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4-04 17:06:37~2022-04-05 21:05:0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佳佳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红尘醉梦、松鼠班长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氨基酸 80瓶;45528457 30瓶;leileiwx、小熊软糖 20瓶;南瓜、10amy 10瓶;我爱贝贝 5瓶;上岸上岸上岸、土财主、鱼找水、锻戊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2章 、春锦节
隔了不到半盏茶的功夫, 小公爷提了一篮子鸡蛋回府的事就在府里传开了。
也无怪众人会大惊小怪,实在是这一篮鸡蛋与小公爷平日里丰神俊朗的形象太不相搭了。
惊诧过后,大伙儿对这篮鸡蛋都有些好奇起来,话说他们家小公爷可是含着金汤玉勺出生的人儿, 啥好东西没见过啊, 至于对一篮子鸡蛋感兴趣吗, 所以能得到小公爷如此重视的,那肯定有它的不凡之处才对。
不然你看那后头跟着的观砚,人家好几次想接过篮子帮忙提着,不都让小公爷给拒绝了吗。
所以这些鸡蛋肯定是非同寻常的。
见公子自顾自提着篮子往前走, 压根不在意来往奴仆惊讶的目光,观砚简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心道,不愧是当主子的, 气度就是不一样, 你看,就算一篮子普普通通的鸡蛋, 到了主子手里后, 也硬是被拎出万两黄金的感觉。
观砚是怎么看怎么觉得自家公子气宇不凡,正暗暗庆幸自己有这个好命能跟随在公子的身边呢, 结果前头的人突然停了下来。
见公子转过身,观砚立马快步向前,等着主子的吩咐。
江灏:“这咸鸡蛋怎么个吃法?”
啊?观砚顿时傻眼,鸡蛋不就是煮着吃炒着吃吗,还能咋吃。哦不对, 这可是咸鸡蛋呢, 吃法肯定是不一样的, 他突然想起那婆子送鸡蛋给侯府时,好像还和门房嘱咐过几句话的,想必那就是在告知吃法了。
难道公子是要自己现在就向侯府门房打听去?
果然,等观砚再看向公子时,人家只丢下一句“晚饭吃咸鸡蛋”,就提着篮子继续往墨玉堂而去了。
观砚:……
话说,抢了人家的鸡蛋,然后还大摇大摆的上门向人家讨要吃法,这样的事观砚是肯定没脸皮做的。
更何况,那门房说不定正拿棍子等着他呢,自己又不可能把公子才是主谋的事给抖出来。
所以这种肯定会挨揍的事观砚是绝对不会送上门的。
可咋办啊,他家公子还在府里等着呢。
观砚看了看不远处的侯府,再看看与侯府相邻的周修撰家,突然一个办法从他脑海里生了出来,他一拍脑袋,笨啊,自己为何不直接去周府问呢,公子让他弄明白吃法,可没规定他向谁打听来着。
嘿嘿,想到了好主意的观砚立马下了马车,绕过宣平侯府后就赶紧去敲周修撰家的小角门,没一会儿就有人过来应门了。
见开门的是一位老门房,观砚抱拳笑道,“我是隔壁侯府家下人,是这样的,今日贵府给我们府中送了咸鸡蛋过去,可那门房却未听清具体吃法,这不,厨娘特地托我过来问问清楚呢。”
李老头一听是这么一回事,便点点头,下午自家婆娘替主子给隔壁两家送鸡蛋的事他也是知道的,于是他也没迟疑,便把咸鸡蛋的几种做法说与了观砚听。
咸鸡蛋这几日李老头也有吃呢,其中好几种做法他都是知道的。
得到法子之后,观砚就兴冲冲地驾车回了国公府,而后又按江灏的吩咐把做法告知了大厨房。
于是晚饭的时候,朝晖堂的餐桌上就多了几道新菜品,有金沙蛋黄虾,蛋黄炒百合,蛋黄酥子排,还有黄翡豆腐。
老国公岁数大了,晚饭这顿一般吃的都是易消化的米粥和小菜。不过今晚在他面前的玉瓷蝶花碗里多了一个剥了壳的鸡蛋。
这就是灏儿拿回来的吧?
想起刚刚忠福报给他的话,说今日小公爷回府时,居然提了一篮鸡蛋回来,府里众人都觉得稀奇呢。
仔细看了看碗里的鸡蛋,老国公有些纳闷,心道,这不就是普通的鸡蛋吗,怎么自家孙子就跟得了啥宝贝似的啊。
难道这鸡蛋还有很特别的味道?想到这儿,老国公就拿起筷子夹下一片鸡蛋白放进嘴里,嗯,咸口的,配着粥吃倒是挺适合的,可这也不算新奇的地方啊,不就是咸味的鸡蛋吗。
难道关窍在鸡蛋里头?
