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掀开锅盖, 见锅里的豆浆已经翻滚开了,她忙拿起一旁的小碗,边搅着锅勺边缓缓地把调好的卤水倒了进去,眼见浆水慢慢变成了豆花, 刘氏便吩咐丁氏去把豆腐模子拿过来, 该装模压豆腐了。
一时间屋里豆香缭绕。
周大柱回到家后, 就把手里的大包袱拿到了堂屋,见娘不在屋里,心想着该不会还在做豆腐吧。他把木桶放到屋檐下,三步并作两步, 急匆匆往厨房去了,等到了灶间, 果然看到娘和媳妇正往木盒里舀着豆花,周大柱忙上前拿过刘氏手里的木勺说道:“娘, 让我来吧, 你快坐着歇一歇。”
说着,便一勺一勺舀起豆花来。
转头朝一旁的妻子问道:“这是最后一锅了吧?”
“嗯, 压好这一模就完事了。”
丁氏说着话, 手里的动作却没停,她快速将纱布捋齐包好, 再把木盒的盖子盖了上去。
周大柱把沉甸甸的模子架到搭好的两条长凳上,然后抱起一块洗得干干净净的大石头压在上面,这样把豆花里面多余的水分挤出来后豆腐就做成了,中间地上摆着一个大木盆,待会儿压出来的豆腐水都会滴到这个盆里。
“娘, 回来的时候表妹夫给了一大包东西让我捎回来, 说是给咱家的年礼, 刚刚我放在堂屋了。”
“啥年礼?你表妹给咱家送年礼啦?”刘氏诧异地问道。
“是啊,老大一包呢。”
“我看看去。”说罢,刘氏抹干手上的水渍,快步出了灶间,朝堂屋走去。
看着丁氏额前散乱的头发,周大柱问道:“怎么就你一个人在这儿帮忙,大嫂呢?”
周大柱有些不解,刚刚自己出门时大嫂不还在帮着烧火吗,怎么转眼就没影了?
“说是头晕,回屋里躺着去了。”丁氏放下卷着的袖口,“我和娘也忙得过来,你就别担心了,就这点活还累不着我,再说怀没怀上还不一定呢。”
“你还是小心些吧,”周大柱看着丁氏的肚子笑着说道:“肯定是有了的,我昨儿可都梦到黑熊了,嘿嘿,看来咱们虎子和燕儿马上就要有弟弟了。”
丁氏嗔怪地白了他一眼,“这不是该我们女人梦到才算胎梦吗?你一个大老爷们做这样的梦能灵验?再说就算真有了,你怎么就知道是儿子了,万一是个闺女呢?”
“不管是儿子还是闺女我都喜欢。”周大柱满眼都是笑,想起刚才在表妹家看到的大丫几人,第一次觉得多生几个闺女其实也挺好的。
等两人忙完手里的活计回到堂屋时,发现周大栓也回来了,今天他们两兄弟分工出去送豆腐,周大柱去村西头给刘莲芝送,而周大栓则给几个族爷送来着。
看见大嫂也在,周大柱不禁朝她看了看,见对方面色红润,哪里会是不舒服的样子,就知道这人又是在故意躲懒了。
此时的张菊哪里还会在意自己偷懒穿帮的事啊,刚刚她透过门缝看见小叔子手里提着一大包东西回来,张菊觉得奇怪,怎么好好去送个豆腐居然还拿着个包袱回来了,她可没想过这会是刘莲芝送来的东西,只当是小叔子从镇上带回来的,说不定是东家分的年货啥的呢。
于是张菊赶紧丢下手里的针线,急匆匆地往堂屋来了,想着最好能给自己分上一些。
哪知她刚走到堂屋门口,就听到婆婆对公爹说这包东西是刘莲芝送的年礼,这怎么可能!那女人嫁到晓金村这么多年了,什么时候给他们家送过年礼了。
