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主子,这话怎么说的?”小路子一激灵,“您送去的吃食,主子爷什么时候不爱吃了,奴才可往往不敢抢主子的吃食。”
“汪朝声方才已经来过,这会子东暖阁怕是已经开启了。”十娘挥挥手,“那汤,路公公看着处理吧。你不爱喝,就倒掉罢了。”
小路子借过司槿递过来的食盒,哭丧着脸,“奴才告退。”
等路公公出了瑶华宫,十娘方才崩不住的笑了,“这路公公,还真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不经逗。”
“母妃,这是?”泽王妃不解,这又是唱的那一出。御前大总管,这是被婆婆逗弄了。
“您啊,又吓路公公。”若敏盛了盏牛肉羹递给十娘,“明明就没在彤史上盖印,还硬撑着。凡事给皇上个台阶下,也省的泽王和王妃担心您。”
“若敏,你今儿话这么多。”十娘不自在的瞪了若敏一眼,同着儿媳妇的面,这么拆她的台,简直是不可理喻。
“母妃,儿臣懂了。你这是不生气了?不生气了就好。王爷还让儿媳劝您,让您多跟父皇亲近。”泽王妃笑道,“儿媳就说,母妃处事不用他担心,他还非要儿臣叮嘱您。”
“这孩子,遥儿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当心吃亏了,没处哭。母妃教了你这么久,这宫里,放人之心不可无。就是当着母妃,也不能说话口没遮拦的。”
“王妃对儿媳很好,他的母妃就是儿媳的母亲。跟母妃说话都不能放心的话,这宫里儿媳才真是害怕呢。”桑梓宸上前为婆婆布菜,“您前些日子为了儿媳跟皇上生气,儿媳一直觉得过意不去。”
“本宫还以为不知道本宫为何生气。既然明白,又为何要卷入他们的事端?”十娘指着凳子,
“坐,今儿没有别人,今儿陪着母妃用膳。”
“谢母妃,儿媳明白您是为儿媳好。可儿媳想着,父皇既然下旨了,儿媳就得遵旨。这一来,儿媳是这宫里小辈中现在唯一的人,帮着母妃们处理宫务,本就应当。二来,就是父皇下明旨,未尝不是说明皇上相信儿媳和王爷。若是不信任咱们跟这事无光,又岂会问责母妃后的当夜就到访您的瑶华宫?”
“老三媳妇倒是比你母妃明白事理,也理智清醒。不错,好孩子,父皇果然没看错你。”皇帝拍手赞道。
“参加父皇,给父皇请安。”泽王妃跪下行礼,起身后忙道,“父皇一定还未用晚膳,儿媳去小厨房催她们加个菜。”
“皇上这是来兴师问罪么?静常在禁闭结束,但罚抄的五十遍宫规还未抄完,待罪之身不宜侍寝。您换个人,臣妾立刻盖印。”
“母妃!”泽王妃劝道,“还是等父皇用过晚膳,再聊不迟?”
“气性这么大,醋性也还是这么大。”皇帝坐在十娘身边,拉住她的手,“当着孩子的面,丫头给朕个面子可好?”
“不好。”十娘甩来皇帝的手,“东暖阁有的是好的等着皇上去用膳,何必还来我这瑶华宫。”
“母妃,您这瑶华宫的陈醋好大的酸味。父皇的銮驾急匆匆的,儿子就落后了。可儿子看,儿子来的不是时候。儿子这就带媳妇儿回了,阿爹阿娘,遥儿告退。”
后面进来的泽王,看着父皇母妃的状态,了然的一笑,来着自己的王妃退出了膳房。
交代了司槿照顾好十皇子后,泽王就带着王妃回皇子所带弟弟去了。
这边厢,皇帝看着使小性子的十娘,掐了掐她的脸颊,轻声说,“别闹,有正事跟你商量。南疆那边,有些麻烦。需要你帮着朕拿拿主意。”
☆、第64章 同心声自相应知
瑶华宫,皇帝看着使小性子的十娘,掐了掐她的脸颊,轻声说,“别闹,有正事跟你商量。南疆那边,有些麻烦。你帮着朕拿拿主意。”
“我说皇上怎么登我瑶华宫的宫门,原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十娘抚开皇帝的手,“南疆那边不是一切在您的掌控之中?”
