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都是不肯退让的性子。芝麻绿豆大的事情,只要意见不合,便能争执好半天。过后再见面,还得就着那些话题再吵上一吵。
连年累月下来,也不知是不是养成了习惯,竟是一见面就得拌嘴。
就连路嬷嬷都说,任凭里面谁说句软话,或者干脆闭了嘴不说,事情过去了不也就完了?
这两位偏不。
依旧如故。
清雾早知窦妈妈会是这个反应。也知道,这件事情交给窦妈妈也太难为窦妈妈了。
可是,她自己身为女官,若是和严嬷嬷交往过多,必然会引人猜疑。在这宫里,她又没有旁的人可以信得过……
想了想,清雾直截了当地问道:“妈妈可知,酿酒坊何在?”
“酿酒坊?”窦妈妈细想了下,“在针线坊和膳食坊中间……针线坊?”
话到一半,便停住了。
她知道,针线坊里有玉芝。
而玉芝,是郑天安的人。
窦妈妈有些明白过来,姑娘虽然要暗中做些事情,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陛下。
一瞬间,她心思百转千回。
想她统共照顾过两个孩子长大。如今一个翩翩少年英英玉立,一个娇俏乖巧惹人疼爱。他们心中各有彼此,为了对方,可算是用尽了法子。
思及他们之间那种情意,即便和那严嬷嬷再不和,窦妈妈都觉得那是小事了。
“姑娘放心。这事儿,老奴一定给您认真办好。”她郑重地做了保证。
看着窦妈妈如临大敌的模样,清雾忍不住笑了。
“其实,严嬷嬷是个很好很会体谅别人的人。”她道:“妈妈与她若是好好谈一谈,或许便能去掉芥蒂了。”
“她?她体谅人?”窦妈妈哼了声,显然极不赞同。
清雾却是记起了自己当时和严嬷嬷在一起的情形。
那时候她从酿造的屋子里出来,闷了一身的汗。站在冷风里一吹,就冷得瑟瑟发抖。
严嬷嬷发现后,便与那在屋里挑拣谷物的宫女换了差事,与她进屋里说话去了。
虽然看起来或许凶了点,但严嬷嬷,其实是个很不错的人。
清雾知道窦妈妈一时半刻不能接受她说的那些话,便没再多提,转而说道:“无论严嬷嬷说甚么,与你争吵也好,与你和解也罢,有关针线坊和膳食坊的,都回来与我讲一讲。”
因为清雾本就是要做好管制女官一事。听闻膳食坊的事情也要回来说,窦妈妈并未多想。当即应了……
如今回想起当时的情形,窦妈妈心里咯噔一下,突然悟了。
姑娘对她,那是全心全意地信任。
她服侍姑娘多年,这些年来,哪怕是有些不想告诉何氏的心事,姑娘都会悄悄和她说了,与她商量着该怎么办。
如今在这宫里,她更是除了陛下之外,姑娘唯一信任、可以依赖的。
姑娘接下了管制宫女一事后,需要有自己的人手——不经过陛下耳目、自己的人。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撑起这后宫之事。
于是姑娘在想到严嬷嬷的事情后,特意寻了她,将此事交予她去办。甚至连一句“莫要告诉陛下”都未向她提及。
偏偏她做了让背弃姑娘的信任、让姑娘失望的事情……
想通了这一点,窦妈妈知晓自己辜负了甚么,顿时心中大恸。噗通一声跪了下去。
这响声之大,直接惊动了屋外的人。
小宫女探头探脑地往这边看过来,一见跪下的是严厉的窦妈妈,谁也不敢多瞧了。赶紧散开,各自忙碌去。
清雾会头看了一眼,也只一眼,又转过身去继续前行。
“姑娘!”窦妈妈在屋中高声呼喊。
清雾脚步一顿,静立许久后,方才回转过身。这才发现窦妈妈依然坚定地跪在那里,许久也不挪动,这才复又入屋。
屋门关闭声响起后,紧接着的,是一声重重的磕头声。
“老奴从此以后,愿衷心为姑娘筹谋。”
清雾立在门口,半晌没说话。
窦妈妈心知自己这话听起来太过虚无,又道:“姑娘大可放心。老奴既是做了承诺,断然不会反悔。如今,只求姑娘念在老奴服侍陛下一场的份上,让老奴将那柳方石的事情做个了结。”
像是生怕清雾再不信她,窦妈妈又急急说道:“那事情只因是老奴当初接了手,这才继续跟到现在。只是在西北六年,人脉早已不复当年,老奴所能参与的极少。很快便能将此事交予于公公。”
清雾许久都未开口。
窦妈妈额上背上开始冒汗。听到姑娘脚步一转去到卧房的声音,她只当是再也无法挽回两人的情意了,心底悔不当初。
六年的点滴历历在目。在远离家乡的地方相依相偎的日子,那是怎样也忘不了的。
窦妈妈眼圈鼻子都犯了酸,正胡思乱想着,突然脚步声近,却是姑娘又折转了回来。
而她的眼前,已经多了个晶润莹白的玉盒。
“拿伤药,擦擦额上的伤罢。”女孩儿低低说道:“你的事情,我等下见了陛下后,与他商议。”
窦妈妈蓦地一怔,这便晓得,姑娘是再给了她一次机会。
登时心中五味杂陈,又重重磕了个头,才在清雾的搀扶下复又站了起来。
到了这个时候,天色已经开始发暗。
清雾昨儿在家里的时候就答应了霍云霭,今晚小年夜必定要陪他一起。
抬眼一看时辰,暗道一声糟糕。忙往那边匆匆赶了过去。
正疾步快行,便见小李子往这边急急赶来。若不是窦妈妈唤了他一声,怕是还没发现清雾过来。
搭眼瞅间清雾,他顿时眼睛一亮,小跑着说道:“柳大人这是哪儿去?”