张菊心想,就算前几天他周青林侥幸打到獐子卖了钱了,可付了她娘家爹爹做院门的工钱后,还能剩下多少,况且听她娘说那天周青林还买了不少桌椅板凳呢。
这怕是穷酸摆阔吧,张菊撇撇嘴,心说这包袱里不定装着啥呢。
哼,今儿个自己倒要好好看个清楚,到时再去村里把这事传上一传,看往后他们夫妻俩的脸往哪儿搁。
哪知婆婆见自己来了,就把包袱拿到里屋去了,呵呵,这是怕她瞧见包袱里头的东西吧,张菊越发肯定自己猜的没错了,于是就跟着婆婆到了里间,心道,自己今天非得弄明白那女人拿来些啥。
看到张菊一副看好戏的架势,屋里几个人都有些不解,不知道这人又要整什么幺蛾子了。
周向东手里拿了一把小木棍,大雪天的担心几个皮孩子偷偷跑到外头去玩,怕他们冻着了,于是周向东就领着几个娃儿在炕头学数数。
看到阿奶拎着个大包袱进来,几个孩子有些好奇,立马都围过来瞧。
刘氏解开包袱,见里面有好几个包裹,摆在最上面的是一个油纸包,她把油纸包拆开,四根晶莹闪亮的冰糖葫芦就出现在众人眼前,张菊忙凑前细看 ,见自己确实没眼花这真的是糖葫芦后不禁出声道:“哎呦喂,啥时候这一文钱一串的东西也能充当年礼送人了。”
说着,张菊还啧啧啧了几声,一副不忍直视的样子。
一旁的周大栓听了,忍不住呵斥道:“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你给我回房去!”
这女人一天不挨骂就心里难受是吧,周大栓有些想不明白,原先挺贤惠温柔的一个人,怎么成了亲后就变成这副样子了呢。
“嘻嘻,我这不是觉得挺稀奇的嘛。”
张菊讪笑,她才不回去呢,包袱里头的东西还没看完呢。
她撇了撇嘴想再说些什么,就见公爹沉着脸拿起旱烟杆子用力在炕沿上敲了敲,吓得她忙收住话头,不敢吭声了。
刘氏没理她,她把手里的冰糖葫芦分给几个孙子孙女,四个孩子,一人一串正正好,几个娃儿拿到糖葫芦后开心地嗷嗷叫。
周大柱上前帮着拆开一个,见里面居然是两件叠得整整齐齐的蚕丝袄,他惊喜地说道:“娘你快看,”说罢,就想伸手去拿,可一想到自己满是老茧的手后,立马又把手缩了回去,这么好的衣服可不能被自己摸坏了,他指着包裹里的衣服笑着对刘氏说道:“这袄子可不便宜,儿子在镇上看到有卖的,听说得一两多银子一件呢,你别看它轻巧,大冬天的穿在衣服里头可暖和着呢,这里正好娘和爹一人一件,表妹可真有心了。”
“光你表妹有心有啥用,得你表妹夫也有心才行。”周向东开口说道。
两兄弟点点头,爹说得对,没有表妹夫点头,表妹也不敢擅自做主送这么好的东西啊。
刘氏满脸是笑,自己都五十多岁了,还从未穿过这么好的衣裳呢,她拿起袄子在自个身上比了又比,而后摸着柔软细腻的面料说道:“这孩子咋这么乱花银子,买这些老贵的衣服干啥,你看你看,还有这些东西。”
说着刘氏把另几个包裹里的东西都拿出来摆到了炕上,两块深色的杭绸,一包香茗居的茶叶,三匣子和记的点心,一包松子糖,两瓶酒,还有一大包腊肉和香肠。
“这得费老多银子吧?”刘氏心疼道:“哎哟,这孩子咋乱花银子哩!”
