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大臣倒是一时间猜不透皇帝的用意。
五皇子也开始慢慢被皇帝重要。五皇子在西北之战中被封为贝子,这些年一直在礼部历练,负责各项大典和外国时臣德接洽。
除此之外,五贝子与英王走的很近,但他的母妃却常年禁闭宫门养病,跟德贵妃一脉不常往来。五皇子的外家纳兰家,这些年也是越发的落寞,在京中任职的本家,大多数官员都无要职,不过是在一些看着荣耀的职位上罢了。自从七皇子生母死后,那兰家被牵连的,族长也辞去了要职。全族对于皇家的争斗好似真的看淡了,退出了争斗的势力范围。
但私底下,和容仪大纳兰氏,曾派人向佳贵妃表过忠心,贵妃身边有皇帝的暗卫在,对此一清二楚。
佳贵妃并未接受纳兰氏的投诚,但纳兰一族在暗中对泽王确实处处相帮,表示效忠之心。
慕遥一方面是对纳兰家不信任,一方面却也不拒绝一些好处。拒绝的过了,把人推倒了英王那边毕竟不是好事。
大纳兰氏是个精明的,明面上抱病不出,省去了德贵妃那边的招揽,也避免了卷入两宫贵妃的争斗之中。
至于几个月前的十皇女之事,她被佳贵妃种种拿起,轻轻放下的处罚,不得不说也跟她在那之前的聪明举动有关。
佳贵妃杜十娘,携着慧敏夫人和端贤夫人处理后宫的事物,越来越得心应手。皇帝自然把一些政务交给贵妃处理,时时从旁指点。
十娘胆大心细,看问题往往跟皇帝的思考方式不一样,但也能提出不同的见解。皇帝在教导她得时候,发现了她对于政务的敏感性,倒是更愿意宣她伴驾。百日伴驾后,晚上倒是不常招她侍寝了。
入宫快二十年,倒是在侍寝上被德妃压下了一头。对此,十娘倒是不在意,反正她也不是靠着侍寝博得恩宠的低位嫔妃。
十娘重新出入养心殿伴驾后,六皇子就被皇帝带在了自己身边。皇帝上朝的时候,就跟着练武的师傅习武;平时处理政务,也带着他在身边。
六皇子聪慧,比之三哥更加得皇帝喜欢。皇帝晚上不宿在养心殿的时候,六皇子慕靖也没有再回过瑶华宫,都是由亲哥哥慕遥带着住在皇子所泽王院子里。
如果说六皇子是由父兄带着,那么十皇子就基本上由他三嫂泽王妃白日里带着,晚上才由母亲和嬷嬷带着。
所以满宫里的人都知道,六皇子粘哥哥,十皇子粘嫂子。
而作为佳贵妃膝下唯一没有出嫁的女儿,则最粘着八王的女儿静姗郡主和八王妃,常在八王府小住。
十娘平日出入养心殿,却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平日里也会避开皇子和朝中大臣,在他们回禀政事的时候也并不掺合。
今日自己儿子被皇帝召来看着二儿子习字,就没有回避。
因此听到皇帝询问南锣的事宜,忙不迭的想借着嘱咐晚膳加菜避开。
南锣十三郡先前是杜家的势力,之后交到了泽王手上。泽王得岳父为南锣盐运使,亲舅掌管十三郡军政,三方势力未尝没有皇帝的安排。既相互制衡,又是泽王得助力。
十娘还未离开御案,就被皇帝制止,“加汤自然由底下的奴才去办,不用你亲自过问。累了就歇会,看看小六写的字如何。”
小路子会意,忙道,“皇上说的是,奴才这就亲自去吩咐御膳房加些佳主子爱吃的菜,佳主子忙了一下午,合该歇歇。”
“路公公有心了,麻烦做些遥儿爱吃的。本宫不在养心殿用膳,瑶华宫还有泽王妃和十皇子等本宫回去用膳。”
十娘给皇帝添了杯新茶,“靖儿的字随您,臣妾教不了什么,今儿也不早了,臣妾就先回了。”
