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馆可是个好地方啊,那里可有一块专门张贴进士榜的高墙呢,上头贴着几家书院几十年来考中进士人的姓名和履历。
算是整个敬月湖最为荣耀的存在。
每年参加府试或者院试的外地学子过来时,都会先上文昌馆逛上一逛。
说是沾沾文曲星的才气来着。
要是能把挑战榜放在那儿,岂不就有更多人能看到他们今日的战绩啦。
想想都让人激动啊。
以后要是还有人说读书人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鸡,就可以让他们过来瞧瞧这战绩榜,他们可是跑了五十多里地呢。
众人越想越开心,恨不得直接就把几块木板扛到文昌馆高高挂起来。
可这榜单不是他们想挂就能挂的。
文昌馆是几家书院共同出资建造起来的。
要想把挑战榜放到那里,肯定要先征得山长们的同意才行。
想到这儿,众学子忙都去找各自书院的山长去了。
周青林也知道文昌馆,也知道它在整个敬月湖的重要性。
所以他觉得要把这几块板子挂到那里的可能性并不大。
在周青林看来,这只是一场小小的马拉松比赛而已,又不是什么惊人的大比试。
不过他也没想参与这事,反正自己没输就行了,剩下的就让这群小伙子们自己去折腾吧。
让周青林没想到的是,这帮小伙子不但折腾成功了,且那挂在文昌馆的红榜战牌还引来了各地学子的争相观看。
以至于以后每年的秋比赛事也都从原先的比诗词歌赋,转变成跑马拉松来着。
还美其名曰“手有缚鸡之力,肩有扛柴之骨”。
见到此举造成的轰动效果后,书院山长们又特地在红榜旁边,附上了这期秋比的始末和详尽的过程。
并把跑完全程的二百六十一名学子的姓名和履历,都一一刻到了荣誉榜上。
这一举动,让这些学子立刻就成为了众人追捧的对象,也在往后的生活中出尽了风头。
而那些当初没有坚持跑下来的另外几十名学子更是悔的肠子都青了。
特别是排在最后的余九易,简直恨不得这一天能够重新来过,多年以后,他身边的人还时不时会听到他的念叨:
曾经有一份绝好的机会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它失去之后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一定会对曾经那个傻逼自己说三个字:加油跑。如果非要在这份机遇上加上一句话,那就是……奔跑吧兄弟!(注)
不过这都是后话,今日暂且不表。
……
周青林让李兴几人在门口稍等一会儿,自己则快步跑回到班舍,然后从书箱中,实则是从储物仓库里拿出十两碎银来。
每人一两银子的工钱是事先与他们说好的。
周青林把银子一一发给李兴他们时,几个人都开心的不得了,特别是刚子和刘正他们,直说以后要是再有这样的活儿,让秀才公一定得叫上他们。
周青林笑着点头,心里却道,以后可千万不要再来这样的事儿了。
他可不想再出现这种费钱又费力的挑战了,要知道为了这次比试,自己前前后后可是花了近二十两银子呢。
这得卖多少咸鸡蛋才能赚的回来啊。
他好心疼啊啊啊。
周青林觉得他心中的呐喊肯定被老天爷给听到了。
这不,下学的时候,韩斋长就把他喊到了教学斋,然后拿出六十两银子递给了他。
周青林捧着六锭银子有些奇怪,不知道这是啥个意思。
秋比挑战全属个人行为,自己也没听山长说过赢了会有奖励的啊。
见周青林满是不解的样子,韩斋长笑着说道:
“这是我和山长个人给你的,算是这次秋比你得第一名的奖励吧。”
韩斋长言笑晏晏。
想到待会儿自己就要和陈山长去赌坊领银子后。
他不禁在心里乐开了花。
没想到当初他俩纯粹是因为心中气不过才押的赌注,如今居然让他们挣到了二十倍的银子。
想想都开心啊。
可是再高兴都得忍着,不然让学生们知道他们居然上赌坊去赌钱,那自己的老脸就没地方搁了。
刚刚他和陈山长两人商量过了,决定各自拿出三十两银子给周青林。
早上他俩也看到了,为了今日的比试,周青林可是雇了十几个帮忙的人呢。
他们总不好让人家出钱又出力吧。
再说今日周青林也算给书院又化解了一次危机呢。
更何况没有对方的赢得比试,他俩也赢不了这二十倍的银子啊。
所以奖励他的同时,也算是对他的答谢吧,谢谢周青林让他们两个老头子赢到了这么多银子。
陈山长和韩斋长两人不知道的是,其实是三个老头子来着。
而另外一个老头子,此时正兴奋地看着下学往外走的学子们呢。
老徐头看着陆陆续续走出院门的书生们,心情激动,心道,等你们都回家了,老头子我就可以去赌坊领银子喽!
