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话的来由,那就说来话长了。
自打当年三寨主叛变,四十八寨就元气大伤了一回,而这些年,外面南北对峙,多方势力争斗更加纷乱复杂,四十八寨里窝藏了不知多少朝廷钦犯,只好严加管控。
此地多山,沿山路有数不清的密道与岗哨明暗相间,一方有异动,消息能立刻传遍整个蜀中,平时自己人进出都须得留底,什么人、因为什么事、去了多久等等,来龙去脉都得齐全,以备随时翻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令牌,上面有名有姓,盗取他人令牌也是不行的。
未出师的小弟子是不许随便下山的,算不算出师都是各家师父自己把关,师父不点头,有飞天遁地的本事也不行——但是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能以一己之力渡过洗墨江的人。
洗墨江是整个四十八寨中唯一一处没有岗哨日夜换防的,在东南端,两边高山石壁牛郎织女似的分隔两地,中间夹着一条宽阔的洗墨江,乃是一处天堑。
当地有无数关于洗墨江的民间传说,因为那江中水不蓝不绿,看起来黑漆漆的,居高临下时,像一块巨大的黑玛瑙,当年老寨主在世时,曾经花了三年多,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将两侧山壁间的树木与突兀的大石块一点一点打磨干净,那山壁两面大镜子似的,也被江水映照得漆黑一片,这样一来,两侧山壁非但攀爬不易,还能被巡山的一览无余。
就算真有人轻功无双,能下到江中也无妨,洗墨江心还有一位老前辈,不知他多大年纪,也不知他来龙去脉,周翡觉得自己有生以来他就在那了,寨中人都叫他“鱼老”,乃是四十八寨镇宅的神人。
洗墨江里除了有个鱼老,还有无数机关陷阱。
周翡记得自己小时候,四十八寨进出还没有那么森严,有一波倒霉师兄不知吃错了什么药,有门不走,非要探一探洗墨江的深浅,几个轻功最好的下去过,第二天无一例外,都被麻绳绑着吊在了崖上。
鱼老十分追求规整,不但绑了,还将这几个人脚下对齐,按着高矮个排成了一排,老远一看,整齐得非常赏心悦目。
当时李瑾容一边命人将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弟子放下来,一边开玩笑说以后谁要是能过洗墨江,谁就算出师。这话一出,引发了一代又一代弟子们试图渡江的热情,可惜纷纷败退了。
至今没有成功的。
周翡轻轻地皱了一下眉,感觉李晟是没事找事。
李晟紧紧地盯着她,露出一个有点恶意的笑容,慢声细语地说道:“怕了没关系,我知道你也不是爱告状的人,今天就当我没说过,你也没听过。”
所谓“激将法”,有时候真挺厉害,嘴里再怎么嚷“我不吃你的激将”,心里还是会气得轰轰着火。
往往越嚷嚷不吃的心里气性就越大,周翡对半夜三更挑衅鱼老没有什么兴趣,理智上觉得李晟有病,感情上却偏偏听不得这声“怕了”。
偏偏这时候,搅屎棍子李妍姑娘自以为有理有据地开口道:“阿翡我们走,别理他,从来没有人半夜渡过洗墨江,李晟你肯定是疯了,四十八寨装不下你了吗?”
李晟摇摇头,十分内敛又倨傲地笑道:“天下何其大,四海何其广?绝代高手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区区一个四十八寨,以前没有人过得,我便过不得么?我偏要做这前无古人的第一人!”
每个少年脱口而出这种豪言壮语的时候,都是饱含真情实感的,只不过没考虑自己就是个小小弟子,“过江之鲫一样多的绝代高手”跟他一个铜板的关系也没有。
反正本领既然已经不能超然物外,至少视线能好高骛远,这样一来,也让人能有种自己“非池中之物”的错觉。
周翡一边觉得他很可笑,一边又不由自主地被那句“天下何其大”撺掇了,这也不矛盾,因为他们都认为这个“第一人”是自己。
她扫了李晟一眼:“我什么时候捞你去?”
