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这边看到霍云霭后心下放松,其兄长却是如临大敌。
郑天安听了霍云霭的话,捋捋胡须,说道:“你口中所谓的‘技艺高低’,不过是凭着你一人喜好罢了。又怎能做得了准。”
“若我的是只凭自己心意,那郑大人的,恐怕更是如此。王老先生一向以客观公正着称,如若不然,也不会被请了来作命题之人。”霍云霭指指清雾的画作,“难道郑大人认为,这般情境相融的画作,竟是远不如那样平庸的一幅?”
白衣少年身材瘦高,往帝师跟前一站,足足高了大半个头去。
郑天安即便再不愿,也不得不承认,年轻的帝王威势十足,让他颇有些难以招架。
他心念电转,思量着解决之道。最后竟是撩起衣袍,当即跪了下去。
“陛下所言,臣不敢反驳,也反驳不了。只因,陛下从不肯听臣之劝言!”
郑天安的一声“陛下”让所有人都僵在了当场。待到反应过来,众人哗啦啦跪了一地,山呼万岁。
待到霍云霭让大家站起身后,偶有几个大胆点的,不敢偷眼去看皇帝神色,便悄悄侧了脸去看郑天安。
——这位帝师与陛下不和、陛下不肯听从其之言语,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多年前为了沙松一案,郑天安连同祝阁老带着几位御史跪宫门。一跪,就是三天。
几个月前,为了出兵攻打北部来袭的敌国一事,陛下和帝师又起了争执。当年的一幕再次上演,郑天安带着一帮老臣又在宫门外跪着。
当年的时候,先皇刚刚驾崩不久,新帝年少,初初即位,和帝师的关系虽不融洽,在民众之前却还维持着表面的平和。
但是今年夏日的那次争执,年轻的帝王直接和郑天安当众翻脸,丝毫情面也不留,不顾郑天安议和的提议,坚持己见让邹大将军带兵出征。
前几日,前方传来捷报,接连大胜。
自那时候起,郑天安的脸色便愈发不好看起来。
此时此刻,他再次跪在了帝王的跟前,却是为了两幅画作的名次高低。
谁都没有想到,他居然会这般和少年天子公然叫阵。一句“从不听劝”,道出了身为帝师的无奈和心酸。让人扼腕叹息。
霍云霭冷冷地看着郑天安,面如寒霜。
此人当初欺他年少意图□□,这些年未能得逞,一直怀恨在心。如今眼看着权势一点点从手边溜走,他,竟是连最后的脸面都不顾及了么!
天子和帝师一立一跪,僵持到了极点。情势紧张,一触即发。
恰在此时,一声轻笑响起,打破了此刻的宁静。
郑天宁侧首对郑天安道:“郑大人,做人要厚道。陛下和你说这两幅画的好坏,你和陛下谈身份。这,恐怕不太好罢。”
“有何不妥?”郑天宁低垂着头,底气十足地道:“祝阁老与我是至交。即便我出言护着他的子孙,又有何妨?倒是陛下……”
他朝清雾的方向望去,“陛下为了一个小姑娘,不惜现身与臣对峙。不知陛下与这小姑娘,又有何渊源在里面?”
他重重地叩了个头,“恕臣斗胆,再说一句。陛下年少,行事切忌轻狂,定要仔细思量过后再做打算。”
霍云霭听罢,心里对郑天安更是厌恶了几分。
此人最卑劣不过的,便是总爱将清雾牵扯到他的那些算计里。
当年将清雾送走是如此。
如今,明里暗里地说他是故意护着清雾方才这般行事时,亦是如此。
——郑天安,分明在逼着他做出选择。要么承认和清雾早已相熟,要么,就装作和清雾完全不认识。
只是,如果承认两人相识,少不得要牵扯出多年前的事情来。霍云霭倒也罢了,身为帝王,无甚大碍。但对清雾,一定会有许多影响。
但,如果当众否认两人相识,霍云霭即便这个时候为她争取到了应有的权利,日后却无法再处处护着她。
左右都是难。
霍云霭神色如常,只轻轻蹙起的眉心,稍微显示出了他内心的挣扎。
心念电转间,他突然想起了前几日读古代旧史时的情形。依稀记得,那个朝代里,女子在内宫之中为官,有一个官职可以随身侍奉在君王身侧……
“朕细观其言行,审视其画作,认为此女秀外慧中,性子沉静,实属难得。故而,决定封她‘侍书女官’一职,入宫为官,伴朕左右。”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所有人都没想到,此女竟有此奇遇。只因被不公正对待时被陛下看到,居然得了个伴君的殊荣。
郑天安没料到霍云霭竟然出了这样一招。一时之间,竟是不知该如何应对才最为正确。
“这小姑娘不过是十一二岁,心智都未成熟,怎能当此大任?”郑天安不轻不重地呵呵一声,捋须说道:“陛下怕是太过任性妄为了。”
身为帝师,有可以教导皇帝的权利。而郑大人,显然将这权利运用到了极致。
霍云霭勾了勾唇角,极其淡漠地笑了下,“原来郑大人还记得朕是天子、是这统治江山的君主。既是这天下都是朕的,那么朕要封一位德才兼备的女子为内宫女官,又有何不可!”
