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小的适应不了饭桌上愁云惨淡的气氛,胡乱扒了几口饭就都回房间去了。
周玉英和妹妹一起去了自己的房间,到了京城后,她们两姐妹和大房的玉梅一起住在西跨院里。
想起刚刚饭桌上陈氏那没精打采的样子,周玉英觉得心里痛快极了,最好大堂哥这辈子都升不了官,看她还有什么可威风的。
玉芬跟着点头,她也是这么认为的。谁让大嫂老爱跟她们娘别苗头来着,还小气吧啦的,有什么好东西都想往自己房里搬,上次就为了块红绸,居然跑到奶那里去说嘴,害得她挨了骂。
哼!活该。
上房里,周耀祖把岳父和他说的那些内情也和众人说了说。
王氏听后气愤不已,他们家期盼已久的好事没想到就这样被人夺走了。
“那吏部的什么顾大人也太不讲理了,那位置明明就是咱们耀儿的,怎么可以又给别人了呢。”王氏愤愤不平。
“他得了人家的好处自然要帮着人家了,”周青云气闷地说道:“如今想升官不去打点哪行,唉,说到底,还是咱们大意了,都以为这事已经十拿九稳了,谁知道还会出现变数啊。”
“就是知道了也没用啊,咱们总不可能也拿出一千两银子给人家买个小妾吧?”乔氏愤愤地说道。
听了这话,周青水夫妻两个相互对望了一眼,家里的钱可是大家的,总不可能都花到大房身上吧,真要是这样,他们可不依。
王氏当然不可能会这么做,家里刚花了这么多银子买庄子,如今她手里剩下的这些银钱,还要留着应付家中的各种开销呢。
再说她还要给宝珠留下置办嫁妆的银两呢。
“要我说侄媳妇不是还收着嫁妆铺子的租金吗,可以先拿出来给侄子周转一下啊!”高氏笑着对陈氏说道。
这下屋里众人都看向陈氏,自家相公的仕途,做妻子的拿出银子来帮衬一下不是应该的吗。
见大伙儿都朝自己看,陈氏有些坐不住了,心里恨不得把高氏骂上千万遍,她的嫁妆银子凭啥要拿出来。
陈氏刚想开口辨上几句,可脑袋中突然有念头闪过,想到婆婆前些天和她说的话,当下便有了主意。
只见她慢条斯理地说道:“三婶说得好像我舍不得拿出银子替相公分忧似的,我和相公本是一体的,相公好了我才会好,为了相公的仕途,这点嫁妆银子我自然是舍得的。”
陈氏看了看眼前众人,继续说道:“只是这花钱买来的人儿到底和咱隔着山呢,进了旁人的门就更和咱们不相干了,如若日后再有事求上门去,人家只怕连咱们是谁都懒得记了呢,到时候总不可能再花个一千两银子另买个小妾送上门吧。”
说罢,陈氏叹了口气:“只可惜我没有姑姨表妹,不然,那可是吏部侍郎,就算当个小妾,那也比嫁给小门小户当正妻的强。”
乔氏听了直皱眉,她大闺女虽嫁给了读书人,可大女婿只是一般的书香之家。
二闺女前不久也定了亲,说的是耀祖同僚的侄子,也是普通的书香门第,如今想起来,这两个人家可不就是陈氏嘴里的小门小户吗。
乔氏满脸地不高兴,正想开口说上几句,一旁的周青云见了忙朝她使了个眼色,乔氏就立马不作声了。
高氏却是听进去了,她可是秀才的女儿,这点听话听音的本事还是有的,那陈氏的意思不就是说给人当小妾好吗,这是想哄骗着把家里人送去给老头当小妾,好给她相公铺路呢。
至于想忽悠了谁去,这不是明摆着吗,大嫂两个闺女,玉兰早几年就嫁了人,玉梅前不久也定了亲,如今家里就她两个闺女还没有说婆家。
她以为耀祖媳妇只是小气吧啦了点,没想倒还是个心毒的,那吏部侍郎和公爹差不多的年纪,给这种土埋脖子的老头做妾,侄媳妇居然还说挺好的。
呸!烂心肝的。
想到这里,高氏便开了口:“谁觉得给老头当小妾好,谁就去,可不要把主意打到旁人身上。”
周青水听了,忙上前止住了高氏的话头,媳妇怎么这么没脑筋,这事怎么样也轮不到他家两个闺女,也不想想,如今他可是在国子监教书呢,让他的闺女给人当小妾去,那他还要不要脸了。
