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爹爹回来的声音,大丫几个都从房里跑了出来,看着几个小姑娘手里还未放下的毛笔,周青林心道,都这个点了还没停歇,这几个丫头怕是画上瘾了吧。
“爹爹爹爹,你考中秀才了吗?”见爹爹终于回来了,三丫忙开口问道。
其他几个也都满脸期待地看向周青林,她们也很想知道呢。
看到几个闺女殷切的目光,周青林忍俊不禁,他指了指自己的脸笑着说道:“你们看看爹爹的脸上是不是很开心的样子啊?”
嗯嗯嗯,几个丫丫点头。
“那你们说爹爹有没有考中啊?”
“哈哈,爹爹肯定考中了对不对?要不然早就哭鼻子了。”三丫开心地说道。
“是啊是啊,爹爹笑的这么开心肯定是考中秀才了,哈哈哈!”四丫也跟着附和。
见爹爹没有摇头否认,大丫和二丫也都高兴地笑出了声来,这下好了,以后爹爹终于不用再去做徭役扛石头了。
等刘莲芝把做好的饭菜都端到堂屋时,就见相公正言笑晏晏地和几个闺女说着今日放榜的事呢。
闻到了糖醋鱼的香味,周青林立马收起了话头,天大地大吃饭最大,有什么话还是等吃了香香的糖醋鱼再说吧。
正当周青林洗了手准备捧着饭碗大快朵颐的时候,突然从房里传来了小闺女的哭声:“呜呜呜,我要爹爹我要爹爹!”
哎呦!他的宝贝小闺女睡醒了。
周青林忙放下手里的碗,嗒嗒嗒地跑到屋里哄孩子去了。
一通忙乱后,周青林左手抱着小丫,右手拿起筷子,而小姑娘的肉粥也摆在他的面前,于是好爹爹往自己嘴里扒一口饭,然后再拿起勺子给小闺女喂上一口肉粥。
“爹爹,你已经是状元了吗?”小姑娘边吃着香喷喷的肉粥边朝周青林问道。
“是秀才,不是状元。”一旁的四丫纠正道。
……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1-18 23:32:03~2022-01-19 23:19:3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游手好闲妞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26603270、清凉花朵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leileiwx 30瓶;夏洛特 10瓶;追文 7瓶;倾听丶一世繁华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4章 、邻里
话说自从来到府城后, 周青林就一直忙着考院试的事,平日里除了晚上回家睡觉,其他时间他都待在书院居多,是以他还没好好带妻女逛过府城呢。
如今院试也结束了, 又正值书院休沐日, 周青林就想带着闺女们好好去街上逛一逛。
几个丫丫知道爹爹今日要带她们出门玩, 自然都开心得不得了,这不天还未亮,就有小尾巴跟在周青林的屁股后头了。
“爹爹,咱们什么时候去街上啊?”这已经是小姑娘问的第三遍了。
看着兴奋的三闺女, 再看看大丫和二丫也从房里出来了,周青林有些哭笑不得, 心道,自己就不该提早和这些小丫头说的, 看吧, 现在一个个都不好好睡觉了。
说来也怪自己前些时日太忙了,而刘莲芝一个人怕看顾不过来, 也都没敢带闺女们上过街, 再说他也不放心,这年头那些人贩子可是最喜欢这样娇娇软软的小女孩呢。
所以这几个月来, 丫丫们除了跟着娘亲去弄堂口的菜场买过几回菜,其他啥地方都没有去过了。
也难怪一听到爹爹说要带她们去逛街后,小姑娘们会这么迫不及待了。
看着三闺女一眨不眨地盯着自己,周青林忍不住想笑,他摸了摸小丫头凌乱的头发柔声说道:“此时街上那些店铺掌柜都还在家睡觉呢, 咱们现在出门, 啥也买不到啊!”
三丫抬头看了看天, 灰蒙蒙的,好像是太早了些,想了想她又问道:“那爹爹你为啥要起这么早啊?”