丁氏附和:“肯定不便宜,娘你看,这点心可是在和记买的。”谁都知道镇上和记铺子里的点心可贵着呢。
周向东对刘氏说道:“孩子的一片孝心你就收着吧,如今堂哥堂嫂他们都去了京里,这边只留他们两夫妻带着几个孩子,日后有咱家能顾得到的地方咱就尽量帮衬着些。”
说着,周向东拿起那包香茗居的茶叶放到鼻下闻了闻,香如兰桂。一分价钱一分货,这好茶叶的香味果然比自己的茶叶沫子好闻多了。
刘氏点头,那可是自己的亲侄女,她肯定会帮衬的。
还有侄女婿能变的这么好,刘氏是怎么都没想到的,看来分家也不全是坏事嘛。
看到堆得满满一炕的年货,面红耳赤地张菊哪里还呆得下去,这不,趁着别人不注意,就灰溜溜地跑回房间去了……
而让刘氏感慨万分的周青林此时正在灶间忙着炸油豆腐呢,只见他熟练地把切成小方块的豆腐顺着锅沿滑入锅中,待一面炸得金黄后,再用筷子将它们翻个面来继续炸。
看到油锅里的豆腐块慢慢鼓胀起来,周青林不免有些得意,看来自己这炸豆腐的手艺还没忘呢。前世在乡下时,每到过年的时候,爷奶就会炸油泡给他吃,那外焦里嫩的口感,周青林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的呢。
是以刚刚看到周大柱拿过来的豆腐后,立马就想起这样吃食来,等周青林把做法和刘莲芝一说,结果对方压根没听说过这个。
最后周青林只能说是自己瞎想出来的,要不咱们现在就试试?
几个丫丫点头如捣蒜,这一听就很好吃的样子。
于是烧火的烧火,切豆腐的切豆腐,拍马屁的拍马屁,等吃的等吃,一时间忙得不亦乐乎。
“好吃了没?好吃了没?”四丫左转转右瞅瞅,眼珠子都快掉进锅里了,她吞了吞口水说道: “爹爹,四丫很想很想吃了。”她实在是忍不住了。
三丫看了看这没出息的四妹,开口道:“你也学学我呗。”说罢,三丫走到四丫面前,捂着口鼻对她说道:“喏,就像这样,这样闻不到香味就不馋了。”
说着小姑娘用力吸了吸,咦,好像还能闻到嗳,三丫踮起脚尖看了看锅里的炸得滋滋作响的豆腐泡泡,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这可真香啊!
看着两个丫头的馋猫模样,周青林不禁笑出声来,他用笊篱把炸得通体金黄的油泡泡捞到木盆里,然后对着两人说道:“别急别急,等稍微凉一些就能吃了。”
……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1-11-22 11:40:11~2021-11-23 23:50:2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游手好闲妞、铃小二 2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2章 、上 门
昨夜周青林和刘莲芝可没怎么歇着, 夫妻两一人扶着梯子,一人站在木梯上拿着长板把积在房顶的雪一点一点的往下扫,就怕大雪把茅草房给压塌了。
一直忙到丑时两人才睡下。
大丫到底要懂事些,知道爹娘忙了一夜, 她就早早起床做好了早饭, 又怕妹妹们吵着爹娘睡觉, 就领着她们到厨房吃饭去了。
三丫吸了一口面条,觉得还是爹爹做的手拉面最好吃,她抬头看着房梁上挂着的油泡串儿,昨天她和姐姐把炸好的油豆腐都用纱线穿好挂起来了。
“大姐, 咱中午还吃油泡儿好不好?”三丫觉得她今天还能吃下好多。
二丫和四丫也抬头看着大丫,她们也觉得这用油炸过的豆腐太好吃了。
“不行, 爹爹说了,这东西易上火, 吃多了可是要长燎泡的, 大丫掰了一块鸡蛋塞进小丫嘴里继续说道:“等嘴角烂了,过年穿啥新衣裳都不好看了。”
“我不要不好看。”小丫靠在大姐怀里糯糯地说道。
