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祯哽咽着辩解,拼尽了全力握紧那个白瓷杯盏,心脏怦怦跳动,几乎要从胸腔里头跳出来。
他怕极了。
千方百计遮掩的东西骤然被揭穿,毫无保留地展示在她面前,叫他霎时无所遁形。
先前的一切,都仿若跳梁小丑的最后挣扎。
她不说话,顾祯更是慌张,甚至隔着帐幔扯住她的手臂,涩声重复着:“懿懿,别怕……朕的伤势不严重,过一段时日、过一段时日就能恢复,不会一直都是这样的瘢痕。”
“会消的。”
赵懿懿猛地怔在那。
心头泛起了些酸涩之意。
她在那一瞬间想起了从前,想起从前为他学做菜时,每每下厨总是会被热油溅到,又或是不慎切着手指。
那时的她,也全然不顾自己的伤势,只是担心会不会留疤,他瞧了会不会厌恶。
俩人之间,总要难受一个。
赵懿懿呼吸一滞,即便瞧不见帐中人,她还是略略偏头移开视线,看向了被他紧紧攥住的手臂。
“疼。”她皱着眉要收回手,一时间竟是抽不出来。
顾祯心头慌乱,哽咽着唤她:“懿懿,别……别嫌弃朕。”
抿了抿唇瓣,她轻声道:“妾身没有嫌弃,虽然那日不在殿中,却还未曾谢过那日陛下入火场相救。”
说话间,宫侍端着汤药与药膏,在外间轻轻叩门。
赵懿懿避去了偏殿。
无论是饮药、还是涂抹药膏,都没什么声响传来。
与端端上药时的鬼哭狼嚎情态,截然相反。
不过片刻,宫侍便退了出来,赵懿懿如他所愿用了几口虾蟹羹,便要回去:“端端一个人,难免害怕,妾身便先回去了。”
沉吟片刻,顾祯道:“懿懿,该给的,朕都会给她的,你放心。”
“妾身知晓了,先替端端谢过陛下。”说罢,赵懿懿便拿起披风围上,转身离去。
暮色笼罩下,风中呜咽声愈发清晰。
顾祯独自躺在榻上,突然唤了吴茂进来。
“你这几日,亲自领着人审她,务必将嘴给朕撬开了。”他压低了声音吩咐,猛然咳了几声后,又道,“让她将缘由说个明白。”
吴茂心知陛下说的是何太妃,忙叉手应了是,而后去令宫人传膳。
—–
被连着审了数日,何太妃早已失了生气。
在大角观待了那么久,又被磋磨着,她身子本就每况愈下。
好歹靠着七皇子,才勉强撑到今日。
被这么审了一遭,更是直接打回原形。
“太妃这是何必呢?”
暗室中,吴茂坐在一旁的圈椅上,笑吟吟地看着身前那人。
那人早就不是太妃,吴茂却还按着以前的称呼,听上去,只叫人觉得讽刺。
“您与皇后娘娘间,能有什么仇怨,以至于自身性命都不要了,下这样的狠手?”吴茂慢条斯理地问着,尾音不禁挑高了些。
火,定然是她放的,也唯有她能藏了这人手。
可陛下要的是理由。
何太妃道:“先前就已说过的,还请内侍监再与陛下转告一次,是妾嫉恨皇后,才行此事。”
吴茂轻咦一声,却道:“既然太妃嫉恨皇后娘娘,偌大个椒房殿,深夜时分,怎的不从内寝放火,偏要从外间开始?这火势蔓延至内寝,多少也要些功夫罢?”
被他似笑非笑地眸子一睇,何太妃心跳漏了几拍,旋即垂眸道:“那小宫娥办事不利索,竟放错了地方。”
吴茂手指轻点着扶手,面色淡然地看着他,未置一词。
何太妃却陡然双膝一弯,原先禁锢着她的两个宫侍没反应过来,竟就叫她这么跪了下来。
她旋即在地上叩首,沉声道“妾自知此罪当诛,难逃一死,但求陛下看在兄弟一场的份上,给七郎一条活路。”
额头抵着手背,她俯在地上许久,又道:“但求陛下开恩,能叫妾最后再见一眼……见一眼七郎与阿姐。”
吴茂仍旧在敲着,不置可否地看着她。
每一下,都像是叩击在心弦上。
“只是担心七皇子吗?”也不知过了多久,吴茂冷不丁问了句。
何太妃眉心一跳,神色突然间僵了一瞬,又迅速将这些许异样掩去,低泣道:“妾虽也忧心家中兄姐与侄儿,然长兄简在帝心、长姐是为太后,无需妾过多烦扰。唯有二兄与妾一母同胞,然他所犯之事由陛下亲审,妾身虽忧心,却也无可奈何。”
暗室幽深,几缕光自墙侧所凿孔隙中钻入,在青砖上拉出一道道细碎的光。
吴茂突然一笑,身子微微往前倾了些许,缓声问她:“太妃心里,就没给华阴公主留个位置?”