哈哈哈,这可是足足二百两呢,这下自己的私房总算能丰厚不少了。
要知道先前自己押出去的十两银子已经是他一半的体己了。
嘿嘿,没想到自己的眼光还挺厉害的,一押一个准。
话说这周案首可真是能人啊,这样的比试法子居然都能想得出来。
老徐头心想,等领了银子后,自己一定得给周案首买点好吃的东西才行。
周青林自然不知这几个老头子都去赌坊押了他秋比必赢的赌注。
此时的他正乐滋滋地把六十两银子都收进了储物仓库里。
这下他心里终于不觉得自己亏了。
因着是韩斋长私下给的,是以周青林并不想让旁人知晓奖银的事。
从教学斋出来后,周青林背着书箱去了老徐头那里,回旺枝巷之前,他得把喂鸡的菜叶子带上。
几个月过去,那四十六只小鸡无一折损,都被周青林养成半大鸡了。
如今它们也和大鸡一样开始吃米糠了,这青菜叶子现下只是这群鸡的辅食而已。
而周青林最担心的公鸡打鸣现象暂时还没发生,不过据他观察,离那天也不远了。
自己一直都想找机会回趟晓金村来着,可是一直都没时间呢。
过了田假和授衣假后,如今书院只有每旬一日的休沐。
而自己要是回晓金村的话,来回一趟花在路上的时间都不止一天。
崔讲学是个比较严厉的夫子,一般情况下学子们都是不允许请假的。
再说最近课业比较多,周青林也不想请假来着。
要知道,上次他请了几天的假,可是落下不少课程呢。
所以自己怕是只能等到两个来月后的放年假才能回家了。
话说,他都很想家中的妻儿了,不知道几个闺女是不是又长高了。
还有刘莲芝,新屋盖好之后,都是她在家操忙,一定很累吧。
前段时间,周青林收到了大闺女写来的信,说是新屋的乔迁酒已经办好了,请了十六桌,说当天有好多人帮忙来着。
周青林心想,等过年自己回晓金村时,也该买些礼品答谢一下帮忙的人才对。
就这样边走边想,周青林提着菜篮一路往旺枝巷而去。
李阿婆和几个妇人正坐在门口,大家在等秀才公回来买咸鸡蛋的同时,都说起了今日看比赛的事。
“这跑步比试实在太好看了,没想到秀才公不但学识不凡,就连跑起步来也是速度飞快啊。”
住在李阿婆隔壁的张大婶,正手脚并用的说起自己看到的跑步比赛来。
“是啊,你没看那一百来个糙汉子都跑不过秀才公吗,最后还被人家追的七零八落的,哎哟,我肚子都笑痛了。”
“可不是嘛,还有好几个人跑得头发都散开来了。”
张大婶笑着说道:“上午看比试时,我还看到一个奇怪的胖书生,人家都在大街上跑着,偏偏他却专门往小巷子里窜,那东跑西溜的样子,就跟个大肉球似的,我正纳闷想跟着看看呢,结果你们猜怎么着了?”
“怎么了?”众人异口同声的问道。
“你们猜啊!”圆脸妇人继续卖关子道。
“摔成狗吃屎啦?”
“不对!”张大婶摇头。
“要不就是跑不动了。”
“不对不对!”张大婶继续摇头。
“应该是跑进死胡同了吧。”何大娘觉得自己肯定猜对了。
“还是不对。”张大婶还是摇头。
“哼!爱说不说,不说拉倒!”几个妇人急了,哼的一声,转过身子不搭理她了。
“哎呦,这咋就生气了呢,”张大婶见几人都发毛了,也就不卖关子了,她笑着说道:“最后那胖子不知从哪里招惹来两条大黄狗,被它们从巷子里给撵了出来,哎呦喂,那场景我真是头回遇到,狗在后头追,他在前头跑,稍微慢了一点,两个裤口就被咬成了萝卜丝,吓得他撒腿死命往前冲,没一会儿就跑得老远了,哈哈哈。”
几个妇人一听,想像那搞笑的场景,也都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李阿婆也听的起劲,她年纪大了,腿脚不太利索,像这些人挤人的地方她自然是不会去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