所以侄媳妇说的肯定不是他们的闺女。
经相公这么一提醒,高氏也反应过来了,自己这是急糊涂了。
那侄媳妇刚刚那番话说得是谁呢,高氏想了又想,忽然脑海里出现了二房几个闺女的身影来,对啊,她怎么没想到呢。
想到这里,高氏心下就活络了起来。
二房可是有五个闺女呢,这样不只是大侄子,就是他相公怕也是能得到好处的吧,还有她的儿子,高氏的嘴角微微翘了起来。
陈氏见她这副样子,便知道高氏定是想进去了,她撇了撇嘴,心里暗暗骂道,也不看看自己两个闺女长啥样,当人家吏部侍郎都不挑的吗。
前几天她听婆婆说过那二房几个丫头长得都不错,所以今天她才会有这么一说。
再说她这也算做好事了,不管怎么样,都比待在那鸟不拉屎的乡下强。
都心里有数之后,大家齐齐看向王氏,想听听她是个什么想法。
王氏自然是没意见的,其实她心里的想法和陈氏差不多,到富贵人家做妾可比在乡下好多了,再说凭老二这副德行,大丫想嫁个有钱人家根本就不可能,她这样做也算是替大丫着想了。
见大家都看向自己,她便直截了当地说道:“那就把大丫给接过来吧,这孩子过了年也十四了,马上就到了说亲的年纪,在那乡下能找得到什么好夫婿,还是来这边我才能放心些。再说那老二又是个不靠谱的,我这个当奶的总要替她费费心。”
乔氏点头:“还是娘想得周到,虽说咱和二弟分了家,可还都为他操着心呢。”
“就接大丫吗?要不咱把二丫也接过来吧,那孩子如今也有十二了呢。”高氏忙提醒了一句。
王氏想想也是,就一起接过来吧,省得以后再特地跑一趟,她对周青云和乔氏两人说道:“那你俩就回村一趟,去把大丫和二丫接过来,要是老二问起,你就说我这个当奶的要接她俩过来养着,日后预备给她们在京城相看人家了。”
王氏心想,有这样的好事,老二定是求之不得的。
“那这事要不要跟爹说一下?”周青云问道。
虽嘴上这么说,可心里却想着暂时还是不要说得好,免得节外生枝。
周富贵这段时间都在新买的田庄上,那一百八十亩地原先是佃给附近村民种的,如今田地易主,自然要和佃农重新再签契约。
王氏也是这么想的,她摆了摆手说道:“这有啥好说的,你爹这几天正忙着呢,再说我接孙女过来照顾你爹定是乐意的。”
再说自己这也算是替二儿子考虑了,老二又没个儿子,大丫二丫嫁得好的话,他也能跟着享清福不是。
想到上次老头说要接老二一家来京城的事,王氏说道:“要不你俩明天就动身,如今官道好走,最多四五天就能到了。”
……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1-12-16 21:11:41~2021-12-17 23:08: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游手好闲妞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瞄了一眼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51792704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0章 、县试
读了一下午的四书五经, 周青林的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了。
出了房间,他沿着木梯扶手朝楼下看去,见大堂里已经有好些人在那里吃晚饭了,周青林忙关好房门哒哒哒地下了楼。
此时一楼里已经坐满了人, 等周青林找了个偏僻的空位坐下后, 贾二就麻溜地把饭菜给他端了过来。
边走边嘴里大声喊唱着:“三号桌的鱼越龙门, 连中三元,飞黄腾达来咯!”