何太妃唰一下惨白了面色,突的仰起头看他,唇瓣轻轻翕动着,眼中透着几分惊惧。
华阴公主,是何太妃与先帝之女,在先帝诸女中排行第八,出生不久便不幸夭折,先帝便为之追封了公主,附葬于先帝陵寝中。
“今日天色不早,陛下那还得人伺候,太妃好好想想罢。”吴茂起身,意味深长的看了何太妃一眼,撂下手中茶盏,随即转身离去。
“吴监!”
即将踏出暗室门扉的一刹那,身后突然传来一道声嘶力竭的高呼。
随着这声高呼,吴茂随之住了脚步,在门口立了片刻,缓缓回身抬目望去。
—–
几番周折,使了无数明里暗里的手段,终于拿到结果。
何太妃自知大势已去,面露绝望的悉数认了,又兼被拿住了命门,这会儿问什么答什么,不敢再有分毫隐瞒。
看着手上这份单子,吴茂身上不自觉冒出层层冷汗,握着那几张纸的手忍不住颤抖。
他提华阴公主,只是想诈她一回,谁承想误打误撞,竟是说准了。
何太妃不但认了那场火是她放的,也招供出来是为了除去赵二姑娘。她本来没想牵连皇后,毕竟伤着皇后太过惹眼。然赵二姑娘一直待在椒房殿正殿外间,让她没有得手的机会。
事情刚刚被揭露,只有这时将赵二姑娘除去,才是最佳的隐瞒法子。时间紧迫,她情急之下再顾不上后果,只能行事。
却没想到,竟是伤着了陛下。
“临川,确实是妾的女儿,是妾与先帝之女。”她喘着气交代,跪俯于地,情态哀恸不已。
余下的话,吴茂不大信何太妃,转而审了她的亲信。
知晓事情已经败露,再嘴硬毫无意义,那亲信女官也交代得快:“先帝曾答应太妃,如果得男便册封太妃为淑妃,后来太妃与太后先后生女,没了下文。太妃又听先帝与太后说起,等太后的九皇女周岁,便册封公主,太妃由此心生嫉恨。正逢太后产后身子不适,无暇他顾,太妃主动提出帮着照拂九皇女,也是在这时候动了心思。”
“两位皇女在太妃宫里养了几月,机会绝佳。太妃先是声称自己女儿身染沉疴,紧跟着不幸夭折,当初众人都说是她对九皇女太过上心,因而忽略了八皇女的缘故。其实,是以她的八皇女换了太后的九皇女。”那女官说到这的时候,脸上便带了几分疑惑,“这些日子,奴婢听闻赵家二姑娘就是当年的九皇女,可太妃当年,分明交代的是不留活口……”
顾祯靠在榻上,一字一句地扫过这些口供,眸色陡的一暗,捏着那张纸的骨节亦随之泛了白。
吴茂立在边上,也跟着心惊肉跳。
不过一稚儿,她竟要下这样的狠手,凝着皇帝的面容看了片刻,他低声唤:“陛下?”
顾祯自那张纸上抬起头,看了眼榻前的云母螺纹雕花座屏,淡声道:“看来,朕前些日子对她使的手段,还是太轻了些。”
吴茂微垂着头不敢说话,片刻后方才沉声道:“陛下,何太妃说,想见太后一面,依陛下的意思是……”
“让她见。”顾祯轻嗤一声,仰靠在隐囊上,唇角浮现一丝冷笑:“朕倒要看看,她在母后那儿,能说出什么花来。”
外面突然下起了淅沥的秋雨,滴滴答答地落雨声不绝于耳。
顾祯静听片刻,突然淡声道:“昨日的虾蟹羹,她用了不少,今日再命人选几只好蟹,做上一份送去延德殿,再温些黄酒一并送去。”
只是想一想那日的场景,他就忍不住的后怕。
倘若那日懿懿没有出去呢?
倘若……
顾祯呼吸突的急促几分,胸口急遽起伏着,身上的伤又跟着疼了起来。
要动他的懿懿吗?
顾祯猛地将那几张纸揉成一团,嗤笑了声。
那她想保的人,也休想保住。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3章 知晓
连日来, 太后未曾睡过一个好觉。
皇帝的伤势本就叫她忧心忡忡,临川被带走后,更是卸了一半的精气神。她做了多年的皇后、太后,一辈子顺风顺水, 少有此等失意的时候。
她心头难受得紧, 看着宫侍端上来的时令糕点, 半点胃口也无,只是恹恹靠在榻上,皱眉道:“哀家吩咐的桂花糕, 可送过去了?”
虽未指名道姓,宋媪心里头门儿清, 太后说的是临川长公主。
送?
陛下要看管的人,便是太后亲自去了,也只能吃个闭门羹。
怎么送?
然宋媪还是笑道:“送去了, 公主还命人带话出来, 说很喜欢呢。”说着,她自身后宫娥手中接过银箸, 亲自挟了一块栗子糕喂到太后唇边,“娘娘午食就没用多少,离晚膳还有一会,先用几块栗子糕解解馋罢?”
太后眉宇渐渐舒展开,眼中郁色消散,就着宋媪的手咬了一块栗子糕,轻轻颔首:“不错,等明日, 在给她送一份过去。”
两侧宫侍神色各异, 宋媪却如常笑道:“成, 娘娘这个做母亲的,总归惦记着自个孩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