李晟不搭理她言语上的挑衅,只说道:“后天夜里,戌时三刻。”
“哦,十五,”周翡意味不明地笑了一声,“好日子,月光亮,万一出意外,嚎两声,鱼老也能看清楚你是谁。”
她没说去,也没说不去,伸手在李妍肩上拍了拍,十分心机地将那臭丫头的鼻涕眼泪又抹了回去,这才背着自己的窄背刀扬长而去。
不管李晟是怎么打算的,天公十分不作美——这个月的十五是个阴天。
月黑风高。
谢允安静地伏在树梢上,一呼一吸间,仿佛已经与大树融为了一体。离他两个拳头远的地方有个鸟窝,大鸟护着雏,一窝老小正睡得四仰八叉,丝毫没有被旁边这颗人肉树瘤惊动。
突然,一阵风扫过,大鸟猛地一激灵,警惕地睁开眼。只见四十八寨中两个正当值的岗哨自密林中疾驰而过。
四十八寨中人非亲也故,都是父子兄弟兵,彼此之间有说不出的默契,那两人隔着八丈远对一个眼神,连手势都不必打,就算是交流过了,随即心有灵犀地兵分两路,一个搜大路,一个搜小路,转眼便双双没了踪影。
两人走远,大鸟才转过头来,歪着头盯住谢允。
谢允眼皮都没动一下,眼神安静死物,大鸟瞪着他看了片刻,除了这根“树枝”模样很怪之外,没看出什么问题,便放心地将头往翅膀下一埋,又睡了。
密林间静悄悄的,不知何处的蛙声带着促狭的节奏,与大大小小的小虫嘀咕个不停,约莫一炷香的时间,方才两个岗哨忽地又不知从什么地方蹿出来,在原地聚合——原来他俩方才竟然是佯追。
两人在附近搜索一番,鬼影子都没找到一个。
年轻些的便说道:“四哥,许是咱们看错了吧。”
年长些的汉子慎重道:“一天可能看错,咱们两人四只眼,还能天天看错么?这人轻功必定极高,这些日子他一直在咱们寨子四周绕,不知是什么居心……不管怎样,先回去传个信,叫兄弟们今夜仍然警醒些,倘若真有事,咱们虽然没逮着人,但前头一百零八个明暗桩,他单枪匹马,就算是个活麻雀也飞不过去。”
等这两人走了,又过了约莫有小半个时辰的光景,被云遮住的月亮都重新露了脸,谢允的目光才轻轻一动,一瞬间他就变回了活物,继而羽毛似的落了地。
他约莫弱冠之龄,长着一双平湖似的眼睛,仿佛能把周围微末的月光悉数收敛进来,映出一弯纹丝不动的月色,极亮、也极安静。
他靠着树干思索了片刻,伸手探入怀中,摸出一块巴掌大的令牌来——倘若有前朝要员在此,定会大惊失色,那上面以大篆刻着“天子信宝,国运昌隆”八个字,同玉玺上的篆刻一模一样!
谢允将这块诡异又僭越的牌子拿在手中抛了两下,又怠慢地随手一揣。他听见人说前面有一百零八个明暗桩,也不见慌张,原地摘了片巴掌大的叶子,中间对折,将露水引成一线,喝了润口,随即旋身滑了出去。
他整个人仿佛全无重量,脚尖点上枝头,轻飘飘地自树梢间掠过,所经之处,枝头往往极轻地震一下,叶片上沾的露水都不会掉下来。
相传这一手叫做“风过无痕”,是世上最顶级的轻功之一,堪比穿花绕树和踏雪无痕,他年纪轻轻,还真是个绝顶的轻功高手。
他不走大路,也不走小路,反而围着四十八寨兜圈子。
谢允来四十八寨,是为了见一个人、送一件东西。
他早四十八寨并不好进。倘若他自报门派求见,说不定想见的人没见到,自己先被李瑾容那夜叉片成火锅了。而硬闯或是偷偷潜入更不可取——那可是大奸贼曹仲昆都没干成的事,谢允自我感觉还不至于贼到那个地步。
他耐心十足,潜伏在四十八寨外面已有小半年,先是装了一个月行脚商,四十八寨不可能完全与世隔绝,总有些东西无法自给自足,要派人出门赶集采购。谢允一边熟悉地形一边听了一耳朵小道消息,连“李大当家爱吃萝卜缨馅的饺子”都传得有鼻子有眼。
