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懿懿因而问他:“陛下如何了?”
林太医提起的笔悬停在那,沉吟不知多久,终是回道:“陛下昨日陡然冲了进去,什么都不管不顾的,又翻找得急,身上被火燎得狠了些。先是在内殿咯了血,被送出来也没一处是完好的,臣在给二姑娘看诊时,瞧见陛下有处皮肉似乎和衣物黏在了一起,血肉模糊的……”
稍稍想了下那场景,赵懿懿浑身毛骨悚然,她倏尔捏紧身下被褥,无意识地皱紧了眉头。
“那今日呢?”她问。
“陛下还未醒,杨、李二位太医令正领着数个太医全力救治。”林太医声音压得很低,复又提笔舔墨,继续写着方才未写完的药方,“臣今日去过一趟紫宸殿,只是隔着把了个脉,具体的事宜,尚不知晓。”
因陛下重伤,今日早朝也免了。
此消息虽还对外死死捂着,他们这些太医令也不允许归家,然昨晚宫城的那场大火,浓烟覆盖了半个洛阳城,却是怎么也瞒不过去的。
这会儿,外界也多多少少会有些猜测了。
他们不能出宫,自是不能知道外边如何,可想也知道,必然是一些不利的消息。
怔神间,云竹又端了一碗汤药上来。
赵懿懿稍稍抿过一口便皱了眉,将碗沿拿开:“好苦。”
闻起来也是苦的。
林太医道:“倘若娘娘昨日喝了药,臣今日便不必开这一份,也就不用苦了。”
赵懿懿气得不轻,见云竹又拿了调羹过来要喂,这等苦药最怕一口口喝,还不知得喝到何时去,便忙将她推开点儿,端起药碗一口灌了。
口鼻充斥着一股苦涩的药味,吞咽时猝不及防呛着,赵懿懿勉强将剩余汤药咽了下去,才抚着胸口咳嗽起来。
咳得声嘶力竭,身子都在轻轻发着颤。
开好方子,林太医起身行了个礼,又道,“娘娘,臣还需得去一趟万春殿。”
虽还说着长公主,他心里却清楚,那一位恐怕……快要做不成长公主了。
然太后到底还宝贝着,整个万春殿虽被封了起来,临川长公主更是被层层宫侍看管在了偏殿,连只蚊子都不得进出,可太后却不许人怠慢。
总归是太后的意思,莫说叫他给长公主看病,就是给一只虫子,他也还是得去
临川昨日落水过,赵懿懿心知他是去给谁瞧,却没拦着,只是轻轻颔首道:“嗯,你去吧。”
“端端如何了?”虽还是有些怨气,她到底是舍不得,转头问了一句。
云竹回道:“二姑娘刚才闹着不肯换药,说身上烧得慌,还想伸手去抓,被奴婢们拦住了。”
赵懿懿无奈道:“她一贯娇气,哪儿受得了这个苦,罢了,多派几个人轮流盯着,务必将她看好了,万不能有什么闪失。”
云竹垂首应了,随即犹豫道:“娘娘,太后宠了长公主这么多年,即便不是亲生,心里头必然也疼惜。奴婢昨日冷眼瞧着那架势,倒不太好办。”
摩挲着手腕上一串红玉珠,赵懿懿靠在榻上微微闭眸,淡声道:“她不认也得认。从前不知道也就罢了,如今知道了,这个长公主的身份,必然是要给端端弄来的。”
她本就不大舒服,略说了几句话后就精神不济,向下蜷了蜷身子,躺着又睡了过去。
—–
太医署几乎是将脑袋都别在了衣带上,连着操劳数日、紧张了数日。
直到三日后,皇帝才真正醒转。
期间也醒过数次,却只是断断续续的,甚至连话都没力气说出口,便又昏了过去。
皇帝陡然睁眼,将侍立在紫宸殿的众人都唬了一跳。吴茂喜极而泣,一众人围在两侧,又怕叨扰了皇帝,自觉站开了些。
“皇后呢?”
一片寂静中,他拖着沙哑的嗓音,突然问了一句,而后两手撑着榻,似要坐起身。
谁也不成想,皇帝醒转后的第一句话,竟是询问皇后。
众人静默片刻,方道:“回陛下话,娘娘并无大碍,正在延德殿歇着呢。”
“她可有受伤?怎么在延德殿?”
在火海中被灼伤了嗓子,他每吐出一个字,便像是有一道利刃划过嗓子眼,被割裂开的难受。
吴茂道:“没事、没事,陛下放心好了,娘娘没事。起火那会儿,娘娘正好出去了……”
只是这样,倒叫陛下的担忧举动,都显得多余。
“椒房殿尽数焚毁,殃及周遭几座殿宇,娘娘这才迫不得已,暂且住在了较为偏僻的延德殿中。”
可顾祯却笑了,笑得像是冬日呼啸的风,还没等他多笑上几声,便猛地咳嗽了起来。
他抬目看着帐顶,淡声道:“她没事就好,多增派些人手,去将延德殿收拾出来。长久没住人,怕是积了不少灰。”她这样娇气的,怕是住不惯。
一时间,却又有些自责。
因他无暇顾及,竟让她住在那样的宫室里头。
众人心中倏尔一惊,垂目不敢语。
几个太医诊断以后,稍稍放下了心,陛下福泽深厚,既已经挺过这一关,剩下的伤只需安心养着,只要不出岔子就行。
吴茂端了些易克化的吃食进来,却听他问:“纵火之人可查出来了?”