想到这里,老国公就用筷子把鸡蛋对半夹了开来,他想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结果却见红红的油从蛋黄里流了出来。
咦,这是怎么一回事,怎么鸡蛋黄会出油的啊,且闻着味道还香香的。老国公把沾了蛋黄的筷子放进嘴里抿了抿,顿时一股浓郁的咸香充满他的口腔,他忙夹了一块蛋黄放到了嘴里,沙沙的,非常好吃,等嘴里吃完,老国公接着又夹了一块塞进了嘴里,然后连着喝了好几口小米粥。
一旁的老国公夫人见老头子吃的这么香,也忍不住夹了一片蛋黄放进嘴里尝了尝,咦,这味道还真的不错哦。
见父母已经动筷,世子夫妇也捧碗吃起饭来,夫妻俩把桌上的新菜品都尝了一遍,发现确实挺好吃的。
看到公爹吃的这么香,元氏想着待会儿自己就去问问灏儿这咸鸡蛋是从哪里得来的,要是还有的话,她想让灏儿给宣平侯府外祖家送些去,自己父亲肯定也喜欢吃呢。
吃好晚饭,老国公夫妇和儿子儿媳聊起了目前家中的头等大事来。
“灏儿去春锦节的事已经说定了吧?”
老国公边问边看向老妻,这句话这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会问上一遍,虽每次听妻子答的肯定,可老国公还是有些不放心,就怕孙子中途变卦来着。
“说定了说定了!你就放心吧,说好的事肯定不会变的,你也知道,咱们灏儿可不是那种出尔反尔的人。”老国公夫人笑着说道。
这倒也是,老国公笑着点点头,自家孙儿从来说话算话,只要答应过的事还真没有反悔过。
想到这里,他原本担着的心总算放了一半下来。
置于为啥是一半而不是全部放下,那是因为目前来说孙媳妇还没影呢。虽说孙儿已经同意去参加春锦节,可也要碰到这小子中意的姑娘才行啊。
在老国公的眼里,他这个孙子眼光高着呢,不然也不会拖到二十岁了还未成家,所以对老国公来说,只有等孙媳妇进门拜堂成亲送入洞房,他才能真正放下心来。
知道老头子心里在想些啥,老国公夫人笑着说道:“你就放一百个心吧,前些天,我已经和兵部尚书家的陈老夫人、肃宁伯府的刘老夫人还有黄次辅家的金老夫人都说好了,让她们到时带上家中适龄的孙女过来,有这么多女孩子,总有合灏儿眼缘的,再不济,现场还有好多别家的姑娘呢,总会相中一个的。”
对于这点,老国公夫人压根就不担心,她觉得既然孙儿自己同意去春锦园,说明这小子心里已有了想成家的想法了。
元氏也是这么认为的,儿子终于开窍了,看来过不了多久自己就能喝上媳妇敬的茶了,说不定明年就能抱上孙子了,真是想想就开心啊。
至于春锦节那日,元氏已经和自家嫂子说好了,让她带上玉柔的同时,把玉婷也给带上,这样也算是加了双保险。
看来,过不了多久,他们定国公府就有大喜事要操办了。
……
六月,草长莺飞,红情绿意。
在众人的殷殷期盼中,终于到了春锦节的正日子。
这一日,云英未嫁的姑娘们都早早的起了床,为的是有更充裕的时间装扮自己,额黄轻扫,施上珠粉,抹上胭脂,用螺子黛画出细细的柳叶眉,最后点上朱唇。
今日穿上的衣裙定也是眼下京城最时兴的款式,旋藤花的绫纱襦裙,外加对襟绣花短褙,绾上一个高高的发髻,再插上珠翠,看到铜镜中美美的身影,霎时心都飞扬了起来。
墨玉堂里,练了早拳,刚沐浴过后的江灏换上一件全新的暗纹织纱圆领袍,宽袖上用锦丝绣了云纹,半指宽的脂玉带束出了窄而挺拔的腰身,发髻笼上玉石小冠,只看侧影,端的是俊朗公子模样。
此时,江灏手指彤管,楮知白覆于桌上,正在书房背临着洛神赋: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斯水之神,名曰宓妃……睹一丽人,于岩之畔……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今日的京城特别的拥堵,大街小巷都挤满了各府的车马,春锦园在南城郊外,出了闹市后,便是蜿蜒绵长的“南城驰道”,浩浩荡荡的车马队足有几十丈长,这样的大阵仗,京城的百姓们每年都会见上一回,也所以马上就知道,原来又是一年的春锦节了。
今日也是翰林院的休沐日,刚吃过早饭,牛三和喜子就赶着车马过来了。
两人按周青林的吩咐,把庄子上年满六岁的小女孩都带了过来。马车刚到宅门口时,隔壁宣平侯府的两辆车马正好出了门。
……
作者有话说:
抱歉,吃了感冒药实在想睡觉,今天只能写这么些了。
