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结束后,成绩要等好几天,陈校长打算给大家多放两天假,这段时间孩子们辛苦了,他们老师也被抽调去市里参与改卷。
同学们正准备欢呼雀跃,却看到苏葵不为所动,有人忽然问:“班长,你放假还继续学习吗?”
“当然要。”苏葵给自己定好了计划,除非有事,否则每天都有学习任务,不会因为放假就松懈。
“那、那我也学习!我不放假了!”
“啊?”
“对,放什么假,没看墙上写的吗,现在要拼搏高考,一天都不能松懈,要是今天不学习,我考不上大学,将来后悔怎么办?”
“连班长都要继续学习,我们凭什么放假?”
其他同学也心动了,是啊,看那上面高高挂着的倒计时,他们怎么能松懈?
“校长,我们不放假,我们申请到教室来学习!”
没有老师,但他们有学习小组啊,还有班长在,她什么都会!他们自己也可以复习!
陈校长那是老怀欣慰,孩子想要上进,他们做老师的怎么也得支持!
“行,那这两天你们就在教室里自习,到时候林老师会留下看着你们。”
于是同学们纷纷加入了自习的队伍,甚至比以前更加有学习的劲头!
*
家长们发现,家里的孩子变了。
不是说性格改变,而是整个人的精神都不一样了。好像忽然间爱上了学习,明明以前说自己考不上的,现在一口一个考大学,天天对着什么计划打钩,天天早起晚睡地背书,连考完试都不放假,说要去学校里自习!
刘建家里现在就处于这种震惊的状态。
“班长说我的词汇量已经积累不少了,可以考虑做大量阅读来进行巩固……”刘建向刘丽娜解释,“班长说必须要保持做题的手感,所以我现在一天至少要做一篇阅读,而且还有好多单词没背,翻译题也还需要练……”
越说越觉得他的时间太少了,太紧迫了!
放什么假,学习!必须学习!
刘丽娜懵了:“你们班啥时候有班长了?”
儿子班上的情况她还是知道的。
“妈,你不知道我们班长有多厉害!”提起这个,刘建就兴奋起来,“她特别优秀特别努力,是我们班上的第一名!对了,你知道吗,她还会说英语!说得特别好!人家市里面的领导都请她去跟外国人当翻译!简直特别厉害!”
刘建越说越敬佩:“而且她还天天帮助班上的同学,无论问她什么问题,她都能解决……”
刘丽娜晕了,这么厉害的人她咋不知道。
“你们那个班长叫什么名字?”
“她叫苏葵。”
“苏葵?”正在看报纸的刘爸下意识回答,“苏葵不是这篇小说的作者吗?”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3-24 03:38:54~2022-03-24 18:08:3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拔你网线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尧 20瓶;梅子排骨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1章
“啥小说作者?”
刘爸刘承功抖了抖手里拿着的报纸:“就是这个《六月》, 我刚看的这篇小说上面的作者就写的苏葵。”
“什么小说?我看看。”刘建接过去。
只见报纸右版上正在连载一部小说,名字叫做《小草青青》,而作者竟然真的写的是苏葵!
刘承功还感叹:“哎, 你别说, 这部小说写得还挺好看。”
刘承功是公安局副局, 平时就爱读点书,单位里订了不少报纸, 《六月》报就是他最常看的。不过他欣赏不来什么诗歌散文, 就喜欢在上面看一些小说, 甚至还从书店里买了几本小说集。
然而正如陆子光和苏葵讨论的那样,现如今的小说都是以农村题材,革命历史题材等为主, 内容形式比较单调。通俗小说在现在根本没有生存的空间。
谁知道这次看到的这篇小说让他眼前一亮,原以为是写这个女孩被压迫的故事,谁知道马上就来了反转,李小草借助邻居好朋友的帮助向学校传递了信息, 老师赶到,将她带回学校。
老师们为她提供了勤工俭学岗位,让她能够养活自己, 可正当放下心时,她的家长又找上门来……
一环又一环,直让人替她雀跃又替她揪心。
他连看了四期, 都有点入迷。
只能说, 无论什么时候,人类的追求苏爽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
“我看这故事挺火的, 我们局里, 还有其他单位好多人都在看。”刘承功问, “这是你们班长写的吗?”
刘建看完也呆住了:“名字居然都一样,作者难道真是我们班长?”
“他们班长能在报纸上写文章?”刘丽娜不太信,又不是没有同名。
刘建本来也下意识不信,可一想到那人是苏葵,他忽然觉得就是。
*
此时,苏葵还不知道,她的这篇小说不仅在普通人之间传播,甚至还引起了文学界一番小范围的讨论。
如今报纸上正在连载第四期,故事情节已经进展到李小草和家里的极品亲人断绝关系,在学校里努力学习,直到迎来高考。出乎意料的,她选择了医学专业……
李小草与父母断绝关系时,她高喊——“我不是你们的附庸,我只属于我自己,我的未来应该由我自己做主!”