“爹爹起来早锻炼啊,还有待会儿爹爹要去后院菜地把歪了的黄瓜架子再加固一下呢,不然瓜架子就要塌了。”
这段时间菜地里的黄瓜正是疯长的时候,昨晚他听媳妇说那竹条架子都有些不堪重负了。
哦,三丫小大人似的点点头,接着说道:“那等会儿我跟着姐姐做了早操后,也过来帮着爹爹做活哈。”
说罢,小姑娘忙跑回房里梳头换衣去了。
自从周青林教会闺女们做早操后,几个小姑娘每天都有在练,天晴时在院子里,下雨天就在堂屋,从来没有偷懒过,而成效也是显着的,近半年了,几个孩子连个小感冒都没有过。
所以说运动能够增强免疫力是绝对不会错的。
吃过早饭,一家人就出门了,还是老规矩,大丫搀着四丫,三丫和二丫两人拉着手,刘莲芝跟着她们几个,而周青林则抱着小丫走在最后。
旺枝巷有好几百米长,里面住着上百户人家,平日空闲时,弄堂里的住户都喜欢聚到门口说话唠嗑聊家常来着。
那张家院子早在几个月前就租出去了,这事巷子里的人都是知道的,大家也一直都想看看新租客来着,可那屋子白天基本都关着门,除了偶尔会看到那家女人领着几个孩子到弄堂口买些菜外,其他时候基本都不出门,而这家的男主人他们就更少看见了。
所以这段时间,周边邻居对张家院子里的租户都好奇着呢。
现下看到周青林领着妻女出来,,众人不禁都睁大了眼睛,心道,本觉得这家妇人就长得挺不错了,没想到男主人也是相貌堂堂的,也难怪家里的几个小姑娘都长得这么漂亮了,原来这是随了爹娘的根了啊。
斜对门的李阿婆是个热心人,平日里最是喜欢与人套近乎,此时见到周青林一家出了门来,忙笑着招呼道:“哎哟,倒是难得看到你们出门,今儿带孩子们出去玩啊?”
看到是对门的老太太,刘莲芝笑着说道:“是啊,想带几个孩子出门逛逛呢。”
“对对对,小孩子家家就该多带出去走走,老闷在家里哪行啊。”李阿婆热络地说道。
刘莲芝笑着点头,领着几个闺女就往前去了。
见一家人走远了,巷子里的几个妇人就轻声议论了起来。
一个黄牙妇人先开口说道:“看这家人穿着的衣裳也不像乡下的泥腿子啊。”
“是啊,那张婆子莫不是搞错了吧?”一胖脸妇人在一旁搭腔道。
“她这人你们还不知道啊,租她的屋子她哪回不给人家打听个底朝天的,听说那牙行里的人都怕接她家的生意呢。”李阿婆撇嘴。
“那应该是打听清楚了的,不过还真看不出来,唉!只可惜是个乡下的农户,不然这家的大闺女我看着挺不错的,长得也不赖,配我家外甥可正正好呢!”
说着,那黄牙妇人摇了摇头,一副很可惜的样子。
“得了吧,就你那整天就知道招猫逗狗的二流子外甥,狗屁的与人家相配,再说人家小姑娘才多大啊,你少说这些缺德话祸害人家名声了。”
“哎哟,李阿婆,你说这话我咋就这么不爱听呢,我外甥再不成器那也是府城人,她就一个乡下的丫头片子,哪里就配不上了!”
黄牙妇人瞪着双眼有些不服气,心道,城里人再怎么差也比乡下的泥腿子强吧。
边上另几个妇人也不作声,看着花秀娘气呼呼的样子,只一个劲地笑。
“娘!你们在这里瞎叨叨些啥呢,人家秀才老爷家的闺女也是咱们能随便胡咧咧的。”
李阿婆的小儿子刚从外头回来,听到这些话后,忙开口阻止道。
“你这死小子,娘啥时候胡咧咧人家闺女了,刚刚可是花秀娘在说呢,还有,你说的秀才老爷是啥意思,谁是秀才老爷啊?”
李阿婆有些不解,那张婆子只说租她房子的是农户来着,啥时候又成秀才了?