窦妈妈替清雾答了:“昭宁宫。陛下可在宫里?”
“在!在!”小李子抬起袖子擦了把额头。大冷天里,竟是起了密密一层汗。“陛下等了姑娘好久了。见一直没去,嗯,略微不悦。让小的过来瞧瞧。”
看他那一脸受惊的模样,清雾莞尔。
——若当真是“略微不悦”,恐怕不至于吓成这样罢?
不知那人又闹甚么别扭,她也未再耽搁,赶忙往那边去了。心里想着,等下寻个时间将窦嬷嬷的事情与他讲起。
暮色沉沉,昏暗笼罩着大地。
殿前为庆新年而燃的十二盏红色灯笼将四周照亮,为森然的宫殿增添了几许暖色。
殿门缓缓推开。
清雾迈步进屋,入眼的便是满满当当一大桌菜肴,还有……
桌边放着的一壶酒,和两碗面。
看到那两碗面时,清雾有一瞬间的茫然,却也没多想,快步朝里行去。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小年夜的晚膳,以温馨为主,皇上不会随便动手动脚的。
他虽然秦寿了些,却也是个正直的人啊~【……】
大家要对他有信心!
☆、第74章
清雾走到桌边看了眼。
碗中的面又细又长,并非寻常时候吃的,倒更像是……
“那是长寿面。”
少年的声音突然从她身后突兀响起,惊了她一跳,下意识地就往后退了半步。
谁知,正巧跌入一个温暖的怀抱之中。
清雾还未来得及反应过来,霍云霭已经圈住了她的腰侧,将下巴枕在了她的肩上。
“今日是镇国大将军的生辰。她过世后,父皇每年都在这一天为她煮面。”
只可惜,只来得及煮了两年。第三次还未等到年末,便在那年的冬日故去了。
清雾这才明白了这长寿面的来由,斟酌了下,问道:“你可是将这习惯延续了下去?”
“没有。”他轻轻摇头,望向窗外已经昏暗的天空。
那是代表了父皇自己的心思。他并未继续去做此事。
“父皇与大将军感情甚好。只是,有些话,他一直未曾与她说过。直到她异地突然故去,连最后一面都未曾得见,他才悔不当初。日日忧虑,结果,身染重疾。”
短短几句话,清雾细细品过,突然明白过来霍云霭的话是何意思。不禁暗暗心惊。
她听闻过镇国大将军和先皇的事情。
只是先前知晓两人是一同打天下的好友。也知大将军过世后先皇便卧病在床。却未曾想到,其中还有这般的纠葛。
“先前你离开后,我思及今日之事,再去回想父皇当年……这才突然明白过来,当年他坚持着为大将军煮面,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然后,便有了眼前这两碗。
少年将往事轻轻道来,清雾静静听着,暗叹不已。
正当她为两位长辈的事情而心情起伏时,却听年轻的帝王话锋一转,忽地问道:“过了年,你就十二了罢?”
“是。”清雾刚答了一个字,就被霍云霭牵着手到了桌边。站稳后,这才得以接着说道:“十六那日。”
当时她初到柳府,看上去大概是五岁的年纪。但是具体多大、哪日生辰,大家并不知晓。思量着小姑娘身量娇小,或许真实年纪还要比看上去的略微大一些也未可知。
新年一过,便是新的一岁了。
那年就在大家将要庆祝元宵节时,却迎来了柳方毅去西北任职的调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