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碍于对方的身份,史美人终是没再说什么,忿忿地闭了口,低头不言。
“都别吵了。”皇后见皇帝并无动怒的意思,便搭着听琴的手自顾起了身,却没落座,立在皇帝面前温声道,“臣妾无意中伤倩贵妃,只是看着这信,不得不查。但现下,臣妾也只是瞧这信上的字迹像倩贵妃的,并不曾着人查验。陛下看……是否先让宫正司来验过为好?”
唐榆眼底一栗,执着信纸的手紧了一紧。
徐思婉紧盯向皇帝。
其实皇帝适才的沉默已令她不安,她自己心里本也知道,像他这样的人,她能博得到他的痴迷,却博不到他的信任。
因为他不会信任任何人。
若他肯去信任,秦家也就不会那样没了。
所以在他和她之间始终悬着一把刀,若不触及底线,那把刀就永远不会落下。哪怕她的身份有可能不清楚,只消他没往秦家身上想,他就也不在乎。
可卫川,恐怕始终是他们之间的一根刺。她先前的安排将那根刺拔除了,并不意味着那根刺就不会再扎回来。
现下她就看得出,他在意了。
却见他沉了沉,并未看皇后,也未看她,只说:“传刑部的人来验。”
可见他还是信不过皇后的。
徐思婉的心弦却并未因此放松,因为皇后也并没有什么慌张,颔首温言:“也好,刑部诸位大人当是比宫正司更可靠些。”
徐思婉几是立时就意识到事情不妙。
她自知那些信不是自己写的,如今的卫川……理当也不会如此大意。可字迹实在太像,一旦刑部验过,又没看出端倪,她便百口莫辩。
她不禁心乱如麻,脑中下意识地思索起了皇后是从何处得了她的字迹,却久久没有思路。
忽而电光火石般的一闪念间,她想起了许久以前的一桩旧事。
那时她尚未进冷宫,太后病重,阖宫都为太后抄经祈福。她曾在某一日去供经时发觉经卷少了一些,问了佛堂的人,说是被皇后取了去,有些可供太后闲来无事时翻看,有些便拿去焚了。
当时这只是一桩小事,不仅她没有留意,与她一同在佛堂的恪贵妃也不曾多心。
现如今,追究这些也没有用了。
至于卫川的字迹,他曾是在朝为官的人,从前读书时亦不免要写许多文字,想拿到些有用的东西并不困难。
倒是辛苦了皇后,竟蛰伏这么久,用四五载的工夫来安排这么一个大局。
可真是有志者事竟成。
徐思婉心下揶揄。一时想不到很好的脱身办法,只得先硬撑着,不显出分毫心虚,安然静等刑部的人来。
良久的安寂之后,皇帝终于看向她,带着宽慰道出一句:“阿婉,朕信得过你。”
她侧首望过去,望着他含起深情、含起笑意,但她目不转睛地看了他许久,他眼底那几许疑色仍旧没有散去。
他果然还是信不过她的,那句“朕信得过你”,与其说是宽慰她,倒不如说是他在宽慰自己。
徐思婉长声一喟,脸色便也冷了下去,不再看他,声音不轻不重地道:“臣妾心中无愧,谁来查验臣妾也不怕。但陛下这般,再说什么信得过也都是虚言了,倒让臣妾伤心。”
第106章 逆转
皇帝眉心倏皱, 那一瞬间,徐思婉从他眼中捕捉到无可遮掩的焦躁。
人都是有习惯的, 而她早已让他渐渐习惯于被她牵动心弦。她的一悲一喜他都已习惯于在意, 方才她说出那句话,已足以让他不安。
只可惜,这份不安并不足以让她破局。
徐思婉安静下来, 冷着张脸等着,等刑部的人来。她心下揣摩着,皇帝既信不过皇后,是以传了刑部的人来, 御前宫人心里自然有数, 传来的人便不会与皇后有任何瓜葛,甚至有可能更偏向于她。
所以, 她可以赌一场。赌刑部官吏能验出真伪, 还她清白。
她猜皇后也在赌,赌刑部官员辨不出真伪, 让她百口莫辩。
这样的赌局在字画一类的东西上最是常见,所以世间总有些名家之作真假难辨,各流派间众说纷纭。
徐思婉凝神静气,低着眼帘、寒着张脸, 余光扫见皇后执盏饮茶, 她下意识地定睛, 下一刹便愈发笃定:皇后果然也在赌。
皇后执盏的手带了一丝微不可寻的轻颤,眼底亦划过一抹心虚,只是很快垂眸遮掩住了, 遮掩得很好。
“娘娘。”唐榆压音启唇, 然四下里太过寂静, 徐思婉侧首看他的同时,皇后亦看过来。
他屏息,轻道:“适才出来之前,公主正闹着让下奴陪她玩。现下出来这么久都不回去,公主只怕要闹得更加厉害,不如下奴先行回去……”
他这样说,徐思婉自知他是想回去想办法。搬救兵也好、偷梁换柱也罢,总归要先离开长秋宫才行。
可皇后,当然也听得懂。
于是皇后甚至没有待他说完,就笑道:“宁福公主素来懂事,不爱哭闹,道理是说得清的。况且你们虽然出来,却还有旁的宫人守着她,谁还不能陪她玩了?”
