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赔着笑,点头哈腰,极尽殷勤:“臣妾只是想着楚妹妹好福气,除夕夜能陪伴君侧,心中羡慕罢了。”
他揽着她,陪她回到妆台前:“皇后遣她来的。若不然,朕也没有那个心思。”
“皇后娘娘端庄大方。”她垂眸,状似随意地夸赞,心下的讥嘲却几乎渗出来。
若他真的不想,那日就不会留楚舒月一直安坐在御案旁。可他却因自己不曾开过口,就索性推给皇后,这般的虚伪做作,倒也说得上一句本性难移。
作者有话说:
莹莹:请大家互相尊重彼此的行业,杂耍演员不要来凑舞蹈演员的热度,谢谢。
==========
本章随机50条评论送红包,么么哒
第39章 灯会
这份嘲弄徐思婉自不会说出口, 她浅颔着首,一片温婉之态。他立在她身后, 一下下地为她梳顺头发, 待到要挽发髻时才将木梳交回花晨手中,径自坐去茶榻上等着。
徐思婉安安静静地任由花晨月夕忙碌,镜中一张本就妖娆的脸在梳妆之间显得愈发妩媚。待到更衣时, 她特意着人取了除夕那日穿的红裙,他原未在意,兀自沉吟着不知在想些什么。等她更完衣从屏风后走出,浓烈的红在眼前一晃就引得他不由自主地定睛, 转而凝神想了想, 笑道:“可是除夕宫宴时穿的衣裳?”
“是呢。”徐思婉下颌微扬,蕴着浅笑, 在他面前打了个转, 问他,“好看么?”
“好看。”他颔首, 遂起身牵住她的手,提步出门。
走出门外,自有王敬忠上前,安静无声地为他披上一袭墨色大氅。花晨也给她取来狐皮斗篷, 毛茸茸的洁白勾勒脖颈与脸颊, 衬得她的肤色愈发晶莹剔透。
走出霜华宫的宫门, 他们都没提乘步辇的事,就这样牵着手,默契地走向御花园。步入月门, 御花园正一片宁静, 松柏与枯树错落, 冰雕掩映其中,有时转过一道小弯会冷不丁地瞧见一个小小的冰质亭子,再转个弯又见到一盆水晶般剔透的花。
徐思婉的笑意便一直挂在脸上,惊喜时常从眼底露出,就像是天真烂漫的小姑娘,见到一点趣事就能被哄得开心。
而他只悠悠地跟在她身后,脚步沉稳,眼底却也始终深含笑意。徐思婉这般欣赏了半晌,不觉间到了湖畔,忽而想起什么,皱了皱眉:“今日御花园里好似格外安静。”
他笑意平淡,王敬忠在旁一哂,躬身解释道:“陛下想着要带婉仪娘子同游,特意吩咐了宫人们提前来此清道,不让旁人过来。”
“……这怎么好。”徐思婉垂首,双颊红晕漫开。他朗然一笑:“这有何妨?”说着信步上前,将她肩头揽住,声音愈发温柔,“朕昨日先行过来看了一看,觉得这冰雕虽好,但宫规森严,意趣总会差些。你是个爱玩爱闹的,明日朕与番邦使节们有场宫宴,待后天晚上,朕带你出宫,看看民间的灯会。”
徐思婉眼睛一亮:“陛下还知晓民间的灯会?”