感谢在2022-04-05 21:05:07~2022-04-06 22:48:0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cccc44 2个;咕咚来了!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不想说话 40瓶;伊人、安之若素,淡然如水、甜甜的氛围 20瓶;阿尔、不爱吃鱼的猫 10瓶;丹阳 5瓶;方也 2瓶;追文、鱼找水、一边做梦一边清醒、土财主、diane 、没有刺的仙人掌、迟到的钟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3章 、未遇
遣了李婆子去前院领人后, 刘莲芝和几个闺女就在厅堂里等着了。
周青林并没有参与孩子们挑选丫鬟的事,自那日说好把家里的事都交给刘莲芝和大丫、二丫后,他就没再插手家中事物了。
不说自己每天都要上衙,每日辰时出门酉时回家, 家中的事他根本就顾不上, 就是往长远打算, 自己也不应该过多干预家中琐事的管理了。
前世不都说:只有家长完全放手了,孩子才能独立前行。
周青林觉得这句话挺有道理的。
这不,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后,姐妹两个已经把家打理的井井有条了, 小到一日三餐的菜谱,大到给家里下人每人做了两套夏日的衣裳, 还有发月例银子的事姐妹两人也都商量好了,给姥姥、姥爷每人每月一两银子, 爹爹每月五两, 娘亲和姥姥、姥爷一样,也是每月一两, 而她们五个姐妹, 则每人每月五百文。
所以,你不去试一试, 永远不会知道孩子的潜力有多大,原本他还担心换了环境后,孩子们要花好几个月才能适应,没想到却是自己多虑了。
这不,此时周青林手里正拿着一张大闺女写给他的单子呢, 上面写了现下府里还需要安排哪些人手, 还有要添置的东西。这单子是昨日大丫听到爹爹说要给她们姐妹配上几个丫鬟后, 给他拿过来的。
当时看过之后,周青林就有些吃惊,没想到大闺女考虑的这么周全,有好些地方他压根就没有想到过,比如给花厅里配上端茶倒水的丫鬟,这点他还真没考虑过。
他觉得喝茶倒水什么的,自己直接动手不就行了吗,干嘛非要多此一举让旁人帮着做啊。可后来周青林仔细一想,就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了,端茶倒水平时自己一家人在的时候倒是没什么问题,要是家中有客人来访的时候就不行了,到时总不好让几个闺女或者媳妇出来倒水待客吧,所以这人手还真得备上一个。
还有女儿说要给前院安排一个跑腿小厮的事,周青林细细想下来,发现这点也是不能省的,有了小厮后,自己要是晚下值什么的,就可以有人帮着传话了。这样就省得家里人着急,就像前几日,快下值的时候,掌院留下众人商议六月初六怎样晒藏书防潮防虫的事,结果那天晚回家半个多时辰,等他到家时,看到家里人都快急坏了。
所以这个人手确实得马上安排上。
周青林看到单子上还写了好多家中必须要添置的物件,有些东西自己甚至都没听到过,他有些好奇,不知道大闺女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还有每个人发多少银子的月例是谁定的。
昨晚周青林问了刘莲芝,他把这些疑惑都说了说,包括怎么发月例银子的事。
“是咱们五个闺女一起商量的,还有家里要添多少下人的事,也是她们自己商量的。”想到当时四丫和小丫不苟言笑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刘莲芝就忍不住的笑。
周青林问她笑啥,刘莲芝便把当时的情景和相公说了说,周青林听了之后也不禁笑出声来。
等听到给前院配上小厮还是三丫的主意后,周青林更是吃惊不小,三闺女才十一呢,就有这样的见识啦?
见相公满脸的疑惑,刘莲芝便把这段时日家里的事都说了说。
原来自从李婆子从庄子上过来当差后,大闺女和二闺女两人一有空闲就会把人喊过来说话。李老头一家原是平凉知府罗佑安府里的下人,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罗知府尤不知足,居然还在赋税上做文章,结果被判抄家流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