“瞧瞧你阿娘,总是这么知礼仪,懂进退,由不得朕不同意的。”皇帝闻言放下折子,对着一旁的三儿子说道。
“母妃统率六宫,自然得知礼公正,父皇不是正事放心母妃这一点,才放心把后宫托付给母妃的?”慕遥笑着打趣。
“你这孩子,倒是学会打趣你朕和你母妃了。”皇帝失笑,“不过,你也没说错,什么事交给你母妃,父皇这心里就踏实。就是你母妃成日里忙的,连陪着朕用膳的时候都没有了。”
“十弟年幼,母妃多看顾一些也是应该的,父皇想跟母妃一起用膳,不如摆驾瑶华宫。母妃的小厨房,儿子也有些想了。”慕遥眼睛一眯,建议道。
“政事要紧,皇上想要臣妾陪着用膳,也不急于一时。”十娘警告的撇了眼大儿子,“今儿你先陪着你父皇用膳,改日,母妃命人备好吃食,在邀你们父子,咱们一家一起用膳。”
“你啊,越来越讲规矩。得了,回吧,改日朕再去你宫中用膳。”皇帝疲惫的摆摆手,示意佳贵妃退下。
慕遥眼神一暗,母妃这是在闭宠,可是父皇好像并不想如她得意。
他也知道这些日子,父皇多歇在德贵妃宫中,德贵妃霸着父皇,可终归不是常事。是以八弟的生母,柳家那位顺充容,倒是借着八皇子的名头,重新得宠了。
母妃对于父皇宠信嫔妃看淡了很多,但心里看淡是一回事,同着父皇就是问题了。更何况对于父皇的信任和宠幸,母妃有些太过抗拒。
看来改日得寻个机会,让媳妇提前下母妃。毕竟父母的事情,他一个成年的儿子不好插手。
“臣妾告退。”十娘行礼后,对着六皇子招手,“靖儿今日跟母妃回宫住么?”
“靖儿今儿想跟哥哥一起。母妃照顾弟弟,靖儿在哥哥院子会乖的。”
“听你哥哥的话,母妃回了。”
“恭送母妃。”慕靖被皇兄带着,向母妃一板一眼的行礼。小小的身子,一丝不苟的认真。
十娘看了眼御案前站着送自己的两个儿子,和御案后坐着继续低头披折子的丈夫,收回目光,转身离开。
慕家的男人,一样一样的。女人至于他们,永远不是最重要的。
十娘离开后,皇帝对着小路子招手,小路子把六皇子带走洗手,准备晚膳的摆放,把安静的空间留给天家的父子二人。
“你母妃不愿意过多的卷入南锣的事,你该知道她得用意。”皇帝头也不抬,把手中批好的折子放在手边那摞上。
“南锣十三郡的人手,儿子并未完全收服。母妃先头有跟儿子支招,底下的人老实很多。怕是杜家那边多有不满,三爷爷的性子,就连父皇您都奈何不得。母妃又心有愧疚,定不会在多管。她留下,也不过是左右为难。”
“你倒是精怪,得了好处,还要处处显得你无辜。”皇帝端起手边的茶盏,啜一口清茶,皱眉后笑骂道,“这处事手段,跟你母妃学了个十成十。”
“儿子不及母妃十分之一呢,父皇这么说儿臣可不的骄傲死。”慕遥戏虐的笑,“更何况,儿子的手段可不够看,还得父皇多教导。”
“南锣的事,父皇相信你都办好。你舅舅那边是个阻力,你岳父可是对你很满意。”
看到儿子若有所思的样子,“明白了?明白了就对你媳妇好些。朕怎么听说,这些日子你不常去她屋里她是正妻,娘家又离得远,多护着些她。”
皇帝倒是难得的关心起自己儿子的房中事,下面的人回报,泽王看着对泽王妃敬重,但并不娇宠。
他的子嗣早年就不丰厚,还是十娘入宫后才慢慢的多了起来。十娘更是为他生养了五个儿女,这在皇家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事。所以他也愿意娇宠着三个儿子的母妃。
他的三子,是所有儿子中最像他,也是目前最和他心意的儿子。可惜,当年的事情,让这个他最满意的儿子,在子嗣上留下了隐患。
