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爹年纪大了,这些年,大哥远在京城,三弟在家温书,家中里里外外大小事务几乎都是他们夫妻俩在操劳着,大丫几个小的还要时不时的帮着打打下手。
忙忙碌碌这么些年,就算无功劳那也有苦劳吧,可是爹娘和兄弟没有一个人感激他对这个家的付出。
他娘更是紧把着家里的每一笔进项,生怕他会藏私,说来也是可笑,他一个大老爷们,口袋里愣是掏不出一个铜板来,也不怪村里的人都瞧不起他,一个个都在背后笑话他。
就因为没个儿子,家中所有的家产就好像和他无关一样。
今天爹娘又是拿了这个由头来堵他的嘴。
周青林突然什么话也不想说了,也不想去辩驳,他知道他现在说啥也没用,哪次爹娘的决定是他能反驳的了的。
罢了,罢了,从今往后他周青林就当自己没有父母兄弟了。
看着他们此时还对他做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痛心表情,周青林觉得恶心,摇了摇头他无力的说道:“我没什么好说的,随便你们怎么分吧!”然后就垂下头不说话了。
听到周青林的话,乔氏和高氏不禁相互对望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欣喜的神色。
既然老二没意见,那这事就好办多了。
至于老二家的,谁还会管她乐不乐意啊,大老爷们决定的事哪有妇人插嘴的份。
王氏让周青水回到房里把下午拟好的三份分家文书拿了过来,这家怎么分口头上说了可没用,还得立下字据签了名字才能作数,白纸黑字的她也不怕老二日后耍赖。
看着早已拟好的分家文书,周青林只觉喉头一股腥甜,仿佛有什么东西在猛戳着他的胸口,他脸色有些发白,强忍住胸口的不适,接过周青水递过来的纸。
只见上面写着:立分书人周富贵,因日后与次子周青林分居两处,多有不便。故至今日起与次子各成一家,已言明家中置产,诸子均无异议。今商议,分的周青林村西头屋舍一处,水田十亩,旱地两亩,米面各两百斤,另得分家银二十两。从今往后家中其余产业均与次子周青林无关,父母双亲也无需其赡养。恐口说无凭,日后兄弟阋墙,现立分家文书为证,不得反悔。自分家之后,还望其能勤于生计,不得懈惰。立书人周富贵。
村西头宅子?周青林心里苦笑,那不就是前几年家里盖起来专门供长工们住的屋子吗。
当时家里新添了三十亩地,而王氏并没有把地赁出去的打算,于是就让他到外乡雇了几个长工来打理这些田地。
这西头宅子就是那时建的。
冬天地里没了活,长工们都早早归家准备过年去了,如今那几间屋子是空着的。安置他一家正合适。
再说按现在这个情形,日后家里也不用请什么长工了,这房子留着也是多余。
他娘不愧是理家高手,真好!早就把他一家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了,所以他这算是被扫地出门了吧。
呵呵,还说银子就先给他这么多,等日后他们在京城稳定下来了再给他拿些,这话周青林是绝对不会再信了。
就好像当初他娘和他说家里的地日后都是留给他的,还说等以后大哥和三弟有出息了还能帮扶他一把。
可现在呢,啥都不是!!
周青林什么都没说,接过笔,在妻女们的抽泣声中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按好指印后,就头也不回的收拾东西去了。
刘莲芝抱着五丫和几个闺女也赶忙跟了上去。
看到二儿子干脆利落的在分家书上签了字,王氏心里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她就怕老二跟她闹起来,毕竟这次这么简单的把他分了出去,她心里还是有些过意不去的。
老二再不讨她喜欢可也是从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可她这不也是没法子吗,此番去京城正是用银子的时候,她这个做娘的也难为啊。
再说了,老二又没有儿子,要这么多地也没人帮着种啊。
何况十几亩地也不算少了,也不看看,村里有这么多地的人家能有几个。
想到这里,王氏原本对周青林的那一丁点儿愧疚最后也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只是,当她看到周青林那绝决的背影时,总感觉好像失去了什么,王氏摇了摇头,觉得自己肯定是想多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周富贵就让大儿子去请了周向东和几位族老过来。
几人寒暄过后,周富贵就和他们提了提自己一家要迁往京都的事,顺便也说了他和二儿子的分家之事,让族老们给做个见证。
时下族人分家都会找本族的族长和族老给做个中人,这是村里的惯例,也是是为了避免日后两家人相互扯皮纠缠不清。
因分家文书要中人签了字后官府才会认可并给予备案,是以周富贵想着今天先把这事给办了,这样他才好安下心思去忙旁的事。
昨夜王氏回房就和他念叨,就怕二儿子反悔呢,让他先紧着把这事办好,不然老二这臭脾气一闹起来可就又有的烦了。
周富贵一大家子要迁居京城的事,村里人早有预料,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让人没想到的是,他们居然和次子分了家,且连分家文书都已经签好了,可见周青林自己也是同意的。
这事就让人有些难以琢磨了,按理说,这富贵日子就在眼前,此时分家不是明摆着对周青林不公吗。
再看看这文书上都写的是啥,明明家中有几百亩田地,却只分了十来亩给他,就连分家银子也只给了二十两。
要知道他家可不是普通农户,虽然这二十两银子对旁人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但是村里谁不知道周富贵家有银钱啊。
周向东双眉紧锁,虽然分家只要双方同意了就没他什么事了,可他总觉的周富贵夫妻俩这事做的太不地道,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嘛。
他看了看这签了字的文书,也不知道这平时脾气倔的要死的周青林这次怎么能忍的下这口气的,可这周青林不抱怨,他这个当族长的总不能不吭声吧。
再说这周青林也是他的堂侄呢,他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吃这个大亏。
虽然已经签了字,可他还是想问问清楚。
他刚想开口询问一番,就听到周富贵接着说道:“如今咱们周氏已有族人四百之多,偌大的宗族没有一个像样的祠堂哪行,且那族学也应早早办起来才是。”
周向东和另外几个族老都听的一头雾水,这正说着分家的事呢,你周富贵扯这些有的没的干嘛。
他们也想有新祠堂啊,也都知道念书的好。
特别是见过周耀祖中举后的风光后,族里就有好多人家想送娃儿去学堂。
可是,银子呢?银子从哪儿来?
