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这食肆掌柜的买卖做的那叫一个灵光。
这不,等店伙计把热乎乎的面条端给周青林时,那店掌柜特地加了一句,“状元公您请慢用!”
啥!状元公?一旁等着吃面的学子们惊呆,忙一个个朝周青林看了过来。
突然,其中有一人似乎认识周青林,只听他高声大叫道:“天哪!还真是状元公!”
说着,年轻书生“唰”的站起身,而后一个箭步冲了过来,“周学兄,我是你的王学弟,如今正在见知书院中舍班念书呢!”
话刚落音,其他几个书生也快步走了过来,“周学兄,我们是隔壁风棠书院的学子,咱们两家书院只隔了一条马路,说起来我们也应该算您的学弟才对。”
“对对对!我们都是周学兄的学弟!”其他几名书生不住点着头。
这其中有个胖墩墩的小书生,看到周青林后简直激动的说不出话来,心想,等会儿回去一定要和爹娘说说,自己今日可是看到活的状元公了。
想到这里,胖墩墩突然灵光一现,忙跑到柜台那里,一把抽过掌柜手里的毛笔,然后跑到周青林面前,满脸堆笑地说道,“周学兄,您给我签个名呗!”
说着把衣服往上一掀,露出裹在肉嘟嘟肚皮上的白色里衣来。
边上几人一听,立马眼睛亮晶晶的,对啊,他们怎么没想到呢,于是几人也连忙掀开衣裳,对周青林说道:“周学兄,也给我们签个名呗!”
胖墩墩:“我先说的,先给我签!”
掌柜见了,立马也掀开了自己的外衫,而后端了装着墨汁的砚台过来了,那脸上的笑,堪比五月的石榴花,热情似火。
看着面前一个个眼巴巴望着自己的人,周青林不忍拒绝,于是一个人给他们写了一句激励的话:
“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
等周青林吃了状元煨丝面,再来到书肆时,沈掌柜也刚吃了中饭。
看到周青林来,沈掌柜喜不自胜,他忙上前道贺,“恭贺周老爷得中金榜状元!”
边上的两位小伙计见了也忙跑过来作揖道贺,周青林从衣兜里拿出两块碎银赏给了他们,两个小伙计高兴道谢。
回到后堂,周青林从书箱拿出后两期的画稿,一共十本,全都递给了沈掌柜。随后说起了日后送画稿的事来。
“周老爷不必担心送画稿的事,早在三日前我们东家就让人送了信过来,说往后的画稿就直接送到京城的书云斋就可以了。”
原来得知周青林考中状元后,京城书云斋的何掌柜就立马给东家去了书信,知道对方日后肯定要留在京城为官了,所以大东家就做了这样的安排。
把往后送画稿和每个月的结算分成的事都转交到了京城何掌柜那里。
沈掌柜有些怅然,说实话,把这样的好事让出去,他心里肯定是不愿意的,可是有啥办法呢,如今周老爷要搬去京城了,东家这样的安排才是最恰当的。
对于这样的安排,周青林自是非常满意的,转到京城后,自己就方便多了。
既然没有异议,两人又重新签订了契约,再然后便是结算分成了,四月还没结束,所以结算的是去年十二月和今年前三个月的分成。
沈掌柜早就算好了,他把账本递给周青林看,四个月五套画册,共计分成两千九百三十两银子。
说实话,周青林觉得给他看账本只是走一个多此一举的形式而已,实际卖了多少本,自己压根就不清楚,也不可能清楚。
自己不参与管理,肯定得不到正确的数据。
没办法,这样的生意也只能这样做,除非自己开书坊,可是,这根本不现实,所以,对自己而言,只要大致上过得去就可以了。
都说“难得糊涂”,有些时候也只能这样做了。
签了字,收了银票,周青林准备起身告辞,他还得去一趟牙行,旺枝巷的房子自己得去退了。
沈掌柜忙从柜子里拿出一只木匣子来,笑道:“这是我们大东家给您的贺礼,还望周老爷不要嫌弃!”
推辞不过,也只能收下,周青林让沈掌柜帮自己向大东家转达谢意后,就离开了书云斋。
看了看天,差不多未时正,也就是下午两点,看来去了牙行后自己还来得及去趟书院。
周青林把银票和木匣子放到了储物仓库,而后直接去了府衙后街,找到了上次租宅子的牙行,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看到周青林身上穿着的圆领襕衫,牙侩也没有耽搁,他马上找出原先签订的租赁契约,翻看起上头的押金数额来。
十两银子的押金,牙侩让周青林稍等,就去取银子了。
按理来说,这退租什么的,肯定要看了房子没有问题之后才能退还押金,如今对方先把押金退还给自己,应该就是因为自己的身份吧。
本来还想和牙侩约了明早过去检查房子的,没想到人家啥都没说就直接要给他退了。
周青林没有阻拦,反正那房子自己用得好好的,也没弄坏哪里,就连养鸡时的粪便,自己都打扫的干干净净的。
周青林心想,要是今日能办好退租手续,那么明天自己就可以回家了,这样明日自己就能见到几个宝贝闺女了。
真好。
等拿回押金,周青林对牙侩说道:“今日我还要住上一晚,明日一早我会把钥匙放在对门大娘那里,届时你自己过去拿一下吧。”
说罢,他从怀里拿出一小块碎银递给牙侩,心里想着,这银子算是对方与自己方便的答谢吧。
牙侩连连道谢。
出了府衙后街,周青林直接去了车行,约好了明日回家的马车。
再看看天空,夕阳残照,辉而不光,已是申时正了。
周青林疾步往见知书院走去,有些时候他真的很佩服自己。
就像此时,连着赶了六七天的路,可一到安州,没有休息片刻,就又开始马不停蹄的安排着事情了,且统筹方法也被自己用的溜溜的。
老徐头这几日可谓是春风得意,这不,原先走一步关一步的书院大门,这几天随时随刻都开着了。
而他自己,则从门房里搬出了桌椅板凳,再泡上一壶茶,然后大摇大摆的坐在那里,边喝茶边四处观望,美其名曰:看风景。
至于看什么风景,恐怕只有对门的老焦头知道了。
“徐伯!”
