如今宫里十几位嫔妃盯着瞧着,宫女与歌舞姬晋封都得按着规矩从末等开始,哪由得陛下胡来?这样只凭这位份,她也不敢欺到娘子头上去。”
这倒是这么个道理。
林嫔心中平和了些。
她自己也知道,因为对莹婕妤积怨已深,她对这样的事总是有怨言的。可这样的怨言并不恰当,处在这样的困局里,她必须看开一些,先为自己博一条路。
林嫔一时便陷入了沉默,思索着为皇帝引荐一个什么样的人才好。这并不是易事,身为天子身边从不会缺美人儿,想入他的眼并一举夺得宠爱,这人要么得面面俱到,要么就真得美若天仙。
可美若天仙的人哪有那么好找?这么多年也就出了莹婕妤一个。为着莹婕妤的事,她又连带着不喜教坊,素日走动不多,现下想挑个合心意的人怕是也难。
吴述礼察言观色,知她这是没了主意,轻松一哂:“娘子若是在教坊无人,下奴可以为娘子举荐个人。”
林嫔一怔:“谁?”
吴述礼道:“这姑娘姓孙,是琵琶乐伎。下奴昨儿个见了一面,她有沉鱼落雁之姿,琵琶也弹得着实是好。更紧要的是,她与倩贵嫔有仇,不必怕她得了幸后去投奔倩贵嫔,以致反咬娘子一口。”
林嫔有些意外:“何以会与倩贵嫔有仇?”
吴述礼轻笑:“听闻这人原是莹婕妤举荐给倩贵嫔的,倩贵嫔原也想用她,而且做得极为谨慎,大半夜才传召她去了漪兰阁,还是借吴充华的人去教坊请的。结果不知什么缘故,两人不欢而散,孙氏最后是哭着出的漪兰阁。下奴问她的时候,她不肯多提,却恨得咬牙。娘子若是有意,可以亲自传她到跟前问上一问,想来她不敢期满娘子。”
林嫔这般一听,自然心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