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你以为呢?”
“宫里人说妙贵人是,是取得您的信任后,背叛了您,从您宫中勾走了皇上。蛊惑了皇上,才踩着您重新上位的。”
“哎呦,这德妃,就见不得本宫好,这都什么跟什么啊?妙贵人要真是那争宠的人,有她们什么事儿啊?当年二皇女可是初了大公主外第一个落地的皇家子嗣。妙贵人这些年不争不抢,唯一一次为了女儿在我宫中求见皇上,还被说成这样。真真是,不知让人说什么好了。”
“这样说来,妙贵人为了二公主也真是用心良苦了。”
“这天底下,哪有不为子女打算的父母?”
☆、第68章 绿黛红颜两相发
熙嘉二十年,刚过完年,睿帝就下旨,着大公主远嫁西北,与西北边境上的赫都可汗和亲。
这位出生在冷宫的大公主,睿帝一朝唯一的嫡女,无母无宠,身份高贵,却还不如普通大户人家小姐的日子舒坦。
大户人家的小姐打小就是娇养着长大,待到结亲,也有人帮着想看操持。大公主跟在太后身边亲自伺候太后,跟大宫女做着一样的活计,却还不如大宫女得宠。
这一切,不过是因为她的生身母亲是废后,是没有利用价值的人。这宫里,没娘的孩子苦。
十娘听到宫女们议论大公主远嫁,也不过感慨一两句,也就放开了不在去多想。
要她说,大公主因为皇帝不喜,不敢多在内宫走动是情有可原,但礼仪什么的是真心不如宫里的其他公主。她们这些庶母妃在上不得台面,也不该逢年过节都不走动。这下她即将远嫁,竟然无一人挽留。
这个被忽视且自己立不起来的公主,被人推着去和亲,也就理所当然。她去,总比别的公主去要好得多。
大公主出京那天,是二月二,龙抬头,却是个阴天。
皇后带着后宫的嫔妃来为大公主送行。再怎么看不上大公主,这些面子上的功夫还是要的。一时间,平日里跟大公主并无来往的宫妃,一个个表情悲伤,好似出嫁的是自己亲生闺女一样。
大公主一身藏青色的公主正装,脸上画着浓烈的妆。一张精致的脸上面无表情,妆容映衬下整个人的神情显得诡异异常。
她头上的大头饰压得她的脖子不由自主的微微低垂,她力持端庄的跪在皇后身前。待她抬起脖颈,眼底带着淡淡的不喜被关注她举动的十娘看个正着。
皇后无视大公主排斥的目光,上前亲自扶起跪在地上行大礼辞行的大公主。不管大公主是否不敬嫡母,她做为嫡母都不能苛待曾经原配嫡妻孩子。
“公主请起。此去千里,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本宫会提醒皇上常宣召你回京。皇家会记得公主你的付出和恩情的。去吧,珍重!”
“谢皇后娘娘垂帘,慕静倾此生难忘。”大公主顺势起身,用手抚开皇后的搭在她手上的手,把双手握紧收入宽大的袖子中。
皇后尴尬的收回手,对着满身刺竖起的大公主,微微摇摇头,不再言语。
接着她对着皇后身后的庶母们行蹲身里后,转身走开。
皇后对着大公主的背影,在心里叹息不已。
终归是皇帝对不起这个女儿,她在大公主之母难产而亡后,入宫为后。但对于大公主来说,她生母的皇后之位是被她这个继后占据的,自己被她不喜甚至怨恨也是理所当然。
皇后这边叹息,十娘确是在感慨。
她没想到这个往日里沉默不爱言语的公主,骨子里其实也是个决绝的人。大公主的话依然不多,但情绪起伏大的让人难以忽略。
被众人注视的大公主,背转身走了几步,突然停下。
在众人的疑惑中,她背对着众人,伸手指天,语调急促道,“故乡飞鸟尚啁啾,何况悲笳出塞愁。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与国谋?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野草自春秋。”
“红颜白骨埋他乡,与国谋划空叹息!”十娘不自觉的出声叹息。
大公主诗境里的悲哀和控诉,让十娘怔愣,伤感起来。
终归是皇上错待了这颗明珠,让她蒙尘,让她带着怨恨出嫁。
“父皇,女儿再此立誓,终有一天,定让你后悔今日的决定!”大公主对着养心殿方向的高声道。
“恭送公主启程!”跪在宫道两边的太监宫女在慧淑仪的示意下忙齐声唱和,试图压住大公主的声音。
“哈哈哈哈”大公主笑着登车而去“本宫这就走,不劳各位费神了。走!”
