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莺没接,她笑:“谁稀罕你这三瓜两枣,合着给我了三瓜两枣就指望堵上我的嘴呢?”
三夫人气坏了,可如今侯府的人和女眷亲戚们都瞧着,众目睽睽,她实在不想生事,便只能赔笑:“那我便将你的嫁妆赔给你便是。”
恰在这时,三老爷走进了内院,他有些发急:“怎的还不走?外面唢呐都响了两遍了。”
听说要误了吉时,三夫人便灰溜溜对迎亲队伍说:“是弄错了,赶紧换回来。”
诸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适才的确弄错了。
三夫人擦擦汗,谁知苏莺莺还不走。
她笑:“除了那些粗笨的家具器皿,还有些别的问题:我们二房的奁田每年每亩地出租谷物六十石,你给我的陪嫁却只有每亩地三十石,怎的不对?”
三老爷和三夫人瞠目结舌。
这却是大头。
苏家每房都有一定量的田产,苏莺莺出嫁时这些奁产也写在了嫁妆单子上,按道理做不了什么手脚。
可三房点子多,他们将原本上好的水田换成贫瘠地方的旱田沙田,如此一来瞒天过海。
没想到苏莺莺居然一眼就看出了嫁妆单子的不对劲。
三老爷这时候只能装不懂:“三娘子这话我听不懂……”
莺莺冷笑,毫不客气指着他鼻子质问:“你对得起谁?我爹是你二哥,你们偷了我的婚事,又一声不吭将我的嫁妆换了,莫非真不信鬼神,也不怕我爹半夜来敲门?”
她骂得痛快淋漓,毫不留情。
三老爷和三夫人两人都没想到苏莺莺居然这般果敢,竟敢在自己的婚宴上毫不留情骂人吗,一个连个都懵在了那里。
谁知此时大老爷也走了进来:“为何还不走?”
他见三弟进内院去催还不出来,自己也跟着过来瞧瞧究竟。
苏莺莺拿着喜帕就迎了上去:“大伯父!”
她满脸委屈泫然若泣:“三房两人将萧家的聘礼挪给了四妹妹,又将我们二房的田产都换成了贫瘠的沙田。”
“她们张口要我必然给的,可她们居然明着抢,这不是欺负我无父无母么?”
苏环听得心里恨恨,张口就给?哼,她敢打赌苏莺莺定然不会给。
可架不住大老爷相信这种话啊!
他转身看向那两人:“此事当真?”
听着外面的唢呐响得着急,鞭炮一声一声催上轿,苏环急得跺脚,三夫人额头浮起了一层淡淡的汗珠,这件事要闹大了只怕侯府的婚事黄了可怎么办?
当即只能咬牙赔笑:“是我弄错了,现在就还给你。”
便叫小魏氏拿田产契书过来,一张一张给莺莺换了。
苏家二房这些田产原来都被苏老夫人攥在手里,莺莺要出嫁时才陪嫁了进去,是以莺莺只知道产出多少。
她虽不知换了多少,可一看地契全是某某山腰,某某山顶,某某河滩,便觉不对:怎么那么巧,二房的地全是被人不喜的贫瘠土地?
是以贸然诈了一诈,果然诈出些端倪来。
至于现在莺莺倒不怕了,大老爷刚正不阿,有他盯着三房也玩不出什么花来。
等交了房契,莺莺还不走。
三老爷想起自己的官位,一咬牙从怀里拿出一堆银票:“三娘子,这是我给你的添妆,还请你还在三叔份上莫要惊扰了四娘子出嫁。”
这门婚事本就是他们从苏莺莺手里抢夺来的,来的名不正言不顺。是以苏莺莺毫不客气接过银票,却仍旧不走:‘还有呢?’
三老爷又拿出些,莺莺接过来,递给绿儿,绿儿一五一十点了起来:“回禀小姐,是五百两银子。”
莺莺这才满意点点头:“放行吧。”
于氏却又上前:“等等!你们羞辱我们萧家的事岂能就这么过去?”
大老爷问完了缘故,便做出了处置:“瑁儿媳妇说话肆无忌惮,回乡下老家庄园里住上一年。”
“公爹?”小魏氏不敢置信。
大老爷瞪她一眼:“你言行无状辱骂亲戚,还不受罚?否则我便叫亲家将你领回去!”
