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后宫,对你来说,可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再说了,朕的小丫头是那讲规矩的人?”
“你说我不讲规矩!”十娘放开手,掐皇帝的手肘,“是你说,我在你面前可以不讲规矩的。”
“是,是我说的。”皇帝拿开十娘作乱的手,哄道,“听话,把那边那摞折子看了,看看他们是怎么骂你。”
“懒得看。我可不想看那些人罗里吧嗦的没有重点的上奏折子。”十娘改扯皇帝的袖子。
“来都来了,既然磨不得墨,就坐在这,替我把那摞折子分分类,不懂的再问我。”
十娘看皇帝手指向的折子,再扭头看向皇帝眼中的认真,确定不是虚假的作戏后,方低头想了想,答应道,“既然闲着也是闲着,就帮你理理书案吧。”
答应是答应了,嘴上却不肯承认自己在翻看奏折。
她早年就得皇帝亲自教导,自然不会不知道这是皇帝对她的试探和信任,可既然皇帝想这么做,她就愿意这么听话。
伸手拿起来刚放在一边的折子看了起来,帝妃两人各自看面前的折子,一时无语。
养心殿内气氛安宁,温馨。
看了会子手里的折子,十娘突然对着皇帝道,“我这么坐着不舒服,您放开我,您也好用右手批朱批。”
皇帝松开怀抱,十娘挑了个离他近些的地方重新坐下,继续看面前那小摞折子。
她也知道,皇帝现在给她看的,都是可以让她知道的,是以翻看的速度渐渐就快了起来。
皇帝给她看的无非是礼部的一些关于各种年节俗礼的折子,这些无关紧要的折子,大多是为了几个月后的年宴、春耕和选秀等做准备工作的汇报进度的折子。
十娘细心,发现了这里面夹杂着一道宗人府的折子,折子上言说了四皇子在宗人府的各种情况。
十娘眸光一暗,她都快要把这个人给忘记了。之前想要废了他,一来是他在西北致六哥失踪,二来他处处与遥儿作对。是以在扳倒小纳兰氏和大柳氏的时候,才想出了那条歹毒的计谋。
四皇子现在算是毁了,但皇帝也只是下令关押,并未做任何处罚,也让十娘心里有些没有底。
怕四皇子还有起复的时候,皇帝很有可能为将来继任者挑选磨刀石,四皇子的机会还是有的。虽说他这辈子怕是难有机会登临大位了,但操作得当封王也不是没有可能。
老实说,十娘并不想给四皇子机会,此子心机之深,忍性之坚,手段之毒,都不容小窥。
是十娘现在唯一想做的就是“趁你病,要你命”,趁着四皇子失势,直接把他打入地狱,再不给他翻身的机会。
她不会留着一个威胁他们母子的人在,再好似无害的畜生,也会有伸爪子的时候。被他在背后抓到了,就不好玩了。
在这一推礼部的折子里,有一份宗人府的折子原就不正常,她再看不出皇帝故意而为之,就枉费了跟在他身边这么多年,对他心意的时时揣摩了。
心里有数后,她拿着折子开始作戏。
“六哥哥,这个折子,你看下。”她犹犹豫豫的把折子递给皇帝。
皇帝接过扫了一眼了然后,直接问道,“丫头想如何?”
“臣妾害怕,不能放他在您和遥儿身旁。当年在西北,遥儿曾私下里告诉臣妾,要不是四皇子狂妄自大,狼子野心,他也不会落在赫都手里,也就不会连累的云哥身死,更不会让我大梁上前的好男儿为救他折在西北。”
“遥儿倒是跟你亲近。”皇帝笑笑,对十娘话里有话并不理会,反而对十娘道,“遥儿那孩子还跟你说了什么?”
“你知道三儿的,他对这些朝中和战场上的事,一向是不怎么对我说的。这些消息这还是家中长辈担心遥儿,给臣妾漏了口风。把臣妾唬的,战场上刀剑无眼,这也太狠了。臣妾再三逼问下,遥儿那孩子才捡着些能知道的告诉臣妾的。”
看皇帝沉默,十娘咬牙,狠下心来,急声道,“我知道,是我布局牵连了他,你不信我也属正常。可你想过没有,柳家和纳兰家,在你我布局的时候,他可还是个毛孩子。”
“是,他还是个半大的孩子。”皇帝接道。
“我在局中布局,本也不是为了除去他。黎氏那边我都动手,还有必要再拖你的宝贝儿子下水?是他自己心甘情愿的入局厮杀,是他为了达成目的没有任何底线,也是他不把你这个当父皇的放在眼里的。到头来,反而是我的错!”十娘舌灿莲花,连自己都要对自己编出的谎话信服了。
“我就问您一句,这种不忠不孝的东西,留着他何用?”说道最后,怒气上涨,气喘吁吁,
“不忠不孝,呵。”皇帝目光薄凉,瞟了眼折子,“原也没打算重用他,既然你这么忌讳他,不放出来也好,省得让爱妃操心。”
说完帮着十娘扶着胸口顺气,“不值当的,当真气出个好歹来,可就是朕的罪过了。”
“谢皇上体恤。”十娘不自然的干咳,有些不相信皇帝会如此轻易的答应。
“先不忙着谢我,替朕办件事,办好了,朕就答应你,老四这辈子就被关在宗人府了。你和三儿、小六也清净。”
皇帝笑了,“说起来这事儿吧,对于别人来说,是很难,但对于丫头来说,却简单不少。你猜猜是什么事儿?”
