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5-24 17:10:24~2022-05-25 11:46:3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松鼠班长 2个;小呆呆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七月流火 20瓶;独行侠 8瓶;︵盛夏﹌浅殇° 6瓶;糯米珍珠、曹曹闭 5瓶;乐安 3瓶;上岸上岸上岸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87章 、卖粮种
驿站靠北面的一排客房里, 分别住着秦知府和另外七个知县。
已是深夜,可几人房里的油灯依旧点着,也是,看到今日红薯大丰收的场面, 被深深刺激到了的他们, 怎么可能睡得着。
特别在知道这叫红薯的新粮不挑地后, 几人心里更是翻腾的厉害。
白天他们可都看到了,有好些村民直接把红薯种在半山腰呢,结果挖出来时也是成堆成堆的,一点都不影响收成。
当时秦知府和另外几个知县就在想, 自己治下也有好多山地呢,要是都能种上红薯, 岂不是也能大丰收了?
这一念头在脑海里生起后,就再也挥不去了, 一州七县是越想越觉得可行, 越想越迫不及待。
就这样思来想去,最后没了睡觉心思的几人, 干脆连夜凑到秦知府房里, 大家一起商量起事来,等各抒己见后, 秦知府一锤定音,道:
“明日本官就与周知县提一提种红薯的事,咱们同在一州任职,自当相互照应才对,想来周知县定然不会拒绝才是, 何况咱们这样做也是为了百姓的生计。”
最主要的是, 老百姓粮食丰收了, 官府收上来的税赋也跟着多了起来,这些可都是上报朝廷的好政绩呢。
秦知府嘴里信誓旦旦,可心里还是担心周青林会拒绝的,毕竟这事要换作是他,他才不会答应呢,谁乐意旁人比自己好啊。
这不,第二日与周青林开口之时,秦知府还有些担心。
可周青林怎么可能拒绝呢,可以说从今年的薯种刚发下去的那一天起,他就筹划着这一天了。
特别是昨日红薯已经开挖后,周青林更是心中期盼了。
不为别的,只因为那些割下来的红薯藤,实在存不了多少天啊,要是拖的太久,不就全枯巴了吗,到时怕也只能是烧成草木灰,做肥料的命了。
可这事周青林又不好暗示,更不能催,自己还指着它们卖银子呢。
都说上赶子的不是买卖,他可不想到时被他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压价。
所以也只能焦急地等着他们自己开窍了。
至于为啥一定要把红薯藤卖给秦知府和周边的几个知县,实在是因为这东西运不远啊,别的州县怕是还没到地方,就干成枯草了吧。
所以,红薯藤的顾客只能是秦知府他们。
此时听到对方终于开口,周青林立马义不容辞的点头应下了,“极是极是,咱们可都是隔壁县呢,老话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大家相互帮衬是应该的。”
而后,周青林又贴心的告诉他们,要是想马上就可以插种的话,那还是用红薯藤最直接,剪一剪就能种到地里了,省时又省力。
秦知府和其他几个知县见周青林应承下来后,那咧开的嘴就没合上过。
等听到居然还可以用红薯藤直接插种,更是心花怒放的连连点头,“没想到周知县是这么友爱的人啊!”
“那当然,谁让咱们都是隔壁邻居呢,这样吧,原本这红薯藤卖给旁人须得十文钱一斤的,既然咱们这么友好,我替村民做回主,就五文钱一斤卖与你们吧。”
秦知府一听,忍不住惊呼,“啥,五文一斤!”
其他几个知县也是一副被雷劈了的表情。
周青林更是不可置信地看向几人,那眼神似乎在说,“你们总不会想白拿吧?”
黄次辅和张尚书见状,也忍不住朝几人看去,眼里是和周青林差不多的想法。
秦知府讪讪,“本官是想说卖五文一斤,实在太便宜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没事没事,谁让咱们是近邻呢,便宜就便宜些吧,不过,你们实在要买的话,那就得加紧些了,否则怕只能等到明年了。”
一听这话,一州七县哪还有时间纠结啊,要真等到明年,那他们不就错过今年的收成了嘛。
这样想着,几人马上安排起买薯苗的事宜来。
周青林也不是光收银子不办事的人,晏州府再加上七个县,红薯藤的需求量肯定大,且这些藤苗拉回去后就得快些种上,不然就浪费了。
所以,在怎样开地、怎样种植这些方面,周青林可谓是倾囊相授了。
周青林觉得,不管自己和他们有什么过节,但对人不对事,他还是十分期望高产红薯能填饱更多贫苦百姓的肚子的。
就这样,南川县的农人们,终于收到了种植红薯以来的第一笔收入。
当整串整串的铜钱握在手里时,可想而知,众人心中该是怎样的喜悦之情了。
……
自从奏章送上去后,黄次辅和张尚书两人,就安心待在新露湾村,一起忙着收红薯的事了。
周青林自然高兴。
自己这可是三十多亩地呢,没人帮衬着,就靠牛三他们几个,还不知道要挖到什么时候呢。
现下村民们也都有自家的红薯要挖,自己就是想雇人,也雇不到啊。
如今有这么多人帮着,自己终于不用再望薯兴叹了。
不过周青林也没有让大家白忙,这不一挥大手,每人发红薯干二十斤!
