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两位皇子的封王,两个贵妃在很多时候已经势不两立。德贵妃上次借着十皇女的事情发难,也不过是前些日子的事情。
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养心殿,在佳贵妃离开后,英王和泽王被皇帝宣召。
“小二和三儿,可知父皇今日宣召你们所谓何事?”睿帝目光划过两个孩子,带着审视。
“儿臣不知,父皇不会无故宣召。”泽王慕遥好像并未察觉皇帝的审视,走进一步到,“父皇给儿子个提示,猜猜。”
相比起慕遥的轻松,和父亲相处时的随意,英王就显得有些心神不宁,他的手指紧紧扣着衣袖,手臂上的肌肉紧绷,像是在克制着什么一样。
“没个正形。瞧瞧你二哥可是比你稳重多了。”皇帝不经意道,“小二想到了什么,父皇不是洪水猛兽,不用紧张到把袖子都扯坏了的地步。”
“儿臣……儿臣不敢。”英王听闻后,放开手,又握紧拳头,低声道,“儿子不孝,眼下心里很乱,实在无心为父皇分忧。父皇的吩咐,有劳三弟了。”
声音带着淡淡的隐忍,哽咽。
皇帝看他的表现,才真正的放下心来。他这个二儿子,为了权势,不折手段,他是知道的。但真要是连自己的子嗣也不在意了,也就没有培养的必要了。为了权势,可以争,可以抢,但不能动子嗣。这是他的底线。
他一向不觉得这有什么,皇室中人,为人不狠辣,不能自保,不能踏着尸山雪海往上爬,才最是天真。
为了封王,二儿子之前折损了三名暗卫统领,三千人马,却抢得了头功,取下了凤阳王首级。虽然手段不够光明,但至少他够狠。所以这王位,他依然给了。
但刺杀亲弟弟,确实让他这个身为父皇的吃惊。但不是他下手狠,而是他的手段如此简单粗暴,简直不像是一个在争斗中打滚的人。
之后他对这个儿子,就多有恩宠,就是要看看,他能做到哪一步。
之前他的王妃陈氏,就险些小产,这次这结果也是意料中的。但对于自己的亲子,如果身为父亲,都不在乎的话,心也太冷了。
“二哥,这话说的。咱们兄弟,理应为父皇分忧,哥哥不说,弟弟也会去做。”慕遥自然知道自己二哥这番作态是为何,但戏得演下去不是?
“可是,二哥你这到底怎么了?”慕遥一副不解的样子,“有难事的话,说出来,弟弟能帮的上,绝不推辞。”
“看到你们兄弟和睦,知道相互扶持。朕心甚慰。”皇帝把面前的折子递给慕遥,“南疆驻军的陈老将军传回消息,南疆王去世了。”
“啊?陈将军说,南疆王过世不寻常,原来是这么回事。”慕遥皱眉,“怪不得前些日子,岳父写信给儿子,让儿子给杜家传话,说那边的生意不好做,可以收手了。三爷爷在那边有些生意,怕是跟南疆那边有些牵扯。”
“杜贤雨胆子倒是大,南疆那边形势不太好。”皇帝叹了口气,“南疆王去时,并未留下遗照。大祭司支持大王子,世子得他舅舅大将军支持。”
“可儿子听王妃说,南疆那边有个习俗,立子看孙。世子被封,也是因为王妃那边的势大,南疆王才不得已而为之。且南疆世子九郎,膝下并无子嗣。倒是那位在南疆国内得大祭司和臣民拥立的大王子,膝下已经一嫡子。”
“你媳妇儿倒是懂得不少。”皇帝横了慕遥一眼,意思是少卖弄,不过是靠媳妇儿才得知得消息,有什么好炫耀自豪得。
“王妃跟着岳父在南锣有很多年了,且她家本就是南锣人,离南疆极近。对于南疆得一些习俗,自然知道。”
“立子看孙?”一直没有出声的英王喃喃道。
“二哥,你嘀咕什么?”慕遥问道,边又看向他父皇,“南疆世子没有那么容易妥协。父皇,那边是要开战了么?”
“暂时不用咱们出兵。”皇帝示意三儿子“你怎么看,这事?”
“儿子看啊,就让他们兄弟先去争斗,咱们静观其变即可。”慕遥事不关己的笑道,“他们南疆的战力越消耗,不是越好?”
“南疆大王子的膝下幼子,日前夭折。只余下庶子一人。”英王抬头,直视着皇帝,“世子那边,怕是还有后招吧?”
“听说,四皇姐怀孕了。”慕遥拍手,“这可是嫡子嫡孙。”
“你四姐小产了。”皇帝抛下这一消息,“真正有孕的是世子身边,一个叫做红丹的女人。”
“那九郎是准备李代桃僵,狸猫换太子?”