“朕就喜欢跟丫头你说说话,跟聪明人说话,就是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皇帝拍拍十娘的手,
“先用膳,待会告诉你。”
“在我这儿用膳,可就去不了其他人哪儿。皇上可想清楚,我可是醋性大的很。”
“真真你这张嘴啊,让人又爱又恨。”皇帝眯着桃花眼一笑,“这么多年,让你承认吃醋可不容易。早些年,那可是变着法子把我朝外推。如今位比副后,倒是不讲那么多规矩,由着性子来了。”
“不好么?”十娘瞪了皇帝一眼,“我也算是想开了,朝中的那些人,瞧着我把您朝外推,都骂我是魅惑主上。时不时的上折子弹劾本宫,反正这罪名在他们眼中就是成立的,坐实了不好么?”
“委屈你了。”皇帝动手盛了盏夹起一筷子菜,放入十娘面前的小碟子中,“今儿朕伺候贵妃用膳如何?”
“那就有请六哥哥动手了。”十娘璀然一笑,让皇帝眸色一紧。
这勾人魅惑的笑,跟当年入宫中青涩甜美的笑,完全不一样。这个人,也由当年朝气锐气的小姑娘,变成了内敛成熟的女人,他的女人。不管变成什么样,都能牵动着帝皇的心。
帝妃安静的用完晚膳,移步进入偏殿。
瑶华宫为西六宫最为繁华的宫殿之一,倒不是说有多奢华。而是这宫殿自从熙嘉八年佳贵妃入宫后就作为贵妃的宫殿在使用。自从十年她生下三皇子和七皇女后,就搬入了正殿,到如今已有十五年。
熙嘉二十一年,作为四妃之首的淑妃,拒绝了皇帝迁宫的安排。到如今也有快六年了。
这些年,皇帝也摸清了贵妃的性子,瑶华宫轻易没有新晋的秀女入住。唯一一个许婉仪,也是喜静的性子,且入宫多年无出无宠。
要不是当年贵妃入宫时,身为常在的许氏多番照料,皇帝也不会次次晋封想着这个女人。
后面更是把九皇子托付给了许氏照料。许氏是不争抢,但并不蠢笨。九皇子比六皇子小两岁,比十皇子大两岁。两岁多一点的孩子,被许氏教养的很好,跟六皇子很亲近,也喜欢来正殿找佳母妃要看十皇弟。
九皇子不得他喜欢,但在佳贵妃的看顾下,倒也不会被人欺负。
留着他,给小儿子做个玩伴也不是不行。但更多的,就不是她们母子能想的了。
皇帝说到底还是对九皇子生母小纳兰氏背叛他,跟四皇子勾结一事愤怒。但该死的已经死了,该幽禁的也幽禁了。跟一个孩子过不去,皇帝倒还不至于。更何况,他的贵妃和夫人两人在他还未来得及动手安排前,就已经保下了这个孩子。
跟着佳贵妃去偏殿看了十皇子,听贵妃问询了九皇子。两人才相携回了正殿的寝室。
皇帝已经有些日子没有留宿瑶华宫,一是佳贵妃忙着白日帮他整理折子,夜里照顾孩子,有意无意也在疏远他;二是为了平衡朝堂后宫,他多留宿在德贵妃宫里,也会宠幸一些德贵妃推上来的人。
没想到英王后院不安分的事,倒是给了自己个契机,跟佳贵妃更进一步。皇帝多么精明的人,哪能看不出佳贵妃是在故意示弱,但他还就吃这鬼丫头的一招。
寄情过后,皇帝摸着怀里人光滑的后背,有一搭没一搭的跟十娘闲聊。
十娘伏在皇帝怀里,听皇帝闲聊一般提起南疆的事端。做到她这份上,跟皇帝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夫妻或者臣属关系,他们更多时候是合作者也是利益联盟的关系。
帝国的一些决策,皇帝也愿意跟十娘商量。两人之间比起前些南锣盐改、西北之战和收复凤城时相互防备、试探,倒是少了些猜忌,多了些对彼此的信任。
“你是说,南疆那边,二丫头压住了四丫头。”十娘倒是不吃惊这消息的内容。
