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丫头,到底是想留在本宫身边,还是想留在宫里啊?”十娘笑着打量听到她的话后发抖的画屏。
“起来吧,本宫不过是句玩笑话。到你出宫还有段日子,本宫就算体恤你,也不能提前放你出宫去与家人团聚。”
“谢娘娘,奴婢再也不敢了。”
“两件孔雀翎原也没有什么分不清楚的。旧的那件,前些日子就被你入画姑姑带去了昆桑,说是不在本宫身边了,留个念想。至于本宫为何不穿它,你瞧瞧本宫披风的数量,能穿得过来么?”
“三皇子孝顺,您的披风,他每年都送新的。”司槿赞道,“奴婢先前才打发人晾晒了那些披风。搁起来的时候,是底下的小丫头收的,放乱了顺序。奴婢方才急着过来,是以拿了这件。倒叫您伤感了。”
“不碍的,你入画姑姑跟着小七,两个人相互照顾,本宫才放心不少。”十娘对着司槿摆摆手,“倒是你,出去可有一会子了,找披风花了那么大的功夫?”
“奴婢出门的时候,碰到了路公公。”司槿看了看十娘的脸色,不敢再说话。
“可是皇上要宣召嫔妃侍寝,需要本宫用印?”十娘倒是一瞬间想到了小路子的来意,既然不是汪朝声那边过来,那就是皇上要宣召高位嫔妃。她拿着凤印,于情于理都要知会一声她。
“路公公说,皇上在养心殿接到凤阳的折子,二皇子收复了南锣失守的一座的郡县,皇上宣召了德庄夫人养心殿伴驾,晚上该是会留宿麟趾宫。”
“知道了,本宫回宫就宣召彤史,如实记录。”十娘看着小心翼翼的宫里众人,笑道,“你们一个个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主子惩罚你们了呢。皇上爱上哪宫就上哪宫,是本宫能置喙的。别给本宫丢脸了,都打起精神来,刚干嘛干嘛去。”
“主子还要在做会么?”若敏看十娘一副无事人的样子,开口问道。
心里不由得有些埋怨皇上。夫人还怀着他的孩子,为着他在孕中奔波,帮着他拔除了世家的势力。他倒好,就因为夫人执意查明三皇子坠马的真凶,让他逼死了太后,就对夫人不闻不问的。
若敏这些埋怨十娘不知,十娘自是再一次抚上了小腹,心里说道,宝宝,阿娘疼你。
“回吧,出来也有一会子了。小六找不到本宫,该闹了。”十娘伸出手,让若敏扶着站了起来,走出凉亭。
再望一眼南华池的池水,一首诗不经意间吟出,“暮日秋水飘然过,翠亭碧影悠对云,过尽千帆无踪影,云绕池雾祝君康。”
说到底,谁离开谁又过不下去呢?
回去的时候因为记挂着六皇子,自然速度就要快上很多。
十娘回宫后,没有看到六皇子的身影,遂派人去寻他。自己进入内殿更衣。
等换了一身轻便的装束,卸去满头的发饰,就由司槿扶着去了正殿。这时候三皇子也该下朝过来请安了,八皇女也会赶在这时候过来看母妃。
十娘还未踏入正殿,就听到了一大一小的声音,嘴边不由得荡起笑意。
六皇子慕靖又在缠着哥哥说话,三皇子无奈的哄弟弟的声音也传入耳中。
“哥哥,什么是‘玉不琢,不成器’?什么又是‘人不学,不知义’?”六皇子用稚嫩的声音请教哥哥《三字经》。
“这句话是说,玉不打磨雕刻,是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是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的。就好比靖儿,如果不学习规矩,我和你八姐给母妃请安的时候,你就只能看着,别人就会说你不懂礼仪,说母妃不懂得教导儿子。”
慕遥解释完三字经中句子的意思后,又举了个例子,想让弟弟更加明白。可是,他高估了他弟弟的智慧。下一刻,听到弟弟的提问,他就恨不得方才什么都没说过。
“我知道,我知道,就是说我如果不好好学习,那就是‘养不教,父之过’,可是书上明明说是‘父之过’啊,那不是应该是父皇的过错么,为什么别人会说是母妃的过错呢?”
“厄,这个么,父皇忙,就……就是母妃的过错了。”慕遥的声音不自然的卡壳,弟弟的问题太难回答了。
父皇是皇帝,皇帝怎么会错了。皇帝错了,也是因为别人没有提醒他,他才犯错的。更何况,皇子启蒙前,都是母妃在教导。只是这些话,告诉弟弟,弟弟也不懂。
“混小子,接着编排,你弟弟这么小的人,当真了,朕看你怎么收场?”一道带着调侃意味的声音传来,让十娘吃了一惊。
他不是应该在养心殿,由德妃陪着批折子么?