周富贵喝了一口茶,也没继续卖关子,接着就说起了他家准备捐出三十亩水田给族里的事来。
这田今后就作为族里的族田,日后田里的产出都用于族中孩子念书之用。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周富贵还要把现在居住的这处宅子借给族里做族学之用,且再拿出五十两银子用来建周氏祠堂。
周富贵的这番话,宛如平地一声雷,炸的几位族老们眼睛发亮,捐族田,办族学,建祠堂,我滴个乖乖,他们没听错吧?
还有这用五十两银子建成的祠堂,那得多气派啊,这十里八乡怕是头一份了吧。
这突如其来的大好事让他们都惊喜万分。
周向东更是高兴的合不拢嘴,他啥话也不想问了,管他周青林怎么分的家,他自己都愿意的事,他操啥心啊。
如果真能如周富贵所说,以后族里不但会有族田和族学。
这能不让人激动吗。
是以当老刘氏听到消息跑过来想替自家侄女抱怨几句时,就被周向东当场扇了一巴掌给撵了回去。
在这节骨眼里他可不能让他家婆娘在这里闹,不然周富贵一个不高兴反悔了可咋办啊。
其实这捐族田,办族学和建祠堂都是周耀祖在来信中提到的,王氏越想越觉得这想法不错。
虽说这么大手笔让她实在肉疼,可得到的好处也是实实在在的。
本来她就担心自家这次把田地卖给旁人后会引起族中佃户的不满,现下有这么几件大好事在前头吊着,料想他们也说不出旁的话来。
再说有了族田和族学之后,族里的孩子们也都可以有书念了,这样族人只会更感激他们一家,日后再说起她家来,哪个不是对他们点头称赞的。
有了好名声,自己儿子和孙子的仕途才会走的更远,王氏知道这也是耀祖让她这么做的用意。
第7章 、爹爹回光返照了
周青林把族老们签过字的分家书塞入怀中,领着妻女几个回到了卧房。
从昨夜到现在,他都没开口说过一句话,沉着一张铁青的脸,这副样子让刘莲芝和大丫几个都有些害怕。
一家人把昨晚已经打包好的东西一件件地往筐子里装。
老刘氏也过来了,被打的半边脸还有些红肿,她让大栓和大柱借了满仓家的牛车过来帮着拉东西。
村里消息传的快,没一会儿大家就都知道周青林被分家的事了,许多人跟着车子看热闹。
同情的有之,奚落他的更是不少,尤其那张添头,咧着嘴在边上笑的那叫一个欢。
他还气着前两天和周青林打架的事呢。
自己个子矮,和周青林这大高个掐起架来只有挨打的份,没几下就被他按在地上揍的鼻青脸肿了,想想都憋屈。
现下看到周青林狼狈的模样,张添头心里自是说不出的畅快。
心想,这人从小到大就没做过农活,妥妥一个肩不能挑背不能扛的废物,往后这日子指不定过的还不如自己呢,到时候看他还怎么拽,哼!
村西头靠近大山,那房子就在山脚下,边上没几户人家,越走越冷清。
当初因急着给长工弄个落脚的地方,所以房子盖的有些仓促。
四间屋子,都是用泥巴夯的墙,屋顶上盖的也是茅草。
院墙则简单的用竹篱笆围了一个圈,连个像样的院门都没有,只在篱笆墙东面留了个口子做进出之用。
当天夜里,周青林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难以入睡,望着茅草屋顶和边上的粗糙土墙,再看看身边瘦弱的妻子,又想起白天村里人看他笑话的样子,憋了许久的一口血终于吐了出来,就这样昏死了过去。
脑海里的记忆戛然而止,周青林也终于明白这具身体的原主是怎么嗝屁的了,原来竟是被他自己的无能为力给气死的。
他是极度鄙视原主的,你说你这么一个三十好几的大男人,连自个父母兄弟是个什么德行都看不清,还掏心掏肺对他们好,这不是活该吗。
也不回头看看自己妻儿过的是个什么日子,一个男人不能让妻儿过上好日子那还能算男人吗。
好在现在自己顶了原身穿了过来,不然留下家中这帮妇孺以后该怎么活啊。
说实话,周青林觉得原主其实挺可悲的。
因为原身平时虽然脾气差,可在孝顺爹娘、诚待兄弟这些方面,他可是一样都没落下呢。
结果家人并不认可他的付出,这不家里发达了,父母兄弟就立马把他当成包袱甩了。
一份真心却受到如此对待,换谁都难受,都说佛争一炷香,人活一口气,也无怪原主会被活活气死了。
可恨之人必然也有可怜之处,周青林心里默默的对原身念到,老弟你放心去吧,从今往后,你的闺女就是老哥我的闺女,我一定会照顾好她们的。
说完,周青林顿觉周身一片清灵,整个人也轻松了许多,且脑海里自己和原身的记忆也融合在一起了,看来原身已经安心离开了。
新的生活新的环境,虽然很陌生,但对他这个前世已经活了七十多年的老腊肉来说,接受起来并不是难事。
这不,周青林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地掰着手指数起自己的崽崽来了。
父母兄弟那一堆就算了,反正都已分家另过,自己和他们已经没有瓜葛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