他同意佳贵妃的建议,择了桑家的女儿入宫为泽王妃。一是政治上的考量,儿媳妇的亲爹是自己的人,能和儿子、杜家杜九相互制衡。儿子要是有本事,把这两股势力都收服了,作为泽王得势力也未尝不可。就当是自己这个当父皇的送的大礼。
但娶泽王妃,最重要的也是佳贵妃说,儿媳妇娘家多子多福,子嗣丰盛,于儿子子嗣上有利。
他不是什么负责任的好父皇,但在一定程度内,为自己的儿子考虑一二,还是做得到。
想到暗卫那边回报,二儿子英王的正妃和侧妃争斗的厉害,英王妃有孕快五个月了,还被侧妃害的险些小产,不由得脸色一黑。
小黎氏倒是个胆子大的,敢对着正妻下手,如果不是顾念这她肚子里也有了的话,皇帝不介意帮自己儿子借着德妃的手教训一二。算小黎氏好运,有个好肚子。
二儿子的正妃和侧妃,和三儿子的正妃差不多时候入宫。二儿子的大小老婆都怀了孩子,三儿子这傻孩子,还不歇在皇妃屋子里。
如果是别的儿子,他赐下一两个女人也不算什么,可这三儿子,本身就子嗣上不强,多些女人,反而对身子不好。
只好多让儿子亲近皇妃,这本该是佳贵妃的份内事。但皇帝为了显示对三皇子的关心,一并说了出来。
慕遥听完父皇德话,脸色一红,不知道如何解释。父皇居然关心他的房中事,这诡异感,还真是不习惯。
皇帝看三儿子脸红,不由得开导道,“这夫妻伦敦,本就是常事,你这孩子,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看看你二哥,正妃侧妃双双有孕,不知道多高兴。你也加把劲。不过孩子这事,不急。父皇年轻的时候,也好不容易才有的你们兄弟。你多去你媳妇的屋子,保不准就有了。”
皇帝扮作一副关心儿子的父皇形象,慕遥忍了忍,还是决定告诉他父皇实情,父皇这样子,他总觉得好大压力。
他自家的事,自己知道,对于子嗣,也不强求。媳妇儿现在还小,身子没长开是一方面;让她跟弟弟们培养感情是一方面,帮着教养弟弟,将来就算没有子嗣,弟弟也会多尊敬长嫂。
“父皇,儿子多谢您的关系。二哥有了子嗣,是二哥和嫂子的福气。”慕遥顿了顿,“儿子不去王妃屋子,因为王妃这些日子来了葵水。”
“啪”皇帝手中的折子掉在了地上,嘴里蹦出一个字,“滚!”
☆、第62章 子梨梦尘长悲叹
十月里,泽王慕遥被皇帝训斥,佳贵妃母子失宠的留言就在宫中开始流传。
佳贵妃帮着皇帝处理政务,还要照顾年幼的十皇子,听后嗤笑一声就放开不管。
对于宫中那些无聊的人的闲言,自然不会理会。
倒是掌管后宫事物的慧敏夫人发作了那些传闲话的宫人后,宫中很是安静了一段日子。
但这安静,很快就被英王妃小产一事打破。
英王妃陈氏,熙嘉二十五年四月进宫,六月初查处有孕,到十月的时候,误食寒性食物,紧接着保住了胎,再到十一月的时,再次遇害,失去孩子。她这半年的日子过得跌宕起伏,失去的不只是她快六个月大的孩子,还有英王妃身上的最后的善良。
这个还未出生就夭折的孩子,生下来就是个死胎,一个眉清目秀的男孩子,身上却都是乌黑的印记。看到那印记的一刻,英王妃陈氏身上的那种温婉,彻底的消失了。
皇子小产,不是一件小事,作为掌管后宫的人。十娘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她在养心殿帮着皇帝整理奏折的时候,同时接到慧敏夫人和儿媳妇桑氏派来的通报,急忙带着人去皇子所。