“念念着实是挑人的,这一点陛下也知道。”徐思婉的目光清清冷冷地从皇后面前一划而过,“娘娘这般与臣妾过不去便罢了,却不该如此委屈孩子。若一会儿刑部的诸位大人还了臣妾清白,臣妾回去却见念念哭得伤了,这笔账,臣妾自会记得。”
虽说近一年来她在皇后面前“目无尊卑”已有数次,然每每这样,一众嫔妃还是会禁不住地倒吸冷气。
尤其眼下还是当着皇帝的面,众人的目光一下子都投到九五之尊的面上,带着小心和胆寒,不敢放过他每一分神情变动。
连皇后也下意识地看向皇帝,静等他的反应。却见皇帝面上那抹无可遮掩的焦躁不安又泛起了一度,继而朝徐思婉伸出手:“你消消气,到朕身边来。”
个中偏袒不言而喻,更有几许示弱服软的意味,令众妃骇然。
徐思婉却分毫未动,绷着脸别开视线,不予理会。
皇帝无声喟叹:“等过些日子闲下来,朕带你和念念出宫去玩。顺便去一趟徐家,也让念念见见外祖父母。”
此时说出这样的话,称得上做小伏低了。
徐思婉这才起了唇,仍没看他,冷声道:“陛下对臣妾的心意臣妾明白。只是现下瞧着,倒有人不知圣心,一味地非要兴风作浪!”
皇后眉心狠狠一跳,可碍于皇帝的态度也不好发作,只得再度端起茶盏,又抿了一口。
如此复等约莫两刻,三名刑部官员急赶而至。三人入殿见礼,徐思婉只一定睛,就知自己适才猜得不错。
御前宫人果然会办事,这三人不仅与皇后毫无瓜葛,为首的刑部尚书卢广锡还是她父亲的故交。他身后跟着的两位,一个是刑部侍郎、一个是刑部主事,前者曾上疏弹劾皇长子结党营私,后者倒没引起过什么风浪,但娶的夫人与徐家沾亲带故,只是已出了五服。
能凑齐这样三个人,可见御前差出去的人费了脑筋。徐思婉感激地望了眼王敬忠,王敬忠颔了颔首,上前两步,一派公正地道:“今日传三位大人前来,是有些字迹要验。”
说着他一睇殿门处,已有御前宫人备好了徐思婉和卫川从前写过的字,放在托盘中呈上。圣驾一侧,亦有宫人挑选了看不出身份的信,也呈过去。殿中另有宫人搬来桌椅,将几件东西放在桌上、椅子供他们落座,以便仔细查验。
王敬忠道:“三位大人且瞧瞧,这当中可有字迹出自同一人之手?事关重大,大人们可要瞧仔细。”
“诺。”三人沉然一揖,落了座,聚精会神地查验起来。
殿中久久无声,每个人的心弦都紧绷着。一贯能笑看热闹的莹妃此时也已蕴不出半分的笑,视线不住地往徐思婉面上扫,好像在判断她心里到底有底没底。
徐思婉一时顾不上给她回应,目光只盯着刑部三人。三人验得认真,偶有低声交流,但因声音压得极轻,她们都听不到什么。
足等了约莫一刻,三人才将手中的几页纸分了一分,摞成两叠。继而一并起身,刑部尚书向皇帝一揖:“陛下,这些东西,应为两人所书。左侧这些字迹娟秀,当出自女子之手;右边这些,苍劲有力,当是年轻男子所书。”
话音落定,满殿陷入死寂。
连王敬忠都不由摒了息,忙道:“只两个人?”
“是。”刑部尚书详说道,“臣等仔细分辨了笔画走势、运力,细节之处皆无异样,当是只有两个人。”
也就是说,那信上的字迹与宫中存有的他们从前的字迹别无二致。
徐思婉冷声:“这不可能!”
三人不由看她,下一瞬,刑部尚书猛然意识到什么,神情间划过一缕慌张:“贵妃娘娘?”