“您想要南锣十三郡的势力?”十娘抬头直视皇帝。还以为他会多哄自己一阵子,但是他这次真是急了不少。想来南边的形势不容乐观。
“聪明。”皇帝赞道,“我就喜欢你的聪明。说说,你怎么想?”
“您久围凤阳不下令进攻,一是时机还不到;二来,是二皇子大意,让凤阳王逃到了南锣。凤阳城中,有跟我提出合作的白家,您想收复白家为您所用。”
“不错,接着分析。”皇帝鼓励道。
“南锣十三郡有三郡被凤阳王屠城,他已经在民心上落了下乘。二皇子夺回了一郡,但也折损了不少跟着他的人。是以,您才只封赏德姐姐,敲打二皇子不可自大清敌。”
皇帝招手“孺子可教。过来,接下来怎么走,咱们得好好合计下不是?”
十娘依言坐到了皇帝怀中,对着身后的男人表忠心,“杜家对您从来没有二心,这南锣十三郡的势力,也是为了您当年改革盐政时传递消息,才暗中所设。您要,杜家自然得如数奉上才是。”
“但臣妾私心里不舍得九姐在南锣受苦,想给她留些保命的筹码。”十娘话锋一转,提到了杜九娘,在南锣失踪的杜九娘,掌握着杜家南锣十三郡势力的杜九娘。
“南锣十三郡,还没有人敢动你九姐,你九姐夫是朕的人。这下放心了?”皇帝宠溺的摸摸十娘的头。
十娘心内冷笑,果然如此,大伯和三叔说得一点都没有错,让母亲传话及时,她才破了他设下的局。
放心?放心才有鬼。真放心了,杜家和她早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蠢死的。
心里腹诽,嘴上却忙不迭答道,“那臣妾这就给家里传信,让他们把南锣十三郡的势力尽数交给您。”
“杜家忠心,朕也不是那杀鸡取卵之人。”皇帝对于十娘和杜家的知趣,还是很满意的。不介意多给他家些体面。
“南锣十三郡,朕有大安排,不过也不能让杜家吃亏。”皇帝想了想,“你九弟在南锣有些时日了,让他跟着三儿吧。舅甥两出门在外,相互间也有个照应。”
“您是说……”十娘装作一副感激的样子,拽紧了皇帝的衣袖。
皇帝安抚的拍拍她的手,握住后方道,“南锣十三郡,让遥儿去。你信不过别人,还信不过自个儿儿子?待南锣事了,让遥儿北上凤阳。”
南锣十三郡的势力收归皇家,是大功劳一件。但没有办法明面上封赏,是以皇帝提出了让三皇子北回凤阳,在凤阳分一杯羹的打算。
“不妥!凤阳那边,有二皇子在,遥儿不该去跟二皇子抢功劳。”十娘低声道,“黎家那边,您还得顾及一二。”
“凤阳本就有你的功劳在里面,让遥儿过去替他母妃讨赏,原就是应该的。待你这胎落地,不论男女,朕都会晋你为贵妃。再多了,就不是你该想的了。皇后终归是皇后。”
对着皇帝的承诺和警告,十娘低头敬诺,“十娘谢六哥哥,臣妾谢皇上。”
“至于遥儿,他身子骨不好,凤城那边朕原本没打算让他去。既然都到南锣了,走一趟凤阳也差不到哪儿去。杜九护着他到底不周全,再让你三哥和辛寅跟着过去。有他们三人在,你总该放心了。”
“您为了遥儿好,臣妾岂能不知好歹。”十娘侧过身,捧着皇帝的脸,对着皇帝的唇印下一吻,
“十娘替遥儿谢谢您。”
“遥儿也是我孩子,当阿爹的为儿子着想原本就是应该的。”皇帝眸色暗了,“这谢礼,可有些轻了。”
言罢,低头,吻上面前的樱桃小嘴,挑开她的嘴角,舌尖灵活的进入她的嘴里的缝隙中,挑逗着那条丁香小舌随着自己翩翩起舞。
室内一片静谧,偶尔传来女子甜腻的喘息声。
☆、第41章 簪绂光辉与礼仪
熙嘉二十四年的大选因为战事,被推迟到来年三月。十月皇帝回京后,政事繁忙,对礼部请求准备选秀的折子就按例批了。
等过了些日子,礼部也就开始上折子禀告一些准备事宜。皇帝没功夫跟礼部那些老学究扯皮,又开始培养十娘于政事上的处理能力,索性把大选的折子都丢给十娘处理。
礼部的人在下发的折子上看到的朱批,起先是十娘拿了主意,皇帝代笔的。往后皇帝看十娘处理的顺手,就把礼部关于大选的折子全部让十娘亲笔批了。
十一月底的时候,礼部的人见折子不是皇帝亲批,在联系上淑佳夫人日日出入养心殿伴驾,自然明白这朱批是出自谁之手了。