吴茂回道:“奴婢命吴南查了几日,是一个小宫女失手打翻烛台,又引着帐幔,才起了火。”
顾祯冷笑:“失手打翻烛台?什么样的烛台能烧这么快?”喉中传来阵阵刺痛,让他每说几个字,便要喘息一瞬,一句话说完,自己反倒先咳了起来。
吴茂垂首不敢言,立在榻边等着挨骂。
这几日都在顾着陛下的伤势,哪有多余的人手去查椒房殿起火,便只是略查了查,打算等陛下醒了再做打算。
谁知陛下甫一醒转,就问及此事。
顾祯冷眼看了看他,凤目里带着三分火气,最终又将那怒火掩去,神色逐渐恢复平静。
“朕那日才道破临川身世,晚上就走水,两者之间没有关系,朕是不信的。”他攥了攥拳,声音低沉,“你多派几个人彻查,将大理寺的人领进宫协理。”
他艰难说着,眉心紧促,顿了片刻后,又道:“将临川从母后那儿带出来。”
吴茂一一应了,随后领命退下。
顾祯闭眸躺在榻上,明明困得出奇,可身上传来的剧痛,却叫他无法入睡。
灼烧带来的细密痛楚,叫他下意识皱了眉。
“吴茂。”他又喊了一声,将人给唤了回来,“下午将臣工们召来,朕吩咐些事。”
顾祯冷冷一笑,道:“免得他们又议论朕死了。”
宫中失火非小事,尤其事涉帝后及太后安危,朝堂众人皆密切关注,又由侍中统领此案,上下紧锣密鼓搜寻着。
仅是第二日,大角观那边便传来消息,何太妃自个认下,椒房殿的那把火是她所放,甚至连细节都供了,与所查结果分毫不差。
众人不敢耽搁,忙不迭地一层层报了上去。
吴茂道:“陛下,她道自己嫉恨皇后,所以才动用从前留下的人手,在椒房殿放了把火。”
他才说过,再不叫人给她委屈受,转瞬就让她受了这样大的委屈。
若非懿懿不在殿中……
顾祯突然不敢细想下去。
再一想,心口处便是一阵绞痛,身上被火燎过的地方,更是如浸了盐水一般。
顾祯隔着那一层帐幔看向他,意味不明笑了一声,淡声问:“你信吗?”
一句话想要让别人信服,首要得先让自己信服。
连自己都不信的话,却说与别人听,又谈何让别人相信?
吴茂立在那摇了摇头,轻声回道:“奴婢也不大信,只是已经审了她好几回,都是这个结果,这才不得不报了上来。”
他心里也清楚,嫉恨皇后又何须这般,别说皇后娘娘如今没事,便是有事,何太妃也是逃不过的。不论如何,陛下不会放过她。
“她主动供出来,也不过是知晓查到这,躲不过罢了。”顾祯声音淡淡,手掌猛地攥紧,眸中不禁浮现了一丝狠戾,“该怎么审,不用朕教你吧?”
宫里宫外审人的手段,从来不少。
吴茂一直是近身服侍主子的人,以他的地位,虽未亲自上过手,却也见过不少,早已了然于心。
陛下虽不是什么好性情,下手却比先帝要温和,除非十恶不赦之徒,从未动用过酷刑。
这一遭,是动了真怒。
窗外风声呜咽,深秋霜色逐渐覆满树梢,落叶撞击出阵阵声响。
吴茂立在榻前,心中清楚陛下动怒是为着什么,犹豫几瞬,终是问道:“陛下,娘娘这几日身子好转,可要让娘娘过来看看您?”
太医突然奉药膏入内请他换药。
药膏清润,擦在身上时先是一片冰凉,紧随其后的便是又痒又痛的灼烧感,自身上无数伤处传来。
顾祯视线下移,落在皮肉几近乎溃烂的左臂上,那日火场中,横亘在榻前的屏风骤然塌下,就这么砸在他半个左臂之上。
屏风以楠木做骨,被烈火吞噬时,一并烧灼着他的手臂。
凝着看了许久,直至眼睛都干涩之时,眸色突然黯淡了下来。
“她瞧了,必然要怕的。”顾祯苦笑一声,又收回视线看向帐顶,猛地咳嗽几声。
她这样胆小,见了蚕也觉得怕,瞧见这样的伤口,肯定会吓到。
会被吓哭吗?
顾祯也说不好。
良久,他淡声道:“皇后身子一向弱,又连番受刺激,让她先养几日罢,免得又旧病复发。”
皇帝一连辍朝数日,宫内宫外早就传得沸沸扬扬。
不少人猜测,皇帝是否快不行了。
当今无子嗣,叫群臣心头无不惴惴。
就在众人猜测议论之际,皇帝却突然醒转,甚至召见朝臣。此后虽仍旧未曾上朝,召见臣子却比以往更勤了。
一年数次劫难,无论是上半年的地动,还是如今走水,却都挺了过来。
皇帝命硬,无疑是给群臣吃了颗定心丸。
赵懿懿来紫宸殿时,正逢皇帝召见政事堂一行人,便在偏殿等了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