来不及思考,就听到他的声音继续往耳边钻。
“靖儿,到父皇身边来。你哥哥唬你呢。‘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是说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靖儿也只有读书知礼,才能帮父皇和哥哥分忧。”
“靖儿好好读书,靖儿帮父皇和哥哥。”慕靖小大人一样重复皇帝的话。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过’是说: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成才的必经之路。对你的严格要求虽然是阿爹阿娘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我们的苦心,这样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那这里的父,不仅仅是指父皇,也指母妃。父皇不在,母妃在,别人当然会说母妃没有教好我。儿子懂了。谢谢父皇。”
“靖儿真棒。去,把你母妃拉进来,她在殿外不忍心打扰你请教学问,站了好久了。”
☆、第37章 凡解汝心之愠楚
“靖儿真棒。去,把你母妃拉进来,她在殿外不忍心打扰你请教学问,站了好久了。”
十娘回过神来,就听到皇帝的声音,低头掩饰好脸上的表情,收拾心情,准备踏入正殿。
六皇子听了皇帝的吩咐,迎了出来。他一路小跑,见到十娘,反而慢了下来,轻手轻脚的上前,给十娘请安后就伸手拉着十娘的衣袖,一双桃花眼好奇的望向十娘的肚子。
“母妃,弟弟今日乖么?”慕靖的眼睛里有着严肃的神情,接着对着十娘肚子说道,“弟弟要乖,母妃很辛苦,不能调皮。等你长大了,哥哥教你念《三字经》。”
十娘抬起手来,慕靖忙放下拽着的衣袖,怕伤到母妃。
十娘的手摸摸六皇子的头,“妹妹听到了会生气的。靖儿不喜欢妹妹么?”十娘倒是宁愿肚子里的这个是闺女。三个皇子,不只是后宫中嫔妃会忌讳她,前朝也会对她多有指责,皇帝那也会对她和她的儿子多加猜疑。
“可是,母妃肚子里真的是弟弟啊。”慕靖坚持道,“父皇会喜欢弟弟,哥哥和靖儿也喜欢弟弟。”慕靖的话,倒是让十娘诧异。
“好了,母妃说你今儿这么乖,乖乖去睡午觉。原来是要等母妃不在,去养心殿闹你父皇?”十娘一转念,就明白了皇帝来瑶华宫的目的和缘由。
八成是六皇子去养心殿找皇帝,皇帝被他缠不过,才来了瑶华宫。
六皇子从小就爱黏着兄长,敬爱父皇。皇帝这些年但是又闲情爱逗弄小儿子。
睿帝所出的皇子,前面几个渐渐大了,能上朝听政,知道了君臣之别,倒是不怎么往皇帝跟前凑了。
剩下的小皇子中,属慕靖最大,也就慕靖不怕他,还总是爱找他请教学问。睿帝看着小儿子每每捧着书或是纸笔来养心殿请教学问,倒也由着他。不忙的时候,倒也经常宣召六皇子去养心殿教导。
只是今儿,儿子这么巴巴的去,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借着儿子跟德妃打擂呢。可这话,不能同着皇帝的面讲给儿子听。
六皇子看十娘神色,小声辩解,“阿娘,儿子想父皇了。从洛城回来,父皇都有好久没教儿子习字了。”
说着又眼巴巴的望着十娘,“您这些日子都不许儿子去养心殿,所以……”
“你啊!”十娘手指敲敲六皇子的头,“你父皇忙着前朝,尽是去添乱。”
“儿子才没有,德母妃也去养心殿了,父皇都没有生气被打扰。那一定是父皇已经忙好了。”六皇子拽住母妃的手,对着他母妃眨眨眼。
十娘失笑,这宫里哪有简单的孩子。之前她还在想慕靖许是无意,但看着孩子的举动,分明是听闻了皇帝宣召德妃的事,故意而为之。
这么小,就知道去博父皇的宠爱,比他的哥哥姐姐要知道利用自己的优势。也好,本想着待他正式启蒙,再教他的东西,父亲和哥哥教给他也好。
十娘不在说话,捏了捏慕靖的手心,意思是“不要玩过了”。慕靖回捏了下,拉着十娘往殿里走。
待十娘走进殿内,还未蹲身请安,就被皇帝制止,“你身子重,那些虚礼就免了。遥儿,去扶你母妃入座。你弟弟那小身子,不扯坏你母妃衣袖就不错了。”
皇帝和颜悦色的打趣小儿子。看着小儿子气鼓鼓的瞪他,更乐了,“小六,父皇说错了不成?”