“起驾!”太监拖长的音调在安静的内宫想起。
空荡荡的声音在内宫回想。一种凄凉的氛围在附近蔓延。
大公主的车鸾咕噜噜的驶过宫中的青石板路,在送亲队伍的护送下即将出宫门。
送亲队伍最前面一位皇族中的子弟骑在马上,背对着众人对着空中摆摆手。
十娘目光跟空中的摆手动作对上,一愣过后,微笑,原来是你。
辛寅,放心,你的妻儿本宫定会帮你护好,也愿你这一路顺利安康。
送走大公主后,皇帝倒是有些日子忙着前朝,没怎么踏足后宫。后宫的女人私下抱怨一阵,也就开始自己寻找乐子。这日子都是人过出来的,皇帝不来,她们也得照样的过日子。
随着春天的到来,宫里的女人开始在御花园投壶赏花,举办各种宴会。没有皇帝的参与,宫妃们倒是玩的更加放得开。
四月初八,三皇子和七公主九岁生辰,皇帝倒是出现在了儿女的生辰宴上。只他来去匆匆,亲手送上了给儿女的们的礼物后,就即刻回养心殿批折子了,无视了席间想向他大献殷勤的众多妃嫔。
皇帝走后,众人失了玩闹的心情,早早的散了。
但等她们第二天得知皇帝昨夜夜宿瑶华宫的时候,个个恼的不行。这佳昭仪,还真是手段高明。借着孩子,把许久不留宿后宫的皇帝拉了回来。看来,皇帝心中她还是占据了重要位置的。
十娘对于宫中众人的嫉妒,浑不在意。但对于皇帝的到来,是真的也出乎意料的。
别人或许不知道皇帝在忙着什么,可她却是清楚的。
这些日子,皇帝一直在处理西北的事情。她隐约知道一点消息,朝中的主战派一直在坚持攻打西北。主和派在送嫁公主这一个以和为贵的策略下,并不赞成蛮力取胜。
皇帝在两方争论的时候,从中和稀泥,态度暧昧。
这些都是三叔传来的消息,十娘想到三叔的话,“一群大妈在菜市场买菜讨价还价”不由得笑笑,这可不一直是皇帝的风格么,遇到难于解决的事情,就从中挑起混乱,他在和稀泥。
说道他三叔杜贤雨,他今年回京述职,南锣那边暂时有皇帝的人手负责。十娘看皇帝一直不放她三叔回南锣,就知道早前她的猜测有些偏颇。南锣怕是不是非他三叔不可了,皇帝已经培养了自己的人手,她三叔算是要功成身退了,回京述职要要变成回京任职了。
他回京,南锣那边的势力想必受到了一定得冲击,但相对的,他回京的话,入内阁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这些日子,他按时上朝,看着皇帝任由两方势力在朝上骂战,有些消息也会通过八王妃传给十娘。
辛寅那边也托皇帝给她带信报平安。十娘看着辛寅信里的特殊几号,心领神会。
送亲队伍已经在三月中到达了西北边境昆桑草原,辛寅在这快一个月的时间里,先后通过暗卫传回来几次消息给皇帝。这些消息,对皇帝来说,至关重要。这将关系到来日出兵西北的布局防线。
十娘透过皇帝唯一一封给的信件中推出了辛寅的现状,也就不再关注。接下来,西北战事起就不是她一个女人能操心的了。
十娘收好辛寅给她的信件,手不由自主抚上自己的小腹。
皇帝那夜宿她宫中,她太过吃惊,并未做任何防护措施。这些日子她自己把脉,摸出滑脉,应该已经有了,不得不说,这孩子来的时机刚好。
李常在的十皇女已经一岁多,快二岁了。小丫头精灵古怪,倒是比她母亲要得宠的多。宫中的孩子,连最小的九皇女,也就是她的亲姐姐,也六岁了。不是哪种任人逗弄的年龄了。
是以皇帝时不时会问题十皇女的情况。当然,宫中人都知道,皇帝最宠爱的是皇后和佳昭仪的孩子。其他孩子皇帝也只是过问一二。
这个时候,宫中孩子还是少的。有个孩子也就成了宫妃们奋斗的目标。十娘自从三皇子坠马重出瑶华宫后,这些年在后宫算是较为得宠的妃子。连当年冠宠后宫的德妃和宁淑媛这些年都压不住她的风头。