一个月以后,他混上了一次送货的活,却没能进山。
寨中人只让他们把货送到外围,自己派人来接。谢允认了门,当天晚上依仗自己轻功卓绝来探,不料低估了四十八寨的戒备森严,浅尝辄止,还没来得及露脸,就险些被追杀成狗,好不容易才脱身。
此后,他沉下心来,围着四十八寨转了三个多月,将几个山头上的兔子洞都数得清清楚楚,在边缘反复小心试探,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探出了唯一一条没有那么多明暗岗哨的路——就是洗墨江的那一段天堑。
李生大陆无人采摘则必苦,谢允不知道自己的轻功有没有“天下无双”的水平,但是有能耐过这条大江的人大概还是有几个的,李瑾容这么放心,江上必有古怪。谢允每天道江边转一圈,却不急着下去,日日在岸边观察。
江心有一座小亭,夜夜浮起一层灯光,说明里面是有人守着的。
然而十五这天夜里,谢允再次潜入四十八寨,来到洗墨江边的时候,却意外地没看见那盏灯。
谢允当机立断,决定择日不如撞日,就此从山崖上潜下去。
他一身夜行衣,低头跟暗流滔滔的洗墨江打了个照面,然后从怀中摸出一枚铜钱。
“来卜一卦,”谢允寻思道,“正面是万事大吉,背面是有惊无险。”
老天爷可能没见过这么臭不要脸的问卦,决心要治治他,谢允才刚把铜钱抛上天,不远处突然传来一声响动,仿佛有什么重物掉进了深涧里,在寂静的山谷中发出一串脆生生的响动,山壁两侧有巡山的弟子,立刻亮起灯来,谢允不免分神,谁知就这么片刻光景,恰好来了一阵风,轻飘飘地将那枚铜钱吹开了,他竟没接住。
铜钱当着他的面掉在了地上,既没有正也没有反,它卡在两块石头中间,是个风骚的侧躺姿势。
☆、牵机
周翡和李晟一前一后地往洗墨江走去,他俩从小在四十八寨长大,各有各的调皮捣蛋,都有自己的办法避开巡山的。
周翡有时候弄不清自己究竟是不合群,还是从李瑾容那继承了一身祖传的不讨人喜欢。
她跟李晟年纪相仿,一起长大,又一起入李瑾容门下练功习武,虽不能两小无猜,怎么也能沾一点“青梅竹马”的边,可是李晟在外面分明八面玲珑,把四十八寨各个山头的弟子都顺毛笼络过了,唯独跟她八字相克似的相看两厌。
除了暗藏玄机的场面话与夹枪带棒的针锋相对,他们俩好像就没别的话说了,连同门间遇到瓶颈时的互相切磋都没有——拆招都是在李瑾容面前,私下里他们俩各学各的,谁也不跟谁交流。
周翡胡思乱想间,两人已经来到了洗墨江边,阴沉沉的夜空方才被夜风扒开一点缝隙,漏出的月光怕是装不了半碗,往洗墨江上一洒,碎金似的转瞬便浮沉而去,人在崖上往下看时,竟然会有些微微的晕眩。
周翡听见旁边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一转头,见李晟从腰间解下一个行囊,先是从里面抽出一把麻绳,又拿出了一只便于上下攀爬的铁爪,显然是有备而来。
周翡无意中往他的行囊里一瞥,忽地一愣,脱口问道:“你怎么还带了换洗衣裳?”
李晟一顿,继而头也不抬地将自己的行囊重新裹好,背在身上——他那不大的包袱里不但有日常的换洗衣服,还有盘缠、伤药以及一本缺张少页的游记残本。
周翡不缺心眼,立刻反应过来,李晟趁夜来挑战洗墨江,不是闲的没事又作了一只新妖,他是真想离开四十八寨,并且蓄谋已久。她不由微微站直,诧异道:“你想走?”
