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种可能,沈氏不免有些心急,怎么办,怎么办,父母可只有哥哥一个儿子呢,要是哥哥不娶妻生子,那沈家岂不断了香火了。
不行不行,自己得想法子把哥哥给纠正过来。不然再继续这样下去,到时就真的麻烦了。
至于怎么纠正,沈氏一时还没想到好的主意,不过沈氏觉得,眼下自己最应该做的,就是先把哥哥的注意力给拉回来。
拿定主意后,沈氏一把抱起正在玩耍的儿子,等她再来到窗边时,就看到自家哥哥一只手背在身后,那手里正抓着一块帕子呢。
沈氏心急如焚,自己才一个转身呢,你俩居然连定情信物都送上了。
“轩儿,快点哭!”沈氏拍了拍儿子的小脸蛋。
叶轩愣住,好好的为啥要哭啊?
见儿子一副云里雾里的呆模样,沈氏狠了狠心,“儿子,为了将来有舅妈,你吃点亏哈。”
说着,沈氏手往儿子屁股上用力一掐。
“哇……”哭声震天响。
突如其来的大哭声,让沈萧回过神来,这哭声怎么听着像轩儿的声音啊,他立马转头朝楼上看去,就见自家妹妹站在窗前,怀里正抱着嗷嗷大哭的小外甥呢。
“这是怎么了?轩儿怎么哭了?”沈萧快步走了过来。
“轩儿说舅舅怎么还没买面人回来呢。”沈氏脸不红心不跳地说道。
原来是这样啊,“轩儿不哭不哭,舅舅现在就去帮你把齐天大圣给买回来!”
说罢,沈萧转身就往面人摊走去,此时摊位前已经没人了,看来那姑娘已经买好离开了,沈萧心道,这下终于轮到自己了。
可等他三两步走到木担架前时,就看到,原本插着各种小面人的横杆上,已经空空的啥都没有了。
咦!面人呢?
怎么全都没有了啊?
小贩见他愣怔的模样,忙笑道:“方才那位公子把面人全都买走了。”
全全全都买走了?
这姑娘莫不是进货来了吧?那可是好几十个面人呢,竟然一个都没给他剩下?
不对,还是有东西留下的,沈萧伸手把缠着披帛的假刀拿了起来,这姑娘把唬人的东西忘在这里了。
小贩见状,顿时明白,刚刚那位买光他面人的公子有东西落下了。
他忙指着对面的弄堂对沈萧说道,“方才那位公子就是从那里进去的。”
看着不远处漆黑的弄堂口,再想到人家可是姑娘家,这黑灯瞎火的,要是出了事可就麻烦了,沈萧没有耽搁,快步走了过去。
楼上的沈氏见了,立马让嬷嬷喊了护卫赶紧跟上。
而这边,满载而归的主仆两人正快速往前走去。
穿过弄堂就是和惠街,这条路二丫和丁香是走过几回的,只不过走夜路却是第一次,所以丁香有点害怕。
“小姐,我好像听到后头有脚步声。”
二丫竖着耳朵听了听,“没有啊,你怕是听错了吧,咱们有刀呢,别怕!”
二丫自己给自己壮着胆,可是不对啊,自己手上正拿满了小面人呢,“咦,我的刀呢?哎呀,落在面人摊了。”
“小姐我怕,后头好像真的有声音。”丁香声音发颤。
“快跑!”二丫压低声音道。
是以,离得不远的沈萧,就看到朦胧月光下,两个身影飞快向前奔去。
……
梧桐并没有待在小门房里等着,她一直守在角门后,小姐没回来,她的心都提着呢,哪里还坐得住啊。
所以等听到丁香的敲门声时,梧桐第一时间就把门打了开来。
“快快快,快把门锁上!”丁香轻声嚷道。
于是,还没等沈萧走向前把“武器”交还,就听到了落锁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分外的清晰。
沈萧朝身后的护卫道:“咱们回去吧!”
人家可是闺阁姑娘呢,自己总不好大剌剌地拍门叫人吧。
两人顺着院墙往前面走,沈萧看到,门厅上头的牌匾上写着“周府”两个字。
在塞北待了十来年,沈萧对京城早已生疏多过熟悉,自然不知道这个周府到底是哪个周府。
侍卫倒是知晓的,告知道:“这是周状元的府邸。”
“周状元?”
