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随着圣上的年纪越大,疑心病也越发重了起来,是以,这个时候选择“急流勇退”才是王道。
定远侯觉得,做一个世袭罔替的闲散侯爷,怎么都比日后难以身退的强。
再则,如今塞外已无重大战事,蒙古和高丽人早被他打的落花流水,没个二、三十年的休养生息,肯定难缓过劲来,所以他也没啥好不放心的。
何况离家在外这么多年,自己也着实想家了。
想通了一切后,定远侯就趁着腿伤复发之际,干脆和圣上辞了骠骑将军一职,而后就带着妻儿回了京城。
而景康帝正如定远侯预料的那样,再收到赐婚请旨后,就痛痛快快的答应了,一来因为定远侯的识相,二来这周状元的憨厚和赤诚他都记着呢。
所以这样的大恩典他给的乐意至极。
周青林要是知道就因为那身短官袍,让自己在景康帝心里的至诚形象落了根,以至于每次给他闺女赐婚时,都觉得是对他的大大恩赐,他周青林当初说什么都会把短官袍束之高阁的。
……
女婿不在家,府里招待男客的事自然就落到了老刘头身上。
在京城待了近两年,待客的基本礼仪老刘头早就熟记在心了,所以也没什么为难的。
何况,今儿上门来的是自己的外孙女婿,这可都是自家人,老刘头招待起来更是没有压力了。
话说,他还想好好看看二丫头的夫婿呢。
自从那日接到圣旨后,老刘头就没睡好觉过,虽他和周青林的想法不一样,并没有认为不经同意就被皇帝赐婚是件多么气人的事,可心里也十分担心着二外孙女婿的人品和相貌。
在老刘头的认知里,送上门的难有好货,咳咳,大外孙女婿肯定不算。
所以老刘头一直生怕二外孙女婿就是个歪瓜裂枣来着,不然堂堂的侯府世子,怎么好好的就往他们家里来了呢。
而身着绫缎锦袍,走路稳重大气的沈萧,并不知道自己在周家人的心里,八成就是个送上门的歪瓜裂枣来着。
此时的他,正跟着江灏往岳父家走,虽心中紧张,可迈着阔步的腿却坚定无比。
跨进朱漆大门,穿过垂花门,再走过庭院,就到了前院厅堂。
得到通传的老刘头早已等在了那里,等看到两人走进来后,老刘头迫不及待的朝大外孙女婿身后的高大身影看去,就看到来人穿着一件玉蓝色的绫缎锦袍,腰间系着宽边窄绸的玄色腰带,看着浓眉大眼,身子高大结实,腰板挺直,一看就是个健健壮壮的孩子。
哎呦,老刘头的嘴角顿时咧到了耳朵根,哈哈,他们家又捡到宝啦。
不对不对,先别高兴太早,自己还得听对方说几句话才能安心,可别到时是个哑巴或者傻缺来着。
想到这里,老刘头立马请人坐下,等李金上过茶后,他就依照方才徐氏交代他的,仔细询问起来,如:二外孙女婿今年多大啦?在哪里当值啦?家中还有谁谁谁啦?
总之把徐氏交代给他的几个问题都挨个问询了一遍。
而原本还有些小紧张的沈萧,在听到“二外孙女婿”这个称呼后,整个人立马就飘了起来,对老刘头更是有问必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至于方才那些紧张什么的,早就忘到爪哇国去了。
这时,刘莲芝和徐氏也走了进来,这不,两人在后院等得有些心焦,于是就想着到庭院里缓一缓,哪知缓着缓着,就缓到前院来了,之后又想着,反正女婿也不是外人,于是母女两个就直接过来了。
和老刘头一样,等看到相貌堂堂的沈萧时,徐氏母女两个自然开心非常,连连在心中默念,多谢菩萨多谢菩萨!她们提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来了。
放下了担着的心,刘莲芝的丈母娘视角开始发挥威力,左看右看,越看越觉得自家两个女婿就是全京城最好的,于是立马招呼大女婿和二女婿留在家里吃饭,她现在就准备拿手好菜去。
江灏和沈萧笑着拱手,连道:“叨扰岳母叨扰岳母了!”