“父皇!”慕靖放开十娘,快步跑到皇帝身边,攀着皇帝的腿,就要往上爬。
“靖儿,不得无礼!”十娘瞪了三皇子一眼,你教的好弟弟。
三皇子摸摸鼻子,扶着母妃都不说话,心内却给弟弟点赞。他这个弟弟是母妃和他们兄妹的所以希望和筹码,他能做的是尽最大的能力让父皇认可弟弟、信任弟弟、宠爱弟弟。
现在谈认可和信任还早,那么弟弟就得做最受宠的皇子,做父皇最贴心的小儿子,做父皇心中储君的人选。
他观他父皇平日里教导弟弟,带着弟弟处理政务的样子,心里有那么一层模糊的感知,但在真在尘埃落定前,变数也很大,不可掉以轻心。
他父皇身体不错,靖儿也还小,不急,来日方长。
三皇子一副无事人的样子无视了十娘的眼神,皇帝那边却无暇关注母子两人的机锋。
他大手一捞,抱起了慕靖,“怎么,跟父皇生气,还要父皇抱?”
六皇子伸手揽住皇帝的脖子,“那父皇把我放下来,哼。”
皇帝也不恼,把六皇子放在了身边的位置上,“乖乖坐着,晚膳后罚写十张大字。”
六皇子对着这惩罚欲哭无泪,今日已经写过了大字,再写,手会断的。父皇一定是逗他。
皇帝不再理会小儿子,对着走到近前来的十娘伸手,“来,丫头,让朕好好看看你。”
牵着十娘的手,把她带到身边空着的位置上,向三皇子瞟去。
慕遥识趣的松手,转身坐在了弟弟身边,跟母妃隔好远。父皇八成是准备让自己照顾弟弟,把照顾母妃的差事自己抢了。
十娘被皇帝拉着,坐下后,方对着皇帝笑,“皇上这些日子清减不少,朝政再重要,也要注意身子。”
“丫头让若敏送去的燕窝粥不错,有心了。”皇帝摸摸十娘的头,“倒是你,平日里多注意些。今儿怎么听你宫里的说去了南华池,闷着了?”
“太医说,得多走动,对孩子好。”十娘躲了躲皇帝的手,同着孩子的面,被当作靖儿一样摸头,到底不自在。
“天毕竟凉了,那边水又阴冷。闷了就去御花园走走,温室里的白梨花开了,改日不知是否有幸请夫人去赏花?”
“御花园这时节怪荒的,您要是有兴致,臣妾就陪着您去看看。”十娘听到白梨花,目光中的讽刺一闪而过。
皇帝还是喜欢用这华美的花昭显对自己的宠爱,这么多年,总是这手,时间久了,不腻都难。更何况,自己并不是真的喜欢这看着纯□□嫩的梨花。
“原是怕你闷,不想去就罢了。”皇帝的声音有些冷,想起来那年的事,也有些烦躁。
“父皇,不是说母妃回来就传膳么?”三皇子看二人冷了下来,适时的插话,“儿子可是饿了。母妃,我想吃您宫里的那个八珍煲。”
“儿子想吃桂花糖芋。”慕靖看哥哥的举动,也帮腔道。
“传膳。”皇帝吩咐道,“先给夫人盛碗药膳。”
宫人把准备好的晚膳摆上了桌,司槿把手里端着的一小蛊药膳递给十娘。
十娘默默的接过早就准备好的药膳,嫌恶的看着手里的东西,迟迟不愿意动手。
耳边传来皇帝的声音,“郑太医那边,过些日子让他去趟感业寺,给皇后瞧瞧。你心里有数,好好把他开的药膳喝了。都是几个孩子的娘了,别像个小孩子似的怕苦,闹脾气不吃。”
“臣妾知道了。”十娘赌气的把药膳吃完,放下碗,就想呕吐。用帕子捂住嘴,忍了忍,压下那股药味。
皇帝把一小盏桂花糖芋递给十娘,“用些压压苦味。”
十娘吃了几个糖芋头,喝了几口桂花糖水,方放下汤匙。
“您快用膳吧,臣妾没事。”十娘向若敏望去,若敏上前给皇帝夹菜。
一顿晚膳,在皇家讲究“食不言”中度过。
待到吃过晚膳,三皇子牵着六皇子的手告退,走之前还对着父皇道,“父皇,今儿儿子把六弟带去儿子那了。他今晚吃的有些多,正好消消食。”
等到儿子们都退下了,帝妃二人坐在殿内喝茶。
十娘端着一盏清茶,抿了几口就放下了。她身边的宫人看的紧,往日并不叫她多饮茶水,怕她晚上走了困,睡眠不安稳。今日陪着皇帝喝了几口,若敏就一直在一旁虎视眈眈的。
“朕抚你起来走走?”皇帝看十娘一副困顿的样子,伸手拉她。这才吃过饭,就困成这样。晚上大半夜的睡醒了,又该闹腾了。
“不要,累。”十娘困得不行,又不想动,对着皇帝也没有了在儿子面前时的那副模样。
“你主子总这样?”皇帝问若敏,“这见天的睡,身子可还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