二公主慕静宁,毕竟是出嫁过的皇女,嫁入萧家,能拿捏住夫君,得夫家喜爱,并且曾经生下嫡子。手段是不差的,差就差在运气上。
也差在她的父皇心够狠,把萧家除了三个女人外,全部斩草除根。让她没有了努力得到的一切,也失去了最后的依靠,避居感业寺不出的养母皇后。
比起她来,四公主就差的远了。四公主生来体弱,母妃宁德妃娇惯,使她对于后院倾轧完全就是个生手。
所以皇帝择人选远嫁的时,原本内定的是三皇女,新寡的二公主作为媵侍跟随。四公主一开始就不被考虑,也是皇帝看出了四公主在内宅事务上的弱项。
奈何,四公主的母妃和二公主的母妃不消停,大公主背后势力以及其他势力的卷入,打乱了皇帝的计划。只好把四公主指婚给南疆世子,而失身的二公主只能以宫女的身份被赐给南疆世子扮作的小吏。
说是小吏,但明眼人都知道那就是南疆世子九郎。如若姊妹二人守望相助,未尝不是一件幸事。但这姊妹两个,因为远嫁事件中的隔阂,在异国并未联手帮着皇帝拢络南疆世子九郎。而是各为其政上演了争宠斗狠的戏码。
“四丫头着实不是二丫头的对手。”皇帝扶着额头,“好在她占据着正妻的位置,不然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南疆世子九郎,倒是个聪明的。知道挑逗的两个丫头为他斗狠,也知道在该下手的时候下手。只是可惜了四丫头,被人算计了,怕还在想着怎么借着二丫头肚子里的那块肉翻盘。”
“你倒是一点就透。”皇帝摸摸十娘的头,“南疆那边,大王子嫡子被害,实则已经失去了登位的机会。就看他够不够狠,能立起来跟弟弟争夺了。世子那边确是澄清,小产的是妾室,正妻胎儿很健壮的消息。大祭司还算有本事,暂时稳住了局面。”
“撑不了多久,大祭司在有本事,也耐不得有心人的挑拨。您能看着他南疆安稳不乱?”
“知朕者丫头也,说说看,这接下来的局势如何?”皇帝赞后考问道。
“大王子唯一的嫡子被害,他那方势力必定不会善罢甘休,肯定会查。这调查的结果,肯定会令大王子满意。更何况,世子妃在这节骨眼上有孕。怎么看,世子的嫌疑都不会小。只等这两个中的任意一个真相大白,南疆稳不住了,大祭司无力回天,到时候南疆就得乱。”
“乱了好啊,不破不立不是。”皇帝笑道,“南疆盘亘在南锣附近这么多年,打探消息,扰我民众,真当大梁是死的不成。”
“南疆人骁勇,但不是不可战胜;可怕的是,南疆人善蛊,咱们大梁于此道上不精。不然皇上也不会等了这么久,谋划了这么久。”
“也是南疆气数将尽,即将开始的内乱说来可笑,一切源于南疆世代遵守的‘立子看孙’。择定皇位继承人,不只是考量皇子,还要兼顾皇孙的能力。”
“立子看孙?这习俗,真别说,还有点意思”十娘不经意的撩拨皇帝,“您不妨也试试,就得看来得等不少年。从咱们小六开始,往下的一串都还是小娃娃。”
“小孩子能看出什么?”皇帝倒是不多在意这习俗,“小六比起下面的那些,懂事多了。人也聪明,你跟遥儿把他教的很好。”
“皇上就别埋汰臣妾了,说他哥哥教导他还说得过去。没看小六都不着瑶华宫的,住到遥儿那去了么。再说了,平日里您也没少教导他,是您教的好。”
“就会恭维朕。”
“不就是想臣妾赞你会教孩子?不说小六了,说起南疆的‘立子看孙’,倒是让我想起了英王妃那孩子。这回英王那可惜了,但愿侧妃能保住咱们皇家的骨血。”
“小黎氏,哼!”皇帝气息冷冽,“倒是便宜了她,要不是她肚子里的那块肉,朕焉能容她?”