而刘莲芝则一个劲的摇手,“哪里哪里,待会可别嫌弃我的手艺才是。”
此时正说着的几人,并不知道,立在厅堂东侧的那扇檀木雕花六页屏风后头,大丫姐妹四个不知何时已悄悄躲在了那里,四人正透过花格的缝细,偷偷往这边瞧呢。
等大丫看清站在江灏边上的那位公子时,心里顿时松了口气,还好还好,二妹夫不瘸也不残,还挺正常的,除了皮肤略黑,整个人看着就器宇轩昂的,想来皮肤黑也是因着刚从塞外回来的缘故吧。
二丫一眼就认出了大姐夫边上的人,心道,这不是自己在面人摊上遇见的那位“大叔”吗?
“让我看看让我看看!”
四丫和小丫迫不及待地挤了过来,也想一瞧究竟。
片刻后,就听到小姐妹两个在那里轻声嘀咕,
“哇,四姐快看,二姐夫也跟大姐夫一样好看呢!”小丫兴奋地说道。
“看到了看到了,这下姥姥终于不用担心的睡不着觉了。”
“四姐,你说到底是咱们爹爹长得高,还是二姐夫长得高啊?”
“这还用问吗,肯定是咱们爹爹啦!”四丫不容置疑。
小丫“嗯嗯嗯”地点头,“对,还是咱们爹爹最高呢!”
说着,小姑娘伸出双手,想比划一个很高很高的动作,结果一个没站稳,整个人往屏风处扑了过去。
大丫眼疾手快地想拉住小妹,只可惜等她把人抓住时,那屏风已经被小丫碰到并往前翻了过去。
聊天气氛正好的几人,就听到厅堂东边传来“呯”的一声,再转头时,便看到屏风倒下后,粉雕玉琢的姐妹四人,正满脸尴尬地站在那里,大丫拉着小丫,二丫用帕子捂脸。
而四丫则立马背过身去,只当啥事都没发生。
多年以后,江灏和沈萧还时不时地会笑提几句当年“翻屏风”的事儿,而迎接他俩的自然是夫人各种的挠了。
……
与城西和惠街周府的气氛欢悦不同,城北周府这段时日一直被各种郁闷和心塞充斥着。
原本以为大丫会有好的亲事,只不过是侥幸碰到没长眼的定国公府罢了。
往后肯定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
谁曾想,还不到一年时间,二丫又得到了圣上的亲旨赐婚,婆家居然是侯府人家来着,这能不让人心里难受吗。
王氏一度在想,这皇帝老儿是有多闲得慌才动不动给人赐婚玩啊,还有,她宝珠也是周家人呢,为啥不给她家宝珠也赐一赐婚啊,自己要求又不高,只要是伯府或者将军府就行,这样总好过如今配了一个小小秀才的强啊。
还有高氏,这几日也是心气极为不顺,凭什么她家玉英没有如此好命,要说二丫的爹如今也只是个小小七品知县,哪里能和玉英爹的京官相比,甭说什么玉英爹只是个举人身份,高氏认为,要是窝在一个穷县城里一辈子翻不了身,就算是六元及第的状元郎又如何。
所以,那什么国公府和侯府难道都不看门第的吗?难道就这么乐意和一个穷乡僻壤的破知县结亲家?
唉,真真是想不通啊!
相比之下,大房一家的抱怨倒是没有这么明显,毕竟周耀祖和小陈氏并没有女儿,是以遭受的冲击力并没这么直接。
其次,如今周耀祖正在户部混得风生水起呢,哪有空余时间分心这些。
何况,周耀祖觉得,闺女嫁得再好也是别人家的人,想让她们帮忖娘家一二怕都做不到,不然,为啥南川县的救济粮被自己想法子给停了的事,怎么也没见定国公府的人来过问一番呢。
呵呵,怕都懒得多管吧。
周耀祖认为,关于救济粮的事,三叔肯定写了书信拜托定国公府帮忙周旋来着,之所以到现在都没有动静,怕是人家定国公府压根不想搭理吧。
所以亲家门第再高有啥用,人家要是看不上你,就是嫁十个闺女都巴结不上。
周耀祖甚至在想,说不定往后大丫和二丫还会主动来与他这个大堂哥套近乎,毕竟谁不想娘家人里面有个强大的靠山呢,这样她们在婆家人面前也能抬起头来,否则就她们自己的那个爹,哼,一个一辈子都窝在鸟不拉屎的穷县七品芝麻官,能有个屁用啊!
