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转念又想,莹贵嫔原也是有些心机的,倘使真的是她,她应也不会态度这样明显。
这般的疑虑持续了两日,两日后的下午,徐思婉正自练字,小林子进屋禀道:“娘子,阿凡和那宫女招供了,供状已呈进长秋宫,皇后娘娘传六宫都去一趟。”
徐思婉颔首,道了声“知道了”,就摆手示意他退下。
身边的花晨骇然:“传六宫都去?这么大的阵仗?”
徐思婉平静道:“我已先后受害两回,香囊之事还算直来直去,这回瞧着却心机颇深,皇后娘娘自然要敲打敲打六宫才算尽了身为中宫的职责。”
说罢她移去妆台前落座,由花晨为她整理发髻妆容。花晨边为她补着唇脂边又道:“身上搜出来的药,阿凡没什么可抵赖的。只是那砒|霜……”她顿了顿,“阿凡若与张庆一样抵死不认,不知会不会节外生枝。”
徐思婉轻哂:“他必定认了。”
花晨一奇:“娘子怎么知道?”
徐思婉信手从妆台上捡了支素钗在手里把玩,口吻悠悠:“张庆骨头那么硬,连我都觉得意外。但若追其缘由,左不过是他知道若扛不住认了就是一死,不认就还有活路可争。而他又知自己真没做过,也因此多了一份心力,阿凡可就不一样了。”
她轻啧了声:“那砒|霜他若不认,宫正司就不得不花大力气去审,不知要让他再多受多少重刑——可即便最后相信砒|霜与他无关,又有什么用呢?自那致人疯癫的药从他身上搜出来的一刻起,他就已抵赖不得,死罪逃无可逃。只消能想明白这一点,谁都会想让自己死得痛快一点,多认一条罪又是什么大事?”
“再者——”徐思婉从镜中睇了花晨一眼,眼中蕴起笑意,“他既要因此丧命,心底不知会如何恨我。自己认下那砒|霜之事,多半会觉得自己庇护了另一个不知名的凶手,还要盼着我日后还能在此人身上栽跟头呢。”
真可惜,以阿凡的身份一旦认罪,她大概是不会再见到他了。若不然她真想亲口告诉他并无旁的凶手,那砒|霜是她自己下的,是她布局里的一环,不知阿凡的神色会有多么精彩。
徐思婉想得心情大好,待她梳妆妥当,思嫣也已收拾妥当,姐妹二人便一并往长秋宫去。
在今届选秀之前,宫中后妃加起来总共才四人,这案子该是乾昭一朝后宫里的头一个大案,自然引得阖宫瞩目。
是以在二人到时,长秋宫里正热闹。二人刚步入宫门,远远就看见一女子跪在正殿之前,珠钗尽卸、以发覆面,就连身上的华服也不见踪影,一袭中衣裙被午后阳光映照,明明白得刺眼,却透出一股莫名的苍凉。
这是谢罪才会有的样子,哪怕是身为男儿身的朝臣们这样也会颜面尽失。后宫妃嫔倘使做到这一步,多半便是为了保命什么都顾不得了。
思婉与思嫣相视一望,提步行去。经过那人身边,思嫣认出她是谁,脱口而出的惊呼:“明贤仪?!”
——其实明贤仪早已是陶良使了。只是在降位之后她们就再不曾见过,思嫣惊异之下才习惯性地唤出旧称。
陶采昔原已在烈日之下跪得神思涣散,闻声打了个激灵,转过头滞了滞,忽而识出徐思婉,不管不顾地膝行上前:“倩贵人……倩贵人!”
徐思婉侧身一避,两侧的小林子与小柯子同时上前,将她一把阻住:“娘子自重!”
她满目惊恐,泪盈于睫,这副样子配上她那张脸,原也该是惹人怜惜的。可惜现下以发覆面,只显得无比狼狈。
徐思婉在两步外静静垂眸,凝视了她两息,吁了口气:“原来是你。”
自然会是她。
自然只能是她。
她面露恍悟,心底思绪百转,暗自庆幸自己有备在先。
陶采昔却顾不上细究她的神情,挣扎着求她:“倩贵人,是我糊涂!我……我恨你得了圣宠,恨你害我被贬了位份!你救救我,你救救我……”
徐思婉眼中骤冷:“不是我害你被贬了位份,是你多行不义必自毙。”
陶采昔一时怔忪,下意识地还想争辩那香囊非她所为,终是认清局势,便顾不得那么多了。
她连连点头:“是……是我!都是我不好!你救救我……求你救救我,我下辈子当牛做马报答你!”
徐思婉目光移开,朱唇轻轻扯了一下:这话说起来,也未免太容易了。
下辈子的事谁知道呢?