嗯,侍卫点头,“就是咱们大历朝头一个六元及第的状元郎。”
沈萧听后点点头,表示知晓了。
这么说来,方才那位姑娘是周状元的女儿了。
……
嬷嬷把侍卫的话告知了沈氏。
“是个女的?”沈氏诧异,她还以为是哪家的公子呢,没想到居然是女扮男装的姑娘家来着。
可随即想到自己未出阁时,不也常穿了男装出门的吗,这样想着,沈氏也就不觉得惊讶了。
嬷嬷点头,道:“说是听到那丫鬟喊小姐来着,奴婢想着,那周状元家可不都是闺女嘛,如此看来,小六定是没听错的。”
沈氏点头,应该就是这样。
……
定远侯府。
后院正房里,侯爷正与侯夫人说着话。
侯爷道:“这事急不来,咱们都才回京,如今我腿脚又不便,一时半会儿也出不了门去应酬,我看不如再缓些时候吧,最主要还是得问问萧儿,毕竟是和他过一辈子的人,总要他自己合心意才行。”
侯夫人点头,“自是这样的。”
塞北姑娘彪悍,不说萧儿不喜欢,她也不中意呢。
是以婚事就一直拖到现在。
如今萧儿已经二十了,亲事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再拖了。
侯夫人准备明日就与儿子好好说说此事。
萧劲堂,书房里。
沈萧把裹着的披帛拆了开来,等看清里头包着的并不是他以为的木刀,而是一根拍晒被子的竹拍子时,便忍不住笑出声来。
亏她想得出来,沈萧心想,这位姑娘可真有趣。
可转瞬,沈萧又想起刚刚人家叫自己大叔的样子,他忍不住摸了摸脸颊,心道,自己看上去真的有这么老吗?
……
时间很快到了立春时节,育红薯秧苗的事也得提上日程了,因着去年育苗太迟,是以等开始收第二茬红薯时,天已经开始冷了。
有了这个教训后,周青林决定今年早一些育红薯苗,这样就可以早一点插种了,如此的话,一年种上两茬就绝对不是问题了。
还有救济粮的事,周青林决定,趁着这次发红薯种时,一起把救济粮给农人们发放下去。
至于怎样向农人推广种红薯的事,周青林是不担心的,因为他心里早已有了应对的法子。
这一日,周青林捧着刚煮好的几十个香气四溢的红薯去了前衙。
……
作者有话说:
今日卡文,只能写这么多了,宝宝们抱歉哦!
感谢在2022-05-13 22:40:28~2022-05-14 22:08:1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松鼠班长、28750526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想中大奖 10瓶;我爱贝贝 5瓶;一小书虫 3瓶;古它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77章 、试吃
县衙里, 杨县丞和黄主簿正聚在礼房里聊着天,两人相互说着正月里家中发生的乐事。
那欢快的语气,听在旁人耳里,是抑制不住的好心情。
也是, 这些年来, 恐怕也只有今年春节能过得这么舒心了。
说完了几个孙儿的趣事, 杨县丞端起杯子润了润喉。
嗯,清香四溢,甘甜若饴,好茶!
要说这泡茶的茶叶还是他们年前发的福利呢, 话说,这可是一两银子一斤的清露茶, 喝着能不香吗。
放下杯子,杨县丞接着又说起别的事来, “初六的时候, 我们一家人去河昌巷看房子了,是间两进的宅子, 比现下家里住的这间多了四间厢房和一个小花园, 房主要价一百六十两,哎呦, 你都不知道,当时我真是心动的不行,可惜手头上的银子不够,就想着要不要先把住的这间卖了,这样就能凑足银两换新宅了, 只是想卖宅子哪有这么快, 就怕到时候那新宅子已被旁人抢了先, 唉!”
想起那间宽敞舒适的两进宅子,杨县丞心里是忍不住的向往。
他三个儿子都已成家,孙子孙女也有四个,如今一大家子都挤在一进小院里,拥挤程度可想而知,所以一拿到奖银后,家里人首先想到的,自然就是换大宅子的事了。
黄主簿听了忍不住的笑,“哈哈,杨大人,咱们两家可都想到一块儿去了,我家也是正月里去看的房,也是一间二进的院落,许是我们看的这间没杨大人您看的那间大吧,当时屋主跟我们要价一百四十两银子,这不,也是银子不够没有买成。”
黄主簿倒是没有杨县丞这种卖了小房换大房的想法,他已经和家里人商量好了,让大家再等上一年。
因为年前知县大人可是说了,只要大家好好当值,届时该有的奖励肯定不会少的。
所以黄主簿心想,只要自己继续努力,那买宅子的银子说不定到年底就能凑齐了。
届时一步到位,买间更大一些的,岂不更好。
真是想想就开心啊,黄主簿觉得如今的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