两人目光相触,刑部尚书心中愈发有了眉目,忙道:“臣再看看,或许……”
“不必了。”皇帝断声,徐思婉看过去,他面色铁青,顿了一顿,摆手,“退下吧。今日之事,不许透出半个字,否则朕夷你们九族。”
“……臣遵旨!”三人忙应,不敢再多逗留,低眉敛目地向外退去。
殿中的死寂一分分蔓延,皇帝靠向椅背,久久不言。徐思婉淡看着他,他面色清冷,好似忽而变得很疲惫,一股难言的情绪在面上挥之不去,若仔细分辨,其中大约是失望占了大半。
满座嫔妃也无一人敢说话,就连平日最不会看人眼色的几个此时也维持了恰到好处的安静。
时间不知过了多久,皇帝终于开口:“倩贵妃。”
他不再叫她阿婉了。
他抬眸看向她:“朕想听你一个解释。”
若换做旁的嫔妃,此时或该离席下拜鸣冤。徐思婉强撑着一口气,仍四平八稳地坐着,目光平静如水:“有人在暗中周密谋划、苦心栽赃,臣妾百口莫辩。但这其中得凡有一个字是臣妾写的,臣妾全家便不得好死。再者,臣妾倒想问问皇后娘娘……”
她语中一顿,目光从皇帝面上移开,看向皇帝,倏尔多出几许冷厉:“太后在世时,宫中众妃皆为太后抄经供去佛堂。臣妾曾发现供去的经卷少了些,询问之下,宫人只说是被皇后娘娘取去奉与太后、亦或焚于佛前,敢问娘娘,当真如此么?”
她终于还是说了此事。
此事已全然无处追查,说出来也并不能反手击溃皇后,只为动摇皇帝的心思。
但皇后也从容不迫:“倩贵妃,你便是再想泼本宫脏水,也要分时候。本宫记得姐妹们一起为太后抄经,原是在你入冷宫之前。那时贵妃你还是知礼的,本宫与你之间也并无不快,你总不能说本宫从那时起就已蓄意要栽赃于你。本宫身为六宫之主,担不起这样不容妃妾的恶名。”
徐思婉颜色不改:“有无不快,皇后娘娘自己心里有数,何必在这里粉饰太平?难不成非要臣妾将从前的万般隐忍都说出来,将娘娘的刻薄摆给陛下看?”
皇后笑意沉静:“倩贵妃伶牙俐齿,自能将白的说成黑的,本宫无意与你在嘴皮子功夫上一较高下。只是这字迹已由刑部三位大人一同验过,他们都已为官多年,资历不浅。倩贵妃若自问清白,就该给陛下一个解释。”
“臣妾倒想问问,若今日之事放在皇后娘娘身上,皇后娘娘如何解释?”徐思婉说着,一声轻嗤。
皇后眸光微凝,徐思婉续道:“只有千年做贼的,没有千年防贼的。臣妾此前从不知有这样的信,自然无从设防,只得叹一声娘娘好本事,竟真能将字迹仿得以假乱真,连刑部都能骗过!”
“倩贵妃。”皇后语气一沉,“口说无凭的事,倩贵妃慎言。况且……”
她顿了顿,扬音轻笑:“倩贵妃颇得圣心,自然可以在这里搬弄是非,那本宫今日也不妨将话说清楚——本宫旧病缠身,早就自知是侍不了君,便也无意与你相争。本宫素日面圣的机会也少,你自可在陛下面前妄加挑拨,让陛下觉得本宫蛇蝎心肠。但你也不要忘了,若论皇子们的高低,终究还是本宫膝下的元珏既嫡又长,元琤素来不得陛下喜欢,想来你也无可否认。既是这样,本宫又何必与你过意不去?”
言至此处,皇后一声沉叹:“你生性要强,平素在本宫面前不知尊卑,本宫都可以不与你计较。但今日之事乃是大事,不是你往本宫身上泼几盆脏水便可了结的。”
“好。”徐思婉下颌微抬,带着几分清高看向皇帝,“臣妾便再说一次,这里面没有一个字出自臣妾之手。臣妾可以一死自证清白,但求鸩酒一杯。”
皇后冷言:“贵妃莫要拿这样的话威胁陛下。”
“臣妾何敢威胁陛下!”徐思婉压过她的声音,“皇后娘娘不能既让臣妾说,又要堵臣妾的嘴。娘娘虽是六宫之主,这后宫也终不是娘娘能一手遮天的地方!”
“够了。”皇帝震声。
后妃二人都看向他,旁的嫔妃也都看过去,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皇帝长声缓息,眉心深深锁着,声音淡漠如斯:“贵妃先回宫去,容朕想一想。”
徐思婉窒息。
她感受到了他的摇摆不定,也品出了一缕无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