若真能用来世补偿今生的亏欠,她就大可不必走这条路了。
她于是不再理会陶氏,拉了拉思嫣,一同走向不远处的正殿。
正殿之中,数位嫔妃已然在座,看见徐思婉进来,殿中倏然一静。
徐思婉假作未觉这份安静,行上前如常见礼,皇后仍是一如既往的贤惠模样,和颜悦色地颔了颔首:“倩贵人来了,快坐吧。”说罢信手拿起放于身边小案上的几页纸,递与听琴,“这是供状,贵人先看看。”
“谢娘娘。”徐思婉垂首接过供状,自去落了座,一字字读下去。
不出所料,阿凡果然连砒|霜也一并认了下来,说也是陶氏指使他下的。后来见此计不成,□□又太容易被验出,才换了那能杀人于无形的慢毒。
……编得还挺周全。
徐思婉啧啧称奇,接着读下去,又耐心欣赏了一番每一页上的鲜红指纹。
等她读罢,后宫众人也差不多都到齐了。供状早就由宫人誊抄了数份,除却徐思婉手里这份原稿,余下的也正被旁的嫔妃传阅。
皇后任由她们读了一会儿,清了清嗓子,启唇肃然:“如今新人一进来,宫里真是愈发不太平了。前有水银香囊,后有砒|霜与疯药,你们是不是真当陛下和本宫不会严惩?”
殿中气氛一沉,众人赶忙离席,叩首告罪,口道不敢。
皇后并不叫起,目光微抬,凌凌地投向殿外:“今儿就拿陶氏给你们做个例,再有动歪心思的,就想想她的下场!”
说罢扬音:“押进来吧!”
众人默不作声地跪着,长跪在外的陶氏很快被押进了屋,与之一并进来的却还有执着红漆木杖与春凳的宦官。
陶氏被押到春凳上,身子被牢牢按住,她自知不好,嘶哑地哭道:“皇后娘娘,饶了臣妾吧!”
皇后冷睇着她:“二十板子,自己数着。若敢多嘴一句,便加十板;若报数不及时,就当没打过。”
陶氏吓得花容失色,慌张哀求:“皇后娘娘,臣妾再不敢了……”
听琴立于皇后身边,闻言淡淡道:“陶良使,有了这一句,可就是三十板子了。”转而一睇左右,“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动手,好教各位娘娘娘子记一记规矩。”
一时之间,除却陶氏的啜泣声,四下里一片死寂,有些胆小的嫔妃脸色已发了白,眼见那两名宦官行至陶氏左右抡起板子打下去,不乏有人猛地闭上眼睛。
“一、二……”陶氏哭着自行计数,声音越来越虚。血腥气随着数字渐渐飘散开来,悬浮在空气中,的确恰到好处地将众人点醒了些。
就连徐思婉都有些恍悟之感,好似这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在宫中做了恶事会有难以想象的凄惨下场。
——那么,她日后会做得更小心些。
到了后来,陶氏愈发泣不成声,极度的虚弱下说一个字都变得艰难。于是按着皇后先前的口谕,没能数出来的就当没打过,板子一记记添上去,最后终于数到“二十”的时候,她已生生挨了三四十板。
任谁都知道,陶氏日后再没有翻身的机会了。是以宦官们将她“扶”下春凳时毫不客气,往前拖行一段,直接按跪在皇后面前。
陶氏原本洁白的中裙已被鲜血浸透,红了一大片,满脸冷汗直令发丝都打了绺,一缕缕贴在脸上。
按着规矩,她该叩首谢恩,可跪了半晌仍颤抖着说不出话。
皇后无心多等,淡然摆手:“先押她下去。”言毕神情终于缓和几分,向众人道:“都起来吧,坐。”
满殿噤若寒蝉的嫔妃这才敢起身,徐思婉不作声地抬眸打量,只见几乎每个人的脸色都发了白。其中有两三位起身间甚至脚下打了软,险些跌坐下去。好在身边的宫人反应及时,硬生生将人扶住,扶回椅子上。
皇后将她们的一切反应尽收眼底,徐徐地缓了口气,开口沉肃依旧:“从前宫中人少,不免冷清。现如今过了大选,本宫很高兴能多些姐妹作伴,可你们若一个个都拎不清楚,就别怪本宫不得不整肃宫规法纪,顾不上往日的姐妹情分。”
“臣妾谨记娘娘教诲。”众人应声,都悬着心。
皇后颜色稍霁,抿了口茶,又说:“陶氏要等陛下发落,这条命多半是保不住了。你们都记住她今日的样子,别仗着娘家有几分权势就肆意妄为。这是皇宫,容不得你们造次。”
众人又道了声“诺”,比方才听着更小心了些。皇后终于摆了摆手:“退下吧。”
这句话在宫中常能听见,眼下却令一众嫔妃都多了份如蒙大赦之感。众人离席福身后毕恭毕敬地退去,就连位高权重的玉妃都变得低眉顺眼。
退至长秋宫外,徐思嫣一把攥住思婉的手,心有余悸地惊叹:“皇后娘娘好大的气势……”
“别慌。”徐思婉手抚向她的后背,为她顺了顺气。她的脊背一直轻颤着,好似真的吓坏了。
余下的众人也都差不多。平日若从长秋宫告退,嫔妃们是敌也好是友也罢,总会在宫门口闲谈几句再各自回宫,眼下却谁都没了说话的心思,个个紧绷着脸,半步不想多留地举步离开。
思婉犹是和思嫣一起结伴而行,回到霜华宫,她先将思嫣送回了敏秀居,嘱咐宫人好好照应,而后才自己回拈玫阁。
暑热正重,一路走下来,她身上早已出了一层细汗。回到卧房,月夕即刻端了绿豆汤进来。
花晨在卧房门口接过汤,就示意月夕退下。她径自将汤奉给徐思婉,忖度半晌,还是直言问了:“那三十两黄金的事,奴婢看供状上都写了,娘子怎么不提?”