“昨日风棠书院登红榜儿子不是也过去看了吗,那衙役送喜报过去时,儿子恰巧就站在边上呢,当时我可是看得真真的,那院试的第一名秀才就是咱们对门的租客。”
他娘起得晚,没怎么碰到过人家,自己在弄堂里可是碰到过对方好几回了,当然不会认错了。
“啥!他就是院试案首啊?”黄牙妇人吃惊地张大嘴巴,见到她这副吓人样,李阿婆的小儿子忙往后退了好几步,生怕花秀娘把口水喷到他脸上了。
其余众人也都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她们住得这么近怎么一点风声都没听到呢。
“要是不信的话,你们现在就可以去府衙门口瞧瞧,那院试红榜今日还在那里贴着呢!”说罢,李阿婆的小儿子一副懒得与八卦妇人多说的神情,一甩袖子进屋去了。
在场的一众妇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都说不出话来。
心道,如今是案首秀才,那么明年说不定就是举人老爷了,乖乖,只当别人是乡下种田的泥腿子呢,没想到人家可比自己强多了。
想到刚刚花秀娘还说人家闺女配不配的话,众人忙朝她刚刚站的地方看去,可哪里还找得到人影啊。
周青林自是不知道街坊邻里是怎么议论他家的,此时他正陪着妻儿在布店里挑选布料呢。
给闺女们都选了她们喜欢的衣料后,刘莲芝又给周青林看起做衣裳的料子来。
她拿起一块蓝色的细棉布开口说道:“这块料子给相公做两件圆领襕衫正正好呢。”说罢,她又摸了摸面料,柔软顺滑,穿在身上肯定舒服,便让店掌柜一起包起来了。
周青林没有异议,有了秀才功名后,他就可以穿朝廷规制的生员服了,这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府城也有专门卖生员服的地方,可刚刚他们都去看过了,店铺里现成的那几件给自己穿都有些短了,那衣服袖子更是短的离谱,相差了一大截呢。
当时周青林就在想,这些衣服的身子短而肥大,而袖子又窄又短,真不知什么样的身材才能胜任,反正在自己认识的十几个同窗里,就没一个能穿得了的。
既然买不到合身的,周青林只能让媳妇按着样式给他做两件了。
小丫趴在爹爹的怀里,左手一个波浪鼓,右手拿着一个花旦小面人,这是刚刚周青林给她买的,五个闺女一人一份。
按理说这些都是小娃娃爱玩的小物件,大丫二丫应该不会稀罕才对,可谁让她们几个从来没有玩过呢,于是周青林大手一挥,买买买,喜欢哪个买哪个。
反正他衣袋里有二十二两奖励银子呢,不给老婆孩子花还给谁花啊。
出了布店后,周青林又带妻子和闺女去了府城里的头花铺子,那里面好多珠钗花珮都是当下最时兴的样式。
自古以来哪个女孩子不爱俏啊,是以一进到店里后,大丫姐妹几个的心思都在这琳琅满目的首饰头花上了。
这不,就连四岁的小丫也都着急忙慌地往柜台扑,小姑娘指着托盘里的一对珠串,硬要周青林给她戴到两个小揪揪上呢。
店掌柜心里乐开了花,心道,自己最喜欢的就是这种让爹娘没辙的小顾客呢,心里想着小姑娘最好能再多要几样。
周青林哪里阻挡得了小女生爱美的心啊,最后自然是买下来了。
他让大丫领着几个妹妹也去挑,每人给自己挑两件,价格控制在二两之内,几个小丫头听了自是欣喜不已,都认真寻看起自己喜欢的首饰来。
从去年开始,周青林时不时就会帮闺女们买上一两件首饰,不都说古代女人的嫁妆要从小就开始攒吗,周青林心想,自己每年给闺女们添上几样,那么等到她们出嫁时应该就能存下不少了吧。
没多会儿,大丫几个就把自己喜欢的首饰挑好了。
看到她们挑的东西后,周青林突然有种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感觉。
在自己手把手地传授下,如今几个小姑娘可都是算账小能手了。
刚刚自己规定每人挑选的首饰金额不能超过二两银子的,这不,几个小丫头没一会儿就给他整得明明白白的了,不但都没超出不说,而且挑选的物品和所定金额相差无几。
特别是两个小的,没有借助纸笔,也没人帮忙,这让周青林不得不佩服。
他看了看,大丫挑了一朵珠纱头花和一对小金耳铛,两样加起来是一两九钱,二丫挑的是一支珠钗和一朵绢花,一共一两九钱四,而四丫挑了两朵珠花,也是一两九钱四,最厉害的就是三丫小姑娘了,一朵绢花和一支珠花一共一两九钱九,差十文就是二两银子了。
周青林感叹,这丫头真不愧是家中的算账高手啊,要知道小姑娘年前最多也只能数到五十来着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