“这话怎么说的,英王妃肚子的孩子小产,真跟侧妃有关?”十娘装作吃惊的样子,“这心也太狠了,自己都怀着孩子,怎么想到朝别人的孩子下手的?”
“也好意思问?”皇帝瞪了十娘一眼,“说说朕罚你亏不亏?往日里机警,这次倒是出了大纰漏。智者千虑终有一失么?”
“您罚的好!倒当不起你称赞智者,就是想着这好歹也是德姐姐的亲孙子。她能眼睁睁的看着儿媳妇小产,而不护着?要是三儿媳妇有孕了,我恨不得把她供起来,不错眼的看着呢。”
“黎氏一贯的不着调,正经的儿媳妇不护着,倒是把个外三路的侧妃护得紧。这事八成她睁只眼闭只眼,且帮着抹去了痕迹。不然以小黎氏的手段,敢这么嚣张?”
“您的意思是,保住德姐姐,打压小黎氏,警告黎家?”十娘转念间就明白了皇帝的打算。
南疆乱了,驻守南疆的是陈家军。分支陈氏是比本家陈氏更得杜家在意的盟友;南锣驻守的军政大臣是亲弟杜九,盐运使是儿媳妇的亲爹,南锣十三郡杜家原本势力在自个儿子手里。
皇帝不可能让杜家和遥儿一枝独大,那么英王就必得上战场,说不好跟英王关系好的五贝子也会去南疆。
那么,作为即将征战的亲王英王的母妃,德贵妃黎氏就不能出岔子,给儿子抹黑,给皇家和皇帝抹黑。
但黎家确实有插手皇嗣嫌疑,所以小黎氏就必须得敲打。以起到敲山震虎的目的,告诫黎家,皇家事务,不是一个小小世家可以指手画脚的。
当年的五大世家,到新势力加入为六大世家,再到如今世家凋敝,只余下陆、黎、陈三家还看的过去。皇帝的心思手腕不可谓不毒辣。
更何况如今剩下的三家中,陈家一早就已经归顺皇帝,是皇帝手中的一把刀;陆家安分守纪,人才不济。唯独剩下黎家,因为德贵妃和英王还烈火烹油,繁花似锦。
举全族之力,接着自己和六姐的机会,重回众人视线的武将家族杜家,成功的教回了西北兵权,却又因为人才济济以及自己的儿子,被推了出来,跟黎氏打擂,消耗黎氏的有生力量。同时,约束杜家的势力扩散。
目前黎氏不能倒,黎家也还不是时候扳除。但在南疆之战中,不妨试试先下手,打压黎氏。
“明白就好。别的不用担心,有敏娴在,这分寸还是有的。朕就是担心桑家的丫头性子太过直接,才把她扔进去历练。”皇帝笑骂道,“说起来,也好意思跟朕使性子。不是你护着你儿媳妇不放,朕能想出这法子让她入局?”
“就是觉得跟着遥儿,到底委屈这丫头。”十娘闭目,“看着她,不知怎的就是舍不得。比起静玥,她更贴心。”
“跟着遥儿怎么就委屈她了?”皇帝好笑的捏十娘的脸,“历来皇家都是侧妃先进门,先纳妾再娶妻。她可是第一个独宠的王妃,还尽得婆婆喜爱的。倒是你,就没见过这么好说话的婆婆。”
“遥儿的身子,你知,我知,遥儿自己知道。可那孩子并不知道,子嗣会被人诟病,且把污水往她身上泼。我不过是多帮衬她,让她在这宫里好立足罢了。”
“小六和小十,她照顾的很好。遥儿这些年身子调养的不错,会有自己的孩子的。”皇帝眸色一暗,“这是还在怪朕?”
“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还提这些做什么。”十娘不自然的笑笑,“你为了儿媳妇好,倒是我先前想左了。”
“知错得改,下次再使小性子,朕就……”
“六哥哥就怎样?”十娘俏生生的问道,“罚我么?”
“罚。”
“怎么罚?”手搂住男人的脖子,把唇送上去,“这样么?”
“不如再来点这样子的?”皇帝舌尖挑开面前人的唇,挑逗着纠缠,手慢慢的向下……
夜,还很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