只可惜她一直无孕,她身边的大宫女画屏和司槿一直都替主子着急。只有入画和若敏知道,主子是在等时机。
十皇女身体健康,凤阳将乱,西北布兵,皇帝忙碌无暇顾及后宫,正是她有孩子的好时机。
而皇帝无意间的踏足,让她先前还发愁如何引着他来她这的问题迎刃而解。就是这一次机缘巧合,让十娘抓住了机会。
熙嘉二十年七月,昭仪身子不舒服,在瑶华殿宣召太医,太医诊治后,传出了让后宫震惊的消息。
昭仪有孕将满三月,母子并无大碍,喝几副药就好。
皇后亲往看顾,并当即免除了昭仪的每日请安,嘱咐宫人好生照顾昭仪养胎。
帝闻之,大喜。当即下旨晋封昭仪为佳淑仪。
圣旨传入后宫,面对着各种打量自己的目光,慧淑仪有些尴尬,从二品位置上的三贵嫔中,自己已经是淑仪,现在皇帝高兴之下,把佳昭仪晋位。自己倒是不知何去何从。
众人带着看热闹的目光看慧淑仪时,被佳缫墙酉吕吹木俣鹁恕
这杜氏同着皇后的面绝不接受皇帝圣旨。只言道,慧姐姐有功于社稷,且资历比自己老,没有自己跟她争高下的。
皇后也醒悟过来,皇帝怕是高兴之下,忘记考虑慧淑仪了。确实,从二品三贵仪一向是三人,当即皇后颁下懿旨。而众人被这懿旨给弄懵了。
皇后懿旨“慧淑仪协理后宫有功,且养育六皇女有功,着晋为惠妃。”
众人脸色难看起来,这佳昭仪不只是自己晋位,连带着为慧淑仪求到了恩典。这样一来,惠妃成为除皇后之外身份最高的宫妃。压下了有子的德妃,成为正二品四妃中的头一人。
众人脸色不太好的回宫。
惠妃是最后走的,挥退了所有的下人,她对着十娘道,“说起来,本宫还是沾了妹妹的喜气才得以高升。”
“惠姐姐,你资历比十娘老,又一直协理后宫,晋位是应当的。十娘才感到抱歉,应该给姐姐道歉,因为我让让姐姐受委屈了。”十娘忙开口道。
“妹妹别急,容我把话说完。”惠妃拍拍她的手,“你肚子里的这块肉,怕是已经被众人觊觎,妹妹还是早做打算的好。姐姐我也帮不上忙,唯有人手还算是够用,戊部的人会暗中为妹妹保驾护航。”
“谢惠姐姐,十娘记得你的恩情。来日,必定要我儿子报答与你。”
“一言为定,驷马难追。”惠妃为了自己的女儿和家族,决定给予佳淑仪帮助。
“君子一诺,驷马难追。”十娘举手,二手击掌。
“妹妹,小心德妃。”惠妃想起了什么,突然提醒道,“如果你生了皇子,对德妃的威胁是最大的。”
“姐姐放心,妹妹晓得的。妹妹不光晓得,还要送德妃姐姐一份大礼呢。”
“妹妹打算怎么做?”
“天欲使其亡,必先使其狂。”十娘俏皮的一笑,“山人自有妙计。”
三日后,惠妃接道晓谕六宫的圣旨,就明白了佳淑仪的用意。
熙嘉二十年七月二十二,帝下旨大封后宫,这是自熙嘉五年以来,隔了十五年之久的大封后宫。
这次后宫中人大多都晋位获封。
德妃晋为从一品的德庄夫人;慧淑仪晋为惠妃,协理皇后管理六宫事务;陆淑容晋为正二品的贤妃;曦芳仪晋为正四品的熙顺仪;和芬仪晋为正四品之首的和顺华;妙贵人晋为妙充华;白美人晋为白充容;姜良人晋为姜充仪;顺淑人晋为顺贵人;平侍人晋为平美人;许常在、李常在、顾常在,都晋为从五品的六美,是为许美人,顾淑人,李侍人;余下的娘子选侍均无人晋封。
圣旨一下,给人欢喜几人忧,当然这就不是十娘操心的了。
她的当务之急是,养好胎,有了儿子,四妃之首,就非她莫属,她有这样的预感和直觉。
“朕的江山,一定是传给咱们的儿子的。”十娘想到皇帝在得知她怀孕后悄悄许下的诺言。握紧了拳头,这一次,真是儿子的话,绝不容有失。
熙嘉二十年的夏天,就在几家欢喜几家愁的酷热中过去了。
☆、第69章 只愿君心似我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