“自然。”他好笑,“朕做太子时很是去过几趟。继位以来,倒先是因国丧将灯会停了三载,去年出了孝期,原本能去,可又忙得厉害。今年正好带着你一同去看看,与民同乐。”
“那好!”她应得明快,欢欢喜喜地挽住他的胳膊,告诉他,“臣妾最喜欢花灯了,若是够多,挂在一起总很好看。到时陛下帮臣妾挑上几盏,好不好?臣妾想挂在拈玫阁的廊下,时时观赏。”
“好。”他衔笑应允,“那咱们多买一些,将你的拈玫阁挂满。”
她愈显喜悦,连脚步都变得更加轻盈,像是个很容易被取悦的小孩。
而后足足大半日里,他们身边都没有旁人搅扰,连宫人都只远远跟着,唯有去花厅用膳时进来侍奉了一阵。
用过午膳,二人继续闲庭信步,徐思婉一副玩心大发的样子,跑去湖边伸脚轻探冰面,却又不敢站上去踩。他见状一步踏上去,转而朝她伸手:“来,别怕。”
“……裂了怎么办?”她怯怯的,迟疑了半晌才伸出手,递到他手中。他稳稳地一握,暖意顿时将她的手包裹,她小心翼翼地也踩住冰,被他牵着,一点点地往前蹭。
他很懂得怜香惜玉,在这般相处时总是很有耐心,眼底的笑意也始终挥之不去。他们就一并这样在湖上绕了个小圈,回到岸边时,徐思婉举目望向湖心的小岛,露出饶有兴味的模样:“那岛,臣妾还没去过。”
“岛上如今景致不多,等春天再去吧。”他含笑,她抬眸,目不转睛地仰望他:“陛下陪臣妾去。”
“好。”他点头,她便是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提步踏上岸边的泥土,再一步步地向上走。
如此一直玩乐到傍晚,二人正好将太液池一圈转完,正可回去一并用膳。御花园虽在后宫,但其实还是离紫宸殿略近一点,到霜华宫还需往西再折一段。但他很愿意去霜华宫,听她问起“何不去紫宸殿?”,他便笑道:“总觉得你的拈玫阁自在一些,不似紫宸殿,虽然气势恢宏,却少了些恬淡温馨。”
徐思婉闻言只笑,大是享受他这般柔情蜜意的样子。心底只在慨叹:怨不得妃嫔们会为了他的三分宠爱斗得那样不可开交。
因她足够清醒,便是置身其中也并不动情,大有几分“旁观者清”的意味。但若是旁的嫔妃,在最好的年华入了宫,见到他这样器宇轩昂的年轻帝王,就不免会生出些“愿得一人心”的想法,既纯善又愚蠢。
那样的想法一旦生出,再经他这样几番悉心呵护、听几句花言巧语,自然而然就会觉得自己与他是有过真情的。其他女人的存在也会自然而然地会变得碍眼,会被视作一双有情人间的一根刺,只能除之而后快。
但其实若仔细一想便可知,后宫妃嫔那么多,只消稍得他几分喜欢的,大抵都能被他这样哄上一哄。说到底,他才是最享受的那一个。徐思婉在心底嘲弄他这样的“深情”,但心下其实也知,他面对每一个人的时候,这份“深情”大抵都是真的,左不过就是都没有她们想象的“深”罢了。
所以若真为了他的这一点点情斗得死去活来,真是最大的不值。
可若是及时行乐,那她何乐而不为?
用完晚膳,二人各去沐浴更衣,而后就躺到了床上。因时辰尚早,他们都无睡意,徐思婉便慵懒地伏在他胸口处,寻些有的没的来说,前后的话题之间往往也不挨着,最像家人说话时该有的样子,想起什么就讲什么。
他多数时候都只安静地听,偶尔搭两句话,亦或给她也讲一两桩趣事。天色再晚一些,宫人们退出卧房,烛火熄灭大半,只留两盏氤氲出暧昧的光线,他们就不约而同地起了兴致。
她一声低笑,环住他的脖颈。
经了大半载的相处,她对他愈发熟悉,察言观色之下也愈发清楚他喜欢她有怎样的反应,于是她一颦一笑都做得恰到好处。在合适的时候,她亦会直视他的眼睛,美目含羞之下既显得柔情蜜意。
这般的一夜他们自然都享受其中,这是她在宫里为数不多的一点真正的欢愉。
翌日他还是起得很早。她知他起了,自己却疲累得全然睁不开眼,索性翻了个身就又睡去。他好似有所察觉,低笑着俯身,在她侧颊上吻了一吻才起身离开。
徐思婉自顾又睡了许久,到了日上三竿才终于起身。花晨领着人进来服侍她盥洗,她张口一说话,才发觉自己嗓音哑了。
徐思婉双颊骤红,垂眸闭口不再多语。唐榆无声地低下眼睛,安静地退出卧房,过了半晌又折回来。
彼时徐思婉正坐在妆台前,抬眼看去,他手中多了一方托盘,盘中只一茶盏。她并无晨起饮茶的习惯,但他还是走到她身边,将茶盏放在了妆台上。
“润喉的茶。”他轻道,徐思婉抿一抿唇:“多谢。”
这两个字也说得字字沙哑,她说完就不再作声,端起茶盏一饮而尽。
而后的一上午,她饮了不知多少盏润喉的清茶,晌午再睡一觉,下午嗓中的不适可算缓解了大半。
再至入夜时分,张庆忽而疾步进屋,抬眸扫了眼见面前都是近前服侍的几个,才上前道:“娘子,含元殿的宫宴刚散,听闻陛下发了大火。不及宴席散去就走了。”
“怎么?”徐思婉读着书一怔,放下书想了想,眸光微凝,“今日是与番邦使节的宴席……还是为着若莫尔的事?”