“四姐小产,可怜的孩子。”慕遥遥头,“二哥,这妻妾争斗可凶险的很,你可要保护好嫂子和我小侄子。”
英王脸色变得惨白,“王妃那,今日刚传来消息,小产了。父皇宣召,儿臣来不及回去。”
☆、第63章 年纪方当铅华销
熙嘉二十六的年,不知怎的,来的特别慢。
二十五年的十一月底,英王正妃小陈氏小产。小陈氏到底因为小产伤了身子,做月子调养的仔细。
在她坐月子的时候,不知怎的,爱折腾的侧妃小黎氏动了胎气。
宫中众人纷纷猜测,英王妃小产怕是另有隐情。这妻妾争斗,哪怕在平常人家都是有的,更何况皇家。
英王后院的两个女人,表面上平静,实际上暗中斗的你死我活。
德贵妃因为子嗣夭折训斥小陈氏的消息传来后不久,英王顶撞自己母妃德贵妃的消息也被宫中的人当作笑话传。
倒是有些不怀好意的人,想出祸水东引一招,妄图把英王后院的争斗,引到泽王夫妇身上。
当初皇帝在养心殿说出的一番“立子看孙”的话,不知怎得流传了出来。明眼人都清楚,皇帝选太子,这是要看孙子辈了。那么,没有子嗣的泽王和泽王妃是有动手的动机的。
宫里闹哄哄的时候,泽王夫妇倒是该干嘛干嘛,一点不受影响。自从英王妃她们怀孕开始,泽王这边就是严防死守。送去的东西,没有任何给人诟病的。
英王妃有孕后,泽王妃送去的是一本佛经和一座送子观音。英王妃也谨慎,压根就直接让人把东西送入了库房锁住。
所以那些闲话,没有搅和起很大的波浪,就销声匿迹了。
本来这事,也就这样过去了。谁知道,十二月的中旬的时候,英王侧妃,被德贵妃接道麟趾宫静养安胎的小黎氏,见红了。
孩子很有可能再次保不住。这次不只是德妃,连一向对自己这个表妹不太上心的英王,都怒不可遏。
小黎氏知道自己的孩子可能不保后,强撑着身体,跪在婆婆和夫君面前,要求彻查凶手,还自己孩子公道。
并言说,之前王妃小产和自己见红,恐怕是有意为之。为的就是让王爷后院子嗣稀疏。
德贵妃亲自上养心殿请旨,求皇帝全权委托她彻查英王子嗣被害一事。
这一刻起,德庄贵妃一脉和淑佳贵妃一脉算是彻底的撕破了脸,明面交锋。
越过掌宫权的佳贵妃,直接上奏,摆明了是不相信杜氏,甚至是怀疑杜氏和泽王就是此事的真凶。
睿帝正为南疆的事烦闷,闻言,斥责了两宫贵妃。
淑佳贵妃管理宫闱,却让皇家子嗣接二连三发生意外,着其罚俸半年,以儆效尤。
德庄贵妃罔顾宫规,肆意妄为,罚俸半年,以儆效尤。
申斥了两宫贵妃后,皇帝却准了先头德装贵妃所奏,要彻查英王子嗣意外事件。
但这彻查的人选,却不是两宫贵妃中的任何一个。睿帝依然选择了从入宫起就得他信任的慧敏夫人。
因为慧敏夫人是英王妃小陈氏的姑姑,为表避嫌,慧敏夫人主动请求,要端贤夫人从旁协助。
皇帝又点了泽王妃,随着两位母妃调查此事。
对于皇帝的申斥,十娘并未表示异议。身为贵妃,这些日子确实是自己失责,在内宫管理上没有下大力气去整治。出了事情,理应受罚。
但对于皇帝把泽王妃卷入这事端中的做法,到底是不满的。当天就给皇帝甩了脸色,闭宫不出,不去养心殿帮着皇帝整理奏折。
并且在皇帝想留宿瑶华宫中时,让皇帝吃了闭门羹。皇帝当夜在养心殿大发雷霆,还是在闻讯赶去的泽王的安抚下,才黑着脸去歇息。
泽王妃桑梓宸,入宫七个月后,开始了她真正的宫中生活。
她跟着慧敏、端贤夫人先去了德贵妃宫中,安抚德庄贵妃的情绪。最重要的是看望小黎氏,问询她一些事情。毕竟当初是她,口口声声说这事另有隐情。
德贵妃在麟趾宫正殿接见了她们一行人,对于两位夫人,她并未过多的寒暄,反而是对着同来的泽王妃,一番敲打教训。
对于德庄贵妃的敲打,桑梓宸隐忍不发。倒是让同去的两位夫人刮目相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是勇敢,而是莽撞。
这位泽王妃入宫后,上讨上位喜欢,得夫君宠爱,下得亲弟妹敬服,日子过得一帆风顺。两位夫人原本还想着,她小小年纪,怕是遇事经不住打磨,现在看来,杜氏把这儿媳妇□□的很好。
当一个人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势力时,不卑不亢,不低头,不反抗,这需要的不仅仅是聪慧,还需要经历和阅历。