小魏氏缩着脖子不敢多说。
至于三夫人和三老爷,大老爷摇摇头:“今日先送嫁。”回头再请族长处理。
唢呐响了起来,送亲的队伍终于起轿了。
作者有话说:
今天万字完成,今天没啦。发出被榨干的声音
第29章
苏环坐在花轿里, 心里得意非凡。
她终于等到这一天。
苏莺莺的好命终于被她抢了来。这一世要换她荣华富贵高高在上苏莺莺穷困潦眼馋不止。
而且她这一世也不会像苏莺莺假模假样救济自己一样救济苏莺莺,她就要看着苏莺莺在贫困里挣扎。
花轿忽然一停,苏环的美好设想戛然而止,她不满皱眉:“怎么回事?”
丫鬟在轿帘外怯生生道:“侯府说让箐娘子先进门。”
李箐, 侯府的另一个平妻。
苏环的好心情不翼而飞, 她猛地攥紧了喜帕, 满心恼怒。
一切处置妥当莺莺才上了花轿。
鞭炮声声鼓乐喧天,花轿一起两家迎亲队伍便出了苏家。
外面光线透过大红喜轿便成了淡淡红色,莺莺坐在花轿内微微发怔。
自打发现苏家三房的阴谋后她便策划好了要在婚礼当天与她们摊牌,她无权无势, 唯有能拿捏住苏家着急嫁人这个把柄。
如今总算尘埃落定,原本一直绷着的弦终于松弛了下来, 此时才开始有了一丝新嫁娘的彷徨和忐忑。
她身上绿绫嫁衣布料不大名贵,却还是从前娘在世时为自己绣的, 如今只照着自己今年的身量稍微改动了一些。
莺莺摸着那绣衣:爹, 娘,女儿这就将自己嫁出去了呢。
萧照是宗室, 他又是个正直的好人, 自己嫁过去后反而能更自如行走执掌生意,这是件好事。
何况娘亲的事情只寻访出个开头, 还不知背后到底有什么缘故,若要继续寻访还需要仰仗萧家的庇护。
她本就是个无依无靠之人,又有萧照的救命之恩,今后自己嫁过去定会好好照料他,为他养老送终, 全了这份救命的恩情。
这么想着, 心里的茫然和惴惴才渐渐消散。
莺莺勾起了唇角, 轻轻攥住了拳:日子是人过的,只要她好好经营,定然会让两人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很快就到了萧家,巷里噼里啪啦响起了炮仗,孩童嘻嘻哈哈或捡拾着象征喜庆的谷豆,一派热闹非凡。莺莺心头一暖,萧照虽然生了病,可萧家人仍将这婚宴办得热热红火。
很快便有喜娘搀扶她下了花轿踩着青毡花席进了萧家。
萧照重伤在体,是以代行礼是萧五公家的大儿子萧康卫,抱着一只公鸡与莺莺一同拜了堂。
随后诸人将莺莺迎进新房。
喜娘将她扶坐在床边,随后便有礼官喜娘把金币银钱撒了下来,唱着祈福多子的撒帐歌,莺莺只能从红头盖下面一点缝隙瞥见萧照的衣角。
他应当是躺着的吧?
莺莺胡思乱想,过一会成婚的仪式结束,亲眷们嘻嘻哈哈出了房门。
房里骤然安静了下来。
萧照早就被扶起来,靠在床上软塌上。
在这之前他还有许多志向:随端王征战四野,与使节出使女真,纵横捭阖立下一番功业。
可那天之后戛然而止。
这几日家里常有大夫登门造访,可谁都说不清楚他到底还不能痊愈,每个人都说他从此都只能卧病在床。
从最初的怀有希望到如今的灰心丧气,萧照想,还是莫要连累别人。
莺莺坐在床边,安安静静。
总归要给她一个交待。
萧照斟酌着出口:“三娘子,我从此便是个废人,这婚事既然没退掉那你我二人和离吧,我将家产分你一半,萧家也会庇护你。”
这样也不枉她顶了个再嫁的名声。
萧照想。
他像是在暗无天日的谷底独行,原先那些青云壮志倏忽不见,留下的只有无尽的绝望。
绝不能再将一个无辜的人扯进这一团泥泞,何况三娘子是个好人。
想到这里,萧照看了莺莺一眼。
她今日穿着绿色的嫁衣,衣裳瞧着有些老旧,可看得见莺莺后背挺得笔直。
是个有气性的小娘子。萧照想,如果他没有受伤,这可是一桩好姻缘。
萧照心里有淡淡的遗憾。
萧照说完话不过须臾,对他而言却像过去了许久一样。
终于莺莺有了回应。
她还是没说话,只是起身,连一阵轻风都没带起,随后顶着盖头慢慢走出了萧照的视野。
这是走了吗?
萧照想。
人真走了他心里反而起了一阵失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