“正是。”张庆躬身,“听闻这回前来的使节比去年还要嚣张一些,在宫宴上多有不敬之举,又是张罗着群臣饮酒,又是叫嚷宫人要求加菜,大有喧宾夺主之意。鸿胪寺劝了几番,他们也未见收敛,武将们先行怒了,说了几句不好听的,陛下就离了席。”
“这可是件大事。”徐思婉微微屏息,“你们盯着点紫宸殿的动静,若再有什么,及时来告诉我。”
“诺。”张庆颔首,又言,“玉妃娘娘那边的情形,想来娘子也想知道。”
“自然。”徐思婉勾笑,“鸿胪寺为着若莫尔的事忙了大半载,如今还是闹成这样,玉妃只怕是要头疼的。不过么,有的时候就会是这样事与愿违,她也该心里有数。”
而于玉妃而言事与愿违的,只怕还不止若莫尔一事。
当晚,楚舒月至紫宸殿求见,原有邀宠之意,皇帝却没见她,转而翻了莹贵嫔的牌子。
到了次日天明,宫宴上的不快已传遍皇宫,整个宫中都多了几分紧张的气氛。徐思婉只做不知,既不去紫宸殿,也不主动开口说不去灯会也罢,于是到了下午他还是如约来了。
他穿了一袭并不惹眼的银灰色常服,面若冠玉,好似一位书香门第的贵公子。她打扮得也比平日清素许多,只是那抹妩媚犹在,伴在他身边,正衬那句郎才女貌。
她就这样欢欢喜喜地随他出了宫门,二人登上马车坐稳,马车旋即向皇城门外隆隆驶去。随行的宫女宦官虽然不少,但也都换了常服,随在马车两侧的样子只像大户人家出游,若不细看,寻不到多少皇家的迹象。
京城之中,集市分为两处,一为东市、一为西市,过年时的灯会在两边都有,只不过头些日子都是东市热闹一些,唯有上元那天,因氛围格外热烈,两边才都会办得隆重。
齐轩便命马车直接往东市去,他们离宫时是下午,到东市正值夕阳渐落之时,满集市的花灯刚刚陆续亮起,星星点点地在摊位上铺开,似要与天边夕阳争辉。
徐思婉与他漫步街头,始终都是一副欢欣的样子。其实这般与天子同游也确是开心的,因是微服出巡,规矩礼数都更松散些,他又有心哄她且出手阔绰,许多时候只要她夸一句哪盏灯,他就会示意宫人买下,这样毫无顾忌的买东西谁会不喜欢?
待得天色尽黑,花灯的光彩就显得更耀眼了些。集市一角还有灯火不时窜起,徐思婉仰头张望着,露出明媚的笑意。
忽有一瞬,她好似突然动情,伸手扑住他的臂膀,唤了一声:“夫君。”
他不由一怔,旋即低眼看过来,眼底含笑:“你说什么?”