这几日,周耀祖时常在想,届时两个堂妹找上门时,自己是既往不咎呢,还是置之不理呢,每每想到这儿时,他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手握权力的感觉可真好啊!
……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5-19 23:15:02~2022-05-20 21:46:2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网瘾宅女 50瓶;silence无厌 20瓶;cindypink、想中大奖 7瓶;古它、一小书虫 3瓶;鱼找水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82章 、上报朝廷
因着救济粮被停, 而县衙发的粮食只有往年一半的数量,是以,哪怕村民们再省着吃,家里的米缸也到了马上就要见底的时候。
这几日, 好多人家都是一把米半锅水, 等熬出薄薄的米汤后, 然后把摘来的野菜加进去,最后再放些盐巴。
这样的野菜粥,就是全家人一天的口粮。
按理来说,过着饥不裹腹的日子, 村民们定该日日怨声载道才是。
可让人意外的事,南川县的农人们, 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小儿,都没见有半分的抱怨, 反而个个眼里都闪耀着希望的光芒。
对, 就是希望!
看到玉米棒子几乎一天一个样,每一个都鼓鼓囊囊的, 所以就算每日只能吃到四分饱的肚子, 也不影响村民们脸上越来越灿烂的笑容。
这是即将收获的喜悦,是对未来好日子即将来临的欢乐。
等听到常来村子里的牛三告诉他们, 至多十天,玉米就可以成熟采摘后,村民们的兴奋之情更是难以言表。
有几个村民一听这话,实在没忍住,立马就跑到地里掰了几个玉米棒子下来, 他们想拿回家试着吃吃看, 既然马上就能成熟, 想必现下也是可以吃了的。
家里的粮食已经撑不了几天了,要是玉米正好能接上趟,那么他们就不用再担心会饿肚子的事了。
其他村民见了,忙跟了上去,大家都想一瞧究竟。
其实众人都抱有相同的想法,要是地里玉米已经成熟了的话,那么接下来他们就不用再发愁粮食的事了。
还有,对于玉米的吃法,村民们早已熟记在心,这是领粮种时,知县大人告诉他们的,当时教了好多种,不过最直接的那就是用水煮或者隔水蒸了。
知县大人还告诉他们,蒸煮玉米时,外头的苞壳不必去掉,等吃的时候再剥去也不迟,还有这些苞壳可以用来喂牛,另外那玉米杆子也是可以吃的,说是和甘蔗一样的吃法。
这不,那几人掰了玉米后,顺手把剩下的几根玉米秆也带回家了,准备给家里的几个孩子当零嘴吃。
回到家后,几人往锅里舀入水,接着再架上竹屉子,再把玉米棒子放了进去,然后开始点火烧灶。
很快锅里的水就烧开了,再过了一刻多钟,便有一股诱人的香气随着锅里升腾的热气扑鼻而来。
哎呦,可真好闻啊,众人心道,这是已经煮熟了吧?
这家人也没墨迹,三两下从锅里拿出煮熟的玉米棒子,也不顾烫不烫手,几下就剥开了外头裹着的苞衣壳,顿时黄灿灿的玉米果肉就露了出来。
这下香甜味似乎更浓郁了起来,一阵阵的直往鼻孔里钻。
看到大家都是一副忍不住的馋嘴模样,玉米的主人忍不住哈哈大笑,他也没小气,拿出菜刀把手中的玉米棒子切成了好几段,而后给每人分了分,让大家都尝一尝滋味。
拿起烫手的玉米,众人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嚼了嚼,糯糯的,甜甜的。
嗯,还有香香的,这这这也太好吃了吧。
众人兴奋极了,忙嚼吧嚼吧把剩下的几口玉米吃完,而后都兴冲冲地往地里赶,他们也准备掰一些回家煮着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