啥啥啥,红薯干!
红薯干是啥样的啊?
黄次辅有些激动,红薯粥这几日自己都有在吃呢,还有那蒸红薯他也吃过了,所以这红薯干是啥,是不是和萝卜干一样啊?
“哪里能一样啊!”周青林笑道:“红薯干可比萝卜干好吃多了,到时保证黄大人您吃了还想吃!”
其他人一听这话,忍不住也期待了起来,这不侍卫们挖起地来更加卖力了,一锄头挖下去,红薯破了好几个。
急得黄次辅的胡子差点飞了起来,“不好好挖,红薯干减半!”
……
对于做红薯干,周青林自然是早就准备好了的,当初种这些红薯的时候,他就打算用其中一部分做红薯干的。
想着做好了再让人捎回家里,到时可以自己吃,也可以送人,多好啊。
方才周青林就让牛三去城里买竹帘子去了,准备待会儿晾晒红薯干用。
而此时,半山坡的小屋里,喜子和李安已经在忙着蒸红薯的事了。
他们两人,一个削红薯皮,一个把去了皮的红薯放到了大笼屉里,这蒸笼还是问村民们借的,一共有六层,是过年的时候蒸发糕用的,没想到用来蒸红薯也挺适合的。
等香气四溢的红薯熟透后,周青林用刀把它们切成宽宽的条状,“不能太厚,也不要切的太薄。”
说罢便把菜刀递给喜子,让他切给自己瞧瞧。
喜子也不含糊,按照老爷教的,大一些的红薯一开为三,其他的一开为二,然后每块再切上四刀,齐活!
等牛三把竹帘买回来后,切好的薯块正好可以晾晒了。
侍卫们见状,特地去周边山上砍了许多木头,而后做了木架子,再把竹帘摊在架子上。
如此倒是通风了不少,也更容易晒干了。
就这样,蒸了晒,蒸了又晒,很快十几张竹帘都晒的满满当当的了。
如今天气好,两天下来红薯条就干的差不多了,不过为了加快速度,周青林又让牛三买了十几卷竹帘回来。
侍卫们边挖着红薯,边兴奋的看着竹帘上的薯条一日日晒干,而后又重新换晒上另一批。
至于侍卫们为何这么兴奋,当然是因为每人能分到的二十斤红薯干啦,话说这香甜软糯的味道,实在太好吃了。
……
京城里。
连着收到两封奏章的景康帝龙心大悦,特别在看到红薯亩产量居然能达四千多斤时,更是激动万分。
哈哈哈,有了这样的高产粮,朕的子民定能暖衣饱食,朕的大历朝定能昌盛富强。
对,昌盛富强!朕得快些让高产粮种在全国推广开来。
想到这里,景康帝当即传下口谕,命各省布政使即刻派人前往南川,安排购粮种事宜。
而黄次辅他们则继续留在南川,让他们协助好粮种收购。
公文送到南川后,周青林立马让下属按照原先安排好的行动起来。
先有衙役们去各村通知,让村民们把要卖的玉米和红薯准备好,届时会有人上门来收购。
而黄主簿则和书吏们去了书坊,几人把托书坊刻版印刷的一百多本新粮种植手册拿了回来,这是周青林亲手编制的,手册中不但用文字仔细讲解了红薯和玉米的种植方法,还配有简单易懂的图解,这样读起来就要简洁明了了许多。
这些册子,周青林是准备一一发放给前来购粮种的州府的,玉米和红薯的种植步骤和方法都在上头,有了它,粮种购买回去之后,就不用担心不会种植的事了。
准备好一切,周青林就找张尚书商议了新粮种的定价问题,最后一致决定,玉米八文钱一斤,红薯五文一斤。
这样的价格让村民们欣喜若狂,这不,看到县衙门口贴着的粮价告示后,众人如同正在做梦一般。等回过神来,一家人欢聚一堂开始估算起收入来,最后得出来的银钱数额着实喜人。
“看来咱们家今年能盖上新房子了。”
“哈哈哈,有了银钱,我家大儿子的亲事也不用愁了。”
“是啊,我家闺女的嫁妆,也一定能体体面面的了。”
……
忙碌的时候,人多力量大的好处又一次体现了出来。
这不,当购粮种队伍开始纷涌而至南川县后,有了江灏和沈萧,以及一百多名侍卫们的齐力协助,周青林办起事来要省心了许多。
每日,郡城来买粮种的车队,都整齐有序的跟着领队侍卫去往每个村里,然后先称粮,再结算,最后装车离开,虽然忙碌,可一切都井井有条的。
这样繁忙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七月中旬才渐渐平静下来。
而此时,第一期的安置房,已经建造到一人多高了。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