是哦是哦, 还有新衣服呢, 三丫拍拍脑袋,她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这要是嘴上真的起了泡,那她还怎么在小伙伴面前显摆她的漂亮新衣裳啊,她摸了摸嘴笑嘻嘻地说道:“那就等过年的时候再吃吧。”
“嗯嗯嗯。”四丫点头附和。
周青林是被饿醒的,一向生物钟都很规律的他,睁开眼时还有些迷糊, 不知道这是什么时辰了。看着身边熟睡的妻子, 他才想起昨夜起床扒雪的事来。他坐起身子, 见房门关得好好的,几个孩子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屋内静悄悄的。
穿好衣服,周青林把屋里的几个木盆端到堂屋,准备待会儿装些雪到里面,这下雪天的,挑水很不方便,只能把雪化成了水用了。
听到西屋里有轻微的说话声,他推开门,才看到原来几个孩子都在这屋里玩翻绳呢,大丫和二丫两人一组,三丫和四丫一组,而小丫则一个人在拆着前几天在镇上买回来的九连环,几个孩子说话时还特地压低了声音,这是怕吵着爹娘睡觉呢。
大丫看到爹爹起床了,忙松开手里的红绳,起身对周青林说道:“锅里还温着馒头和稀饭呢,我这就去给爹爹端了来。”说罢,便匆匆往厨房跑去。
三丫其实早就不耐烦玩翻绳了,这些花样她都玩腻了,可惜外面雪太厚,她想找石头哥哥他们玩也出不去,只能甩了甩着手里的线绳闷闷地说道:“好无聊啊。”
“哪里无聊了,外面这么厚的雪,你们可以出去堆雪人啊。”周青林有些纳闷,小孩子不是最喜欢堆雪人打雪仗的吗,怎么一个个的都窝在家里呢,前世他生活在南方,一年到头都难看到一回雪,要不是此时他是五个闺女的爹得矜持着,他早就跑到院子里滚雪球去了。
“大姐说玩雪要弄湿棉鞋的,都不许我们去呢。”四丫趁机告状,嘴巴撅得老高。
“爹爹前些天不是都给你们买了靴子了吗,你们穿上那个出门就不会打湿鞋袜了啊。”那鹿皮靴子就是前世的雪地靴,他买来也正是让几个闺女下雪天穿的。
“那靴子不是要留着过新年才穿的吗?”二丫在一旁接腔。
“是啊,那可是新鞋子哩,弄脏了怎么办?”三丫也跟着附和。
“我的傻闺女,那靴子本就是下雪天穿的,至于过新年要穿的鞋子,”周青林点点三丫的鼻子继续说道:“爹爹不是另外还给你们买了绣花棉鞋了吗,那个可以等新年的时候再穿啊!”
最后周青林一锤定音地说道:“等吃过早饭,爹就带你们玩雪去!”
听周青林这么一说,几个小的高兴的嗷嗷叫,都迫不及待地找鞋去了。
于是周青林的早饭可以说是直接倒进肚子里的,你想啊,看到五个闺女都换好鞋子在你眼前晃来晃去的焦急模样,你还好意思慢慢吃吗,除了大丫稍微含蓄一点,没有像几个妹妹那样时不时过来看看爹爹碗里的粥下去多少,其他几个小的就差直接上来帮着吃了,唉,交女不慎交女不慎啊。
前几天周青林就让刘莲芝给家里几个都缝了棉手套,就是手闷子样式的,也用一根布绳连着两头,这样挂在脖子上就不怕掉了,话说套着这加了棉花的手套确实暖和极了。
周青林让几个闺女把院子里的雪滚成一个个雪球后都拿给他,因为他准备做一个简易版的儿童淘气堡,就是保留了小城堡、滑滑梯、小木马、钻弯洞、独木桥这几个项目的淘气堡,其中的小木马自是摇动不了的那一种。
于是父女六人搬的搬,抱的抱,等院子里的雪扒得差不多了,就接着到院外去捧,周青林用铁锹把雪堆得高高的,他想做一个一米宽十米长的旋转式滑梯,这样的滑滑梯在后世可是孩子们的最爱。
看着爹爹手上的动作忙个不停,几个丫丫从一开始的不明所以,到后来的豁然开朗,再到最后的欣喜若狂,这这这滑滑梯看着就非常好玩的样子。
哈哈哈,爹爹你简直太厉害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