《华都报》发文称,这是一种“崭新的女性姿态”,在传统女性的身份上,注入了新时代自强不息,努力奋进的思想,是一次良好的尝试。
《新月报》也发表评论文章,称这篇小说是“新时代的传统文学”,在通俗小说和当代文学创作中取得取得了一种“平衡”。
不过有赞扬就有批判,《文评报》就批评它“思想性不足”“人物塑造不深刻”“借通俗小说之手段哗众取宠”。
陆子光等人就看见了《文评报》写的文章,此时他和研究所的几位教授就在谈论这件事。
“《文评报》这两年是越来越不留情面了。”一位老教授摇头。
“我看他们是太飘了。”陆子光说道,“就是咱们这些人,哪个没被他们点评过?”
《文评报》创办的时间并不久,但名气一点也不小,靠着发表评论文章,点评名家名作,不管任何人,任何缺点,他们都敢直言批评,常常在文学界引起一大片纷争。
“小说还没有写完,他哪儿得来那么多结论?”回去陆子光就跟赵芝兰和刚到家的陆成明两个说起这事。
赵芝兰就笑他:“你倒是比人家小苏还生气。”
“跟他们生气是犯不着,但小苏的小说还在连载,又取得了一点成绩,只怕他们还要抓着她批评。”
报纸就是紧跟热点,小苏的这篇小说眼看名气越来越大,到时候引起的讨论才是更大的风暴。
“是什么小说?”陆成明问。
陆子光就告诉他,是苏葵最近在写的一篇小说《小草青青》,目前成绩不错,引来了一些赞扬和批评。
“小苏应该还不知道这事儿吧?”赵芝兰知道前段时间苏葵在准备考试,恐怕不知道这些事,“咱们还是写信告诉她一声,叫她别受影响。”
陆子光也同意。
这段时间,陆成明一直都在和曹院长跟进一个项目研究,几乎是没日没夜地熬,老两口心疼他又瘦了,赶紧叫他回房间好好休息。
其实他已经在科学院那边休息过了,但也不想拂了父母的好意,回到房间继续整理一些资料。
他的目光落在书桌抽屉里的一封信上。那是上一次苏葵给他的回信。
【……知你工作繁忙,不便打扰,盼研究顺利。敬礼。】
自从上一次写了这封感谢信后,她知道自己工作忙,就再也没有来过任何消息。
他顺便找到陆子光说的报纸,父母订阅了不少报刊,经常在他的房间也放上一份。
《小草青青》——作者:苏葵。
正如苏葵所说,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故事。美丽聪慧的少女遭到家庭无情的逼迫,却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努力摆脱了原生家庭,如今少女已经考上了大学,即将迎来新的人生……
陆成明想起之前赵芝兰隐约提过苏葵的家庭,这上面写的主人公,就是她自己的亲身经历吗?
他心里微微有些触动。
*
如果苏葵在这里就会告诉他,李小草的身上确实存在一些她的特质,但却不是她的经历,她更像是一个符号的折射。
不同于陆子光和赵芝兰想的,苏葵现在已经知道了这篇小说引起了怎样的争论,原因是她收到了来自《六月》编辑部的信。
这段时间几家报纸的评论文章《六月》自然是注意到了,所以他们来信向苏葵征求意见,想要将她剩下的文稿在下一期一并刊登。
并且,苏葵已经收到了他们寄来的稿费,按照千字十元的价格,给了她500元。
苏葵同意了。这场纷争她其实没怎么放在心上,既然是写文章,尤其是创作小说,评论有好有坏都很正常。
可她低估了这个时代的文人,这时她还不知道,在后面一段时间,这篇《小草青青》引发了整个文学界的大争论。
*
此时,市教委会议室里,气氛沉沉。
二模成绩出来了。
教委的领导,各个学校的校长,面前都放着一份这次考试的成绩。
几个校长都是沉默不语,唯独陈校长,扬起的嘴角挡都挡不住。
第一!
他们贺县高中在这次联考中总分排名第一!甚至全市第一名就是他们班上的苏葵!
他简直差点笑出声来,看见坐他旁边的洪百泉的黑脸,只是没什么诚意地说:“对不住对不住,这孩子们争气,当老师的只有高兴的份儿!”
洪百泉的脸更黑了,不考不知道,他也没想到,他们集雅县的高中竟然是全市成绩最差的!
“这次联考的结果,同志们都看到了。”曾楚飞担任这次会议的负责人,语气沉沉,“可以看出,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在对待考试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