他们倒是想闹来着,被皇帝一句“既然不想选秀,明年也停了就是,少拿这些小事扰人”被堵了回去。
礼部的人自然不敢再去皇帝跟前闹,这位少年登基的天子,不比先皇,注重皇家脸面。当今的铁血手腕,在他这些年诛杀摄政王叔亲政以及打压拔除世家的过程中,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杀个把个言官,想必皇帝陛下是不会在意的。
礼部的人不敢对着皇帝使出死谏的一套,又被皇帝压制的没有办法,让二皇子留在京中的人一挑拨,矛头对上了杜家。
言语中多指责杜家女行为不当,杜家教女不严的,当今夫人牝鸡司晨。
调任柳州知州的杜家大少爷杜子青,借着快到年底要回京述职的机会,给家里和朝中的各位同僚捎带些小礼物先送回京。于是礼部的人,尤其是对着杜家说些酸盐酸语的人,都被杜子青送去了柳州特色的美女侍妾。
礼部的人,后院一般都较为简单,这下家里的母老虎都向点着的炮仗一样炸开了。
在兵部的杜子云带着留京的弟弟们,几次三番挑衅礼部那些老学究的子嗣,言说杜家教女不严,教子很严,想跟各位公子切磋一番。吓得那些官家公子闭门不出,埋怨父亲不该惹到不该惹的人。
杜家长一辈中最爱算计让人惧怕的杜贤雨倒是没有什么动作,照常上朝下朝。
但杜家家主杜贤竹责令杜家女眷不许与玉京任何官眷来往,家中子弟不许与玉京官家子弟来往,杜家上下不得外出会客,即日起闭门谢客。
宫中的淑佳夫人无论皇帝如何哄,也再不肯接管礼部关于选秀的一切事宜。世家夫人进宫求见也一律以有孕不得操劳为由,不再接见。
礼部的折子放在御书房的御案上落灰都无人敢动。
这下朝中原先持观望态度,乐得礼部弹劾夫人的大臣慌了。谁家没有待选的女子?即使不能入宫承宠,嫁给皇子也是不错的选择。更何况即使自行婚嫁,也要宫中的贵人撂牌子才成。
朝中大臣吩吩上书,选秀之事不可再拖延。大梁历代都由皇后主持选秀,今次皇后在感业寺祈福,淑佳夫人代掌凤印,自然选秀之事该由夫人决断。礼部侍郎连同礼部十人上书请罪,言说礼部失责,请皇上责罚。
皇帝看礼部受够了折腾,也跟朝中的人狠狠的警告后。申斥了礼部尚书,并发明旨,选秀所有事宜由淑佳夫人协慧敏夫人代理,三月正式大选。
经此一事,礼部侍郎开始被人所认识。礼部侍郎出身陈家,慧敏夫人也开始重新进入朝中人的视线。
礼部的事,淑佳夫人重新接手后,倒是秉公办理。宫里的事务大多交由慧敏夫人和端贤夫人打理。淑佳夫人的生活重心放在了养胎,教儿子和帮皇帝批一些无关紧要的折子上。
内宫中,德庄夫人虽然不如淑佳夫人得宠,每月到也有了固定侍寝的时候。一时间宫里的嫔妃也有依附她的。但更多的却是老老实实关起门过自己的日子。
内宫权利看似不在淑佳夫人一人之手,但掌凤印这一条就甩了德庄夫人几条街。更别提慧、贤二位夫人跟淑佳夫人交好,处处相帮之事了。
十娘开始在皇帝的授意渐渐接触朝中之事,对于皇帝重新的信任和教导,她不是没有起过疑心,但转念想到杜家南锣十三郡和西北势力,就放下心来。
年底的时候,杜家传了信进宫,说是在南锣失踪的杜九娘被杜九杜子诚在南锣寻到。
辛部在京中包子铺的暗卫也递了消息进宫,卫三跟着皇帝人走内海,安然无恙的到了凤城,把军需物质也如期上缴。
听到一切想着好的方向发展,十娘宣了八王妃和陈家四夫人入宫叙话。
六娘此次进宫带来了静玥和静姗,十娘看到静玥自然很高兴。
从行宫回来开始,静玥就经常往宫外跑,跟着静姗住在八王府,不愿意在公主所跟那些待嫁的姐姐们相处。
静玥自从七姐静涵出嫁后,整个人变了不少。不再像过去那样简单,但性子上依然不愿意去算计别人。
她也知道她的那些姐姐都是为了嫁得好才你争我夺,索性就躲了出去,不参与到她们的争斗中去。
七姐在的时候,对她也多有照顾的五姐、六姐现在对她也不再是纯粹的关心。总是打探些舅舅们表哥们的事情。她清楚她们的盘算,心里也别扭姐姐想嫁给舅舅的事实,干脆也都不在宫里长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