“……大庭广众之下,夫君别嫌妾身失礼。”她低了低眼,小心地解释着,好似这样称呼只是因为身在宫外,不好暴露他的身份。
他如料笑起来:“失什么礼。真好听,再喊一次。”
“夫君!”徐思婉微微仰头,盈盈含笑的目中带着崇敬,喊出来的两个字清脆动听。
话音落定,她不动声色地打量他的神情,果见欣慰在他眼底漫开,他一路紧锁的眉头也终于舒展。这般算来,他该是已经为着若莫尔的事烦心一整日了,她在此时成了让他舒心的那个人,他势必觉得她格外合他心意。
待得有朝一日让他知道这些都是假的,她的每一分柔情都带着算计,他会是怎样的神情呢?
想来会很有趣。
徐思婉笑笑,转眼就又挑了两盏做工精巧的花灯,只做没有发觉他神色间的变化。
他们就这样悠闲地一直逛到了很晚才回宫,徐思婉逛得腿脚酸软,沐浴时不免多泡了一会儿,回到卧房时他已穿着干净的寝衣躺在床上,双眸静静凝视床幔,自顾含着笑意。
她坐到床边,见状歪一歪头:“看来陛下还是喜欢宫里。”
他挑眉:“怎么不叫夫君了?”
她短暂一怔,旋即乖乖改口:“看来夫君还是喜欢宫里!”
他一哂:“何出此言?”
“夫君出宫时皱着眉头呢,现下回到宫里,倒又笑起来,可见还是觉得宫里更好。”说罢她就用双手攥住他的手,像捧一件至宝一样捧到唇边,小心地吻了一下,“既是这样,日后我们不去了!宫里也很好玩,臣妾也还有许多没去过的地方!”
他听出她话中的迁就,嗤笑一声,伸手将她揽住。
她乖巧地伏进他怀中,他轻轻拍着她,忖度片刻,轻道:“没有,朕喜欢出去走走,也喜欢带你同行。出去时看着情绪不高,是有别的事烦心。”
“何事?”她明眸大睁,问得一派纯良,好似无半分耳闻。俄而见他神色一凝,她又倏尔恍惚,即道,“可是朝政之事?那、那臣妾不问了……只是还请陛下放宽心。陛下是一国之君,天下万民的事都要陛下忙碌,总要一件件来,莫要累坏了。”
这话说得通俗却恳切,端是有满腔关切,却又因不谙政事说不出个所以然,只得关心他的身子。
偏是这样,才能让他放心地与她说上一说。
“与你说说也无妨。”齐轩一声喟叹,“邻国若莫尔存不臣之心已久,昨日在宫宴上……惹出些不快。武将们脾气急些,当场呵斥了几句,还险些动手,鸿胪寺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言及此处他语中一顿,继而苦笑:“其实朕也为难。若依朕的脾性,此时已该一战,教他们收敛。可又怕殃及黎民百姓,惹得民不聊生。”
“这听来便很为难。”徐思婉皱皱眉,一副苦恼的模样,“臣妾不懂政务,帮不到陛下。可臣妾好奇……鸿胪寺为难什么?这是我们大魏的鸿胪寺,只消向着大魏说话便是了呀。”
他哑音失笑:“各官署职责不同,不是简简单单一句‘向着大魏’就能了事的。”
“哦……”徐思婉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思忖片刻,又笑起来,“那想来鸿胪寺办差该是能合陛下心意的。毕竟玉妃娘娘的两位本家堂兄都是鸿胪寺的能臣,玉妃娘娘那般会体察圣意,鸿胪寺自然也能为陛下分忧。”
话音未落,他眉心止不住地一跳。
看来并不是那样。
她就知道不是那样,才会这样说。
她含着笑低一低眼,自顾睡到床榻内侧去。躺下时却听闻他又叹了声,道:“玉妃……与她那两位堂兄倒真是亲近。听闻了昨晚的争端,她一早就去紫宸殿为二人陈情,言辞间痛陈他们如何为国谋划,生怕朕为此责怪他们。”
徐思婉闻言皱了下眉,皱得十分明显。却低下头,什么也没说。
他扫见她的神色,随口便问:“怎么了?”
她摇摇头:“没什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