“有什么好提的。”徐思婉执起瓷匙在绿豆汤中搅着,豆香泛出来,沁人心脾。
“……可阿凡说是陶氏给他的。”花晨蹙眉,“倘若人人都觉得就是如此,这钱岂不白花了?”
徐思婉吃了口绿豆汤,含起笑:“这汤熬得不错,又香又解渴,你也去喝一碗。”
花晨一看她这副笑意,就知自己又没明白,不由悻悻:“娘子就会卖关子……”
“没什么可卖的关子。”徐思婉摇摇头,“宫里有些事,看破不说破。总会有人明白的,无须我去点那一句。”
.
夜色降临,月朗星稀。皇帝批完奏章想起还有份供状没看,便吩咐王敬忠去取。
王敬忠快步行至侧殿,取来供状又折回内殿奉上,皇帝边读他边禀话:“下奴审到后来才知道,那阿凡原也是陶良使身边的人。想是倩贵人挑选宦官时大意了,没想着查阅典籍,自己又只认出了从前在陶良使面前掌事的张庆,倒将这阿凡疏忽了。”
皇帝没做声,却也没面露不虞。王敬忠在他身边侍奉多年,见状便知还可继续禀话,就又续道:“皇后娘娘今日动了怒,赏了陶良使二十板子以震慑六宫。但陶良使日后的去处,还得请陛下圣断。”
皇帝“嗯”了声,手中的供状继续读着,
王敬忠再道:“那宫女柳絮……也是一直侍奉陶良使的,说陶良使给了她五百两银子让她办事,阿凡亦是为钱财所惑才铤而走险。下奴想,这二人是否直接赐死,以儆效尤?”
“车裂。”皇帝淡淡启唇。
王敬忠悚然一惊,旋即躬身:“诺。”
与此同时,皇帝的目光落在那“三十两黄金”上。
供状中写得简单,起先是阿凡说陶氏以五百两银子收买了他,后来宫正司指明在他床下搜出了三十两黄金,他便承认那三十两黄金也是陶氏给的了。
——五百两银子给柳絮,三十两黄金给阿凡?
皇帝思忖片刻:“明日取陶氏宫中的账册来,朕想看看。”
“账册?”王敬忠微怔,旋即应道,“诺。”
皇帝遂起身,提步向外走去:“去拈玫阁。”
王敬忠忙示意宫人们跟上,见皇帝好似无意乘步辇,一行人就踏着夜色,浩浩荡荡地往霜华宫行去。
.
拈玫阁的床上,徐思婉估摸着时辰差不多了,便倚在靠边的那侧,没精打采,怔怔垂泪。
花晨挑了方颜色最为温柔的帕子递给她,她一壁拭泪一壁想:他该来了。
近来他对她那样“专情”,在案子了结的日子,他怎么能不来看她呢?
他若不来,她最后一场戏就没法唱了。虽说眼下不唱也无伤大雅,可那就意味着她日后还要为了这出戏再搭戏台,也很麻烦。
她这般想着,心思沉闷之下倒哭得愈发投入起来,一时真抽噎得止不住了。
于是期待已久的声音终于传来时就带着笑,带着三分心疼,打趣她说:“朕来时就猜你会不会又在哭,果然在哭。”
她面容一怔,举目望去,忙要离席见礼。他几步上前将她扶住,就扶她坐回床上,揽着她问:“是伤心了,还是吓着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