这两样东西,不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能有的气度,唯一的解释,就是她真的得婆婆喜爱,愿意下力气去教导她。
而她,也确实做得不错。面对德贵妃的刁难,依然守礼进退有度。
看着一个小孩子被刁难而无视,终归不是两个年长的母妃能做出来的事。慧敏夫人简单的说明了来意,直接要求见小黎氏,查问事情的经过。
德贵妃方要刺慧敏夫人几句,就被端贤夫人拦住,几句话就气的她险些厥过去。
陆容静只说,“黎思琴,你尽管闹,查不出真凶,到时候受罪的是你侄女,跟我们这些人有何相干?不过就是办事不力罢了,谁还在乎被罚俸一年半载的?要不是皇上坚持,你当别人都愿意管你儿子的闲事?又不是吃饱了撑的。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你!放肆,你敢以下犯上,当心本宫治你个大不敬之罪!”德贵妃怒火中烧,矛头转向了陆容静。
“贵妃娘娘好大的气性。你对本宫有何不满,自可对皇上言说。既然皇上把这事交给本宫处理,就是信任本宫。贵妃是想抗旨不遵么?”慧敏夫人陈敏娴,着实是烦了黎氏逮谁咬谁的性子。
这宫中多少年,凭什么就得别人让着她。陆容静是说话难听,可要不是黎思琴自己挑拨着两个儿媳妇争斗,会有这下场?
出了事,还要算计着别人,把不相干的人拉下手。真当别人都是傻子不成?她侄女也是个傻的,小产了都咽下委屈不说,倒是一个妾氏妄想把脏水往外泼。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这闲事,要不是皇上下旨,是没有人想管的。卷入两个贵妃的争斗,都当别人是闲得慌?
慧敏夫人虽然不比德庄贵妃位分高,但到底帮着皇后掌管内宫多年,这话一出,德贵妃还不服气,身边的大宫人确实识时务的。忙劝了黎氏压下火气,当务之急,是彻查真相要紧。
“慧妹妹多心了。”黎氏几乎咬碎了一口牙,“既然要探查,就请吧。就是芷姐儿身子弱,两位妹妹当心些,别让她情绪太过激动。”
“这是自然,本宫知道分寸。”
一番交锋后,慧敏夫人压制了德贵妃,在麟趾宫偏殿,见到了英王侧妃黎芷。
黎芷确实如她姑姑所言,很是虚弱。对着她们的问询,哭了一场,倒也说出几人想问的问题的答案。
之后,辞别了德贵妃,慧敏夫人派人去了五皇子侧妃那边问话。也派人去了跟此事有关的几人宫中传话,要她们明日到承乾宫等候问话。
两位夫人还和泽王妃约定,明日去皇子所英王那看英王妃。
折腾了一天,也只是在德贵妃处见到了小黎氏,知道了一些线索。具体真相,还需要查证。
晚膳的时候,泽王妃依然回瑶华宫,准备伺候婆婆用膳。
皇帝今日倒是没有再来瑶华宫,但派了身边的路公公,给瑶华宫送来了好几株梨花。
米分白娇嫩的梨花插在一口铁胆瓶里,开的分外娇艳。
泽王妃打量婆婆神色,发现她婆婆还真是有气场。单单坐在那不动,都会让人心折服。
人都说美人迟暮,红颜枯骨。可在她婆婆淑佳贵妃身上,却是越年长越有韵味。当然不是说婆婆年龄大了,这满宫的高位嫔妃,婆婆是年龄最小的。
她身上的韵味,是上位者的冷静自持和经过岁月沉淀的风情。即使褪尽铅华,也依然美艳如初的感觉,也怪不得皇上愿意留宿瑶华宫。对着这么一位能跟自上自己的思维,又善解人意,时不时还会耍小性子的女人,是个男人都会多宠爱一些。
“今儿皇上准备怎么用晚膳?”十娘掀掀眼皮子,不经意的问道,“夜里凉,当心身子。东暖阁的那边,记得烧上好的银丝碳。”
小路子心里一哆嗦,这佳主子越来越厉害。皇帝今日心烦,是想翻低位小主的牌子泻火气的。
这主子还没翻牌子,佳主子就知道了主子的心思。既然知道撩的主子生气,就该给主子台阶下啊。自己都巴巴的跑来送花了,这位一边挂念着还一味的避宠,又是唱的哪出?
“瞧您说的,皇上在养心殿处理政务,还能着凉不成。那银丝碳,养心殿正殿和皇上的寝室都烧着,佳主子放心。皇上忙着政事,还想着您,让奴才给您送这梨花来。他要是知道您顾念他,保准高兴。”小路子笑呵呵的,避过佳贵妃所谓的晚膳和东暖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