白衣少年铿锵语毕,探手一拉,将清雾拽到他的身边,好好护住。
“若是大人觉得朕此举又是‘年少轻狂’,不如静等几年。短短时日内,她必然会快速成长,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只不过——”
年轻的帝王微微侧眸望向郑天安,目光冷淡且疏离。
“只不过,在那之前,郑大人一定要注意身体,万不可再为了此事而随意去跪宫门。如若不然,日后她声名鹊起之时,便是郑大人后悔之日!”
☆、第56章
霍云霭的顾虑果然没错。
接旨之后,何氏和三兄弟面面相觑,一片茫然。
……侍书女官?
那是甚么?
本朝之中,不,近百年来的朝代里,并未出现过这个内宫官职。
不过,无论这官职是做甚么的,总而言之,需要进宫去就对了。
何氏捧着圣旨,只觉得手中之物重若千斤。
“这位公公。”她笑着和于公公说道:“此事……怕不是弄错了罢?我家女儿才十一,入宫为官,怕是太小了些。”
于公公笑得谦和,“夫人多虑。陛下既是觉得柳姑娘是最佳人选,那么姑娘便一定做得。换了旁人,那还不成呢。”
他越是这样说得客气,何氏的心里越是不踏实。
——她们和皇家素无瓜葛。若说有甚焦急,恐怕也只有救过清雾的秦大将军了。但,今日大将军不在,这位宣旨的公公,为何还会对她们这样和善?
这可说不过去。
况且,那从天而降的圣旨,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心中没底。
柳岸芷看母亲脸色不好,忙上前去扶了她。
柳岸汀拿出一枚银锭,用袖子遮掩着,悄悄地往于公公手里塞,压低声音问道:“不知舍妹这次去做女官,究竟是怎么回事?”
银子近在咫尺,于公公下意识就去接。手指刚刚触到冰冷的硬物,忽地想到今日的情形,冷汗刷地下就冒了出来。
他朝不远处的白衣少年偷觑了眼。
虽然对方的视线未曾落在他的身上,但他就是觉得,少年必然对这边众人的一举一动了若指掌。
故而赶忙推拒:“这可使不得。”
柳岸汀的脸色一下子就有些发青,说话也有些带了颤音:“那不成那缘由不能相告?”
于公公发现他误会了,有心想要解释一二。可不远处就是霍云霭,他就算有那个心,也没那个胆儿啊!
两人心思各异地僵持着,旁边响起了个娇娇软软的小姑娘声音:“公公放心。没事的。”
于公公晓得清雾是想让自家哥哥安心,所以劝他收下。
可这境况……
于公公苦笑着看向清雾,中间快速朝霍云霭那边瞥了眼,意思很明显。
——陛下看着呢。姑娘您就饶了小的吧。
清雾在宫里的时候,时常会和于公公闲聊几句。有时候秦疏影也会和她扯一些皇宫内外的事情。
她知道,宫人外出宣旨,说是图个好彩头图个吉利也好,说是为了和宫人们打好关系也罢,总而言之,接旨的人家多多少少都会意思一下,给宣旨的宫人些银钱或者是佩饰之类。哥哥如今给个银锭,也是寻常。
这便笑着轻声说道:“没事。有我呢。”
她话音刚刚落下,于公公就见白衣少年蓦地回转身来,朝这边淡淡看了眼。
那眼神淡漠且冷冽,于公公脊背上的衣衫一下子就被涌出来的汗给浸湿了。
他正打算将银子推回去,就见少年微微垂眸,敛去眸中所有神色。微不可见地点了下头。
于公公怔了下,又怔了下。
……咦?陛下这是,同意了?
思及刚才清雾的那简短几句,于公公大悟。
——陛下一定是听见了柳姑娘的话,决定放他一马!
指尖微颤地迅速拿过东西,于公公暗暗松了口气,心道往后一定要待姑娘更好些。面上却是不显,保持着和之前一样的和煦微笑,道:“不知这位少爷有何吩咐?”他知道这位是柳府的二少爷,却不能直接这样喊出来,免得柳家人起疑。
柳岸汀看他接了东西,心下稍定,问道:“不知这‘侍书女官’是个甚么样的职务?平日里,需要做些甚么?”
于公公刚要开口回答,转眼瞧见了那立在树下的挺拔身影,忽地改了主意,笑道:“咱家也不太了解。你们若是想知道,不如问问这位。”
众人之前已经看到了那穿着白色锦衣的少年。只是还未来得及细问清雾对方是谁,便已经开始宣旨。
如今既是有了空闲,又见于公公提到了他,众人的好奇心就又冒了出来。
特别是柳岸风。
他明明看见二哥带着小妹在那边和公公说话时,手里在搞小动作。有心想过去瞅瞅看个究竟,偏偏大哥在扶着母亲的同时还腾出手来拉住了他,故而未能成事。
若是以往,他一定大声挣扎反抗了。可今日来的是宫里的人,他就收敛了许多,闷声闷气地在那边静等着。
如今好不容易大哥松开了手,他这便跑到了清雾身边,问道:“那是谁?”
之前霍云霭未曾在宣旨前表露身份,清雾便晓得他没打算向柳府人透露他的身份。她哪里知晓他的打算?听闻家人问起,只能含糊说道:“你们不如……问他罢。”
说话间,她朝霍云霭望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