周翡一直觉得,李大公子才是四十八寨的那颗“掌上明珠”。
老寨主死于伪朝暗算,大当家十七岁就独挑四十八寨大梁,当时外有虎狼环伺,内有各打小算盘的四十八个老寨主,早年间,她一人如锅盖,盖起这锅,那锅又沸,久而久之,磨出她一身不留情面的杀伐决断,又兼本来就脾气暴躁,也就越发不好相处起来。不少老寨主现在到她面前都不免犯怵。
倘若把李瑾容倒过来、拧一拧,约莫能榨出两滴温柔耐心,一滴给了周以棠,剩下一滴给了李氏兄妹。
李晟在四十八寨中地位超然,他又惯会做人,到哪都前呼后拥的。周翡怀疑,哪怕他变成一条大蜈蚣,生出百八十只臭脚丫子,也不够那帮狗腿们抢着捧。
这少爷究竟是哪不顺心了?
李晟沉默了一会,“嗯”了一声。
“奇了怪了,我这种坟头上捡来的添头还没想离家出走呢,你倒先准备好了。”周翡带了点挖苦道,“你排队了么?”
“我跟你不一样。”李晟不愿和她多说,只是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自顾自地将绳索绑好,顺着悬崖放了下去,绳子尾端没在洗墨江的幽光中,很快不见了踪影。
在李晟看来,周翡是李瑾容亲生的,挨得打骂也是亲生的分量。
李瑾容待周翡,像对一棵需要严加修整的小树,但凡她有一点歪,就不惜动刀砍掉,这是希望能把她砍成材。
他呢,他困在群山围出这一点方寸大的天地间,每个人见了他都叫“李公子”,长辈们还要再画蛇添足地加上一句“有乃父遗风”,他整个人打着李二爷的烙印,作为一笔“遗产”,在此地寄人篱下……恐怕还是一笔“资质不佳”的鸡肋遗产。
“资质不佳倒也没什么,慢慢来就是”,这话听来宽容得近乎温柔,可李大当家对谁宽容过?分明只是对他不抱什么期望罢了。
李晟一咬牙,将铁爪安在自己手腕上,义无反顾地率先下了石壁。
周翡:“哎……”
她话音没落,李晟已经一脚踩空了。
这一下去才知道他们都小看了洗墨池两边的山壁,尤其是刚开头的一段路,往来打磨过了头,光滑得好像附了一层冰,几乎没有能借力的地方,李晟脚下一空,整个人在石壁上撞了一下,腰间短剑便掉了下去,砸出一串金石之声。
这突兀的动静把俩人都吓了一跳,崖上的周翡和吊在半空的李晟同时死死抓住了垂下的麻绳。
山间巡夜的几道火把立刻亮了起来,周翡见那麻绳捆得还算结实,便松了手,矮身躲在了一块巨石之后,她虽然个头不矮,但骨架纤秀,蜷缩起来就很小的一团,给个狗洞都能躲进去。
他们俩运气不错,挑的地方也好,巡夜的在附近转了一圈,没发现异状。
好一会,周翡才从藏身处出来,低头一看,李晟已经顺着麻绳下了数十丈,在江风中摇摇荡荡,像一片心怀山川的落叶。
周翡独自在崖边耐心地等了一会,心里头一次浮出想出去看看的念头。
四十八寨中时常有人为避祸前来投奔,都在说外面的事,有惊心动魄的,有惨不忍听的,有缠绵悱恻的,也有肝肠寸断的——外面会是什么样呢?
这种野马似的念头没有就算了,产生的一瞬间,就完成了从破土到扎根、再到长大的过程。周翡站起来,轻轻地撩了一下李晟放下去的麻绳,感觉绳索下面空了,便随手抽出一条布带子,将长发一绑,一手拽起那麻绳,利索地纵身一跳。
有了李晟马失前蹄的前车之鉴,周翡根本没去碰那光溜溜的石壁,她比李晟轻得多,动作极轻快地便顺着绳子滑了下来,像一朵在风中打转的柳絮。
下到多一半的时候,水声已经大得灌耳了,李晟停在山崖上一块只能站一个人的石头上,皱着眉打量着眼前滔滔的江水。
周翡一下将绳子放到底,缠在手腕上,她没落脚,靠着一条手臂将自己吊在江上,心说:这难不成要游过去?
就在他们俩从一次较劲的比试变成谋划离家出走的时候,李瑾容快步走进了祠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