话毕,便见一盘红烧鲫鱼,一碗肉丸子汤, 还有萝卜丝炒鸡蛋捧了上来。
这菜的名字听着就让人心情愉悦,看来客栈为了店里的学子们能考出好的成绩真是花了一番心思的。
看到送饭菜过来的就是那个给他定客房的小伙计, 周青林笑着朝他点了点头,贾二看到后便也跟着笑了起来, 那笑着的眼神里满是期待。
期待?不会吧, 周青林摇摇头,定是自己书看太多眼花了。
没想太多, 周青林捧起碗就快速吃起饭来, 那《尽心章句》中有几段注释他还未看完呢,等吃过饭自己得接着把它们读完才行。
昨天周青林已经把《孟子》和《诗经》中他认为考试中有可能会遇到的文章都大致地看了一遍, 依旧是抓重点部分,然后背诵消化。
今天一整天,他已经在看这些文章的注释了。
前几天,周青林就把四书五经中的文章都分了类,像《何草不黄》这种类型的文章他选择了暂时放弃。
周青林觉得, 这些文章所表达的内容虽然和当朝没有一丁点联系, 但文章所阐述的观点却不是统治阶级所喜欢的, 他认为没有一个考官会拿这些文章来命题。
所以他想先把它们放一放,等日后有时间了自己再去仔细研读吧。
上了楼,周青林在楼道里来来回回走了几圈,刚吃过晚饭,稍微运动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回到房间里,周青林继续看起了《尽心章句》中的注解。
等到了戌时,烛台上的蜡烛也快燃尽了,他把书都收了起来,虽说考试在明天,可半夜子时他们就得进考场了,他还是早点睡觉吧,这样养足了精神明天才能有更好的状态。
他把考篮仔细检查了一遍,看看还有没有遗漏,又拿起小竹筒晃了晃,确定自己已经把清水装进去了。
水可是考试必备之物,要是进了考场后才发现没有水磨墨,那就真的抓瞎了。
周青林把糕点也放了进去,这是今天下午他拜托那个小伙计给他去点心铺子买来的,明天他们要在考棚里待上一天,考试期间县衙里是不提供饭食的,所以吃的东西都要考生自己准备。
查看一切无误之后,周青林和衣上床。
睡着前,他忽然想起了前世高考前学生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考的全会,蒙的全对。”
这话实在是太合自己的心意了。
……
刚敲过二更的梆子,周青林就已经醒了,外面还是黑漆漆的,楼道里由远而近传来了一阵阵轻微的敲门声,这是客栈里怕有些考生睡过了头,特地安排了店伙计来叫门的。
穿好衣服后,周青林再次打开考篮看了看,完全没有问题,便提着篮子下了楼。
大堂里聚满了人,掌柜让厨房连夜蒸了十几笼包子,此时六七个伙计正把用油纸包好的包子一一递给了陆续出门的考生,每人三个包子,算是他们今天的早饭了。
掌柜还在边上一个劲地喊大家抓紧吃掉,不然到了九曲巷就不能再吃了。
周青林的这份包子是贾二帮他拿过来的,从他住进客栈后,这小伙计每次看到他时就满脸是笑,昨天也是他帮着自己去买点心的。
这孩子实在是太热心了。
看到众人都走远了,贾二才乐颠颠地回到了大堂,老掌柜看到他这副傻憨憨的模样,不禁直摇头,真没想到,自己一不留意,这小子居然就把攒了好几年的银子都拿去押了龙门彩。
这不是在胡闹吗,一个字都还没认全的人,居然都知道哪个读书厉害了?
要知道这次考生可有四百六十多个呢,他这个当掌柜的都没弄清楚哪儿跟哪儿。
这家伙倒好,啥都没弄明白,就这么直愣愣地跑去押彩了。
还不押“榜上有名”,不押“榜前三名”,就独独押了个案首。
才认识几个考生啊,这小子就知道谁能考头名啦?
问他押的是哪位学子来着,哪知贾二只是一个劲地傻笑,那开心的样子就好像已经中彩了一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