路过御花园的时候,十娘又看了满树的梨花。司槿注意到自己主子的目光,不由得出生提醒,
“今儿的梨花,开得早。咱们宫里的前两天就送来了,因为十皇子的缘故,没往您屋里摆。有些若敏姑姑做主,送到泽王妃的院子里去了。”
“走吧,正事要紧。”十娘淡淡的看了一眼开的最艳的白梨花,“宫里最后一朵白梨花,也终归是染血了。”
司槿不吭声,她自然知道,主子在说刚出事的英王妃陈氏。英王妃是慧敏夫人的亲侄女,为人温婉大方,对人和善。这样一个宽厚和善的女人,就想这白梨花一样,洁白,娇嫩,美丽,却不适应风吹雨打,要娇养呵护,不然就是风欺雪压,存活不了。她是不适合这后宫的。
慧敏夫人当初也是担心侄女的性子,才会越过陈家想把侄女嫁给泽王。最起码原先的三皇子,现在的泽王就在后宫争斗中吃过亏,这样的男人,不会对妻儿过分,也不会让他的妻儿受到伤害。对于她侄女来说,才是一件好事。
而身为德庄贵妃亲子的英王,一路顺风顺水,身上的戾气太重,太过骄傲,是非小陈氏的良配。更何况还有一个自幼一起长大,得德贵妃喜欢的小黎氏,做侧妃得尽宠爱呢。
可佳贵妃杜氏拒绝了她,一是陈、杜两家已有两次联姻,且皇上为泽王安排了亲事,他不愿意在跟陈家本家再跟杜家扯上关系。二来,就是这位英王妃陈氏,性格并不适合宫廷生活,杜氏并不看好她。
陈家不是没有教导过她争宠的手段,可这人的性子,真的不是说变就能改变的。
比起英王妃陈氏,来自南边的泽王妃桑氏才是最为合适的。撇开出身和身后的家族助力,当从性格上说,桑氏活泼机敏,能言善辩,也更合适泽王得性子。
果然泽王妃一进门,就尽得泽王恩宠,婆婆和皇上对她都很好。所以说,人的性格决定命运。
都是入宫为皇妃,比起英王妃还有个姑姑是夫人,泽王妃才是什么依仗都没有。但愣是桑氏适应能力更好,日子过得舒心。所以说有时候,为人得懂得变通。
这次英王妃小产,往小了说是英王后院有问题,王妃治家不严;往大了说,就是主子身为贵妃治理宫闱不利。
至于英王妃失去的孩子,真正为这可怜的孩子伤心,怕也就是孩子得亲生母妃了。
泽王妃在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安排好了若敏姑姑和黑姑姑照顾十皇子,派人通知了在养心殿的婆婆。然后带着宫人赶去了皇子所,英王的住处。
这一番处理事情的临场应变能力,让跟着贵妃的老人都不由得赞叹一声,处变不惊,可堪大用。
也怪不得贵妃信任,把幼子托付给她照料。
司槿跟在十娘身边也有很多年了,知道这位主子心里是不耐烦的。她家主子该理智的时候理智,该狠辣的时候狠辣,唯一的底线就是不插手皇嗣。
十娘所谓的不插手皇嗣,并不是不管所有皇家子女的生活;身为贵妃,对于皇子所和公主所的皇子皇女还是得关照。
司槿也知道,前几年七皇子和九皇子以及前些日子的十皇女的养母事件,都跟自己主子的动作脱不了关系。但她不对皇嗣下手,能出手相帮的也会暗中指点。
只因为她知道皇家子嗣艰难,所以愿意尽自己的能力,去帮皇上看护子嗣。
即使当年泽王被人暗算,主子也只是一点点的对下手之人报复,并没有把手伸向那些人子女的性命。
英王妃这一胎,算是皇室中第三代的第一个男孩。可惜了,死于争斗。
之前英王妃怀孕,主子就提醒过泽王妃不可过多跟英王妃接触。也关照过底下的人,不可多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