老徐头正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就看到周青林满脸笑容地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他忙揉了揉眼睛,再看,果真是周状元回来了。
“哎呦哎哟!我们书院的大状元回来了!”
老徐头激动的不行,忙丢下手里的茶杯快步往院内跑去,边跑边大声嚷嚷,“咱们书院的大状元回来啦!咱们书院的大状元回来啦!”
喊罢,似乎觉得不太过瘾,老头子忙跑回门房,过了没一会儿就拖了一长串鞭炮出来。
于是,在周青林还未在老徐头的一系列骚操作中反应过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就响彻了整个敬月湖。
班舍里的书生和夫子早在听到老徐头的喊声后,就都走了出来。
陈山长和韩斋长也匆匆过来了。
等众人看到烟雾中背着书箱笔直挺拔的周青林时,宛如见到了睡梦中谪仙。
周青林轻轻抚掉头发上粘的鞭炮屑儿,笑着对陈山长、韩斋长,还有崔讲学说道:“我想过来看看你们。”
……
陈山长特地领着周青林去了文昌馆,一同前去的还有见知书院的全体师生。
跨进高高的门槛,正对面便是孔圣人像,正厅右边挂着一块大木牌,周青林上前看了看,这木牌正是自己跑马拉松时,贴满挑战书的那块。
穿过回廊,来到文昌馆大院,只见院子左边高碑上,一行“大历三十二年壬寅科一甲第一名状元周青林”的字正刻在石碑的最高处。
“那日府衙送来喜报时,可把大家高兴坏了,这不才第二日,山长就安排了工匠,把你的状元榜刻到石碑上了,哈哈哈,你可是咱们大历朝第一个六元及第的状元郎呢,可真了不起啊!”
韩斋长语气中透着满满的自豪。
而随行的书生们,看着周青林的眼里全是钦佩之色。
……
第二日,马车早早就过来了,车夫帮着把行李全都搬到了车上。
周青林转身,最后再看了看身后这间小院,脑袋里浮现出曾经的点点滴滴,孵小鸡,大冬瓜,咸鸡蛋,还有黄瓜架子,这些终成了过去。
再转头,突然发现,原来不经意间,院子里的光叶榉已经绿叶满枝了。
听到有马蹄声响,李阿婆匆匆从家里走了出来,看到马车上满满的行李,知道状元公这是要搬走了,心里不免有些难过。
周青林锁了院门,而后从包袱里拿了一包点心出来,递给李阿婆,道:“大娘,这点心给您尝尝,听说挺好吃的。”
说着他又把钥匙递了过去,“大娘,这钥匙放在你这里,待会儿有牙行的人会过来,麻烦您帮我把钥匙拿给他。”
想了想,周青林又说道:“要是那几个孩子再给我送柴过来,麻烦您和他们说一声,就说我已经搬走了,让他们好好的。”
……
村道上,两辆青油布马车一前一后在路上跑着。
车厢里,吕大正拿着篦子一下一下梳着自己的头发,而同车厢的另外几个,全都披头散发的在一旁等着吕大手里的梳子呢。
“我说老大,你这动作也太慢了吧,我们可都在等着呢!”黑脸汉子有些着急。
“就是,老大你快点吧!”
“急啥急啥!我这不是想把发髻绑高一点嘛!”
说着,吕大把篦子递给黑脸汉子,道:“咱们今日可是去状元公家里吃喜酒去的,你们大家都给我打扮清爽一点哈,别到时候丢了我的脸!”
“晓得了晓得了!老大你看,一早起来,我把胡子都刮了。”
说着,黑脸汉子抬起下巴给吕大瞧。
吕大满意的点点头。
话说,今天可是他们报喜队最风光的日子呢,他们可得好好表现才行。
原来今日是周家大摆宴席请全村人吃酒的日子。那日报喜队过去道贺时,老刘头也特地邀请了吕大他们。
想着对方给自家报了六回喜,也算是有缘了。
老刘头的邀请让吕大他们高兴的不行。
老天,这可是六元及第的状元爷家啊!没想到他们这帮大老粗居然还有这样的造化。
哈哈哈,这简直可以吹嘘一辈子了有木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